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各国应在加强疫情防控基础上,综合运用宏观调控政策,促进经济的快速恢复,并继续注重推进全球融合发展。G20为应对疫情影响将启动总价值5万亿美元的经济计划。这一经济计划的加快实施将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全球经济加速下行的压力,降低疫情对全球供应链冲击,为促进全球制造业加快恢复提供支撑。同时,也要看到疫情结束后,全球经济会有一个恢复时期。通过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的重构,保持全球供应链衔接顺畅,提升全球供应链的协同发展和资源整合能力,推动全球经济的持续恢复,是世界各国需要共同探讨、提前布局的重要方向。
分区域来看,呈现如下特点:
欧洲制造业下行明显,PMI创出新低
2020年3月份,欧洲制造业PMI较上月下降4.9个百分点至45%,创出近两年来的新低。从主要国家走势看,除荷兰制造业PMI仍在50%以上外,其余主要国家的制造业PMI均在50%以下。其中,德国、英国、法国制造业PMI降幅均超过2个百分点,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意大利制造业PMI降幅超过8个百分点。
综合指数变化,3月份,疫情对欧洲经济的影响开始显现。为了防控疫情,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实行封闭管理,欧洲制造业也因此结束了短暂的恢复性反弹,再次加快下行。新冠肺炎疫情对欧洲经济的影响将会持续,增加了欧洲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经合组织认为欧元区经济存在衰退风险。为了应对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欧洲央行计划实施7500亿元的资产购买计划至2020年年底,并考虑提高购债计划的规模。在继续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欧盟要注重协调各国在应对短期经济冲击时采取一致行动,确保欧洲经济尽快恢复。
非洲制造业增速明显放缓,指数降至50%以下
2020年3月份,非洲制造业PMI较上月下降2.9个百分点至47.4%,连续3个月环比下降。从主要国家看,南非制造业PMI有所回升,但指数仍在50%以下,尼日利亚制造业PMI降幅超过7个百分点,但指数仍在51%以上。综合指数变化,伴随着疫情在全球的蔓延,非洲制造业也受到较为明显的冲击,增速大幅放缓。
近年来,非洲快速发展过程中,对外资和外贸依赖程度较高,因此疫情的全球蔓延对非洲经济的外部冲击相对更为明显。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影响,非洲国家财政赤字加剧、外国直接投资减少,外贸也受到严重拖累。2020年非洲经济增长率可能从原先预测的3.2%下降到1.8%。为缓解疫情的冲击,非洲各国也纷纷采取一系列刺激政策,并呼吁协调一致应对消极影响。非盟54个成员签署的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协议将于2020年7月正式运转,这将有助于强化非洲内部经济发展,减轻外部依赖,为非洲共同抵抗疫情影响提供动力。
美洲制造业增速明显放缓,PMI降至50%以下
2020年3月份,美洲制造业PMI较上月下降1.7个百分点至48.7%,结束连续2个月50%以上走势。从主要国家看,各主要国家制造业PMI均降至50%以下。
亚洲制造业PMI回升,中国拉动作用明显
2020年3月份,亚洲制造业PMI较上月回升5.9个百分点至48.8%,环比升幅明显。中国制造业在上月经济活动受到疫情明显影响的基础上大幅上升16.3个百分点至52%,是本月亚洲制造业PMI回升主要因素。从其他国家走势看,受疫情影响,各国制造业PMI均有不同程度回落。其中,韩国和日本、新加坡制造业PMI降幅超过3个百分点;越南、菲律宾、缅甸制造业PMI降幅更为明显;在原油价格继续下降的冲击下,沙特和阿联酋的制造业PMI降幅较上月继续扩大;印度制造业PMI降幅在3个点以内,指数仍保持在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