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上海。在法租界、英租界的地块上,洋房一幢幢地起来,好像一个个出生在上海的外籍婴孩,连啼哭都要坚持用标准的伦敦音。
100年前,西方。在一些小作坊里,世世代代的手艺在传承中茁壮起来,忽然有一天她们成了闻名世界的大品牌,如少女一夜长成般不可思议。
21世纪,她带着傲人的身价远渡重洋来到上海。只需一眼,她便对老洋房产生了一种近似于乡愁的莫明冲动。幸好,他懂。
2008年的秋天,英国男装大牌登喜路和瑞士手表大牌江诗丹顿同时相中了淮海中路796号的一栋联体老别墅。新开的旗舰店被冠以“family(家)”的名号。历史的厚重与品牌的贵重碰杯后,是一场门当户对的联姻。
淮海路796——不是专卖店,而是府邸
IZZUE和全聚德之间是796的狭窄入口,门面不是一点点的低调。只有在名车驶进去的时候,路人才会朝里张望一眼,然后跟边上的同伴说一句“大概是新开的会所”。事实上,里头的公馆新换了住家,登喜路和江诗丹顿正比邻而居。
西楼住的是登喜路。12年前,现DunhillPR总监yann一来到上海,就被上海特有的韵味迷住了。2002年当他看到796别墅后,认定这就是登喜路绅士需要的家。于是,宾利的古董家具从英伦空运到了上海,维多利亚年代的皮沙发等与老上海的汉漆木楼梯、彩绘玻璃窗做了伴。登喜路的产品被巧妙布置在别墅中,老房子里仿佛住进了一名隐身的绅士,而诸位店员就是一个大家庭的成员。
一层为“旅行主题探索区”。这里的“皮装骑士”和“飞行员”展示的是皮革系列和首次登陆中国的“VintageProgramme”古董产品。你可在房间中间的皮沙发上坐下,先来杯伯爵茶,这次作客可是大有看头。
旅行箱雕塑一般一直叠到了二楼。二层是“男装王国”和“专属服务体验区”。正中间是起居室,吧台后的服务生正在和客人探讨他合适的服装。一旦确定目标,就可进入正装室、休闲装室或定制服室。定制服室引自英国最出名的裁缝街,客人可挑选中意的Dunhill款式,在这里量好尺寸,在上海完成制版后,半成衣将送往英国,最终成品再空运回796。定制一套西服的话一般共需要两到三个月,价格从四五万起步,大约是买Dunhill同类成品价格的一倍不到一点。二层还有一个理容室。来自法国的美发师会和她的助手一起为客人服务,女宾同样接待。架子上是巴黎FURTERER和德国施华蔻的美发产品,当然少不了Dunhill的古龙水。
西楼和东楼每个楼层都可相通,“登喜路之家”的隔壁就是“江诗丹顿之家”。身披253年的传承与梦想,来自瑞士的江诗丹顿为这幢新古典主义建筑增添了许多现代元素,你可以找到“现代格调以传统细节调味”的设计元素:乳白色的意大利牛皮沙发与深木色家具的对比;具有老上海黑白风格的意式吊灯与厅堂的大理石地板遥相辉映。
寻踪提示:
两栋联体别墅的楼上是一家叫kee的法国餐厅。凡是登喜路和江诗丹顿的VIP都可以自动成为Kee的会员。这里的会员年费是每年5千元人民币。为了体现“府邸”的感觉,这里从早餐就开始供应了。登喜路楼上的是餐厅,江诗丹顿楼上的是酒吧。最休闲的是东西各自的露台,从这里可以俯瞰联体别墅共有的草坪,草坪底下是车库。八九部车的席位还真是公馆级别的。最私密的地方是位于顶层的大包房,房间中央是16人位的长餐桌,周围的墙上展示着登喜路的历史纪念物件,仿佛是一个大家族的大事记。
