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商业展示设计概论02展示道具设计03展示陈列设计04展示空间设计05商业展台设计06商业店面设计01
商业展示设计概论
1.1项目综述
一、商业展示设计1.商业展示的定义
商业展示设计作为一门学科,基本概念可以定义为商业展示是以商业目的为内容,在一定的行业范围内以许多企业单位为单元,通过对展示空间环境的创造,采用一定的视觉传达手段和艺术表现形式,借助于展示道具、设施和各种技术,将其汇集在一起进行交易、交流的形式,并将一定的信息和宣传内容艺术地展现在公众面前,对观众的心理、思想和行为产生有意识或潜在的影响而进行的创造性设计。
▲宏伟而壮观的几何形体,不乏力学和形式美的展现
二、商业展示设计的基本原则
1.客户至上
2.以人为本
3.简洁美观、独特新颖
4.经济实用、安全第一
▲庭院式展台是现代展示和中国园林的完美结合
▲独特、新颖的设计,使人耳目一新,增强了展示的效果和吸引力
三、展示设计的形式美法则
1.对称与均衡
对称是以中心轴为基准,左右或上下完全相同或近似相同。其特点是:具有统一感,适合于表现静止的效果,给人以庄重、大方、稳定的美感。均衡是指以视觉中心线为轴,其上下或左右构成部分的形态、大小、疏密、强弱、配色等并不完全相同,但在视觉上互相平衡与稳定,具有生动活泼的美感。2.重复与渐变
重复是指同样的形状尺寸、同样的色彩变化、同样的明暗对比等多次反复并置,重叠排列。渐变是指形状、位置、色彩等逐渐地、有规律地递增或递减,使之产生高低、强弱的变化。
3.放射与突变
放射是一种特殊的重复,也是一种渐变,它根据反复、错综、转换、重叠的原理,通过形、线、色的反复变化,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突变是在重复、渐变等形式中,突然出现不规则要素或不规则组合,借以突破规律性的单调感觉。4.对比与调和
对比是视觉艺术中重要的法则。所谓“对比”,在构成上表现为形态的大小、方圆、高低、宽窄等的变化;在线条上表现为粗细、曲直、长短、刚柔的变化;在色彩上表现为冷暖、明暗、深浅、浓淡等的变化。适度的对比,可以使不同形态相互关联、相互衬托,形成独特的美感。
5.变化与统一
变化与统一是形式美法则中的中心法则。它包含对称、均衡、重复、渐变、对比、调和等具体法则的所有内容,并对这些内容有统管作用。
▲对称往往表现出庄重、严肃、稳定的形式美感
▲将相同形状重叠排列组合在一起,构成连续而
统一的律动美感
▲夸张而又有想象力的渐变造型极具装饰色彩
▲放射状的穹顶设计,使场景充满了的奇幻色彩
和强烈的视觉张力
▲相似形象连续递次地逐步变化,营造出丰富而
含蓄之美,还可引导人们的视线
四、展示设计的视觉表现形式
1.几何化
几何化是现代设计最普遍、最流行的表现形式,也是现代设计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几何化具体有两种表现形式,即规则式和不规则式。2.仿生化
其表现为两种特点:模仿自然生态,即以各种自然生态为蓝本进行模仿设计;模拟人文生态,即以社会人文生活环境为蓝本进行设计。
3.装饰化
这种表现形式着意于展示的形式美、情调美的追求,刻意追求展览陈列用的道具、支架、灯光、色彩、装饰等,运用适当的夸张和想象,形成一定的装饰性,使顾客既看到有关商品的全貌,又受到艺术的感染,产生美好的印象。4.场景化
场景化是指利用饰物、商品、背景、音像和色彩灯光等,以某种生活环境或情节构成一个场景的表现形式。5.动态化
动态化是相对于静态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形式是展品在运动中向观众演示展品的某种功能,而不是在静态中让人参观,静止地传播某种信息。
▲在众多的形式美要素中,几何形态被充分运用于展示设计中
▲方形和圆形永远都能创造出丰富的美感
▲点、线、面等平面构成的原理在展示设计中也同样适用
▲不规则形状使整个展台极具动感、新颖,从而
获得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巨大而连续的异形展台,展现了一个城市独特
的自然生态环境
▲城堡、卫兵……让人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
▲模拟自然生态的场景式陈列栩栩如生
▲人文思想是展示设计永恒的主题
▲园林式的场景化展示新颖而独特
▲集声、光、电于一体的多媒体动态化展示经常应用在生物展中
1.2项目案例
一、认识三维效果图设计软件3dsMax
在3dsMax中制作三维效果图,主要涉及以下4个功能模块。
1.三维建模
2.设计材质
3.环境特效
4.场景渲染
▲3dsMax操作界面
▲3dsMax主工具栏
▲3dsMax系统单位设置
二、案例1——简易沙发设计与制作(1)执行“自定义>单位设置”命令,打开单位设置对话框,将显示单位比例选项设为“公制”,并从下拉选项中选择“毫米”,系统单位设置完毕。单击创建面板/几何体/扩展基本体的“切角长方体”工具,在前视图中创建一个立方体,并适当设置其高度分段和圆角分段,效果和参数如图1-1所示。(2)选择该立方体,进入修改面板,在修改器列表中选择“FFD(长方体)”命令,在修改器堆栈区中激活“控制点”次物体级,如图1-2所示,在左视图中选择对应的控制点。
图1-1
图1-2
(3)如图1-3所示,在左视图中调整对应的控制点,制作出沙发靠背的形状。
图1-3(4)参照图1-4,选择“旋转”工具,在左视图中将沙发靠背旋转一定角度。
图1-4
(5)如果需要,参考步骤3,通过FFD命令的控制点将沙发靠背调整至所需形状,如图1-5所示。(6)单击“切角长方体”工具,在左视图中的对应位置创建一个立方体,如图1-6所示。图1-5图1-6(7)确认刚创建的立方体处于激活状态,选择主工具栏中的“对齐”工具,在顶视图中单击沙发靠背,“对齐当前选择”对话框的参数设置如图1-7所示,将两个物体在顶视图进行中心对中心的对齐。
图1-7
