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极简主义海报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二、包豪斯设计思想对极简主义平面设计的影响
四、总结
关键词:极简主义平面设计表现手法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一什么是极简主义
二极简主义风格的本质特征
1采用新材料
材料是平面设计作品的载体,选择恰当的材料,可以使材料与作品相融合使观者更好地理解作品所传达的信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选择不恰当的材料,则会阻碍、影响作品信息的传达,使视觉效果大打折扣。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传统的平面设计材料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审美需求,为追求创新,设计师在创作中多选用非天然材料和工业材料,例如不锈钢、塑料、玻璃等,力求脱离传统的艺术形式。选择这些没有情感内涵的冷峻抽象的无机材料,可以使观者将注意力更多的集中于作品本身,同时符合极简主义追求的“无情感、无气氛、简练化、纯粹化”的艺术效果。
2无装饰性
极简主义追求简洁的艺术效果,提倡“纯粹的虚无”。早期的极简主义受到抽象主义的影响,但与抽象主义不同的是它在设计过程中对元素进行了简化,无论是造型、构图、色彩、空间都按照“减法”原则来处理;在造型方面,画面从不做多余修饰,多由几何形构成,同时尽量弱化主观情感,使作品的主题明确功能突出;在色彩方面,不会同时出现多种颜色,一般以原色为主其中黑白灰居多,色彩搭配稳定有序,突出冷静的气氛;在空间方面,极简主义突破了传统绘画常用的三维空间,将其压缩为二维空间。极简主义善于以数学为基础进行创作,排除复杂多余的元素,使作品的视觉语言精炼化、纯粹化,带给观者最简单干净的视觉体验。这种客观理性的表达方式有利于作品更准确有效地传达信息,这也是极简主义区别于其他艺术流派的主要特征。正如罗伯特莫里司所说:“造型的简捷不等于体验的简单化,简单的形式没有简化联系,而是建立了秩序。”
3对称构图
传统平面设计强调构图的均衡,而极简主义风格的平面设计则将对称作为主要的构成原则。对称构图具有稳定、平衡的特点,与极简主义追求的冷静、有序的视觉效果相吻合。对称构图原先常用于建筑、雕塑、产品等实体设计,近年来也被平面设计所采用。在采用对称构图的同时,设计师利用系列化手法进行创作,删去多余的细节从而强调作品的整体性、统一性,使信息传达更清晰准确。
4与环境和谐
极简主义设计强调作品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包括气氛、空间以及欣赏作品的人,要使观者融入到作品中去,根据观者不同的教育背景、生活经历、思想方式、文化认知会产生不同的感受。
三表现手法分析
1文字――由繁到简
文字作为特殊的构成元素,在平面设计中占据重要地位,文字本身的功能是用于记录和描述,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但是,由于现代科技由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文字的变化方式越来越多,在肌理、造型、构图等方面均有突出表现,文字部分的设计可以起到统一画面和强调主题的作用。纵观现代的平面设计作品我们不难发现,文字设计呈现由繁到简的趋势。
(1)象形文字
汉字作为象形文字的代表,经历了甲骨文、金文、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古今字、异体字、繁体字、简体字的变化过程,呈现出日益简化的发展趋势。汉字是抽象的符号,通过对自然界物体的抽象化、图形化,将自然界的图形逐渐抽象为笔画从而组合成一个个的字体。笔画的主次关系、疏密关系、轻重关系、比例关系都影响着字体的结构。因此,设计师们常常利用汉字的横、竖、撇、捺、点、折等笔画形态进行创作,根据平面设计原则对字体进行简约化的排列组合、打散重构,使汉字进发一种简约的美感。另外,设计师还利用书法中的行笔运势,如顿、挫、折、点等来表现字体形与意的美感,使字体与作品完美融合。中国美术学院的logo设计就是象形文字设计中的典范,整个设计的主体是一个“国”字,但这不是一个完整的“国”字,设计师将“国”两边的“竖”删去,使现代感和中国传统韵味完美结合,在不影响信息传递的同时使视觉效果更简洁方正。
(2)字母文字
2图形――少即是多
