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18日讯(记者王轶辰)宠物美容、宠物专车、宠物SPA、宠物学校……随着消费升级和老龄化,我国正迎来“它经济”的黄金时代。与此同时,与日益增长的养宠消费需求相比,我国宠物行业仍然处于“小散乱”的局面,极大制约了行业发展。在近日举行的巴士宠物两周年战略发布会上,业内人士表示,在宠物行业的爆发前夜,通过整合提升行业集中度,增加高品质供给,成为捅破行业“窗户纸”的关键。
“人类愈都市化,离开自然愈远,宠物在人类生活里的重要性也愈增加。”《宠物的历史》中记载了诺贝尔奖得主芝伦兹对宠物行业发展的观点。从全球范围来看,城市化程度加深、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老龄化趋势上升等问题共同驱动宠物行业蓬勃发展。据统计,2015年全球宠物市场规模已达1050亿美元,同比增速达5.32%,过去5年间年均复合增速达5.06%。
根据亚宠展发布的《2016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我国养宠人群主要分布在北上广,以35岁以下的80后和90后群体为主(占比53.9%)。我国宠物行业(食品、用品、医疗和日常服务)于2010年起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015年我国宠物市场规模已近1000亿,到2020年有望突破2000亿元,2010至202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可达32.8%。
虽然宠物产业已经濒临爆发前期,但是迟迟看不见爆点,原因何在?“我很喜欢宠物,但是养起来太不方便。”“不是舍不得给狗狗花钱,而是找不到靠谱的服务和产品。”在养宠问题上,这些是人们常说的观点,这也说明人们消费的潜力受到压制,从而限制了中国宠物产业的整体规模。
可见,需求巨大,但是缺乏高品质的供给,已经成为限制宠物行业进一步发展的“掣肘”。“目前国内宠物生产厂商垂直整合程度较低,质量呈现良莠不齐,市场影响力较小。”在巴士宠物创始人兼CEO吴雅辉看来,国内宠物产业过于粗放,是无法提供高品质服务和产品的直接原因。
以宠物食品为例,2016年,食品消费额在宠物全行业中占比38%,市场规模达330.75亿元,并在近五年里年均增幅超35%。相比美国宠物食品行业已经过多年兼并收购,形成以玛氏、雀巢等领导的寡头竞争格局,我国宠物食品企业集中度极低。2015年我国宠物食品市场销售额排名前10的生产企业中,国内宠物食品公司占据7席,但各家公司的市占率均不超过6%。
“只要国内宠物企业研发和市场能力大幅提升,行业集中度进一步加强,提高有效供给,不仅能够共同做大市场蛋糕;而且无论是在宠物食品还是用品方面,还存在大量国产替代的机会,尤其是在被外企‘霸屏’的中高端市场。”河北海昌宠物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景利说。
如何借助最新的线上技术,带动线下零售转型升级以及生产厂商优化生产,是目前整个行业突围的关键点。“传统宠物行业存在不少问题,比如,产能过剩,低价竞争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厂商设计能力底下,销售中间环节过多导致品控差等等。”吴雅辉说,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巴士宠物围绕综合服务平台、供应链平台、人才孵化平台等三大平台打造了一个生态闭环。
人才的缺失是宠物行业整体服务标准和水平难以提升的另一重要原因。“宠物行业技术人才存量严重不足,技术能力不高,评估标准不完善,从业者即使有技术也难以转化为商业价值。”国际宠物大赛专业评审谢森翔认为,巴士宠物推出的人才孵化基地及共享平台,有利于实现宠物行业人才的创新孵化、众包互助,以及价值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