(8)单击“切角长方体”工具,在前视图中的对应位置再创建一个立方体,参数和位置如图1-8所示。(9)参考前面制作沙发靠背的方法,通过FFD命令将刚创建的立方体制作成沙发坐垫的形状,效果如图1-9所示。
图1-9
图1-8
(10)选择主工具栏的“旋转”工具,按住“Shift”键,将刚制作好的沙发坐垫边旋转边复制,适当修改并调整其位置,制作出沙发靠垫,效果如图1-10所示。(11)单击主工具栏中的“移动”工具,配合Ctrl键,将制作好的沙发靠垫和坐垫同时选中,按住Shift键,对其进行边移动边复制,从弹出的克隆选项中选择“实例”复制,操作及参数设置如图1-11所示。
图1-10
图1-11
(12)选择创建面板/几何体/标准基本体的“长方体”工具,在顶视图对应位置创建一个立方体,效果及参数如图1-12所示。(13)确认刚创建的立方体处于选中状态,进入修改面板,在修改器列表中选择“网格平滑”命令,设置相应的迭代次数,效果如图1-13所示。
图1-12
图1-13(14)在修改器列表中再添加“FFD”命令,参照前面沙发靠背和坐垫的制作方法,将刚创建的立方体制作成中间厚、两边薄的形状,效果如图1-14所示。(15)激活顶视图,同时选中位于立方体对角线上的4组控制点,使用“缩放”工具将其修改成如图1-15所示的形状,腰部靠垫制作完成,复制几个放在相应的位置,效果如图1-16所示。(16)下面开始制作沙发扶手。单击创建面板/图形/样条线的“画线”工具,在左视图中绘制一条曲线,形状如图1-17所示。
图1-14图1-15
图1-16图1-17(17)进入修改面板,打开“渲染”卷展栏,勾选“在渲染中启用”和“在视口中启用”选项,具体参数如图1-18所示。(18)下面开始制作材质。按“M”键,打开材质编辑器,参照图1-19所示编辑第一个材质球,将编辑好的材质赋予沙发靠背、底部隔板和两个扶手,并在修改面板中为其添加“UVW贴图”修改器,保证贴图能够正常显示。
图1-19图1-18(19)打开材质编辑器,参照图1-20所示编辑第二个材质球,将编辑好的材质赋予沙发靠垫和沙发坐垫,同样在修改面板中为其添加“UVW贴图”修改器,调整贴图坐标,参数设置如图1-20和图1-21所示。
图1-20图1-21(20)参考前面的编辑材质方法,编辑第三个材质球,将编辑好的材质赋予腰部靠垫,同样在修改面板中为其添加“UVW贴图”修改器,参数如图1-22所示,按“F9”键快速渲染,得到最终渲染效果图。
图1-22最终渲染效果图
三、案例2——电视、电视柜设计与制作
(1)单击创建面板/图形/样条线的“矩形”工具,在前视图中创建一个矩形,并在修改面板中为其添加圆角效果,参数设置如图1-23所示。
图1-23(2)选择矩形,进入修改面板,在修改器列表中选择“编辑样条线”命令,并激活“样条线”次物体级,选择下面的“轮廓”工具,在前视图中的线框上按鼠标左键并缓缓移动鼠标,制作出矩形的轮廓效果,操作方法及效果如图1-24和图1-25所示。
图1-25图1-24(3)如图1-26所示,激活“顶点”次物体级,选择图中所示顶点,单击“移动”工具,将其上移一小段距离。(4)在修改器列表中选择“倒角”命令,如图1-27所示,设置倒角的参数,电视机外壳制作完成。
图1-27图1-26(5)单击创建面板/图形/样条线的“文本”工具,如图1-28所示,在前视图中的适当位置输入相应文字,在修改面板中调整好文字的字体和大小。(6)选择刚创建好的文字,在修改器列表中选择“挤出”命令,制作出文字的立体效果,电视标志制作完成,效果如图1-29所示。
图1-29图1-28(7)再次选择电视机外壳,在修改面板中激活“编辑样条线”命令的“样条线”次物体级,选中图1-30所示的线框,单击右侧的“分离”工具,并勾选“复制”选项,将该样条线分离出来。
图1-30(8)单击主工具栏中的“按名称选择”工具,在弹出的“选择对象”对话框中选择“图形01”,这样可以准确地选中刚刚分离出的样条线。进入修改面板,在修改器列表中选择“挤出”命令,制作出电视机的屏幕,操作方法和效果如图1-31和图1-32所示。
图1-32图1-31(9)下面开始制作材质。按“M”键,打开材质编辑器,参照图1-33、图1-34和图1-35编辑第一、第二和第三个材质球,将编辑好的材质分别赋予电视机外壳、屏幕和标志。
图1-33图1-35图1-34(10)下面开始制作电视柜。单击“矩形”工具,在前视图中绘制一个矩形,参数和效果如图1-36所示。(11)选择矩形,参照步骤2所示的操作方法制作出矩形的轮廓,效果如图1-37所示。
图1-37图1-36(12)单击“矩形”工具,在前视图中再绘制一个矩形,并将其放置适当位置,参数和效果如图1-38所示。(13)选择前面绘制的较大矩形,进入修改面板,激活“编辑样条线”命令,单击“附加”工具,在图中附加较小矩形,操作如图1-39所示。
图1-38图1-39(14)在修改器堆栈区中激活“样条线”次物体级,首先选择如图1-40所示的较大矩形的内边框,单击“布尔”工具,然后在视图中单击较小矩形,对图形进行布尔运算,操作方法和效果如图1-40和图1-41所示。
图1-41图1-40(15)确认绘制的曲线处于选中状态,进入修改面板,在修改器列表中选择“挤出”命令,参数和效果如图1-42所示。
图1-42(16)下面开始制作抽屉。选择“切角长方体”工具,在视图中创建一个切角长方体,参数和效果如图1-43所示。(17)单击“移动”工具,在前视图中,配合“Shift”键,对刚创建的立方体进行边移动边复制,从弹出的克隆选项中选择“复制”,操作及参数设置如图1-44所示。
图1-44图1-43(18)对复制出的立方体单独修改其参数,使其厚度更小一些,调整位置如图1-45所示。(19)下面利用布尔运算制作抽屉上的把手。单击“长方体”工具,按照图1-46所示位置,创建出上下两个相同的小长方体。
图1-46图1-45(20)首先选择较大的立方体,打开创建面板/几何体/复合对象的“布尔”,然后选择“拾取操作对象B”工具,在视图中单击较小的立方体,完成布尔运算操作,操作方法和效果如图1-47和图1-48所示。(21)选择创建面板/图形/样条线的“矩形”工具和“椭圆”工具,在前视图适当位置分别创建一个矩形和一个椭圆形,效果如图1-49所示。