图形是人们认识和记录事物最原始的方式,同时也是画面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这种原始的沟通方式经久不衰,很好适应了如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图形语言可以高效、准确地传递信息,提供受众更简捷、直观的视觉体验。图形语言可以跨越国界、种族、文化的障碍传递信息,如同音乐一样,一个看似简单的图形在一定文化氛围的衬托下,可以承载起巨大的信息量。
(1)同构图形
(2)解构图形
除了同构图形以外,解构图形也是图形语言中重要的表现手法。解构是指把一个较具象的元素进行分解和重组,在此过程中保留最具的特点部分。解构不是简单的重组而是对元素的提炼升华,设计师根据自己是审美体验对原有元素进行概括,使解构后的元素更加纯粹精炼。设计大师冈特兰堡的土豆系列海报就运用了解构手法,将一整个土豆切成不同的形状,对颜色相近的土豆块进行重组,整幅作品并没有过多其他元素的参与,画面简单大方,极大程度突出了“土豆”这一主体,展现出作者对于土豆特殊的情感。
3色彩――以一当十
色彩是最直观的视觉元素,是人眼最先捕捉到的视觉信息,其自身带有一定的情感倾向,能够促使观者产生一定的联想。面对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人们越来越倾向于简约的色彩搭配,无论是海报设计、招贴设计还是包装设计,这种以一当十的色彩搭配方式总能抓住人的眼球。所谓简约的色彩,是指以黑、白或是一到两种对比强烈的单色进行搭配组合,这种色彩搭配视觉冲击力更强,情感表达更充分。
(1)黑、白色的运用
在如今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人们不断受到各种颜色的冲击,已经对华丽鲜艳的色彩产生了视觉疲劳。黑、白色属于“无彩色”,这一类颜色朴素低调,没有任何色彩倾向,其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极简主义风格特征。黑、白色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可以和任何一种色彩进行调和。同时,黑白色的运用可以削弱作品中其他信息对主体的干扰,使信息传达更明确。由于黑、白色的固有属性以及社会审美需求的发展变化,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将黑、白色运用于自己的设计当中。例如苹果公司iPod的系列海报,设计师只选取了黑白两种颜色,运用正负形的形式,分别塑造了萨克斯、钢琴、吉他三种乐器,并且只截取最具特点的部分,整幅画面简单大方主题突出,具有浓郁的现代气息。
(2)简化色彩关系
平面设计不同于传统绘画,其色彩关系不受环境、光源的约束,具有随机性、主观性、象征性、概括性的特点。在平面设计中,并不是色彩关系越丰富越好,颜色过多反而会使画面显得杂乱,主题不明确,引起观者的视觉疲劳。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往往是运用最少的色彩关系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色彩搭配力求简洁,争取以少胜多,以一当十,以合理巧妙的色彩搭配抓住观众的眼球。设计师们一般会采用色相对比、明度对比、互补色对比、冷暖对比四种对比关系来实现色彩关系的简化。
a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可以使画面更加鲜明活泼,穿透力更强,两三种颜色即可达到预期的效果。在logo设计中运用色相对比,会使其辨识度更高,有利于品牌记忆和推广。例如日本知名快时尚品牌优衣库的logo设计,采用了红白搭配,明快的红底色搭配简捷的白色字母,使整个logo显得大方活泼,富有生命力。
b明度对比
明度对比不仅广泛应用于“无色系”,也存在于“有彩色系”中,这种简捷的对比关系可以把极简主义发展到极致。在原始明度的基础上,色彩可以更好地展现其魅力。威立藻乐队的宣传海报,就采用明度极高的红、兰、绿、黄四色以笔触的形式呈现于黑色的背景上,画面极具穿透力,热情明快的色彩对比展现了这只乐队热情洋溢、朝气蓬勃的形象。
c互补色对比
互补色对比仅需两种颜色的参与,这两种颜色分布在色相环对立的两极,对比度极强,就像一个平衡装置的两端,既相互平衡又相互制约,在吸引观众目光的同时提供了心理上的平衡感,因此互补色对比经常被运用于大型海报中。电影《挪威的森林》宣传海报中,设计师采用的红、绿色对比,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d冷暖对比
冷暖对比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和视觉冲击力。每种颜色都有自己的感情倾向,其中,暖色给人明媚、柔和、积极向上的感觉,冷色给人客观、冷静、坚强的感觉。当冷暖色同时运用于画面中,可以产生极强的视觉张力,使作品主题更明确突出。保时捷的宣传海报中运用了冷暖对比,在蓝色的背景中红色的飞镖形象更加突出,表现出保时捷的速度之快。
