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香药之路”:连接世界与中国的本草陈皮中药广州柴胡陈李济潘高寿夏桑菊

广州人自古与中药材有缘,广东“三宝”——陈皮、老姜、禾秆草一向名闻遐迩。其中,陈皮可泡茶,有健脾开胃、燥湿化痰之效;亦可用于烹制菜肴,虽非主要食材,却能令菜肴回味无穷,尤得人们喜爱。

陈皮还是一味上好的中药材,旧时广州坊间有“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胜黄金”的说法。其实,广州人从小到大对中药材都情有独钟,一碗糖水、一煲靓汤、一杯凉茶都离不开中药材。广州也出良药,陈李济、潘高寿、敬修堂、星群等中华老字号出品了追风苏和丸、川贝枇杷露、万花油等不计其数的岭南好药,承载了广州中医药文化的守正与创新。二十一世纪以来,广州中医药又在疫情防治以及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惠及更多民众,广州“济世”文化由此长盛不衰。

▲昔日陈李济制药工具——碾船(受访者供图)

历史与渊源

明治病之术者,杜未生之疾。——晋·葛洪《抱朴子》

广州人自古对中药材情有独钟

4月8日一大早,来自新疆的张先生离开酒店,简单地吃了早餐,就走进了清平路中药材市场。接下来,他要在这里度过大半天:寻药问价,与档主攀谈,找市场管理方了解情况……“都说广州药材市场很旺,我这次是专门来看看,能不能开一个档口,把新疆的好药材也拿到这里来卖。”张先生告诉记者,虽然还未最终决定,但他非常看重这里的市场氛围。

清平中药材市场位于荔湾清平路和梯云路十字交汇处,是国内开办最早的专业中药材批发市场之一,也是全国唯一一家建在大都市中心区域的中药材市场,被认为是广州中医药文化长盛不衰及广州人对中药材情有独钟的参照。

在广州,中医药早已渗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广州白云山潘高寿药业总工程师卢其福说,广州地处岭南,阳光充足,雨水充沛,有利于各种中药材生长。加上气候湿热,人们容易上火、咳嗽,故而较早认识和利用中药;而历史上中原文化南下和外国文化传入,给广州医药发展带来了很大便利。“更重要的是,广州人不拒新事物,善于将其为我所用。可以说,广州中医药文化很悠久。”卢其福说。

▲清平中药材专业市场,喜欢煲汤的年轻人都爱来这里“淘宝”。图片来自广州日报

两千多年前的“长生不老药”

广州医药文化历史有多悠久?相传,秦末方士郑安期云游南粤,在白云山采药救民,失足坠崖,驾鹤而去。后人为纪念他,在白云山修建“郑仙祠”。

▲南越王博物馆内的五色药石(南越王博物馆供图)

两汉时期,以《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四大经典为标志的中原传统医学体系逐步形成。这些医学经典虽然没有立即传播到岭南,但岭南的药材已为人们所认识。比如,岭南薏苡仁就曾被引种到当时的京都。东汉年间,在中原为官的广州人杨孚写了一本《异物志》,记载了不少岭南药用动植物,其记载的橘皮即为今天的陈皮。

三元宫内“鲍姑井”承载东晋医学家行医救人记忆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战乱不断,大量人口南迁,促进广州中医药文化繁荣发展,并出现医学专著。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当属葛洪。葛洪何许人也?他是晋代著名医学家,光熙元年(306年)曾到广州,结识了痴迷炼丹术的南海郡太守鲍靓。鲍靓将自己的女儿鲍姑许配给他,葛洪夫妻就在广州行医救人。鲍姑医术精湛,尤其擅长用灸法。以当地盛产的药材进行灸治,疗效显著。清代仇池石在《羊城古钞》中描述说:“每赘疣,灸之一炷,当即愈”。至今,三元宫内仍存有“鲍姑井”“鲍姑殿”,见证了这对神仙眷侣曾经有过的传奇善举。