图1-47图1-48图1-49(22)选择刚绘制的矩形,进入修改面板,在修改器列表中选择“编辑样条线”命令,激活“附加”工具,在视图中单击另一个椭圆形,将椭圆形附加,操作方法如图1-50所示。(23)将该图形边移动边复制,复制出另一个图形,同时选中这
两个图形,在修改器列表中选择“挤出”命令,参数和效果如
图1-51所示。
图1-51图1-50(24)将制作好的抽屉全部选中,复制出另一侧的抽屉,效果如图1-52所示,两组抽屉制作完成。(25)选择创建面板/几何体/标准基本体的“圆柱体”工具,在视图中的适当位置创建4个圆柱体,参数和效果如图1-53所示。
图1-53图1-52(26)选择“长方体”工具,在视图中的对应位置创建一个长方体作为电视柜上的玻璃板,其参数和效果如图1-54所示。(27)下面开始为电视柜制作材质。按“M”键,打开材质编辑器,编辑第4个材质球,将编辑好的材质赋予电视柜的柜体部分,并在修改面板中为其添加“UVW贴图”修改器,参数和效果如图1-55、图1-56、图1-57所示。
图1-55图1-54图1-57图1-56(28)最后,选择创建面板/几何体/标准基本体的“平面”制作地板,参考前面制作材质的方法在材质编辑器里制作一木纹材质,并将其赋予地板,参数参照图1-58设置。按“F9”键,快速渲染透视图,最终效果如图1-59所示。
图1-59图1-583dsMax商业展示效果图
02
展示道具设计
2.1项目综述
展示道具是展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材料、形态、色彩、肌理、工艺、技术以及结构方式的集中体现,也是决定整个展示风格至关重要的因素。
展示道具需要通过巧妙的设计与合理的布局,来使展示空间得到充分的利用。
一、展示道具的设计原则
(1)展示道具的各个构成元素应与展示风格、展品特点一致。
(2)展示道具的尺寸应结合陈列品的规格尺寸和陈列空间的大小进行综合设计,并符合人体工程学中的最佳尺寸要求。
(3)展示道具的制作应尽量实现标准化和系列化。
(4)展示道具应便于制作与组装,互换性强。
(5)展示道具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场外订制的方便性,撤展的快捷性以及最低的损坏率。
二、常用的展示道具类型
1.展柜
2.展架
3.展台
4.展板
展板的尺寸规格可分为4类。
(1)小型展板。
(2)大型展板。
(3)拆装式展板。
(4)吊挂式展板。
5.其他辅助设施
(1)屏障类。
(2)绿色植被。
(3)展品招牌。
(4)方向指示标牌。
(5)护栏。
(6)照明灯具。
(7)小型陈列架。
(8)沙盘与模型。
(9)装饰器物。
▲以三角形为主的构成元素,凸显了展品钻石级的品质
▲在商场、购物中心经常能看到的化妆品展柜美观且实用
▲服装店的展架简洁大方
▲传统木质展架很好地体现了户外休闲风格
▲以竹子作为屏障,巧妙地分割了展示空间
▲绿色植被和假山既可以装饰空间,也可以使观众减轻视觉疲劳,在精神上得到放松,也是一种自然的
回归
▲造型多变的装饰物使展台变得灵动起来
▲安全而美观的护栏对于大型博物馆是必不可少的
▲沙盘一直是房地产项目最好的展示形式
▲照明灯具也能成为很好的点缀
▲具有信息提示功能的小型陈列架
▲小型陈列架加上醒目的POP设计就能起到非同凡响的宣传效果
▲形形色色的标牌设计
2.2项目案例
一、案例1——简易式展架设计与制作
(1)单击创建面板/图形/样条线的“矩形”工具,在前视图中创建一个矩形,效果如图2-1所示。
图2-1
(2)选择该矩形,进入修改面板,在修改器堆栈区中激活“顶点”次物体级在几何体卷展栏中单击“圆角”工具,将图形中的直角转换为圆角,如图2-2所示。(3)进入修改面板,在修改器堆栈区中激活“样条线”次物体级,在几何体卷展栏中单击“轮廓”按钮,制作出圆角矩形的轮廓效果,如图2-3所示。
图2-2图2-3
(4)参照图2-4,选择创建面板/图形/样条线的“画线”工具,在前视图对应位置绘制一条折线。(5)参考步骤2,将图形中的直角转换为圆角,如图2-5所示。
(6)参考步骤3,将视图中的样条线制作出双线轮廓效果,如图2-6所示。
图2-4图2.-5
图2-6
(7)确认绘制的曲线全部处于选中状态,进入修改面板,在修改器列表中选择“挤出”命令,设置相应的数量值,效果如图2-7所示。
图2-7
二、案例2——传统式展架设计与制作
(1)首先制作展柜的上部,单击创建面板/图形/样条线的“矩形”工具,在顶视图中创建一个矩形,效果如图2-8所示。
图2-8
(2)选择主工具栏的“移动”工具,配合“Shift”键,在前视图中边向上移动边复制出一个矩形,效果如图2-9所示。
图2-9
(3)参照图2-10,选择任一个矩形,进入修改面板,在修改器列表中选择“编辑样条线”命令,单击“附加”工具,将另一个矩形联合在一起。(4)进入修改面板,在修改器列表中选择“横截面”命令,参数及效果如图2-11所示。
图2-10
图2-11
(5)再次进入修改面板,在修改器列表中选择“可渲染样条线”命令,参数及效果如图2-12所示。
图2-12
(6)如图2-13所示,开始制作底部抽屉。单击创建面板/几何体/标准基本体的“长方体”工具,在前视图中创建一个长方体,并摆放至相应位置。
图2-13
(7)单击创建面板/几何体/扩展基本体的“切角长方体”工具,在前视图中的对应位置创建一个切角长方体,效果如图2-14所示。
图2-14
图2-15
图2-16
(8)在前视图中的相应位置创建一个切角长方体作为抽屉的把手,抽屉制作完毕,并将做好的抽屉边向右移动边复制出另一个抽屉,效果如图2-15和图2-16所示。(9)展柜制作完毕,效果如图2-17所示。
图2-17
三、案例3——古典式展架设计与制作
(1)单击创建面板/图形/样条线的“矩形”工具,在前视图中创建一个矩形,效果如图2-18所示。
图2-18
(2)选择矩形,进入修改面板,在修改器列表中选择“编辑样条线”命令,并激活“分段”次物体级,在“拆分”工具的数值框中输入3,并点按“拆分”工具,效果如图2-19所示。
图2-19
(3)激活“顶点”次物体级,框选中间的点,单击鼠标右键,把点的属性改为“平滑”,如图2-20所示。(4)选择主工具栏中的“缩放”工具,如图2-21所示,选中图中对应的点,并选择“使用选择中心”,沿着X轴和Y轴缩放图形。
