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塑料制品是指以聚丙烯、聚酯、尼龙等塑料为主要原料制成用于日常生活的塑料制品,具有质量轻、容量大、便于收纳、防水防潮等特点。近年随着人们生活理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偏好轻巧、便捷的日用品,日用塑料制品因其重量轻、可塑性强、制造成本低、功能广泛等特点,愈加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市场需求恢复,产量实现增长
2020年以来,“禁塑令”等环保政策的颁布促使厂商转向生物降解塑料产品,从而导致我国日用塑料制品产量开始从增长到缓慢下滑。2023年我国日用塑料年产量563.2万吨,同比下降7.1%。
进入2024年,得益于国民经济出现向好态势,消费缓慢复苏,工业生产也开始稳定增长,塑料行业也由此呈现平稳回升的态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上半年我国日用塑料制品产量为282.9万吨,同比增长7.05%。这一数据也体现出我国日用塑料制品市场需求的恢复。预计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政策开辟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后,我国日用塑料制品产量将会迎来新的增长点。
日用塑料制品行业属于比较充分竞争的行业,国内生产厂商众多,虽然日益规模化生产要求企业具备一定的技术和资本,形成了较高的行业门槛,但巨大的市场需求仍然吸引着新进入者不断涌入该行业。目前国内主要日用塑料制品龙头有家联科技、恒鑫生活、富岭科技和嘉兴众立塑胶有限公司,此外还有PactivEvergreenInc.和DartContainerCorporation等国外知名企业。
行业内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的具体情况
二、上游PP是主要原材料,近年供应量充足
日用塑料制品原材料主要包括PP、PS、PET等,这些原材料均为通用化工产品,有国际通用的产品标准,且供应量充足。其中PP是日用塑料制品行业的最主要原材料。例如塑料管道行业中,原材料成本占比高达60%-80%,主要包括PP、PE、PB等专用的合成树脂。而在塑料薄膜行业,原材料成本占比也超过了80%,主要以PP、PE等为原料。
PP全称是聚丙烯,是丙烯通过加聚反应而成的聚合物,系白色蜡状材料,外观透明而轻。近年来我国聚丙烯产能一直保持增长趋势。数据显示,截止到2024年8月,我国聚丙烯产能达到4239万吨,近5年的产能增长率在11%左右。其中华南地区聚丙烯产能为1035万吨,占全国总产能24.41%,是产能第一大区。
从产量来看,我国聚丙烯产量呈现平稳上涨趋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聚丙烯产量达到3193.59万吨,同比增长7.7%。预计2024年我国聚丙烯产量有望超3500万吨。
价格方面:2024年1-10月,国内聚丙烯市场大趋势先涨后跌,虽然9月底-10月上旬出现一波明显的上涨,但10月中旬以后再度出现下滑。以华东市场PP拉丝价格为例,最高价出现在7月初的7795元/吨,最低价出现在1月中上旬的7265元/吨。均价来看,截至2024年10月23日,华东拉丝年内均价在7552.10元/吨,较2023同期7525.47元/吨略高0.35%,基本属于持平的状态。
三、下游快餐、茶饮店、外卖等行业快速扩张带来发展空间
日用塑料制品属于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是现代工业中的重要分支。目前日用塑料制品下游行业主要为食品制造业、餐饮业、大型连锁商超等。预计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塑料餐饮具在消费量和消费档次两方面都将有所提升。
1、快餐、茶饮店等行业快速扩张带动需求上升
随着我国居民的生活节奏加快和水平的提高,快餐、茶饮等行业快速扩张,对塑料餐饮具等日用塑料制品的需求也在上升。
例如快餐方面:近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持续推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各式快餐以其便捷、快速、多样化的特点满足了广大消费者的需求,使得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我国连锁快餐企业经营收入自2017年起超过1000亿元,2020年至2022年分别为1102.29亿元、1270.51亿元和1212.56亿元。2024年“十一”假期,快餐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9%。可见目前我国快餐业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市场规模,成为餐饮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给日用塑料制品带来较大的需求。
茶饮方面:相比传统饮品,新式茶饮在产品理念、生产制作、品牌推广与市场营销等多方面都进行了改良和创新,更加贴近当下年轻人的审美趣味和消费诉求,带动了消费风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的盛行,新式茶饮行业快速发展,行业前景十分广阔,这也为日用塑料制品带来较大的需求。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达1933亿元,同比增加15.7%。预计2024年我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将达到2205亿元。
2、外卖行业快速发展带来发展空间
