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尽生意场酸甜苦辣朱庆铃:我相信!
——义乌市奈珠饰品厂朱庆玲
“客户一直都在那里,就看她跟谁合作。”从历经初创业的败退,到赶上事业的黄金时代,再到卷进互联网的汹涌浪潮,人到中年的朱庆玲,似乎阅尽了生意场上的酸甜苦辣,仍坚持相信的力量。
朱庆玲,义乌市奈珠饰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义乌市奈珠饰品厂是一家集流行饰品研发生产贸易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司,成立于2005年,初创团队10人,现如今已发展为近300人的团队,1000平方米的样品展示厅陈列6万多款产品,厂房面积4500平方米,月产量80万件,每月新品800款。
今年是朱庆玲在饰品行业摸爬滚打的第14个年头了。
2005年的义乌,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县级市,远没有如今这般扬名海内外,而几近而立之年的朱庆玲,在经历了气球、配件等行业的不景气下,毅然将目光投向了小饰品,如今,这家超级跨境淘工厂每年销售额呈几倍增长的现状说明,她当初的选择是对的。
而立之年遇黄金时代历经线下线上汹涌转变
很多人都说,义乌因小商品闻名,在中国凡是做小商品生意的人都知道,在义乌能找到品种最全、价格最便宜的小商品。
尤其21世纪初,对朱庆玲这样做跨境生意的人来说,正值黄金时代。
如朱庆玲介绍那样,在当时经营模式普遍传统的环境下,国外客户须亲自到义乌市场上来订货,或者通过贸易公司充当中介,没有网络渠道的挤压,同行竞争远不如今天这样激烈,身为供货商,只要有样品就一定会有订单,“当时的市场环境实在太好了!”朱庆玲回想当年仍不由感叹道。
当传统线下经营的第10年,一批稳定的客户每天都到店铺里拿货,但每次数量都很少,这种“奇怪”的现象引起了她的注意,打听才知道,这些客户都是在网上售卖,就这样,朱庆玲觉得做线上没问题,“我是做工厂的,不愿意一个一个去卖,就想着在网上找客户集中起来,量也会增加,工厂就比较好做。”从此,奈珠饰品将线下正式搬上了线上,从一开始在多家网络平台上运营,到最后只保留了1688平台:“1688算是我们线上最大的窗口,很多客户都是从这里找到我们的。”
传统线下到线上的转变,不仅仅是经营模式的转变,更是思维方式的转变。为了在线上得到更多流量支持和沉淀数据,奈珠饰品从去年9月开始,专门给予曾经的线下客户一定优惠福利,努力把她们搬上线上窗口。
成长奥秘:客户利益至上+学无止境
如今,朱庆玲的同行几乎都已经走上了线上这条路,竞争势必愈加激烈:“明显能感觉到,去年开始竞争变得非常强,我们稍微方向不对、产品一步没有跟上,后续订单就大受影响”。
那么,如何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浪潮中,让属于自己的那块蛋糕不变小甚至变大呢?一个商家之所以能够在同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势必有其独到的经营之道。
除此之外,俗话说,学无止境。对正处于网络快速发展时期的电商人来说,亦是如此。
对这份工作的热爱,让朱庆玲及团队热衷不停地研究和总结,从客户常咨询的问题,分析客户的需求点,从而便于沟通、更好地迎合对方需求。“每一个环节都充满考验,我们既做了工厂的角色,又做了外贸公司的角色,还有一点国外客户的角色,从开发到生产,备库存到销售,以前我们只要做好生产就行了,你在国外卖的好不好我管不了,现在备货在我们手上,我们还要考虑销售,很多环节都是紧紧相连的。”
在这样一个高效运转的时代,开放的心态,思维的转变,对变化的接受与适应,对一切新事物的学习与探索……必将是一名成功商人需要的坚持。
事实也证明,跟不上变化的脚步,必将被市场淘汰。就像对于曾经的中间商包括贸易公司来说,电商平台的涌现让其生存几乎成了难题。
相信的力量:抓住互联网趋势下的大好时机
无论是十多年的线下传统经营遇到的黄金时代,还是转向线上后的销售额如日中天,在外人看来,这一切似乎都显得那么轻而易举,而事实上,朱庆玲这一路走来,经历也并非不坎坷。
传统线下经营在竞争中裹挟前进,向线上过渡时期的懵懂经历,几乎快让朱庆玲想放弃:“刚开始什么都不懂,每天都在等客户来、库存积压的焦虑中度过。”
员工们的坚持让她十分感动,“客户一直都在那里,关键看她跟谁合作。”在继续坚持了2个月的尝试,调整经营模式、做最擅长的生产环节、集中引进大客户……奈珠饰品终于等来了天晴。
朱庆玲回想这一路因何才坚持,她回答:因为相信。
相信客户一直都在,相信做好自己,相信互联网的趋势,相信电商平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