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融媒6月7日讯(即墨融媒记者卢晓莉通讯员张公毅任伟伟)“即墨的卫衣在哪里销售?”“即墨的卫衣生产基地在哪里?”2021年春节过后,即墨服装批发市场周围经常有许多操着外地口音的客商在询问。如今,“即墨卫衣基地”的观念已经在服装圈流行开了,一个曾经以“假冒伪劣”闻名之地是怎样蜕变成“即墨卫衣基地”品牌市场的呢?说起来,这离不开即墨区市场监管局两年多的整治规范和服务发展。
转变执法方式,是违法行为无处可藏的利剑。2019年前,即墨服装批发市场流传着“莆田鞋,即墨销”、“南有福建,北有即墨”的说法,因为品牌货来钱快、销路广,即墨几乎变成了“假冒伪劣批发市场”。为改变当时的状况,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常规监管的基础上,加强错时监管,和涉嫌违法行为的业户打起了“突击战”和“游击战”。有的业户存在侥幸心理,以为当天早上已检查过一次,应该平安无事了,就在执法人员离开后大胆地非法交易,岂料执法人员来个“突击战”,让他们措手不及;有的将交易地点和场所转移到隐蔽的地下车库和车辆上,正当他们感觉“万无一失”时,执法人员突然闪现在眼前……出奇制胜的“错时工作法”让违法行为在市场上无处存身。通过这些工作方法,区市场监管局连续查办了5个大案,查扣一批假劣货物,罚没款20多万元,很好地净化了市场环境,震摄了不法分子。
抗击疫情,创新是帮扶企业发展的秘诀。“品牌有了,本想大干一年,可是碰上疫情,我们有劲无处使,望着满仓库的新款,愁得整宿睡不着觉。”服装市场内生意一直很火爆的杜家服装店老板刘爱荣愁眉不展。刘爱荣的担心,也是所有业户共同的难题。传统的销售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当下的产业发展,人员流动有风险、现场购货成本高、往返行程时效差的难题亟待解决,而网上销售、直播带货的方式恰好可以破题。即墨区国际商贸城市场监管所的执法人员走在业户之前,与辖区内淘宝直播企业服务中心的众创直播基地和墨云直播的网红主播高金山联系沟通,在直播基地开辟了专栏直播宣传即墨卫衣基地,提高其知名度。经过直播带动,消费者发现即墨的卫衣质量好、价格低,比较认可,网红更愿意宣传,于是共多的网红加入进来,形成了服装圈的共振,很快“即墨卫衣基地”在中国乃至东南亚都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如今,即墨区国际商贸城市场监管所联合市场服务中心在市场建立抖音平台招商办公室,为业户搭建电商销售平台,鼓励支持业户通过直播平台进行销售。在示范户的带领下,各个商铺都架起了直播架,服装市场电商销售业户超过了3000户,大小网红1000余人,单场直播销量过百万网红百余名,网红“小佛爷”单场直播超千万;根禾服装连锁店铺线上销售总额达到6000余万元,服装市场内商户网上销售额达到10.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