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接模式:虚拟系统与母机IP地址必须处于同一网段,如母机:192.168.0.10,则虚拟系统IP地址网段必须为:192.168.0
NAT模式(网络地址转换模式):虚拟系统有自己的网段,如192.168.100,仍然可以与外部主机系统通信
主机模式:独立系统,不与外界发生联系
组:系统可以对有共性的多个用户进行分组同一权限管理
新增组groupaddgroupname
删除组groupdelgroupname
添加用户时指定组useradd-ggroupnameusername
修改用户所在组usermod-ggroupnameusername
/etc/passwd用户配置文件
/etc/shadow口令配置文件
/ect/group组的配置文件
每行含义:组名:口令:组标识号:组内用户列表
重命名mvoldfilenamenewfilename
查看文件并显示行号cat-nfilename
more
less用于分屏查看文件内容,优点是根据需要显示的内容动态加载文件,对于显示大型文件具有较高的效率
输出内容到控制台echo$HOSTNAME
查看文件的头5行内容head-n5/ect/profile(默认查看10行)
查看文件的尾5行内容head-n5/ect/profile(默认查看10行)
实时监控文件内容的更新tail-ffilename(ctrl+c退出)
覆盖重定向>,追加重定向>>
tar压缩后的文件格式为*.tar.gz
压缩多个文件tar-zcvfpc.tar.gzpig.txtcat.txt
解压到指定目录tar-zxvfpc.tar.gz-C/opt/temp
权限示意图
第一列说明:
第0位确定文件类型
第1-3位确定文件所有者拥有的权限
第4-6位确定文件所在组拥有的权限
第7-9位确定其它用户对该文件拥有的权限
第二列表示文件数加目录数,第三列表示所有者,第四列表示所在组,第五列表示大小
rwx权限作用到文件
r:可读-可以读取、查看
w:可写-可以修改,但不代表可以删除该文件,可以删除一个文件的前提是对该文件所在的目录拥有写权限
x:可执行-文件可以被执行
rwx权限作用到目录
r:可读-可以查看该目录内容
w:可写-可重命名目录,可在目录创建、删除文件
x:可执行-可以进入该目录
任务调度:系统在某个指定的事件执行特定的命令或程序
任务调度分类:
crontab[params]
重启任务调度servicecrondrestart
每分钟执行一次ls-l/ect/>tmp/to.txt指令*/1****ls-l/etc/>/tmp/to.txt
五个占位符的说明:
特殊符号说明
在使用at命令时必须保证其守护进程atd处于运行状态,可以使用ps-ef|grepatd指令查看
at命令格式at[params][time],可以使用ctrl+d结束at命令的输入
查看Linux系统硬盘分区挂载情况lsblk
Linux硬盘分为IDE硬盘和SCSI硬盘,目前基本都是SCSI硬盘
对于IDE硬盘,驱动器标识符为“hdx~”,其中“hd”表明分区所在设备的类型,这里是指IDE硬盘。“x”为盘号(a为基本盘、b为基本从属盘、c为辅助主盘,d为辅助从属盘);“~”代表分区,前四个分区用数字1-4表示,它们是主分区或扩展分区,从5开始就是逻辑分区。例如:hda3表示第一个IDE硬盘上的第三个主分区或扩展分区;hdb2表示第二个IDE硬盘上的第二个主分区或扩展分区
对于SCSI硬盘则标识为“sdx~”,SCSI硬盘用“sd”来表示分区所在设备的类型,其余则和IDE硬盘的表示方法一致
查看磁盘详细信息
增加磁盘步骤:
通过虚拟机设置为Linux系统增加一块硬盘,重启后系统识别到新增的硬盘
使用fdisk/dev/sdb命令对新增的硬盘进行分区,分区结束时输入w写入分区并退出,若不想保存在输入q
格式化分区,系统为新增的磁盘分区分配唯一的40位字符串的UUIDmkfs-text4/dev/sdb1
分区挂载到目录下mount/dev/sdb1/home/bear
卸载分区挂载关系umount/dev/sdb1或umount/home/bear
使用命令行挂载重启后会失效,永久挂载需修改/etc/fstab配置文件实现,配置文件编辑完成使用mount-a指令使挂载立即生效
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注明出处,如有侵权一经发现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昵称:
---无人问津也好,技不如人也罢,你都要试着安静下来,去做自己该做的事,而不是让内心的烦躁、焦虑,坏掉你本来就不多的热情和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