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宠”指的是一些“丁克”,一方面不愿养育子女,另一方面想享受为人父母的温馨与乐趣,于是就养宠物,他们把这些宠物当成自己的“孩子”。
有些反对过度依赖宠物、溺爱宠物的人认为,“丁宠”们应该把爱心更多地奉献给公益事业。
部分心理学家提醒,公民要正确衡量自身对宠物的态度,避免患上宠物依赖症。
他们为何成“丁宠”?
养宠物的家庭越来越多,“丁宠”家庭渐渐成为一些年轻夫妇的选择。
根据记者了解,出现这样一个人群主要有如下原因。
一些已婚女性存在不同程度的“恐生症”。生育之痛、身材走形、减薪压力让这些已婚女性对生育儿女望而生畏;养家的责任导致一些已婚男性无所适从。
可对孩子的喜爱,需要通过某种方式释放,宠物的单纯和趣味适合现代“丁克”的需求。
还有一些人认为,养育儿女成本高,不如养宠物省心。
在银川市某银行工作的王女士认为,养育儿女的“高成本”,让她决定做“丁宠”。
王女士说:“对一对夫妇来说,生育儿女付出的代价太高了:除了要无条件地照顾孩子的生活,将来还要帮助孩子‘闯’教育、就业、成家等几道大关口。”
“自己和丈夫都是独生子女,赡养4位老人的负担沉重。养个宠物最多一天弄几顿饭,陪它玩一玩……”王女士说。
还有的为了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事业,或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而选择“丁宠”。
养宠物能排解压力和苦恼。由于“上班族”往往有发不完的牢骚,所以,许多人选择向宠物倾诉,或者通过拥抱宠物来排解苦恼。
给“弱势”人群一些爱心
一些人对“丁宠”一族有异议。
他们认为,养宠物花费很大,如在宁夏某大学任教的小赵饲养了一只小名犬,每个月的狗粮、美容就得花去1000多元。前不久,这只小名犬误吞了一团绳子,仅做手术就花了1000多元,其后,打点滴又花了3000多元。花这么多的钱在宠物身上,反对者觉得“实在不应该”。
银川市阳光心理健康中心的心理咨询师认为,选择养宠物代替养孩子,更多的是情感因素。
养宠物是一种追求时尚的需求,也满足了一种支配欲和控制欲。
专家提醒“丁宠”一族,养宠物应适度,尤其对性格内向的人而言,应当有意识地扩大与周围人的交流,如果长期沉溺于与宠物相处,极易产生自闭、消极、社交恐惧等情绪。
另外,将“丁宠”进行到底,要考虑到:
一、判断一下自己究竟属于哪一种“丁宠”类型,是终生“丁宠”、暂时“丁宠”,还是冲动“丁宠”?终生“丁宠”,当宠物老了、病了,是否准备好接受残酷的现实?暂时“丁宠”,以后生了孩子,端平两碗水是否容易?冲动“丁宠”,一旦想要孩子,你可能错过了生育年龄,怎么办?
二、中国人“家庭观念”根深蒂固,因此,“丁宠”可能会受到非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