葛洪后来隐居岭南,著书立说,为中国留下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肘后备急方》,书中记载了109个针灸医方。晋代岭南中医药的快速发展,为岭南中医药甚至中华中药文化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短短15个字,不仅是世界上青蒿治疟疾的最早记录,也为当代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提供了灵感。

广州民间流传,到了唐代,一位叫何泰的广州增城人开了药材铺。其女何秀姑耳濡目染,也擅长医药,常常替人治病、济世救人,被人们尊称为“仙姑”,列入“八仙”,美好传说世代相传。

▲以上人物插画展示了传统中药炮制技法。(受访者供图)

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又被称为“香药之路”

从晋至初唐,广州人对中药的认识和应用还局限于中原医药原有体系,集中于本地药材。自大唐盛世后,广州崛起为世界性港口,1.4万公里的“广州通海夷道”从广州出发,经南海直抵西亚。中国进口的商品,除宝石、犀角、珍珠外,还有一大类是香药,其中苏合香、乳香、沉香等尤为突出。因此,唐宋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又称“香药之路”。

当时,广州的香药贸易有多兴盛?唐天宝八年(749年),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回国途经广州时,曾记下他亲眼看见的情景:“江中有婆罗、婆斯昆仑等舶,不计其数,并载香药、珍宝,积载如山。”唐穆宗时,波斯大商人李苏沙贩运到中国的海外珍贵药材沉香,多得可以造一座亭子。

宋代,朝廷还设专员经水路将从广州进口的香料运到京城。北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全国有3个口岸向外商收购乳香,广州一处就购得34.87万斤,占全国乳香总进口量的98%。

大量药材贸易不仅为广州带来巨额经济财富,更让广州人较早地接触到外国医药,大大地丰富了广州医药文化底蕴,为明清时期一批名厂名药的诞生和崛起积淀了肥沃的土壤。

▲灵芝种植基地,朵朵灵芝姿态秀美。图片来自广州日报

崛起与兴盛

火兼文武调元手,药辨君臣济世心。——陈李济中药博物馆所悬对联

“打铜街被称为药街,那里有很多药铺……”1844年,一位叫伊凡的法国人在其回忆录中写道。从伊凡的回忆中,可窥见当年广州医药的兴盛:药铺多过米铺。

得益于前期积淀,从明清到20世纪初,广州中医药文化崛起,名医辈出,店铺林立,成行成市。陈李济、潘高寿、敬修堂等至今熠熠生辉的中华老字号中药厂都诞生在这一时期,并造出追风苏香丸、川贝枇杷膏等一大批广州良药,体现了广州人同心济世、救人于危的人文精神传承。

北有同仁堂南有陈李济广州“好药”誉满天下

众多中华老字号见证仁心良药

广州自古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悬壶济世的感人事迹在历朝历代不断涌现,宋代广州寿安院是国内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慈善医院。明清时期,众多药铺在成立时就将济世救人的情怀寄寓于店铺名字中,成就了屹立不倒的传奇,也形成广州中医药文化独特而深刻的内涵。

陈李济423年前诞生于北京路

“济世”理念最初就种在基因中

400多年前,人文荟萃、书香四溢的北京路诞生了“南药宗师”陈李济。相传,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岁末一日,商人陈体全在外收得货款,从水路折返广州,匆忙中不慎将巨额货款遗落在船上,被同船的李昇佐拾获,李昇佐在码头整日等候,终将货款悉数归还失主。陈体全拿出一半银两当作谢礼,李昇佐坚决不收。当得知李昇佐开了一间药铺时,陈体全决定拿出遗金半数,投给这间药铺,以济世安民。两人随即签下“本钱各出,利益均沾;同心济世,长发其祥”的合伙文书,取店名时在陈李两姓中各取一字,“陈李济”横空出世。创业之初,陈李济就立下规矩,凡路过陈李济门市者,一旦忽然晕倒或受伤,陈李济人必施药相救;陈李济又在人行道设茶缸,免费向路人供应茶水,此举一时传为佳话。

