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阿里巴巴集团进行行政指导工作情况的白皮书
国家工商总局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司
为进一步促使阿里巴巴集团正视和解决阿里系网络交易平台长期大量存在的违法经营问题,遵照总局工作部署,网监司及北京、江苏、山东、广东、福建工商局网监机构负责人组成了行政指导工作小组,对阿里巴巴集团将要进行的行政指导工作作了预先准备和研究。2014年7月16日,网监司行政指导工作小组联合浙江省工商局、杭州市工商局(市场监管局)在浙江省工商局召开了行政指导座谈会,阿里巴巴集团主要负责人员及核心部门管理团队与会,接受行政指导。为了不影响阿里系上市前的工作进展,该座谈会以内部封闭的形式进行。鉴于目前监管情势,为廓清种种认知,现将行政指导座谈会有关情况如实披露如下:
一、基本情况
行政指导座谈会由网监司司长刘红亮主持。他指出,此次行政指导工作的目的是在于梳理、讨论、分析阿里系网络交易平台存在的问题,强调强化依法严管,强化落实属地监管责任,有效遏制违法行为的发生,旨在维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网络经济健康发展。会上,刘红亮司长简要介绍和分析了网络交易面临的形势,指出商事制度改革取得良好效果,“宽进严管”政策正在有效推进和落实,但是,阿里巴巴集团对阿里系网络交易平台存在的违法经营行为,长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长期未能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治理,以致养痈成患,不仅使自身面临成立以来的最大诚信危机,也对其他网络经营者依法合规开展经营活动产生不良示范影响,致使近期受到社会舆论的集中批评,也给市场监管部门带来巨大监管压力。
二、阿里系网络交易平台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网监司对阿里系网络交易平台行政指导情况
网监司对阿里系网络交易平台网购乱象进行了认真分析和梳理,指出其在平台内经营者、商品销售和交易行为管理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
(二)地方局对阿里系网络交易平台行政指导情况
北京市和江苏、山东、广东、福建省工商局网监机构负责人告诫阿里巴巴集团,诚信经营是基础,作为大型网络经营企业,阿里巴巴集团要勇于担当、带头守法,要在网络经营中争做模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把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放在首要位置,要充分运用内部管理规则进行有效管理。
2.假冒伪劣商品不少,违禁品屡除不尽,违法行为疏于管理,存在有选择性规避倾向,为不正当竞争行为提供成长空间,履行义务时乱用平台优势地位,存在店大欺客现象。
3.信用评价体系不完善,评价工具被恶意利用。
5.未建立正常的平台内经营者淘汰机制,导致管理秩序混乱。阿里系网络交易平台用户数量众多,自身体量巨大,平台内经营者良莠不齐,平台只有进入机制,正常的淘汰退出机制不健全,失信惩戒制度欠缺导致了自然人网店违法成本低廉,违法违规行为多发。
6.内部数据不透明,违法行为监管难。阿里系存在内部经营者数据过度保护问题,致使各地工商部门不能准确掌握当地网络经营主体在天猫商城、淘宝网开设网店从事经营情况,很难实施线下线上一体化监管,违法行为和消费者投诉很难落地解决。
三、对阿里巴巴集团工作要求
一是要形成合力。要把明确市场主体责任与监管部门监管职责有机结合,形成监管合力。网络经营者要强化市场主体责任意识,正确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内管理制度建设,调整和改造内部诚信机制建设,对照法律法规进一步落实经营者应尽法定责任。监管部门要加强网络市场监管制度建设,完善监管规则,构建健全的市场监管制度,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共同促进网络经济健康发展。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破解工作难题。网络经营者要增强问题意识,正视存在问题,对存在的问题不推脱、不掩饰。真抓实干,迎难而上,掷地有声地解决问题。
四是要守住底线,克服傲慢情绪。法律面前没有特殊的市场主体,阿里系主要高管要有底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属地监管部门要对经营主体一视同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要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通过行政执法工作使网络经营秩序进一步好转。
