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冷却消耗品,还是简单粗暴“弹夹炮”?
战舰世界
2年前,我们首次在巨战模式中体验到了强度凌驾于Ⅹ级船的超级战舰,除了她们夸张的基础属性之外,各具特色的作战指令也是让这些舰艇能够大杀四方的重要因素。而经过2年的版本更迭,作战指令已经不再是超战专属的机制,许多金币船乃至可研发的银币线舰艇也拥有了自己独特的“F”。本期我们就来盘一盘目前游戏中已经实装的作战指令和替代射击模式,聊一聊究竟哪种机制更具实战意义。
攻击型指令
这类指令主要是指需要通过满足相应的行动条件来积累进度,触发后可以直接作用于火力输出的“作战指令”。例如鹏(萨摩)和乌沙科夫的主炮精度优化指令,以及汉诺威的副炮输出强化指令。这些舰艇无一例外地需要通过主炮打出命中或者近失弹判定才能积攒指令进度,并且需要保持对目标不断开火至少3-4轮炮才能达成激活条件,期间如果超过45-50秒没有取得有效主炮命中的话,指令进度还会下降。
从激活条件和效果中我们不难看出,配备这类指令的舰艇都需要有较高的生存性和较为强力的主炮,但在实战中对于鹏(萨摩)和乌沙科夫这类主炮射速较慢的船来说,往往需要我们暂时放弃目标选择的优先度,在战局初期视野不稳定的时候对任何能看到的目标倾泻炮弹才能尽快获取进度。所以这类看似很容易激活的指令也需要我们在有效输出、积攒进度以及站位规划上做取舍。
不过并非所有的输出型作战指令都有这样的短板,FM系Ⅷ级金币巡洋舰格劳海军上将就给出了不一样的思路。作为一款直接提升主炮输出能力的作战指令,格劳海军上将只需要保持灭点50秒即可激活一次指令,可以说是用最简单明了的方式解释了“一击脱离,反复拉锯”的战术。更值得一提的是,格劳海军上将在激活指令的情况下,高射速带来的爆发输出极其恐怖,无论是融化战列舰还是痛打巡洋驱逐都非常高效。
辅助型作战指令
这类指令与攻击性指令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判定条件更为严格,需要我们的主炮直接命中敌舰才能获得进度,并且指令效果不再提升输出能力,而是提升舰体生存性。
替代射击模式
与需要积攒进度才能激活的指令相比,可以无条件切换的替代射击模式就显得更具灵活性和主动性。这类指令的效果十分简单粗暴,只需要按下F即可将主炮的射击模式切换为短装填连射,概念上比较接近我们俗称的“弹夹炮”。
除了以上这些作战指令和替代射击模式之外,目前正在超测的M系超级战列舰缅因还装备了更为独特的辅助型指令,在激活后可以直接降低自身受到的起火和进水伤害,同时增强防空输出,生存性这一块可以说是拿捏的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