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整理”这一概念最早兴起于美国,被认为是朝阳行业,而后在日韩掀起潮流,之后再传到中国。如今,美国、日本等也已成立了专门的整理师协会。有数据显示,美国整理师协会已有4200名职业整理师,加拿大整理师协会有500名整理师。
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上广深、成都等地都有“整理师”服务,从业者的男女比例大概是1:9。另外,整理师的盈利模式则主要靠一对一整理指导、线上线下课程、讲座培训等来实现,而独自去创办一家整理机构或公司的还属于少数。
整理师一如。
整理内容:
不仅整理物品,还能整理心境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有不少消费者对“整理师”都存在误解,将其等同于家政服务人员。但实际上,两者有一定区别。“整理师是为个人、家庭、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的,可以为物品、环境、思路、规划等各方面不清晰的需求者提供帮助。”袁春楠认为,通过整理,主要是协调物品与人的关系,能导出客户负能量。
物品的整理收纳是一大内容,如“房间里杂物很多,堆满了孩子的玩具”、“领导临时要开会,指明的资料怎么找都找不着”、“衣柜里摆满了买买买的衣物,一件都舍不得丢掉”......阿迟就面临着舍不得“丢丢丢”的难题。
为此,她找到整理师一如,经过沟通、建议、协助等程序,“我意识到有些物品在生命中已完成了它的使命,要学会放手。”阿迟说,整理师指出了她的问题,并指导该舍弃哪些无用又占空间的物品。整理完后,不但环境变得更清爽了,心情也变得舒畅起来。“整理师上门服务主要是做技巧示范,协助顾客去做收纳,而不是像钟点工一样只是收拾东西。”一如说。
因此,整理师并不等同于家政服务,还可能涉及到生活、工作、家庭关系等的“整理”,从外物到内心,相当于半个“心理咨询师”。“整理收纳,不仅是针对物品,还可帮我们梳理内心,打通任督二脉。”客户果儿如此表示。
入行门槛:
Candy是一位宝妈,“有两个熊孩子,客厅有孩子专属空间,但很快就延伸到其他地方;家长用完东西后没有及时归位,很多东西常常找不到。”一如先与Candy进行了前期沟通,了解了大致情况,之后便是入屋诊断,“物品分类不明确,收纳篮子多,还有随处可见的垃圾袋......”于是,她先将全部物品进行集中,再进行分类筛选,规划收纳,并将功能相同或同一个产品的配件放在一起。
整理前
在整理衣柜时,她会将里面衣服全部拿出,先统一登记,之后与客户沟通,舍弃掉累赘无用的衣物。随后会根据季节、材质、使用频率等来继续分类、折叠、收纳。通过整理,衣物变得容易寻找和摆放,还能给空间留白,这让Candy的心情也变得好起来。
整理前要先将全部衣物集中,以便分类。
整理后。
业内声音:
“整理师如何处理与客户关系的边际是难点”
目前来看,大多数整理师在开拓客户时也只能从熟人开始进行。“不成为内人,就无法看清楚问题解决问题;成为内人,又不好谈钱。另外,钱还是小事,关系的边际才是重点。”整理师汤少华认为,这就会牵扯出比较复杂的人际关系,如果关系没处理清楚,也不利于整理师发展。
另外,整理师还需要持续地挖掘客户才能保证收入。在拓宽客户渠道方面,汤少华认为整理师要先将整理个案的数量做起来,“不管是家庭关系整理还是物品整理。”同时还可通过开设课程,进行讲座培训等来丰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