穿过联体别墅来到后花园,令人眼前一亮的是一缸缸荷花以及一个被池水环抱的艺术长廊。这个面积400平方米的透明房子是香格纳画廊的新开展厅,据说以后池水里会养鳄鱼!那可真是行为艺术了。香格纳画廊最早是开在复兴公园里,后来搬到了M50。但他家的老板对于淮海路的怀旧氛围十分怀念,就想办法在这里取得了席位。目前正在展出的是《风景》——鸟头个展。“鸟头”是季炜煜和宋涛的组合,作品形式有摄影、录像和装置。不过位于苏河边的M50H空间依然是香格纳画廊的大本营,目前正在展出的《包含》由瑞士伯恩艺术馆馆长PhilippePirotte策划,他从欧洲、美国和上海选择了出色的当代艺术家参与该展。
人民坊——老弄堂贴了一张金门面
就在淮海路796的正对面有一排新里。883弄人民坊的黑漆雕花大铁门的内门常年敞开着,走进去是旧得不能再旧的老房子,居民们忙着洗洗刷刷,对举着照相机的已经习以为常。然而,这条弄堂却有着堂皇的门面,这里是淮海路上的名店廊。
人民坊的街面是一排灰褐色的两层洋房,弄堂左右的底层开着一长溜的国际品牌专卖店。楼上的方格子玻璃窗里透着或明或暗的光,像是一块块不同口味的高级华夫饼干。事实上,二楼多半是陈列特卖商品的地方。
这里有西班牙的Mango、意大利的Davidoff、香港的MUDD、美国的misssixty、美国的Newyorker、瑞士的SWATCH等。
人民坊弄堂西侧是一家叫citta的咖啡馆。这是以色列人开的吧,临街的窗户很有老上海的味道,不过里面的装饰却是中式温暖风格的,与红色墙面垂直的是悬空的镂空木隔断,很有设计感。据说最早这里是个包子铺,土包子换了洋咖啡,倒也承了老弄堂贴金门面的调调了。
南京西路名品廊——品牌“八国联军”瓜分了街面老房子的底层
南京西路从陕西北路到茂名北路的一段是老式公寓和大厦的集中地。位于这些居住区最北一排街面房子的底层如今几乎都被来自全球的品牌所瓜分了,并谓之“南京西路名品廊”。仍然是民居的弄堂口则竖起了黑色的铁艺拱门,上面的社区名称白花花、厚嘟嘟犹如奶油蛋糕上的裱花大字。
位于陕西北路南京西路口的平安大楼是名品廊的西首。大楼为八层高层美式公寓。平安大楼底层前身为安凯第商场,上世纪三十年代为西班牙驻沪领事馆所在。1932年改建为平安电影院,放映外国电影。住在附近的张爱玲就是忠实观众,后来她还把小说《色戒》的高潮情节——刺杀安排在了平安电影院的门口。1991年,这里改名为平安迷你电影院,5年后又变成了平安动感电影院。当时动感电影的生意不好,门口还有卖廉价服装的摊位。
2006年上半年,平安动感电影院被改造成了西班牙服装品牌ZARA在中国的首家专卖店。ZARA的设计师最擅长模仿一线大牌的当季新款,是花小钱买大牌新时尚的理想地。和ZARA共享平安大楼底层的还有法国化妆品欧舒丹和美国毛衣大王i.carrie。不过i.carrie已于10月31日迁出,不知即将入驻的又是哪个品牌。
南京西路1173弄的洋房群叫“花园公寓”。灰白色的洋房气派很大,经常可以看到群鸟在大楼上空盘旋。
花园公寓的街面房子里从西往东依次是法国的兰蔻、法国的鄂鱼(鄂鱼头向左的LACOSTE)、美国的新秀丽、西班牙的TOUS、捷克的保仕奥莎和法国的波芒得。
南京西路1129弄以前叫重华新村,尽管现在的名字叫“安乐坊”,弄堂里的宣传栏上依旧是“重华社区”的字样。据说解放初期,这里住过有来头的大亨,大亨家的男小孩上学都是别着手枪去的。现在的“安乐坊”会有宠物狗大摇大摆地进出,还不忘记抬起后腿在高贵的大牌专卖店的墙角处留下记号。
进驻此地的专卖店几乎都是钟表业的大牌,有劳力士、欧米茄、宝珀等,江诗丹顿也正在装修,准备入席。
南京西路1081弄是梅陇镇酒家的所在地。该酒家创建于1938年,因明代正德皇帝“私访梅龙镇上酒店”之传说而得名。西式洋房配了中式的大门,怪滑稽的。
酒家附近的品牌有瑞士的施华洛世奇、日本的FANCL、意大利的VSKONNE、韩国的ANYCALL等。