图2-20
图2-21
(5)进入修改面板,在修改器堆栈区中激活“样条线”次物体级,在几何体卷展栏中单击“轮廓”按钮,将视图中的样条线制作出双线轮廓效果,如图2-22所示。
图2-22
(6)如图2-23所示,选择创建面板/图形/样条线的“画线”工具,在前视图对应位置绘制几条折线。(7)选择任一折线,参照图2-24,进入修改面板,单击“附加”工具,将其他折线依次联合在一起。
图2-23
图2-24
(8)进入修改面板,在修改器堆栈区中激活“样条线”次物体级,在几何体卷展栏中单击“轮廓”按钮,将视图中的折线制作出双线轮廓效果,如图2-25所示。(9)在“样条线”次物体级中,选择“修剪”工具,将相交处多余的部分剪掉,效果如图2-26所示。
图2-25
图2-26
(10)如图2-27所示,在“顶点”次物体级中框选图中的对应顶点,单击“焊接”工具,将两个彼此相邻的断点结合为一个顶点。(11)如图2-28所示,确认绘制的曲线处于全部选中状态,进入修改面板,在修改器列表中选择“挤出”命令,设置相应数量值,最终效果如图2-29所示。
图2-27
图2-28
图2-29
03
展示陈列设计
3.1项目综述
一、展示陈列设计
展示陈列决定了展示形式的特点和风格,是构成展示空间中的实体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展示的制作工艺和艺术性的重要标志。
高水平的陈列布置,先进的展示设备都是实现和保证展示活动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
陈列是展示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通过视觉、运用各种道具、结合时尚文化及产品定位、运用各种展示技巧将展品最有魅力的一面展现出来,并能提升其价值的一项专业技能。
常见的区位陈列方式有以下4种。
1.地面陈列
2.壁面陈列
3.柱面陈列
4.悬挂陈列
▲车展展品通常以地面陈列的形式展出
▲车展中各种造型的地台设计
▲将椅子、钢琴等展品以与墙面完全垂直的角度悬挂于墙壁上,完全颠覆了人们正常的视觉习惯,从而给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力
▲高端品质且极具个性化的壁面陈列
▲由充满了地域特色的照片随意排列组成的陈列墙面
▲极具科技化的柱面造型陈列
▲具有科幻色彩的多种柱面造型陈列
▲这种巧妙的设计消除了柱面的阻塞感,很好地扩展了视觉空间
▲极具异域风情的金字塔式的柱面造型陈列
▲悬挂于顶部的波浪形造型,使展台空间层次感变得更强,也很好地突出了主题
▲博览会展厅巨型石柱作为顶棚的悬挂陈列
二、展示形象设计
展示形象设计是将会展活动的主题、目标、内容等抽象概念加以形象化、视觉化的表现,并借助各种传播媒介让社会各界一目了然地获得其中传递的会展信息,达到沟通的目的,取得识别的效果。
1.会展标志设计
会展标志是在展示活动中能明确表示主题、目标、内容和性质等信息,主要由文字、图形和符号等构成的标识。
2.会展应用元素设计
▲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会场标志设计▲传统文化传播中心成立大会标志
▲东昌集团五年庆典会场徽标设计
▲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会场易拉宝(海报架)设计
▲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会场挂旗、电子屏和装饰墙设计
▲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的竞赛指南和水牌设计
▲传统技艺文化传播中心展架图
3.2项目案例——小型超市展示设计一、案例介绍
▲曲线造型的展柜和展架布置在化妆品超市里突出了女性的柔媚和活泼
▲体育用品超市处处充满了青春、运动的气息
▲休闲服饰专卖店整体布局简洁大方,为购物者创造了一个惬意的购物环境
▲时尚家居用品超市的展架和商品陈列别具一格
▲大型综合超市店面设计草图
▲学生构思的连锁超市设计草图
▲学生构思的机场便利店设计草图
下面这个自选超市案例的建模主要包括墙体、货架、展台等模型,最终效果如图3-1所示。
图3-1
二、建模实战
(1)单击“长方体”工具,在顶视图中创建一个长方体,设置长度为5500mm,宽度为11000mm,高度为3000mm,作为超市的墙体,参数如图3-2所示。
图3-2
(2)单击修改面板,在修改器列表中选择“法线”命令,使长方体的可见面相反。翻转法线后的长方体如图3-3所示。
图3-3
(3)单击创建面板/图形/样条线中的“画线”工具,在顶视图中绘制一条封闭的曲线,命名为“隔墙”,并在视图中调整它的位置,如图3-4所示。
(4)确认绘制的曲线处于选中状态,进入修改面板,在修改器列表中选择“挤出”命令,设置拉伸的数量为3000mm,如图3-5所示。
图3-4
图3-5
(5)下面开始创建陈列柜。单击“画线”工具,在顶视图中绘制一条封闭曲线,命名为“吊柜”,并在视图中调整它的位置,如图3-6所示。
(6)进入修改面板,在修改器堆栈区中激活“样条线”次物体级,在几何体卷展栏中单击“轮廓”工具,将视图中的样条线制作出轮廓效果,如图3-7所示。
图3-6
图3-7
(7)确认绘制的曲线处于选中状态,进入修改面板,在修改器列表中选择“挤出”命令,设置数量为480mm,效果如图3-8所示。
图3-8
(8)在视图中复制刚创建的“吊柜”,打开修改面板,将堆栈区中的“挤出”命令更改为“倒角”命令,其参数设置如图3-9所示,将修改后的对象命名为“吊柜底”,效果如图3-10所示。
图3-9图3-10
(9)在视图中复制两个刚创建的“吊柜底”,打开修改面板,在修改器列表中选择“倒角”命令,将其参数设置改为图3-11所示形式,将修改后的对象命名为“陈列台”,效果如图3-12所示。
图3-11图3-12
