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就是实现商品顺利供应到市场的路径。
配套零件,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再通过销售网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供应链可以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网链。
2.供应链和产业链是一回事儿吗?
二者是包含关系,产业链包含供应链,供应链是产业链中的一部分。
以汽车产业为例,下图为汽车产业的供应链:
下图为汽车产业的产业链:
仔细对比就会发现,产业链的范畴更大,还包括了汽车销售和后汽车市场的众多环节。
3.如何理解供应链的全球化发展?
供应链的完善与世界全球化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20世纪90年代,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中,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在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同时,还能独立覆盖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用户所有业务活动。因此,各大企业必须联合行业中其它上下游企业,来适应生产的竞争环境。
之后,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以互联网、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等为载体,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进一步加强,供应链已然发展为一个“世界经济网”。
供应链上最基本的三个要素,就是原材料、商品、市场,任何一个要素出现了问题,整条供应链的运行必然受到影响。所以,现代产业的供应链变长变广,也就意味着可能会出现库存增加、运费增加、营运风险增加的局面,供应链断裂的风险增大。
4.完整的供应链在经济发展中有什么优势?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去看看苹果公司在亚洲的代加工厂。iphone不在美国组装,而选择在中国,不单是因为成本更低,更看重中国苹果供应商的集群效应,我们拥有的完整供应链,形成了很快的生产速度,兼具经济规模和灵活性。
这可以让苹果在每年生产数亿部设备的同时,只持有几天的库存,实现快速生产,快速供应,快速销售变现,完成资金的快速回流,这个过程对苹果公司至关重要。
相对东南亚和印度等地,我国目前的劳动力和土地成本的优势,并不突出,但我们拥有高效的物流运输、完整的产业供应链、完善的基础设施,还有强大的创新能力,这些都是让我们从工业生产大国逐步走向工业生产强国的重要保障。
发展完整的供应链利于提升国家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还可以推动现代科技发展,促进国际合作。
5.发达国家的供应链的回撤现象是怎么回事?
近两年,日本宣布启动“供应链”改革计划,用2200亿日元(约142亿人民币),资助日本企业将高科技产业的生产线从中国转向日本;用235亿日元(约15亿人名币),资助一些低附加值的企业从中国转到其他国家;几乎同时,美国白宫的经济顾问也建议,政府支付美国企业从中国撤回的成本。
美、日一方面意在增加本国供应链弹性,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另一方面高科技产业供应链回迁,旨在限制中国在制造业领域的产业转型升级。
但这个过程中也有其他的一些声音,佳能(中国)董事长表示,全球供应链很复杂,东南亚如越南等地的平均工资较低,但中国生产效率更高,且经常能得到当地政府支持,对于佳能公司来说,中国是重要的市场之一,佳能将在中国继续保持已有的供应链。
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汽车研究中心主任表示,德国汽车工业的总销售额中有四成来自中国市场。他认为,全球供应链不可能“去中国化”。相反,未来谁与中国市场的关系紧密,谁就是赢家。中国市场不仅消费者群体庞大,还有代表未来汽车的数字化等方面的合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