作为餐饮业数字化转型的杰出代表,外卖业务已经成为推动行业创新和增长的关键力量。它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消费者的用餐选择,提高了用餐体验的便利性,还为餐饮企业开辟了新的营收渠道。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餐饮外卖市场规模约1.2万亿元,占餐饮收入的比重达到22.6%,数字化餐饮服务在行业增收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2023年我国互联网平台企业在外卖服务领域显著增强了投入力度,不断深耕并扩大经营区域。截至2024年6月,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5.53亿人,较2023年12月增长850万人,占网民整体的50.3%。反映出外卖服务在我国的普及度和市场潜力。
总体来看,日用塑料制品行业不存在明显的天花板,快餐、茶饮、外卖等下游市场的发展最终将驱动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从而提升行业的盈利能力。
四、高性能、安全性和环保性是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对于日用塑料产品,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包括高性能、安全性、环保性、智能化等。
高性能:高性能塑料如含氟聚合物、液晶聚合物、砜聚合物等在日用塑料产品中的应用不断增加。这些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如耐高温、耐腐蚀、高强度等,能够满足特定领域的需求。
安全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对日用塑料产品的性能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包括产品的耐用性、无毒无害、环保性等方面。
智能化:随着技术的进步,日用塑料产品越来越多样化,不仅在功能上更加丰富,还在设计上更加智能化。例如,一些塑料包装产品已经具备智能标签、温度控制等功能,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WW)
在企业产能扩建方面,目前,我国双胶纸行业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头部企业,规模纸企通过推进浆纸一体化项目,不断扩大产线规模,同时通过优化原料及运输成本、新增基地布局等方式,来提高自身市场占有率。但仍有一些中小企业,它们的产能、技术开发、投资等方面可能要远低于大企业。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上半年我国日用塑料制品产量为282.9万吨,同比增长7.05%。这一数据也体现出我国日用塑料制品市场需求的恢复。预计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政策开辟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后,我国日用塑料制品产量将会迎来新的增长点。
近年来,在下游市场推动下,我国海绵钛产能产量持续上升,2023年分别达到27.9万吨和21.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2.91%和24.57%,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比分别达到63%和68%,处于主导地位。
2021-2023年,我国瓦楞纸行业产能小幅下降。但是,随着经济恢复增长,电商迅猛发展和消费者在线购物习惯的持续增强,瓦楞纸作为物流包装的主要材料,需求上升,进而带动产量及开工率恢复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瓦楞纸行业产能3545万吨,开工率为59.9%,产量达到2124万吨。
室温硫化硅橡胶是我国硅橡胶市场第一大品种,近年来产能及产量不断上升,2023年分别达到245.9万吨和142.8万吨。随着技术进步,我国室温硫化硅橡胶下游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为其带来了新的增量空间。同时由于近年来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建筑领域在室温硫化硅橡胶下游消费中的占比持续下滑,但其
工业雷管是我国民爆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到产品结构调整和爆破方式改变等因素影响,近年来其产销规模不断缩小。但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进民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十四五”民用爆炸物品行业安全发展规划》等政策推动下,性能优异的电子雷管表现强劲,产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在工业雷管总产量中的占比已超90%,已基本实现对普通
箱板纸又称牛皮纸,是国内产量最大的纸种。近几年,我国箱板纸行业产能、产量及开工率稳定上升,而由于进口固体废物清零以及关税政策调整,导致进口量也不断创下新高,其中再生箱纸板进口积极性明显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受政策刺激,我国箱板纸行业需求虽上升,但是不及预期,所以叠加供应规模增加,导致市场供需差扩大。
由于热障涂层的耐温极限的不断提升、可回收可复用火箭技术的出现以及热障涂层工艺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使得热障涂层在航天领域应用逐步增多,包括火箭发动机的热端部件、航天热保护系统、姿态控制发动机等等,甚至有可能潜在使用热障涂层作为一种热防护的材料来保护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