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碎片化、快速化、轻量化阅读习惯的形成,如今的新闻报道更加注重视觉创新表现,图片、短视频的应用比重越来越大。其中,图片产品由于制作周期短、信息集中、视觉冲击力强,往往能在传播中抢占先机,成为各大媒体青睐的表现形式。由此延伸出的海报、组图、长图图解等,已成为逐渐成熟的新闻文体和报道样式。
央广网从提高产品时效性和传播性的角度出发,在实际报道中推出了一批数量众多、形式多样的原创图片产品,并创造性地提升了产品的互动效果和沉浸式体验。在统筹资源、高效整合的基础上,确保了一系列刷屏产品的产能输出,实现多终端协作突圈。
一、多样化的产品类型:海报、长图、表情包……
新闻海报围绕新近发生的事实,以图片为基本元素,辅以艺术化处理,能够快速准确地直达用户,适合移动传播和互动传播。除此之外,海报在跨屏传播、品牌推介、节目预告方面有着天然的独特优势。央广网将以上几点作为突破口,打造出多个制作精良、传播力显著的海报产品。
巧用海报产品,提升新闻传播效果
由单张海报延伸出的系列组图,主题、色调、风格整齐划一,能够利用多图集中优势进行“团队作战”,实现能量叠加效果。《政府工作报告,这些话暖心又提气!》《一组数据了解2021中国KPI》通过提炼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点内容,将碎片化信息汇聚成系列,提升了信息的完整度;春节期间,央广网在全端口推出的系列海报《犇!》以“奋斗牛”“老黄牛”“拓荒牛”“孺子牛”“知足牛”“逍遥牛”六个形象,共同组成了新时代的精神画像。
《政府工作报告,这些话暖心又提气!》产品截图
《一组数据了解2021中国KPI》产品截图
系列海报《犇!》产品截图
此外,央广网还积极尝试表情包、gif图等图片形式,以适配移动端平台的传播特征。
二、多元化的创作思路:主动适应智能媒体时代革新受众体验
1、重视产品的传播语境
原创人物系列海报《寒冬守夜人》中,策划者选取代驾小哥、工人、护士等作为对象,记录这些在冬夜坚守岗位的“守夜人”们。海报以富有故事感的工作剪影照,配合简单的文字介绍,一张图片即诉说一个故事,体现一种精神,传递一种温暖。该系列海报被大量转发,刷屏朋友圈。
原创人物系列海报《寒冬守夜人》
“五一”劳动节特别策划《今天,这个单推给他们》中,将视角聚焦在模型师、汉服设计师、收纳师等新兴职业从业者身上,反映他们的工作状态、精神风貌。网友纷纷留言:“给所有为梦想奋斗的人加油!向每一位劳动者致敬。”“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关心劳动者的生活状态,记录普通人的故事
《就地过年指导手册》里,通过一组gif动图,展现就地过年的不同“招式”。手绘的画面人物鲜活、图案生动,被网友们收藏为表情包,出现在日常聊天场景中。
与传统宣传方式相比,表情包更活泼有趣,适用范围也更广
2、重视创意概念和文化美学效果
图片产品制作简单,易于模仿,很容易陷入同质化的泥潭。面对快节奏的产品迭代,如何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式,融入策划者和设计者的奇思妙想,创新表现形式显得尤为重要。
央广网在这方面开拓思维,做出了不少匠心十足的创意产品。《防疫不放松冷链不“掉链”》中巧用双关的文字玩法,将“冷链”与“拉链”联系在一起,构思巧妙,别出心裁;《相聚有时不急一时》以“聚”字的笔画结构为创意出发点,传递“少聚集”的概念;《寒潮来袭气温“跳水”大赛》则是通过拟人化的表现形式,模拟各城市温度变化,新奇有趣,令人印象深刻。
各种脑洞大开的新奇创意增加了产品的趣味性
图片产品制作除了开拓思维,还侧重体现“美”字,即在光影变换、色彩选择、虚实对比、模块调整中追求审美效果。《开局:上新了,车间!——探访新冠疫苗生产车间》以一组充满质感的实拍照为基础,凝缩内容体量、优化编排布局;《诗词中的“十四五”》立足对自身文化传统的深刻认知,将高清的中国自然风光配合传统毛笔笔刷元素,加以墨色浓淡、轻重缓急的变化,给人以气韵流动的感觉,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有秩序的韵律美,增强了产品的艺术表现力,成功触发受众的情感共振和文化共鸣。
《开局:上新了,车间!——探访新冠疫苗生产车间》尽显大片质感
《诗词中的“十四五”》产品截图
3、重视静态图片的动态延伸
原创策划产品《党史自习日历》就赋予了海报更多的多媒体属性。在这组可以“听”的海报中,每张海报都有一个独特的二维码,扫码即可进入收听页面,获取更丰富的信息。产品充分发挥了央广网的特色声音资源优势,学史明志,放眼未来,富有鲜活的时代感。
图片+声音,打造出一组可以“听”的海报
《犇!》手绘除夕海报加入数字倒计时和散落的烟花、红包、元宝等元素,在声音和动态效果的加持下,原本的静态图片升级为10秒钟的短视频,调动起受众的感官联想,营造出喜庆、祥和、团圆的过年气氛。
《犇!》手绘除夕海报动态分镜
用户只需移动手指,即可感受“绿色奇迹”的诞生
三、多方位协同作战:快速反应+精品输出提升报道影响力
以海报、组图为代表的轻量化产品制作方便、省时省力,但也存在竞争激烈、更替迅速的压力。同时,产品虽小,但背后可能涉及策划、编辑、记者、美编、技术、视频制作、审核、分发、推广等多个部门,往往需要复杂的团队支撑。
策划前置、紧跟热点,随后快速生产校对、多端发布,再到后期的复盘评估,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央广网以图片为载体,在轻量化产品报道中充分释放原创力,新闻报道的影响力、传播力以及各方的口碑度、美誉度都得到了快速提升。当然,“轻量化”报道并非终点,前期“轻量”产品的引流,还需后期用“重量”内容进行充实和完善,共同提升原创报道的强劲势能。(蔡荣波胡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