▲陈李济北京路旧址,图片来自广州日报

潘高寿熬凉茶赠工人解暑

热心济世在坊间传为美谈

无独有偶,另一家中华老字号潘高寿也将“积功累德、济人济世”的初衷镌刻在店铺名中。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广东开平人潘百世、潘应世兄弟在紧邻北京路的高第街开药铺,店号“长春洞”。潘氏家族世代行医,潘百世祖父的医馆中堂有一副“悬壶早备君臣药,济世常存父母心”的对联。广州长春洞药铺开业后,潘百世重书对联,悬挂于居室中堂两侧,时刻警醒自己。

当时,一到盛夏,潘氏兄弟便熬制凉茶,免费送给工人以解暑,街坊和路人也可免费饮用。20世纪20年代,潘百世之子潘郁生掌管长春洞。在一次宴席上,有人挥毫赋诗:“潘家世伯乃考英,高德重望人皆敬,寿享天年瑶池往,好似苍穹日月星”。潘郁生从中悟出了“潘高寿好”的四字,便在“长春洞”名字后缀上“潘高寿”三个字以缅怀其先人“积功累德、济人济世”之精神,今天“积功累德、济人济世”八字依然悬挂在广州潘高寿药厂的办公楼上。

敬修堂、王老吉等广州中华老字号也都将济世之念奉为圭臬。比如创建于清道光年间的王老吉,曾熬制凉茶帮助乡亲解除病痛之苦,创始人王泽邦也被尊称为“岭南药侠”。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五代时期吴越国国王钱镠的后人钱澍田在广州城外太平桥脚开了一家医馆,取名敬修堂,意为要实现济世抱负,就必须走医精药良之道。巧的是,陈李济博物馆内也有一副百年楹联,上书“火兼文武调元手,药辨君臣济世心”。因此,明清至20世纪初,广州诞生了一系列“王牌”良药。

广州良药治好清帝吐泻

百年陈皮被钦点为贡品

陈李济中药博物馆内,泛黄的《良药集》中有追风苏合丸记载。“追风苏合丸”是在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配方基础上添加广藿香等创制而成。据《广州市志》记载,清同治帝曾染风寒,腹痛吐泻不止,服用了很多御药都不见效,后尝试服用广州陈李济的“追风苏合丸”,竟然很快痊愈。于是御笔亲书“杏和堂”敕赐,并钦定陈李济旧陈皮为贡品。从此,广州陈李济名动京城,“北有同仁堂,南有陈李济”的佳话不胫而走。

▲陈李济百年陈皮,图片来自广州日报

被钦定为贡品的“旧陈皮”就是著名的陈李济百年陈皮,清末达官贵人都以拥有陈李济陈皮为荣耀。今天在陈李济中药博物馆二楼展柜中还能看到百年陈皮的真容。“虽然看上去同其他陈皮颜色相差不大,却是我们的镇馆之宝。”现场工作人员称。

广东有“三件宝”——陈皮、老姜、禾秆草。中医药学认为,陈皮是具有理气健脾等功效的一味和药,存放越久价值越高。陈李济百年陈皮原产地在广东新会。这里独特的“湿盆地”地形和气候令生长于此的茶枝柑贵为上品。每年小雪节气后、冬至前,陈李济便派人去新会,采摘茶枝柑,去肉存皮,就地晒干,然后用草席袋包好,每袋标明年份,运回广州放入木楼仓储。楼底恰好有数口用来炼蜜的煮锅。楼下炼蜜,芳香蒸汽长年累月浸润楼上陈皮,就此形成独特的广陈皮,特别是放在最里面的陈皮,香气持久、久煮不烂,百年而无虫霉之变。用这样的陈皮入药,功效奇著。因此,陈李济百年陈皮有“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胜黄金”的说法。

