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挑战】线下专卖店少,网购有风险,老年人购买适老用品抱怨多多
【应对策略】政府发文丰富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供给企业,明确发展壮大老年用品产业;企业了解老人真实需求,研发专业产品兼顾性价比
当前,我国老年人口达2.64亿人,银发经济市场规模已超5万亿元。“银发经济”为老年朋友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夕阳红”催生“朝阳”市场后,我国政府扶持企业开发,陆续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为老服务优质品牌”,老年用品正在向着更舒适、更安全、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专卖店少价格高
线下老年用品稀缺
郑老先生转遍了大半个西安,却买不到心仪的拐杖和布鞋。没有卖拐杖的专卖店,辅具店也没见到想要的款式,后来终于在郊区建材市场找到合适的产品,价格却挺高,原来这里老年用品进货少,价格自然压不下来。
和廖阿姨相反的是,郑先生对网购的产品却并不满意。比如集尿器不透气,转移器的座椅材质硬易磨皮,护理床网购价格参差不齐。他觉得线上买回家太冒险,需要线下亲身选购才放心。
此外,手机、家电等智能电子产品操作复杂,康复、理疗等仪器设计落后、实用性不强等问题,都成为老年朋友的消费“拦路虎”。
老年产品
要兼顾专业与性价比
政府扶持企业开发
市场前景可期
艾媒咨询发布数据显示,2016-2020年间,中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持续上升,2020年已达5.4万亿元,年增长率为25.6%。另据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9.99亿,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深化,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还将持续增长,因此“银发经济”前景广阔。
“银发经济”既包括传统的“衣、食、住、行、用”等实物消费,也包括长期照护、健康管理服务消费等,那么如何助力这些消费发展?这些老年用品市场需要政府出台扶持、优惠政策,也需要企业多层次开发市场。
全国各地也有一些细化措施,上海市积极贯彻落实《关于促进老年用品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一是专项政策引导支持助推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康复机器人等高端康复辅助器具;二是明确重点研发方向,提升适老服装服饰供给,如运用PLA纤维面料等;三是支持智慧健康养老应用推广。
企业方面,养老产业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投资应持长远目光。如今的“新老年群体”的消费特点逐渐从生存型转向乐享型,面对老年朋友的多样化需求,企业在开发设计上要精细化分类,严格把关质量,根据老年朋友的消费能力分档、多层次开发市场。此外,通过社区、社会组织、年轻儿女等帮助老年朋友跨越“数字鸿沟”,才能帮助他们享受到线上购物的丰富与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