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1:2013-2022年中国宠物市场规模及增长率
随着宠物市场诞生后人们饲养宠物观念的逐渐普及,中国宠物行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逐渐形成规模。2012-2017年我国宠物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年均复合增长达到34.26%,增长十分迅速。据统计2017年中国宠物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470亿元,同比增长20.5%。尽管近年来我国宠物行业市场规模增速有所放缓,但仍然能保持高于20%的增速。
宠物行业是社会经济发展进入较高水平时衍生出的新兴产业,未来,随着宠物饲养观念的更广泛普及和宠物行业延伸服务的更深层挖掘,我国宠物行业的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扩大。未来3-5年宠物行业将继续维持20%以上的高增长,预计2018年中国宠物行业规模将达到1678亿元,到2022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500亿元。
二、中国宠物行业产业链
图表2:中国宠物行业产业链示意图
宠物产业链可分为前端活体繁殖和交易环节,中端的宠物食品、用品、药品生产环节以及后端的下游消费环节。近年来随着情感需求的进一步升级,加之资本的进一步追捧,在下游消费环节除了传统的宠物医疗、宠物诊断服务、宠物美容、宠物超市服务外,诸如宠物殡葬、宠物训练、宠物拍照等新兴服务也逐步兴起。
三、中国宠物行业发展历程
图表3:中国宠物行业发展历程
另外,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共享经济的出现,推动着宠物行业新型服务模式的诞生,例如云养宠,宠物行业不仅是朝着繁荣方向发展,还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四、中国宠物市场结构
图表3:2017年中国宠物市场结构状况
所有宠物种类中,犬类占比最大,猫其次,狗和猫占据了80%。
除这些常规或一般意义上的宠物外,由于猎奇心理,近年来很多人将各种小型哺乳动物、昆虫和一些稀有罕见的众多动植物,包括爬行类、两栖类、水族类、昆虫类、节肢类、禽类、啮齿类和植物类,形态从小到大,从水里到陆地再到天上,只要饲养条件允许,都列入到宠物的范畴。
五、中国宠物市场竞争格局
图表5:宠物企业全国分布情况(2016年)
按商业模式划分,国内宠物企业可分为品牌商/生产商,批发商/经销商、线下零售服务机构三类,根据《2016中国宠物行业产业及消费者行为调查报告》,品牌商/生产商占比估算超过60%。三类商业模式各有侧重,其中:品牌商/生产商:多聚焦在用品、主粮、零食领域,三类企业数量的占比分别为55.7%、40.5%、31.6%,部分品牌商/生产商会横跨多品类生产,但是品牌迁移与渠道协同有一定难度;批发商/经销商:经营品类广泛,多品类有交叉,经营范围大于品牌商/生产商,发展目标主要聚焦扩大代理规模,包括品牌、渠道、品类和区域,以提升自身话语权;零售服务机构:更重视服务,经营范围最大,主要原因在于零售服务机构多拥有单体门店,依托门店作为流量入口,可更好的实现多品类经营。近年随线上渠道发展,宠物企业日益重视线上铺货,超过60%品牌商/生产商使用电子商务平台;超过50%的批发商和经销商同时使用线下零售和线上电商渠道;而零售服务机构更多仍依赖线下渠道。
2018年,竟是那样的跌宕起伏,风雨晦涩。很多人展望2019年,心里难免迷茫。但,无论明年如何,有一件事永远有价值,那就是总结学习。
我们独家刊印出版的《2018年公司IPO上市大数据汇编(全年)》
进入最后校编刊印阶段啦,有意入手的朋友,请点击下方的图片参与众筹。
点击图片,开启学习之门,迎接全新的
2019!
大象投顾(原:前瞻投顾)主要为境内外拟上市企业提供IPO咨询服务、并购咨询服务、再融资咨询服务和财务顾问服务等,是中国领先的IPO咨询服务机构,截至目前,已为1000多家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资本服务。近年来,辅导成功上市公司超过480家,在A股IPO咨询服务行业中,市场占有率近20%,稳居市场第一。客户数量庞大,客户范围遍布全国。
大象投顾服务的客户包括聚美优品、红星美凯龙、珀莱雅、香飘飘、富安娜、香港珠宝、顾家家居、欧派家居、万和电气、朗姿股份、美年健康、奥马电器、茶花股份、鹏辉新能源、莱克电气、今天国际物流、太安堂药业、中广天择、岭南控股等境内外上市公司,涉及电子商务、家居家具、快速消费品、电子电器、物联网、化妆品、新能源、网络游戏、物流、医药、娱乐传媒等50余个行业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