除入药和进贡外,陈李济百年陈皮并不对外售卖,唯有一次例外。20世纪初广州城遭遇水灾,陈李济举行义卖赈灾,百年陈皮的售价与黄金等同。若能得到几片百年陈皮,即被视作幸事。20世纪50年代,陈李济将百年陈皮赠予宋庆龄、何香凝,赢得“陈皮之珍宝”的称赞。1985年,陈李济又将百年陈皮当重礼赠给霍英东,霍英东激动地说:“比黄金要珍贵。”由于炼蜜技术升级等因素,如今陈皮制作过程大大优化,这种传统炮制工艺已成为博物馆一景。

蜡丸工艺成为一大创举

联合国专门来拍纪录片

说起广州对中药传播的贡献,不得不提蜡壳药丸。岭南气候潮湿,传统成药易霉变,芳香药物易挥发,保质期短,古时有“南药不过长江”的说法,更别提南药走出国门。最终,在清康熙年间,广州陈李济首创蜡壳药丸工艺,解决了这一难题。陈李济用蜂蜡、木蜡等材料混合制作成球形蜡壳,然后将药丸裹在其中,再用蜡密封,能久存而不变质。蜡壳药丸工艺共有煮蜡、串圆子、蘸蜡、入丸、封口等8道工序。起初蜡壳仅用于少数贵重丸剂,如苏合香丸、乌鸡白凤丸、牛黄清心丸等,后来普通药丸也用蜡壳包裹。

蜡丸工艺的出现,使南药得以走出国门。日本横滨中华会馆所藏、成书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的《选录验方新编》有这样一段记载:“有数岁幼儿,偶患惊风,头足往后扯成弯曲,谓之角弓反张,叫唤难闻,百药无效,后服活络丸一颗即安睡,再服数颗脱然痊愈,神效无比。此丸以广东省城大南门陈李济店为真。”

蜡壳药丸能保存多久?抗战时期,陈李济工人不想让蜡壳药丸落于日本人之手,在逃难时把药丸扔到水井里。抗战胜利后,工人们从井里把药丸捞起来,打开一看,发现药丸完好无损,其制作之精良令人叹为观止。自陈李济之后,北京、上海、杭州的药铺纷纷效仿。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门将陈李济蜡丸工艺拍成纪录片,向世界推广。

守正与创新

20世纪50年代,广州刚刚解放,百业待兴,因战火而一落千丈的广州医药业也得以重生,曾经外迁的药厂陆续迁回,新的药厂不断出现,原有的114家老牌中成药厂药社也按剂型相近等原则,组成11家现代药厂,走上一条“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新路子,出品更多的广州良药,传承广州中医药文脉。

时尚中药引国潮百年老店也风流

守正不泥古创新不离经

广州中医药历史上的大创新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广州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创新产品不断涌现,星群夏桑菊、潘高寿蛇胆川贝枇杷膏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出现,并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广州良药。

夏桑菊并不是一种植物,而是由夏枯草、桑叶、野菊花制成的中药品牌,其组方源自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的经典理法方药“桑菊饮”。星群当时就沿用这个经典方子,并独创保密工艺,在全国率先研制和生产出具有岭南中医药特色的星群夏桑菊颗粒剂。由于服用方便,效果好,产量很快就超过2亿包大关。

当时的广州潘高寿也正计划生产蛇胆川贝枇杷膏。据汉代《明医别录》记载,蛇胆是祛风化痰的良药。不过,潘高寿并无生产膏剂经验。最初,潘高寿接受外商建议,简单地用淀粉作填充剂,但成膏难以存放;之后又改用糊精,糊精又会起粒。随后,技术人员决意传承古法炼膏,以蜂蜜作为辅料,采用古法炮制,炼制出药物浓度高、稳定性好的膏滋,成就了蛇胆川贝枇杷膏的美名。

1990年初秋,广州潘高寿药厂收到著名歌唱家、“人民艺术家”郭兰英写来的一封感谢信。原来,1986年,郭兰英从北京南下广州,创办郭兰英艺术学校,一时未能适应湿热天气,常感冒咳嗽。后经医生介绍,服用了广州潘高寿良药后,咳嗽之疾得以解决,郭兰英随即向潘高寿药厂写信表达谢意。