(10)使用上述方法制作出的柜子效果如图3-13所示。(11)选择创建面板/几何体/扩展基本体的“切角长方体”工具,在左视图中创建一个切角长方体,参数如图3-14所示,将其位置调整至图3-15所示位置,并命名为“柜门”。
图3-13
图3-14
图3-15
(12)复制多个柜门并调整其位置,效果如图3-16所示。(13)选择“画线”工具,在顶视图中绘制一条封闭曲线,命名为“拐角吊柜”,并在视图中调整它的位置,如图3-17所示。
图3-16
图3-17
(14)确认绘制的曲线处于选中状态,进入修改面板,在修改器列表中选择“挤出”命令,设置数量为480mm,效果如图3-18所示。
图3-18
(15)参考步骤8,制作出“拐角吊柜边框”,效果如图3-19所示。(16)参考步骤9,制作出“拐角陈列台”,效果如图3-20所示。
图3-19
图3-20
(17)参考前面操作,制作出下面的柜子,并调整好位置,效果如图3-21所示。(18)同样复制多个柜门并调整其位置,效果如图3-22所示。
图3-21
图3-22
(19)下面开始制作弧形拐角门。单击“画线”工具,按照拐角柜子的形状在顶视图中画一条曲线,如图3-23所示。
图3-23
(20)进入修改面板,在修改器堆栈区中激活“样条线”次物体级,在几何体卷展栏中单击“轮廓”按钮,将视图中的样条线制作出双线轮廓效果,如图3-24所示。
图3-24
(21)单击“矩形”工具,在图中的恰当位置绘制两个矩形,如图3-25所示。(22)选择刚绘制的曲线,进入修改面板,激活“附加”工具,附加其中一个矩形,如图3-26所示。
图3-25
图3-26
(23)在修改器堆栈区中激活“样条线”次物体级,对矩形进行布尔运算,如图3-27所示。
图3-27
(24)参考步骤22、23,将另一个矩形附加进来并进行布尔运算,参照图3-28和图3-29。
图3-28图3-29
(25)这样就将一个弧形图形转换成了3个封闭图形,效果如图3-30所示。(26)确认刚修改的图形处于选择状态,单击修改面板,在修改器列表中选择“倒角”命令,其参数设置如图3-31所示。
图3-30
图3-31
(27)添加“倒角”修改命令后的效果如图3-32所示,并调整其位置,按“F9”键快速渲染透视图,得到的陈列柜渲染效果如图3-33所示。
图3-32
图3-33
(28)参照图3-34选择“画线”工具,在顶视图中绘制一条折线。
图3-34
(29)进入修改面板,在修改器堆栈区中激活“样条线”次物体级,在几何体卷展栏中单击“轮廓”按钮,将视图中的样条线制作出轮廓效果,如图3-35和图3-36所示。
图3-35
图3-36
(30)进入修改面板,在修改器堆栈区中激活“顶点”次物体级,在几何体卷展栏中单击“圆角”工具,将图形中的直角转换为圆角,如图3-37和图3-38所示。
图3-37图3-38
(31)确认图形处于选择状态,进入修改面板,在修改器列表中选择“挤出”命令,设置拉伸的数量为550mm,将此对象命名为“独立陈列柜”,效果如图3-39所示。(32)选择“画线”工具,在顶视图中的相对位置绘制一条折线,如图3-40所示。
图3-39
图3-40
(33)参照步骤30,将图形中的直角转换为圆角,如图3-41所示。(34)参照步骤29,将视图中的样条线制作出轮廓效果,操作如图3-42所示。
图3-41
图3-42
(35)确认图形处于选择状态,打开修改面板,在修改器列表中选择“倒角”命令,其参数设置如图3-43所示,将修改后的对象命名为“隔板”,效果如图3-44所示。
图3-43图3-44
(36)参照前面制作吊柜边框的方法,制作独立陈列柜的边框,参数和效果如图3-45、图3-46所示。
图3-45图3-46(37)选择独立陈列柜的边框,在前视图中向上复制刚创建的边框,并按图3-47所示修改“倒角”命令的参数。独立陈列柜的效果如图3-48所示。
图3-47图3-48(38)参考步骤19~步骤27,制作出独立陈列柜的弧形柜门和其他柜门,效果如图3-49和图3-50所示。
图3-49图3-50
(39)至此,所有陈列台的建模工作完成,整体效果如图3-51所示。
图3-51
图3-52
模型渲染效果图
三、材质表现
(1)下面开始制作材质。按M键,打开材质编辑器,参照图3-53和图3-54编辑第一个材质球,并将编辑好的材质赋予超市墙面。
图3-53图3-54
(2)参照图3-55编辑第二个材质球,并将编辑好的材质赋予超市展架。
图3-55
图3-56
(3)为了使展架的材质获得最佳的贴图效果,选择超市展架,进入修改面板,在修改器列表中选择“UVW贴图”命令,参照图3-56设置其参数。
(4)参照图3-57和图3-58编辑第三个材质球,并将编辑好的材质赋予超市地面。
图3-57
图3-58
(5)选择创建面板/几何体/标准基本体的“平面”工具,在前视图中的相对位置创建一个平面,并将其复制,效果如图3-59所示。
图3-59
图3-60图3-61
四、灯光特效
(1)下面开始设置灯光。参照图3-62,导入灯具模型,并将其复制,适当排列其位置,选择“泛光灯”工具,在视图中的相应位置添加泛光灯,效果如图3-63所示。
图3-62
图3-63
(2)参照图3-64,设置泛光灯的参数。
图3-64
(3)参照图3-65,选择“聚光灯”工具,在视图中的相应位置添加聚光灯,并设置聚光灯的参数,其参数如图3-66所示。
图3-65图3-66
(4)选择“目标摄影机”工具,在视图中的相应位置创建两个摄影机,参照图3-67调整摄影机,并按“C”键,将透视图激活为摄影机视图。
图3-67
(5)灯光设置结束,单击“F9”键,渲染摄像机视图如图3-68和图3-69,将渲染的图片保存在电脑中。
图3-68图3-69
(6)进入Photoshop,打开保存的图片,对图像的亮度、对比度和色彩饱和度等进行适当调整,并为超市货架添加对应商品等元素,最终效果如图3-70所示。
图3-70
04
展示空间设计
4.1项目综述
空间是展示设计中的基本要素。展示艺术与空间是密不可分的,甚至可以说,展示艺术就是对空间组织利用的艺术。
展示空间设计是一个人为环境的创造,是一门空间与场地的规划艺术,能为展示活动提供一个符合美学原则的空间结构。
一、展示空间的特征
展示空间是由水平面、折面、球面、弧面等空间界面组成的多维空间,
具有流动、复杂、超时空的多维特征。
