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PNG文件标志,其中四大数据块和文件尾都是由统一的数据块文件结构描述的:ChunkLength:4byte
ChunkType:4byte
ChunkData:ChunkLength的长度
ChunkCRC:4byte例如IHDR块的数据长度为13,即ChunkLength=13
ChunkType="IHDR"
IHDR块:
用来描述图像的基本信息,其格式为:
图像宽:4byte
图像高:4byte
图像色深:4byte
颜色类型:1byte
压缩方法:1byte
滤波方法:1byte
扫描方法:1byte
PLTE块:这个就是传说中放置调色盘数据的地方啦,其格式为:
循环
RED:1byte
GREEN:1byte
BLUE:1byte
END
循环长度嘛,不就是ChunkLength/3的长度嘛,而且ChunkLength一定为3的倍数。tRNS块:这个块时有时无,主要是看你是否使用了透明色。该区块的格式为:
if(对应调色盘颜色非透明)
0xFF:1byte
else
0x00:1byte
循环长度为调色盘的颜色数,相当于调色盘颜色表的一个对应表,标识该颜色是否透明,0xFF不透明,0x00透明。故如果用UltraEdit查看PNG文件的二进制编码,如果看到一大片FF,一般就是tRNS区块啦,因为一个PNG文件一般只有一个透明色。
IDAT块:
这个就是存放图像数据的地方啦,这里要注意的是一个PNG文件可能有多个IDAT区块,而其他三大区块只可能有一个。
IDAT区块是经过压缩的,所以数据不可读,压缩算法一般为LZ77滑动窗口算法,如果硬要看里面的数据的话,用zlib库也可以看
IEND块:
该区块虽然也按照数据块的结构,但ChunkData是没有的,所以是固定的96个字节:0x00000000
0x49454e44
0xae426082
IEND数据块的长度总是0(00000000,除非人为加入信息),数据标识总是IEND(49454E44),因此,CRC码也总是AE426082。
PNG图像压缩:
了解了PNG的文件结构,压缩就有的放矢了。压缩有6个级别,可以根据需要选择。Level1:读取PNG文件,将除六大块之外的所有区块都过滤掉
Level2:文件头是固定的0x89504e470x0d0a1a0a,文件尾是固定的0x000000000x49454e440xae426082,去掉!
Level3:每个区块的ChunkType我们是否需要呢?很明显,我们自己写的压缩格式自己应该清楚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去掉!
Level4:每个区块的ChunkLength我们是否需要呢?
IHDR块:定长13个字节,明显不需要,去掉。
PLTE块:最多128个颜色,为撒要用4byte来记录区块长度而不是用1byte来记录颜色数呢?tRNS块:既然有颜色数,tRNS又是调色盘颜色表的对应表,既数量与颜色数相同,为什么还需要呢?
IDAT块:我想这个是唯一需要4byte来记录长度的区块。Level5:每个区块的ChunkCRC是否需要呢?
Level6:每个区块我们是否要原封不动的保存期数据呢?
IHDR块:除了宽、高、色深是需要的,后面那4byte的信息是固定的0x03000000PLTE块:为撒要用3byte来表示RGB而不是2byte的565格式?压缩方法可以参看CoCoMo的另一篇Blog“关于PNG图像压缩的一点感悟”tRNS块:我想tRNS块是冗余最多的区块了吧,大段大段的0xFF明显没有必要,一般的PNG文件只有一个透明色,为撒要用对应表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索引来记录到底哪个是透明色呢?由于颜色数最多128,所以只需1byte就可以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