卢其福说,广州众多中药百年老字号能屹立不倒,还频频“出圈”,背后原因有很多,但核心就是守正与创新。守正是指不能放弃传统精华,创新就是要结合新环境、新技术、新需求,做出新产品。

事实上,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一大批广州百年老字号药厂相继迁出中心城区,广州中医老字号从聚集一街一地一区到遍地开花,药厂纷纷建起了现代化厂房,引进先进生产线,利用新科技,做时代良药。

疫情防治见真章乡村振兴惠万民

2003年,SARS病毒来势汹汹,一批广州老中医在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的方案中找到疫情防治办法。广东省中医院自2003年1月接诊第一例“非典”患者开始,就重视中医药优势,不断与广州中医药大学邓铁涛教授等商讨如何运用中医药防治疫情,并研制出了一套中医药治疗方案,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一份由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多名专家撰写的对71例SARS患者中医药介入治疗结果的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改善显著。

17年后,一场新冠疫情再次肆虐中国,广州借鉴“非典”时期中医治疗疫病的经验,让中医药快速介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当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医一开始就要介入,别到最后不行了才看。”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也表示,新冠肺炎核心病机以湿毒热为主,明代名方“达原饮”和汉代经方“麻杏石甘汤”等药方大有可为。就在这时,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主任医师谭行华在温病学说指导下研制出了“肺炎一号方”,包含金银花、连翘等16味药,临床应用后发现对轻症病人有明显疗效。据谭行华介绍,“肺炎一号方”是在梳理总结“非典”等救治经验上,进行探索和创新而形成的有效方剂。之后,全省定点收治医院根据临床需要直接调剂使用,还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开“点赞”。

2020年11月,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制定了一份家庭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3种防治感冒类药物中有两种是中成药,即光华小柴胡颗粒和香雪抗病毒口服液。这两种药物的方子都源自东汉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小柴胡制剂方法已入选省市非遗保护项目,国家卫健委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使用的清肺排毒汤也由小柴胡汤与其他经方组合而成。

中医药防治已成为中国防治疫情的一个重要经验。2023年初春,甲流等流行性感冒频发,广州又结合本地气候特点,制定了中医药防治方案,提供了多种传统养护疗法、药膳养护法以及中医内服预防方,薏苡仁、五指毛桃等岭南中药榜上有名。

疫情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医药的重大贡献。而广州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力远不止于此。2023年2月21日,在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举办的“光彩之星”发布仪式上,广州香雪制药荣获年度“光彩之星”。此次广东省共有两个项目入选,香雪制药是其中一个。让香雪获此荣誉的正是其中医药产业项目——宁夏六盘山绿色中药产业园。枸杞、甘草、党参、当归等中药材是宁夏当地的传统优势作物,香雪制药发挥广州中药的优势,在宁夏延伸发展种植基地,既保证了所需药材的地道,更赋予当地农民自主造血的功能,助力乡村振兴。

事实上,助力乡村振兴已是广州中医药文化辐射力的又一大亮点,广州走出了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新模式,已惠及粤西、粤北以及贵州、广西、云南、四川、新疆、西藏等地,助力当地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医药吸引年轻人文脉流淌于烟火中

在中药领域,广州拥有陈李济、潘高寿等12个国有中华老字号,还拥有潘高寿传统中药文化、陈李济传统中药文化等国家级非遗项目。在传承中医药文化进程中,一些老字号瞄准年轻人,让广州中医药变得更加时尚。比如,陈李济依托百年陈皮文化,利用现代科技,开发出柑普茶、糖果、糕点、凉果等众多健康时尚饮品。

在广州,中医药文化越来越为年轻人所追捧,不仅大健康时尚产品畅销,就连煲汤煮凉茶也成了不少年轻人的爱好。记者在清平中药材市场看到,来这里选购药材汤料的有药材商人,有家庭主厨,也有不少年轻人。“从小就喜欢老妈煲的各种靓汤,都是自己去清平市场买料,大概一个月就会去一次,毕竟那里料很齐全,一次就买一大堆。”刚大学毕业不久的夏女士说。

