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管理不是为了听上去酷炫,为数字化而数字化,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一个新手爸爸,我遇到的最实际问题就是「如何让宝宝健康地生长发育?」。
用最简单的语言来说,生长发育的决定性因素,来自于两方面:一是吃好,二是睡好。其中睡好还会受到尿布的影响,宝宝只有在干爽的屁屁条件下才能睡得好。
所以需要数字化管理解决的问题包括以下几方面:
看到这里可能有的读者会觉得,这些问题我自己知道个大概就好了,用人脑就足够了,为什么要数字化管理呢?
宝宝树App(有iOS和Android版)。
监控摄像头。我用的是萤石C6CN2K星光夜视版摄像机,你也可以用其他摄像头,需要用到以下功能:
当然你乐意的话,用纸笔来记录,用计算器计算,肉眼来监控,也是可以的。下面我介绍的方法是通用的,换其他的工具也一样。
由于我家宝宝主要依靠母乳喂养,而且孩子的母亲生产之后需要一些日子来恢复身体,所以比较辛苦的「值夜班」任务就交给了我,孩子的母亲晚上正常睡觉,然后「上白班」,我可以在白天的时候抽空补个觉。在这样的分工下,我们两人交替记录数据,共享查看数据。所以同一个宝宝的数据支持跨设备的记录和查看非常重要。
在宝宝树这个应用里,我先创建了宝宝的基本信息,然后孩子的母亲注册了自己的账号,我邀请她绑定同一个宝宝的数据(设置-绑定另一半)。这样我们两人就能实现共享同一个宝宝的数据。
上面在介绍所需的工具时,已经包含了要记录的数据项。记录功能位于首页的「喂养记录」。还有一些注意事项和育儿知识,在记录各种数据时,需要留意。
记录吃奶的数据时,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吃了多少,这里分为两种情况:
关于母乳喂养,有几个重要的提示:
总之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尽可能实现母乳喂养。因为母乳喂养的好处非常多,不仅有利于健康,更加经济(不用买昂贵的婴儿奶粉),还有助于培养亲子关系。
这些都是用来判断宝宝是否健康的重要线索,需要如实记录。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尿布上有便便,一定要仔细观察便便下面是否浸透了尿液,因为相对于便便,淡黄色的尿液很不显眼,容易被忽视。如果既有便便也有尿液,这个时候就要记录为「嘘嘘+便便」的类型。如果经常记录这种组合类型的数据,你需要反省一下自己是否尿布换得不够勤快。
在记录辅食数据时,应用里面已经内置了很多种常见的辅食类型,比如米粉、面条等等。如果缺少你需要记录的辅食类型,你也可以点击+号按钮自己添加。只需要手动输入一次,以后就会出现在选项里面,每次点击选择即可。
如果你的宝宝需要吃补剂、药品或者各种保健品,你也可以灵活运用辅食的自定义添加功能来记录这些数据。
比如所有宝宝都需要每天摄入4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3,这是通过母乳或者奶粉都无法补充的。这时候可以把「维生素D」添加进去,作为一种辅食的类型来记录。
还有一些类似的情况(具体情况请遵医嘱,本文不构成诊断依据),比如:
这些都可以通过自定义名称来记录数据。
记录生长发育指标的功能位于「宝宝身高体重」。
应用内置了男/女宝宝的生长发育曲线图,只需要在对应的日期记录数据,宝宝的数据就会自动在图上展现。只要宝宝的生长发育指标在曲线的正常范围内,那宝宝的生长发育都是健康的,家长不需要担心。
通过科学的判断标准,可以避免无厘头的猜想,比如「别人家的小孩长得那么胖/高,我家孩子这么瘦/矮,是不是不正常?」这样的不准确对比。但是如果生长发育指标在图中显示过高或过低,那最好去找儿科医生咨询一下。
应用里面同时包含了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的信息,点击疫苗名称就可以看到介绍。家长在记录的时候,要根据宝宝实际的情况进行选择和记录。应用还能在打疫苗的日子之前,弹出通知来提醒家长,以免错过打疫苗的时机。因为很多疫苗有严格的接种日期要求,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否则会影响疫苗的效果。
当然了,不能完全依赖数据来判断,如果你细心观察和聆听,会发现宝宝在表达不同需求时,哭闹的神情和声音也不一样。而且有很多直接的方法来确认需求,例如确认宝宝是不是拉了,多数纸尿裤的正面会有一条黄色的线,被称为尿显线,如果尿布里面被浸湿了,这条线就会变成绿色。如果是没有尿显线的低端纸尿裤,就只能掰开闻一闻了,那气味是沁人心脾的,每一位闻过的父母都会终身难忘。
点击对应的统计项,可以过滤一类数据。
顶部还可以选择日期来查看过往数据。
不仅如此,应用还内置了非常好用的统计图表功能,入口在屏幕右上角,比较隐蔽。
可以查看最近7天的统计,也可以横向滑动查看更多。
喂奶的统计图表,可以看到宝宝每天吃了多少次奶。如果是瓶装喂养,还可以看到吃了多少毫升的总量。
换尿布的统计图表,可以看到每天换了多少次尿布。如果换的次数过多,就有拉肚子的可能性,需要注意。
在睡眠统计当中,可以看到宝宝每天睡眠的总时长。
这些数据有助于追踪宝宝每一天的平均状态和趋势变化,接下来我就会说明怎样分析这些数据,以及它们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换尿布的统计,通过次数可以判断宝宝的排泄是否正常。如果排尿次数太少,有可能是吃得不够。如果排便次数太少,则有便秘的可能性,是的,这么小的宝宝也有可能便秘。如果排便次数太多,可能是拉肚子,医学上称之为腹泻。这种情况需要引起注意,因为腹泻是比较严重的问题了,可能是由病毒感染等原因引起。
排便次数多的宝宝,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家长需要勤换纸尿裤。因为宝宝的皮肤非常娇嫩,要是屁股与排泄物接触太久,容易引起尿布疹,也就是俗话说的「红屁股」,需要擦洗干净,并涂抹护臀膏,再换上新的纸尿裤。
除了单次的数据,统计数据也可以用来决策。
数字化管理=数字化+管理。下面分开来说。
管理=及时发现养育过程中的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发现问题靠的是数据记录和统计,解决问题靠的是数据分析和决策。
数字化=自动化+用数字提升精确性+数据同步。
在实践数字化管理的过程中不是一帆风顺的,我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
在最初使用这套方法的时候,宝宝只需要吃奶,还不需要添加辅食,所以我们也没有用过辅食记录的功能。但是宝宝每天要吃维生素D,我们只靠人脑记忆今天有没有吃。事实证明人脑记忆是不靠谱的,有时候两人今天都忘了喂,或者是两人以为对方没喂,结果各喂了一遍(宝宝心里苦)。要知道维生素D摄入超标(一天超过1000国际单位)也是有害健康的,会造成中毒。后来我发现辅食类型可以自定义添加,就决定用这个功能来记录。从此再也没有出过这样的错误。
我参考过的书目如下,读者们可以善加利用。每本书的链接均指向豆瓣读书,读者可自行选择购买渠道,其中大部分纸质书都可以在深圳图书馆免费借阅。
为了给宝宝起一个色香味俱全的名字,我找遍了网上流行的起名软件,其中能用的有这么几个。
我起名的要求很简单:
于是我把每款软件都试试,才发现起名软件现在已经做得这么强大了。
只需要输入出生信息,就能生成1000个名字,然后按生辰八字等规则评分排序。我直接从100分(五行什么都不缺)的名字里,选顺眼的。经过跟家人的商量,最后选取了一个满意的名字(这里就不公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