生活中总有一些东西,反反复复教会我们一个道理:贵不一定等于好,但便宜是真没好货。
多少生活必需品,打着「便宜好用」的旗号,实则是暗藏健康隐患的消费陷阱。
或材质本身「有毒」,或生产流程没有标准规范,又或者你根本不知道它在哪次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怎样的毒素危害。
你以为在薅羊毛,结果撞上小镰刀;你以为商家赔本赚吆喝,谁曾想所有便宜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以下几种东西,涵盖在我们日常就能消费到的地方,再便宜也不建议买。
以为正常
但其实对身体有害的八样东西
01
网红大肚杯
9块9包邮,甚至1分钱就能抢到的大肚杯,每年都会变化出不同的可爱外表,蛊惑你。
然而少有人知道,这些肚子圆滚滚的白净大瓶子,如果没有任何标识,很可能属于三无产品。
至于你的杯子底部,如果标了PC材质,则只能拿来喝水,却不适合装热水,因为加热后可能会析出少量「双酚A」这一有毒物质。
研究表明,双酚A对健康有多种负面影响:干扰内分泌、影响生殖健康、影响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诱导癌细胞迁移等。
倘若真有需要,建议你购买有PP/PPSU/Tritan标识的大品牌,会更安全、更稳定。
至于闲置了的那个,不如就拿来当笔筒或花瓶吧~
02
「尾单」捡漏衣物
总有一些直播间,信誓旦旦地称自己卖的是「大牌尾单」「古着孤品」,很遗憾地告诉你:
真相很可能是假原单、真劣质产品。
据专业的纺织化学过程师透露,正规的大牌供应商都会做好材料管理,剩余的产品不会很多,即便有剩余或残次也很难成规模流出,而不是大量流出供我们捡漏。
颜色齐全、尺码完整的大概率是冒充李逵的李鬼,越大牌越不会做出这种损伤品牌力的行为。
大牌代工厂也并不等于和大牌品质一样,制衣厂只是负责把面料缝合成衣服的过程,很多大牌的面料都有独自的供应体系,拿不到同品质的面料做出来的衣服自然也不同。
至于流转在网上十几块一件的所谓「尾货」,真身可能是pH值异常、有毒化学物质残留的「危害染料超标衣物」,甚至是小区回收站捡来的旧衣服。
又或者把旧衣服粉碎再重新回纺成纱而成,例如几十元的牛仔裤,就是这类低质衣服的高发区,因为牛仔面料纱线粗,回纺纱好做到。
黑色面料风险更高——据纺织化学工程师和服装行业资深从业者透露,「很多染错的、有问题的衣物都会被处理成黑色,以遮盖瑕疵」。
贴身穿可能皮肤发痒、红肿、刺痛,甚至引起呼吸系统不适。
03
大甩卖的彩色陶瓷碗
很多人可能都在家附近或景区,见到过超低价大甩卖陶瓷餐具的摊位。
只需几块钱,就能拿下一个色彩鲜亮、图案丰富的陶瓷碗盘或杯具,谁看谁动心。
有图案不等于不能买。然而,这些低价陶瓷用品里,确实有不小比例,使用的是「劣质釉上彩」工艺——抗洗涤剂侵蚀能力很弱。
用釉上彩的陶瓷制品来装高温、加热或酸性的食物,可能会加剧重金属析出,且纹样更容易被磨损和腐蚀,风险物质进入身体可能性更高。
最好购买白瓷或釉下彩,并认准GB4806.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陶瓷产品》。
04
放进烤箱的低价硅油纸
作为懒人之光,硅油纸是烤箱、空气炸锅的最佳拍档,垫一层就能省去洗锅麻烦。
但把硅油纸当垃圾袋,哪个便宜买哪个,却是一种消费误区。
除了形状、大小以外,硅油纸的品质也不容忽视。
网购太便宜的硅油纸,可能悄悄埋下健康隐患:氢化三联苯、甲苯、二甲苯等有害物质的析出风险更高。
硅油纸是不起眼,但别忘了烤箱、空气炸锅都是高温环境,记住一个原则:所有高温环境里使用的厨房用品,都不要一昧图便宜,品质上也要留个心眼。
买时认准国家标准「GB4806.8-2016」「QS食品安全认证」。
05
金属鲨鱼夹
鲨鱼夹的热度持久不衰,很多人都喜欢用它来盘头发,一个只要十块钱左右,一抓、一夹非常方便,而且头发抓得越紧,被视为越好用。
然而早在前两年,就有女生发生车祸、头上的鲨鱼夹直接扎进后脑勺的悲剧事件。
一般佩戴在「后颈窝」位置,这是一个重要的神经结构,即脑干,是人体呼吸、心跳中枢。
金属材质的鲨鱼夹,开车过程中一旦紧急刹车时,头向后仰,很可能让夹子扎进头发、甚至头骨,带来严重伤害。
至于塑料材质,则非常容易破碎,产生尖锐碎片,不少实验结果显示,后脑勺位置佩戴鲨鱼夹时,如果受到猛烈冲击,碎裂的锯齿可能深深扎入后颈窝1~3厘米深,严重的话甚至可能导致心跳、呼吸停止。
堪称「别在头上潜在的死神」。
一定要佩戴,建议可以选择「一字夹」形状,整体更平整、尖锐性更低。
06
颈枕
很多人都会在车里安置颈枕,提高开车时的座椅舒适度。
但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这么好的东西,在如今卷生卷死的汽车市场里,为什么看不到一个汽车原厂自带呢?