广州清平中药材市场的“料”,确实很齐全,中药材品种有500多种,不论是虫草、鱼胶、鹿茸等贵重药材,还是茯苓、玉竹、当归、薏米等汤料香药,在这里都能够找到,有现实版《本草纲目》之称,日客流量3至5万人次,每年交易额超过1000亿元。一位店家告诉记者,这里每天进行着各式各样的交易。“有挑选药材汤料的,有慕名打卡的,更多的是做药材生意的,这里的药材都是销往全国,还有出口到东南亚的。”这位店家说。

就在这熙熙攘攘的市井烟火中,广州中医药文脉已深深渗入城市的肌理,随岁月流淌,融入日常生活。(完)(原标题:广州自古出良药济世留芳逾千年)

THE END
1.广州清平药材市场批发市场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六二三路246号 广州清平中药材批发市场(清平医药中心)是国内开办最早的专业市场之一,它坐落在珠江河畔,位于清平路、梯云路十字交汇处,位于清平路和六二三路,市场面积达1.1万平方米,有商铺1500多家,它是建立在大都市中心区域的中药材市场,市场内有很多商铺经营避孕套等成人情趣用品。 该市场还是全...http://www.chinasexq.com/sc/html/286.html
2.广州市清平中药材批发市场广州市清平中药材批发市场 经销批发的纹党参、黄党参、玉竹、黄芪、野生新鲜松茸畅销消费者市场,在消费者当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公司与多家零售商和代理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广州市清平中药材批发市场经销的纹党参、黄党参、玉竹、黄芪、野生新鲜松茸品种齐全、价格合理。广州市清平中药材批发市场实力雄厚,重信用、...https://www.11467.com/qiye/21278322.htm
3.广州清平中药材市场是华南地区最大的中药材批发市场,有商户告表示...广州清平中药材市场是华南地区最大的中药材批发市场,有商户告表示,目前,市场销售的大部分中药材还在涨价,尤其是滋补类药材。尽管中药材价格大幅上涨,但市场销量却不降反升。中药材价格的上涨,也给下游中成药制造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近日,北京同仁堂下发价格调整通知,安宫牛黄丸的销售价格从780元提至860元,价格涨...https://caifuhao.eastmoney.com/news/20220125210012312332660
4.广州清平中药材市场是国内开办最早的专业市广州清平中药材市场是国内开办最早的专业市场之一。清平市场曾在80年代就蜚声国外,很多老外都喜欢参观这一个有中国特色的菜市场。清平市场包括了传统的肉菜市场,宠物市场,还有这个专业的中药材批发市场。这个批发市场非常靠近沙面旅游区。地铁站就在附近,交通非常便利。 https://m.dianping.com/review/745659397
5.清平中药材市抄营:南北中药材批发经营范围: 南北中药材批发 联系电话: 020-81229999 联系传真: 020-81229988 地址: 广州市清平路55号清平医药中心 简介: 清平市场建于1979年3月,它座落在珠江河畔,清平路、梯云路十字交汇处,是一个农副产品市场和中药材专业市场,市场面积达11200平方米,设置1200多个售货台。全场经营有肉禽蛋菜、野味海鲜、中草药...https://www.sn180.com/promarket/marketview/2875.html
1.广州清平药材专业市场点评,清平药材专业市场地址清平药材专业市场 多云21℃~29℃ 去过 收藏 目的地> 广州 > 广州购物 4.1分必去推荐 来自18条用户点评 小仙蓉蓉 去沙面岛乘地铁6号线黄花站E出口出来的时候就发现了这里的药材批发市场,身为... 0/102 购物简介 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日08:30-17:30https://www.mafengwo.cn/poi/6630312.html
2.广州清平药市三月中旬市场综述广州清平药市三月中旬市场综述 【天地网讯】 广州药市近期走动明显加快,批量走货及零售都呈现购销两旺之势。同时因云南干旱严重对部分品种影响较大,广州这边的市场也有多商关注,甚至赴产地采购;二是随着广东的天气慢慢转热,各类凉茶类的草药批量订单增加。 在具体品种中, 党参因进入使用淡季,市场受此影响大货走迟,...https://www.v0bh5xqt8.cn/yao-cai-zi-xun/465748.html