展示空间是利用展示道具进行信息交流与传递的最全面、最直接的通道。
二、展示空间的分类
展示空间的设计需要满足人们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双重需求,这是对其空间分析的基本依据。作为实现展示活动的最基本条件,展示空间设计从功能层面划分,可分为展示公共空间、展示信息空间、展示辅助空间3个部分。1.展示公共空间
展示公共空间也称公众空间,是参观者在参观过程中使用或活动的空间,具体包括通道空间、过廊以及休息场所等。2.展示信息空间
展示信息空间是指展品陈列、传递信息的实际空间。它是展示空间造型的主体。3.展示辅助空间
展示辅助空间是指确保展示更加安全、有效的储备空间,包括工作人员专用空间、展示设备存储空间、安全通道及电源控制室等,主要用于展示设备、宣传资料和礼品、样本、工具以及食品饮料等的储备。
▲富有韵律和秩序美感的连续性展示空间
▲购物中心的公共空间设计
▲多媒体展销会里个性化的球状演示空间
▲传统的商业空间设计,给人以井然有序的协调和舒心的感觉
▲展品重置均等的陈列,给人以条理性,从而使展示效果有很强的空间延伸感和协调感
三、展示空间设计的视觉要素
展示空间设计是依赖于视觉形象而存在的,从外部的空间造型到内部的文字、图形内容,再到展示的材料、设备,都是为了让观众在有限的空间环境中最有效地接收有关信息。展示空间设计中应用了许多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方面的原理。1.直线的运用
2.曲线的运用
3.圆形的运用
4.方形的运用
5.三角形的运用
▲综合运用不同形式的直线,既起到分隔空间、引导视线的作用,又丰富了展示空间的视觉效果
▲波浪形曲线不仅可以产生丰富、活泼的展示空间,还可以在视觉上产生较强的流动性
▲圆形的道具、圆形的展柜,甚至排成圆形的展示品等,都给人以柔和、亲切的感觉
▲圆形可引申出球形、扇形、锥形及螺旋形等形体,而这些形体又与圆形相互协调、相互映衬
▲方形常被作为展示空间的主要形式,在实物陈列中,常用方形作为背景,以显示其严肃性和正式性
▲三角形的合理运用给人以向上、耸立的视觉冲击力,等腰三角形又给人以极其稳定的视觉感受
4.2项目案例——显示设备展台设计表现
一、案例介绍
本设计方案为鸿业科技公司参加一多媒体设备展销会的展台设计,展品主要是多媒体显示设备,展台分为上下两层,一层为接待区和展示区,二层为洽谈区。
多功能的展区有利于公司和观众的交流。展台的主体颜色由蓝色和黄色组成,突出了展品的形象,弥补了展品颜色过于单调的缺陷。上下两层的布局使整个展台的形象有较强的立体感和丰富的层次感。图4-1为展台的最终效果。▲鸿业科技显示设备展台设计草图
图4-1
(1)首先制作展台地面和墙面,单击创建面板/几何体/标准基本体的“长方体”工具,在顶视图中创建一个长方体(长度为12000mm,宽度为9000mm,高度为10mm)作为展台的地面,效果如图4-2所示。
图4-2
(2)参照图4-3,在顶视图中的对应位置再创建一个长方体,作为场景的石膏墙面,设置长方体的长度为200mm,宽度为9000mm,高度为5000mm。
图4-3
(3)在顶视图中先选择石膏墙面,再选择主工具栏中的“对齐”工具,在顶视图中点按先前创建的展台地面进行对齐,对齐步骤如图4-4和图4-5所示。
图4-4
图4-5
(4)在顶视图中再创建一个长方体作为石膏墙面,设置长方体的长度为4000mm,宽度为200mm,高度为5000mm,如图4-6所示。
图4-6
(5)参考上面的操作,在顶视图中先选择刚创建的石膏墙面,再选择“对齐”工具,在顶视图中点按先前创建的展台地面进行对齐,对齐参数如图4-7所示。
图4-7
(6)在顶视图中创建一个长方体作为钢架墙面,设置该长方体的长度为5000mm,宽度为300mm,高度为5000mm,长度、高度分段均为4,如图4-8所示调整其位置。
图4-8
(7)对刚创建的长方体执行编辑>克隆,原地复制完毕后使长方体保持选择状态,进入修改面板,在修改器列表中选择“晶格”命令,参数设置如图4-9所示,效果如图4-10所示。
图4-9图4-10(8)单击创建面板/图形/样条线中的“画线”工具,在顶视图中创建一条闭合路径,如图4-11所示。
图4-11
(9)进入修改面板,在修改器列表中选择“挤出”命令,在数量输入框中输入300mm,如图4-12所示。(10)接下来制作楼梯。单击“画线”工具,在顶视图中绘制一条路径,如图4-13所示。
图4-12
图4-13
(11)进入修改面板,激活位于堆栈区中的“样条线”次物体级,参照图4-14,选择“轮廓”工具,制作出该路径的双线轮廓效果。
图4-14
图4-15
图4-16
(12)进入修改面板,在修改器列表中选择“挤出”命令,在数量输入框中输入60mm,制作出楼梯的扶手,如图4-15所示。(13)单击“画线”工具,在左视图中创建一条路径,形状和前面绘制的楼梯扶手的形状一致,效果如图4-16所示。
(14)和前面制作双线轮廓的操作一样,进入修改面板,激活位于堆栈区的“样条线”次物体级,参照图4-17,制作出该路径的双线轮廓效果。(15)进入修改面板,在修改器列表中选择“挤出”命令,在数量输入框中输入60mm,制作出另一侧楼梯的扶手,如图4-18所示。
图4-18
图4-17
(16)如图4-19所示,单击“长方体”工具,在顶视图中的对应位置创建一个长方体,作为场景的楼梯栏杆,设置长方体的参数长度为50mm,宽度为50mm,高度为650mm。
图4-19
(17)将刚创建的长方体复制多个,作为扶手栏杆,参照图4-20调整摆放位置。
图4-20
(18)在左视图中将栏杆扶手向下复制一个,并且在修改面板的堆栈区中选择“挤出”命令,将下面的挤出数量改为10mm,再将其复制3个,参数和效果如图4-21和图4-22所示。
图4-21
图4-22
图4-23
图4-24
(19)选择前视图,将刚复制的4个模型向右复制出一组,并调整位置,如图4-23所示。(20)选择左视图,将步骤15里的楼梯扶手模型向下复制,效果如图4-24所示。
(21)选择顶视图,进入修改面板,在堆栈区中进入可编辑样条线的“顶点”次物体级,利用移动工具将最左侧的3个顶点向左平移,制作出楼梯的底板,效果如图4-25所示。