答案是,它会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
是的,颈枕,可能是隐藏在车内的定时炸弹,没有一个汽车原厂敢自带。
因为一旦发生剧烈事故,它就可能给你造成医学上称为的「挥鞭样损伤」。
但我们被追尾时,身体会因为惯性向前倾,然后快速回弹,颈部首先接触颈枕,但头部却还没有接触到。
如此,脖子有支撑,头却没有,就可能以极快速度向后拉伸,给颈部肌肉拉伤,甚至颈椎骨折或断裂等更具灾难性的后果。
07
「踩屎感」拖鞋
家里总有股神秘的滂臭,罪魁祸首或许不是你对象的脚气,而是传说中的「踩屎感」拖鞋。
虽说拖鞋都会变臭,但要是你家穿的拖鞋是PVC塑料材质,它的泡孔会更容易破损,因而藏纳更多细菌和污垢。
要是穿着还很软、很舒适,那么大概率还加了增塑剂和发泡剂,这种工艺的使用,就好比蒸馒头前加了酵母,让拖鞋更多膨胀松软。
踩屎感上来了,积水、细菌也更容易进去了,脚臭也就腌得更入味儿了。
更糟糕的,一些廉价的PVC材质拖鞋,还可能含有大量邻苯,对生殖健康产生负作用。
购买塑料拖鞋,可以首选EVA材质,有利于减少出汗导致的臭脚。
08
没有木头纹理的
儿童积木/宠物玩具
但市面上流动着一种由木碎和胶水黏合、热压而成的密度板,不属于E1级和E0级产品,甲醛释放量达到≤5mg/L,在网上被称为「百毒之王」,多出现在一些租房、装修控诉贴里:
「租房租到衣柜和桌子都是劣质密度板的房子,甲醛测出来严重超标。」
然而,你可能不知道:一些网购的「大牌平替」玩具,比如儿童用的积木,宠物用的猫爬架、磨牙棒等,也可能存在使用劣质密度板的问题。
它和原木的区别是,刮开油漆表面后,往往看不到木头的年轮纹理。
小朋友或者家里的小猫小狗,长期接触、啃咬后,皮肤、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都可能受到危害。
以上几条,哪条最让你出乎意外?转发给你关心的人,以防上当~
当然了,更希望有一天大家购买这些生活必需品时,再也用不上小心翼翼地辨别,因为有了更好的规范。
参考文献
[1]AlmeidaS,RaposoA,Almeida-GonzálezM,CarrascosaC.BisphenolA:FoodExposureandImpactonHumanHealth.ComprRevFoodSciFoodSaf.2018Nov
[2]方鸽.食品接触物中双酚A检测方法与迁移量的研究.MSthesis.山西医科大学,2013.
[3]郭莹莹,etal.食品包装聚碳酸酯成型品双酚A检测及迁移特性研究.Diss.2011.
[4]GB/T8685-2008《纺织品维护标签规范符号法》
[5]戴亚鹏,涂彦珣,敖敏,徐大余,肖剑翔&汪启轩.(2021).不同类型的日用陶瓷餐具耐机械洗涤性能研究.中国陶瓷工业(02),9-12.
[6]杜威,许燕君,张奇等.纸质食品包装产品的风险分析及质量控制[J].食品安全导刊,2019,No.240(15):109-113.
[7]李露.烘焙纸及制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研究[J].轻工标准与质量,2020,No.170(02):52-53+72.
[8]Camero,Katie."You’llNeverWantToRideInACarWhileWearingAClawClipAfterHearingTheseStories."BuzzFeedNews,March16,2023
[9]黄国桃.聚酰胺热塑性弹性体的制备及其发泡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21.
[10]AsadiKhorramabadi,Leila,RabiBehrooz,andSaeedKazemiNajafi."ReductionofFormaldehydeEmissionfromMediumDensityFiberboardUsingNanoclayModifiedwith3-AminopropyltriethoxysilaneandL-LysineasAdditivestoUrea-FormaldehydeAdhesive."ScienceDirect,July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