3.清平药市广州药市二月下旬动态【天地网讯】 广州药市二月下旬动态 进入雨水季节,广州雨水量较少,多数地方干旱较严重。清平市场零星交易为主。各产地到金属仓货源增多,金属仓以中小批量交易为主。具体行情如下: 当归价格一路下滑,统片售价在35-37元,选片售价在50元左右,归尾售价在17-18元,零星走动为主。淮山近期价格不断上升,目前河南产售价在...https://www.gaoseod.com/shu-cai-zhong-zhi/547614.html
4.广州市清平药材批发市场灵芝(广州清平市场热销灵芝,新鲜上市...简介介绍清平药材批发市场 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的清平药材批发市场,是广州市内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中药材市场之一。市场内分布着众多中药材... 介绍清平药材批发市场 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的清平药材批发市场,是广州市内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中药材市场之一。市场内分布着众多中药材批发商,其中以灵芝的销售量最为火爆。毕竟...https://www.lingzhi3.com/14402.html
5.春节倒计时!广州这些“平靓正”的地方,值得一逛老广流传一句俗语:“得清平一铺一世无忧。”这里的清平,指的就是广州最大的中药材市场——清平中药材专业市场。 清平中药材专业市场的中药材是以食疗为主的药材,一般日常煲汤的中药材,清热解毒的凉茶药材,还有花胶(鱼肚)、虫草、人参等。而服务于这些中药材的切片磨粉店也有配套。 https://www.gz.gov.cn/zt/jrshts/2024n/2024npacy/zxxx/sh/content/post_9458089.html
6.湾区烟火广州批发市场图鉴,一大波美图来袭!广州清平中药材市场是国内开办最早的专业市场之一,这里有商铺1500多家,经营范围分为5大类别: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西成药、医疗器械和保健品。如果你爱煲汤,汤中又爱放药材,清平中药材市场必逛不可。不管是虫草、燕窝、鹿茸这样的贵细药材,还是茯苓、玉竹、八角等汤料香料。广东人会煲汤,这个市场,自然是宠儿。 https://news.southcn.com/node_810c33d731/4c11f69c13.shtml
7.青平药材市场藤三七价格,藤三七多少钱一斤三七通7,广州清平药材市场 你说的是清平药材批发市场黎明分场吧? 第三个。 1.从华农大站到地铁五山站A出入口坐地铁三号线(番禺广场-天河客运站)(坐1站)到地铁天河客运站B出入口走到天河客运站总站转乘236路(坐21站)到市中医院站下.走约40米到清平药材批发市场黎明分场 2.乘坐出租车:共行驶17.3公里,费用50.00元...http://sanqitong.com/mnews/show/154073
8.全国共有几处大型药材批发市场?CNKI数据库的“主题”是指在中国知网标引出来的主题字段中进行检索,该字段内容包含一篇文章的所有主题特征(如标题、关键词、摘要),同时在检索过程中嵌入了专业词典、主题词表、中英对照词典、停用词表等工具,并采用关键词截断算法,将低相关或微相关文献进行截断。https://www.shuashuati.com/ti/4d6022343d924fcbb7bfb532fe450057.html
9.广州市荔湾区清平中药材专业市场才鹏药材行中药材零售(除国家禁止经营外的中药材;仅限清平中药材专业市场); 15011903062 推荐产品 Recommend 供应批发黄花鱼胶 鱼肚 花 供应批发小米鱼胶 鱼肚鸡 MORE+ 公司介绍 About us 本商行从事中药材贸易行业已有三十余年,在业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多年来一直秉承着“品质为基,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长期与各大药厂以及社会...https://www.yaohangye.com/com/15011903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