图4-25
(22)参照前面制作楼梯扶手的方法,在左视图中绘制出截面图形,并挤出立体模型,如图4-26所示。
(23)选择左视图,将刚创建出的模型向右侧边移动边复制出另一个模型,如图4-27所示。
图4-26
图4-27
(24)单击“长方体”工具,在顶视图中创建一个长方体,设置其长度为350mm,宽度为11000mm,高度为20mm,并移至图4-28所示位置。(25)选中刚创建出的长方体和下面的两个梯形物体,执行组>成组命令,将组名命名为“台阶”,参照图4-29所示沿着右下方边移动边复制出多个台阶。
图4-28
图4-29
(26)参照前面制作扶手栏杆和台阶的操作,利用边移动边复制的方法制作出楼梯两侧的栏杆,效果如图4-30和图4-31所示。
图4-30
图4-31
(27)单击“画线”工具,在顶视图中创建一条闭合路径,如图4-32所示。
图4-32
图4-33图4-34(28)在修改面板的修改器列表中选择“挤出”命令,将下面的挤出数量设为110mm,如图4-33所示。(29)选择前视图,将模型向下复制多个,作为背板上的装饰条,效果如图4-34所示。
(30)单击创建面板/图形/样条线中的“文本”工具,在前视图输入“LCDScreen”,为其添加“挤出”命令,制作出立体字效果,并将其移至图4-35所示位置。(31)复制文字模型,参照图4-36所示调整其位置。
图4-36图4-35(32)下面开始制作液晶屏。单击“长方体”工具,在顶视图中创建一个长方体,设置长度为700mm,宽度为1200mm,高度为150mm,长宽高的分段分别设置为3、3、2,如图4-37所示。
图4-37
(33)在修改面板的修改器列表中选择“编辑网格”命令,激活“顶点”次物体级,调整顶点如图4-38所示。(34)激活“编辑网格”命令的“多边形”次物体级,将位于该长方体正中间的面选中,在右侧选择“编辑网格”命令的“倒角”工具,在视图中向显示屏内侧挤压,效果如图4-39所示。
图4-38
图4-39
(35)激活“多边形”次物体级,分别选择该长方体上下和左右两侧的面,用下面的“挤出”工具向上下和左右两侧挤出,液晶屏制作完毕,效果如图4-40和图4-41所示。
图4-40图4-41(36)将制作好的液晶屏复制一个,并将其放置在对应位置,效果如图4-42所示。
图4-42
图4-43图4-44(37)单击“长方体”工具,在顶视图中创建一个长方体作为电视墙,设置长度为1200mm,宽度为3000mm,高度为2500mm,调整位置如图4-43所示。(38)单击创建面板/图形/样条线的“椭圆”工具,在前视图中创建两个椭圆形,如图4-44所示。
(39)选择较大的圆形,进入修改面板,在修改器列表中选择“编辑样条线”命令,在几何体卷展栏中单击“附加”按钮,如图4-45所示,在视图中单击较小的圆形,将它们联合在一起。(40)激活“编辑样条线”的“样条线”次物体级,选择其中一个圆形,在几何体卷展栏中单击“布尔”按钮,且右侧选择并集运算,在视图中单击另一个圆形,运算结果如图4-46所示。
图4-45图4-46(41)单击“矩形”工具,在刚绘制的圆形中创建一个矩形,效果如图4-47所示。
图4-47
(42)参照步骤39,选择圆形,将刚创建的矩形附加进来,操作如图4-48所示。(43)进入修改面板,在修改器列表中选择“挤出”命令,在数量输入框中输入100mm,制作出该形状的立体效果,电视墙上的宣传设备边框制作完毕,如图4-49所示。
图4-48图4-49(44)单击“长方体”工具,在顶视图中的相应位置创建一个长方体,设置长度为1250mm,宽度为1750mm,高度为50mm,如图4-50所示。
图4-50图4-51图4-52(45)单击“画线”工具,在顶视图中创建一条闭合路径,如图4-51所示。(46)进入修改面板,在修改器列表中选择“挤出”命令,在数量输入框中输入2500mm,制作出弧形背板,效果如图4-52所示。
(47)下面创建显示器展柜。单击“画线”工具,参照图4-53在顶视图中创建一个封闭图形。
图4-53
(48)进入修改面板,在修改器列表中选择“挤出”命令,在数量输入框中输入80mm,如图4-54所示。(49)将刚创建的形体边向上移动边复制出一个,在顶视图中利用“缩放”工具将其等比例放大,并增加挤出数量和高度,效果如图4-55所示。
图4-54图4-55(50)边向上移动边复制刚创建的物体,并压缩其高度,再创建4个圆柱体作为支架和一个长方体作为柜门,如图4-56~图4-58所示摆放它们的位置。
图4-56
图4-58图4-57(51)现在开始制作显示器。在展柜上方对应位置创建一个长方体,设置长度为600mm,宽度为900mm,高度为30mm,长、宽、高的分段分别设置为15、17、3,如图4-59所示。(52)进入修改面板,在修改器列表中选择“编辑网格”命令,激活堆栈区的“多边形”次物体级,如图4-60所示选中对应的多边形面。
图4-59图4-60(53)进入“多边形”次物体级,选择“挤出”工具,在视图中向显示器内侧挤压,效果如图4-61所示。(54)参照步骤35,选择“底视图”,进入“多边形”次物体级,如图4-62所示,将视图中位于中间的几个面选中,并选择下面的“挤出”工具向下挤出显示器支架,效果如图4-63所示。
图4-61图4-62图4-63(55)在“多边形”次物体级,将视图中位于最下面的一组面选中,选择“挤出”工具向前后挤出,用同样的方法向两侧挤出,制作出显示器底座,制作步骤如图4-64~图4-66所示,挤出方向参见图中箭头指向。
图4-64图4-66图4-65图4-67图4-68(56)选择“左视图”,在“多边形”层级将显示器部分的多边形面选中,并对其进行旋转,如图4-67所示。(57)将制作好的展柜进行复制、旋转,摆放效果如图4-68所示。
(58)单击创建面板/图形/样条线的“多边形”工具,在顶视图中创建一个六边形,参数设置如图4-69所示。(59)选择此图形,进入修改面板,在修改器列表中选择“编辑样条线”命令,进入“样条线”次物体级,利用“轮廓”工具制作出六边形的轮廓效果,并利用“挤出”命令挤出厚度,效果如图4-70和图4-71所示。
图4-69图4-70图4-71