南京西路1025弄的静安别墅是挂牌的优秀历史建筑,属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建造的典型新里。弄堂里曾经住过一个名人,他就是老上海著名导演、演员郑小秋。静安别墅在上世纪90年代搞过一次翻新,搬走了一批居民。现在成为了名店廊东端的末段。
这里的品牌专卖店有希腊的FolliFollie、香港的bossini等。
在南京西路名品廊的对面就是上海有名的“梅、泰、恒”商圈。在这些21世纪摩天大楼的一层也是国际大牌的必争之地。每个牌子的店面要比名品廊宽敞许多,他们的橱窗展示也是南京西路上一道独特的景观。因此国内外游客都喜欢对“梅、泰、恒”举起相机,正对面的名品廊就显得寂寞多了。
外滩N号——高端品牌的入驻使万国建筑博览群成为开放的禁地
一楼的顶级男装品牌GiorgioArmani和HugoBoss各自拥有一群铁杆绅士。其中ARMANI专卖店里还有一个颇受女士欢迎的ARMANIDOLCI,这里出售的巧克力包装很普通,但很注重品质。外滩3号的自有品牌叫three,一楼卖男装,二楼卖女装。这里和I.T。差不多,实际上是个拥有宽泛风格跨度的品牌集中营,很多牌子都是首次在中国亮相。比如YvesSaintLaurent、AnnDemeulemeester等。同时,三号也出售澳洲国宝级化妆品牌Jurlique等顶级护肤、美颜产品。
外滩6号是上海第一家中资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的诞生地。此楼原是一幢3层东印度式建筑。1906年因业务发展而拆旧建新。英商玛利逊洋行的设计师格兰顿将大楼的层面改为假4层,外观则呈英国哥德式建筑风格。装饰上具有欧洲宗教建筑色彩,青红砖镶砌,众多细长柱子勾勒墙面。可惜后来维修时用水泥粉刷墙面,原先的外貌已不复存在。大门入口竖有罗马廊柱。底层、二层为落地长窗,券状窗框。上层为坡式屋顶,一排尖角形窗是大楼的标志性特征。四楼南面为平台,是观赏黄浦江的好地方。1956年,中国通商银行业务划入中国人民银行,这幢大楼交由长江轮船公司使用。因旁边的小路是元芳弄,所以该大楼也曾被称为“元芳大楼”。2006年“元芳大楼”被BestCoastProperties公司相中,投资3000万美元改成了外滩6号。
入驻一楼的Dolce&Gabbana低调中透着狂野,是都市型男索女的心头至爱。水晶吊灯下,黑色的大理石地砖发出耀眼的光芒,据说这些地砖都是从埃及空运来的。专卖店的品牌线很全,但买的人比较少,因为这里的商品要比其二线附牌D&G起码贵上一倍。
外滩18号里最早入住的是麦加利银行,该银行以第一任经理麦加利的名字命名,但一般人都喜欢接受另一个译名“渣打”。这栋大楼建于1923年,曾是英国渣打银行驻中国的总部。1955年渣打银行迁址后,这里改名“春江大楼”,先后被上海市家用纺织品进出口公司、上海市机电设备总公司、中波轮船股份公司、上海水产总公司等数家单位作为办公楼使用。2002年上海珩意房地产公司不惜重金聘请了意大利威尼斯古建筑的修复专家,使其以外滩18号的名义新装亮相,强调要在大楼历史记忆与新功能之间维持流畅平衡的同时,避免造成新旧文化之间的对立与矛盾。进门的四根古希腊式大理石柱来自二百年前的意大利教堂。两盏三米高的红色玻璃吊灯全部由空心玻璃管组装而成。大堂里的24K金砖马塞克壁画是全手工制作的。
外滩18号的世界顶级品牌相数量之多令人叹为观止。其中有法国的卡地亚、意大利的杰尼亚、法国的宝诗龙、瑞士的百达翡丽、法国的宝姿、英国的雅格狮丹、德国的BREE以及意大利的GabbianiGlass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