五是诚实信用开展经营活动。企业不能予取予求——需要诚信维护企业利益时大讲诚信而置法律于身后,需要法律保护时则高举法律大旗而故意疏忽诚信责任;要采取严厉措施约束内部工作人员,夯实监管信用基础,依法依规诚实经营。属地监管部门要运用信息公示、信息共享和信用约束等手段,营造诚实、自律、守信的信用环境,促进网络市场主体守合同、重信用。
六是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进行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效能。监管部门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实现在线即时监督监测,加强非现场监管。通过信息化手段迅速解决存在的问题,争取主动履职到位。
(一)阿里巴巴集团表态情况
一是淘宝网存在很多实际困难。淘宝网因打击假货而引起风波,因打击信用炒作而被围攻,某些违法行为不是因为淘宝网而产生,是网络违法行为易复制、影响易放大的结果。
二是要主动解决问题。总局及各地工商部门指出阿里系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强,指导及时、工作务实。阿里系网络交易平台将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对违法行为进行严肃处理,采取必要的措施解决问题。加强平台内经营者主体审查,研究事前、事中、事后管理制度,加大资金投入,建立产品库,清查假货。
五是要建立与各地工商部门的沟通机制,在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处理违法行为等方面形成良性互动氛围。
(二)浙江省、杭州市工商局(市场监管局)表态情况
浙江省局指出,浙江网络交易监管职能刚刚做出调整,由浙江省工商局市场处负责网络市场监管工作,要以此次行政指导座谈会为契机,深入研究网络市场监管工作,贯彻落实《网络交易管理办法》,落实监管责任。要求阿里系网络企业按照总局和各地工商部门指出的问题,积极做好整改工作,措施要落地。要继续发挥浙江工商系统优势,借东风、树新风,组织开展网络专项行动,重点是清主体、清假货、清违法行为。要建立科学的机制和制度,使用新技术、新工具、新方法,用互联网思维从源头上解决长期存在的问题。要建立和畅通与各地工商部门的沟通机制,做好网络市场监管工作,开创网络市场监管新局面。
五、会议效果评估
网监司认为,此次行政指导座谈会基本达到此次行政指导预期目标。
(二)浙江省局一再表示,问题虽然发生在阿里系网络交易平台,阿里巴巴集团负有直接管理责任,但也确实反映出浙江局工作缺位,没有切实履行好对阿里系网络交易平台的监管职责。下一步,浙江局将借此次座谈会势头,责成阿里巴巴集团认真整改。同时,认真研究分析浙江局工作中的问题,努力提高监管能力。据悉,座谈会之后,浙江省局召开局长专题办公会,观看了行政指导座谈会录像,认真研究和分析阿里系网络交易平台存在的问题,并决定就总局此次行政指导事宜向省政府提交书面报告,向省政府分管领导作专题汇报,责成杭州市局对阿里系网络交易平台存在的问题进行进一步梳理;近日,浙江省局主要负责同志将带队再次到阿里巴巴集团进行行政指导。
(三)其他与会省市工商局表示,此次会议指出的阿里系网络交易平台问题,在他们管辖的网络交易平台上也不同程度存在,不能等问题需要总局直接干预时再反思整改,要将会议精神带回自己工作岗位,进一步加强对网络交易平台的监管。
总体上看,座谈会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但是,网监司仍对工作推进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作了充分的估计:一是浙江省工商局和杭州市工商局(市场监管局)如何破除监管困境依然可能面临着阻力;二是阿里系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的企业文化氛围以及公司架构所带来的问题,致使推进监管工作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三是平台内经营者主体信息开放等焦点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解决。为此,网监司在下一步工作中,将结合此次会议所提出的问题,认真研究分析经营者和消费者对市场监管部门的期盼,认真研究分析目前的工作理念和监管方法存在的不足,认真研究分析网络交易发展新态势对监管工作的挑战,积极构建高效网络交易监管机制。
(后注:为加强对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的监管,此后,国家工商总局加快了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监控系统的建设。该系统目前正在抓紧构建中,预计半年内将投入运行,以强化网络市场监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