(60)创建一个圆柱体,半径为30mm,高度为2000mm,并将其旋转、复制,效果如图4-72和图4-73所示。
图4-72图4-73(61)再创建一个较粗的圆柱体,参照图4-74,将其竖直摆放。
图4-74(62)复制六边形体,并将其在顶视图中用“缩放”工具等比缩小,在前视图中通过修改“挤出”命令的数量来增加高度,效果如图4-75所示。
图4-75(63)复制几个刚创建好的显示器和展柜,参照图4-76和图4-77围绕展柜摆放。图4-76
图4-77
(64)将前面制作好的显示器复制几个放在展柜上方,如图4-78和图4-79所示。
图4-78图4-79(65)将前面制作好的英文标示复制几个放在展柜上方的对应位置,对展柜执行组>成组命令将其编组并复制,效果如图4-80和图4-81所示。
图4-80图4-81
(66)下面开始制作前台。单击“画线”工具,在顶视图中创建一条闭合路径,并进入修改面板,在修改器列表中选择“挤出”命令,在数量输入框中输入1100mm,如图4-82和图4-83所示。(67)在左视图中将模型向上复制,在修改面板的堆栈区中选择“挤出”命令,将下面的挤出数量改为20mm,制作出上面的玻璃台面,如图4-84所示。
图4-84
(68)创建几个圆柱体作为玻璃台面的支架,再为前台柜体制作几个装饰条,摆放位置如图4-85和图4-86所示。
图4-86图4-85(69)将前面制作好的英文标示复制一个放在前台模型的相应位置上,如图4-87所示,前台制作完毕,参照图4-88摆放其位置。
图4-87图4-88图4-89图4-90
(70)单击“画线”工具,在左视图中创建一个梯形,进入修改面板,激活位于堆栈区的“样条线”次物体级,利用“轮廓”工具制作出梯形的轮廓效果,操作如图4-89和图4-90所示。
(71)单击“矩形”工具,创建3个长方形,选择刚创建的梯形轮廓,在几何体卷展栏中选择“附加”工具,在视图中分别单击3个长方形,将它们联合在一起,如图4-91和图4-92所示。(72)选择“编辑样条线”命令,进入“样条线”次物体级,单击左视图中最内侧的闭合路径,利用差集布尔运算分别单击3个长方形,效果如图4-93和图4-94所示。
图4-93
图4-94
(73)选择刚创建的图形,在修改面板的修改器列表中选择“挤出”命令,将下面的挤出数量设为300mm,参照图4-95,制作出模型的厚度。
图4-95(74)回到“样条线”层级,参照图4-96选中最外侧路径,将其分离。(75)选中刚分离出的路径,在修改面板的堆栈区中选择“顶点”次物体级,参照图4-97,将其4个顶点移至图中对应的位置。
图4-96图4-97
(76)在修改面板的修改器列表中选择“挤出”命令,将下面的挤出数量改为200mm,制作出模型的厚度,效果参照图4-98,并将这组梯形模型复制两个,摆放角度和位置参照图4-99。
图4-98图4-99(77)单击“画线”工具,在顶视图中创建一条路径,进入修改面板,激活位于堆栈区的“样条线”次物体级,利用下面的“轮廓”工具制作出该路径的双线轮廓,效果如图4-100和图4-101所示。
图4-100图4-101
(78)在修改面板中选择“挤出”命令,将下面的挤出数量设为300mm,制作出模型的厚度,效果如图4-102所示。
图4-102
(79)将刚创建的模型沿垂直方向复制出两个并成组,再旋转复制出另一组,摆放位置如图4-103和图4-104所示。
图4-103图4-104(80)选择“文本”工具,在前视图输入“鸿业科技”,利用“挤出”命令制作出立体字效果,并在修改面板的修改器列表中为文字添加“弯曲”命令,制作出弧形立体文字效果,如图4-105~图4-107所示。
图4-105图4-106
图4-107
(81)采用同样的方法,选择“文本”工具,在视图中垂直方向输入“鸿业科技”几个字,并制作出立体效果,如图4-108所示。(82)在图4-108中对应位置上导入灯具模型,摆放位置如图4-109和图4-110所示。至此,展台建模工作结束,按“F9”键,快速渲染透视图得到模型渲染效果图。
图4-108图4-110图4-109模型渲染效果图
(1)下面开始制作材质。按“M”键,打开材质编辑器,编辑第一个材质球,并在贴图选项中的反射贴图中选择光线跟踪贴图,参照图4-111~图4-113所示设置参数。
图4-111图4-112图4-113
(2)在贴图选项中的凹凸贴图中选择噪波贴图,参照图4-114和图4-115设置参数。(3)参照图4-116选中展台支架,将编辑好的材质赋予它。
图4-114图4-115图4-116
(4)打开材质编辑器,如图4-117和图4-118所示,编辑第2个材质球。(5)参照图4-119,选中展台墙体,将编辑好的材质赋予它。
图4-117图4-118
图4-119(6)打开材质编辑器,如图4-120所示,编辑第3个材质球并赋予展台背板。(7)打开材质编辑器,如图4-121所示,编辑第4个材质球。
图4-120图4-121(8)参照图4-122,选择中间两组显示器展柜和宣传设备边框,将编辑好的材质赋予它们。(9)打开材质编辑器,编辑第5个材质球,如图4-123和图4-124所示,将其赋予展台楼梯。
图4-122图4-123图4-124
图4-125图4-126(11)如图4-127所示将最后一个编辑好的材质球赋予展台地面,按“F9”键,快速渲染透视图,整体效果如材质渲染效果图所示。
图4-127
▲材质渲染效果图
(1)下面开始设置灯光。参照图4-128,选择“聚光灯”工具,在视图中的相应位置添加聚光灯。
图4-128(2)参照图4-129,设置聚光灯的参数。(3)参照图4-130,选择“泛光灯”工具,在视图中的相应位置添加泛光灯。
图4-129图4-130(4)参照图4-131,设置泛光灯的参数。
图4-131(5)选择“渲染>环境”命令,打开“环境和效果”对话框,如图4-132所示设置其参数。(6)选择“目标摄影机”工具,在视图中的相应位置创建摄影机,并在二层洽谈区导入一组沙发,参照图4-133调整摄影机,并按“C”键激活摄影机视图。(7)灯光设置结束,单击“F9”键,渲染摄像机视图如图4-134和图4-135,将渲染的图片保存在电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