随着信息量的骤增,各种信息充斥着生活的每个角落,过度泛滥的视觉信息让受众产生了视觉疲劳。受众越来越希望有一个简单、明净的视觉环境。这也使平面设计越来越趋于简洁、精炼、没有装饰的设计风格。本文通过对极简主义风格的平面设计中色彩的使用进行分类、归纳和提炼,希望通过对简约色彩的分析,使极简主义的平面设计获得更好的信息传递的效能,并使受众达到视觉上的享受和心理上的愉悦。
关键词:
色彩简约极简主义
中国分类号:J05
一极简主义的概述
极简主义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现代艺术的流派之一和重要倾向。“极简主义”又称“极少主义”、“ABC艺术”,它最先出现在绘画领域,后遍及音乐、文学和设计各个学科门类。极简主义主张视觉上简洁、单纯、优雅,把作品的表现语言削减至形、色和材质的最极致,力求用最少的语言手法去简化对象,摒弃一切不必要的元素和媒介,其要义旨在追求形式的纯净性和宁静中的秩序,是对纯净的选择,同时,也是对现实嘈杂混乱状态的逃避。而发展中的极简主义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民族之间交流和沟通中的互相影响、促进、融合也有了新的诠释。
二色彩的内涵体现
1民族文化的内涵
东西方的民族历史、社会制度、道德信仰、文学艺术、心理特点、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之间的文化差异,在色彩上的表达方式不尽相同,对色彩的喜欢也是不同的,他们会给予一定色彩不同的内涵。如:中国人喜欢红色,中国红已经成为中国的代表色;在以色列黄色被认为是不吉祥的象征;基督教徒喜欢深蓝色,并把它作为最尊贵的色彩等。从举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各个民族、宗教对色彩都有独到的见解和运用,给予了色彩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和特色,我们在做设计中要尊重不同民族、宗教色彩的使用,这是最基本的提前。
2心理情感的内涵
不同于牛顿对于颜色光学的突破性历史成就,心理学家们发现色彩不仅具有其物理特性,更具有能够唤起人类情感反应、改变行为方式、引起特殊情绪的特征。当人们直观某种颜色时,大脑神经便会接受色彩放出的信号,产生心理上的联想,这种产生的直接性心理感应刺激并左右我们的思想、情绪和情感。如:红色给人以激动、紧张、喜庆之感。黄色给人辉煌、灿烂的印象,给人以温馨、甜美之感等。
二色彩的极简主义
极简主义不仅仅可以用图形元素进行表达,色彩的使用也可以使设计趋向于简洁。色彩也是视觉元素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本身并没有灵魂,但是每一种颜色对人的视觉产生不同的影响,给人不同的心理暗示,这种暗示可以提升我们对于文字和事物的记忆。色彩上的“少即是多”可以使得整体版面淡然恬静,可以更直观地传递信息,受众高度集中地将设计者所表达的信息瞬间记在心中。
简约色彩是极简主义平面设计中最常运用的构成元素之一,无论是标志设计、海报设计、招贴设计、包装设计、版式设计中都离不开简约的色彩,简约的色彩越来越多地被设计师们使用。所谓的简约色彩,即是采用一种或两种单一的色彩(黑、白色较为常见),或者邻近色和对比色等色彩关系中的两到三色进行组合设计。简约色彩可以使平面设计更强烈、更单纯、更简洁,在视觉上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我们每天都面对大量的信息,简约的色彩可以给人带来良好的第一印象。
平面设计的色彩关系并不是越多效果越好,如果色彩用得过多,反而会消弱它的宣传力量,造成画面的杂乱,使观者视觉疲劳,产生烦躁心理。有经验的设计师往往运用较少的色彩对比关系去获得最佳的色彩效果,在色彩搭配上力求简洁概括,色彩对比上以少胜多,以巧妙、合理的色彩组合关系将设计作品的意念和包含的信息,在瞬间传递给广大观者,唤起观者视觉的兴奋点并留下深刻印象,平面设计中不同的色彩关系可以形成不同的色彩对比效果,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和情感。
1无彩色系
很多人都习惯把黑、白、灰排出在色彩之外,认为他们是没有颜色的,其实黑、白、灰这三种色彩是相对于有色彩而言。老子说过:五色令人目盲。在纷繁复杂的颜色冲击和干扰中,由于色彩繁多,造成了颜色没有主体,而削弱了设计信息的选择性、干扰了信息的表达。所以黑白语言的运用就简化了色彩的空间,让色彩的穿透力更强。虽然只能以明度的差异来区分,但这三种色彩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却也别具风味。
黑色是所有色彩中明度最低的色彩。以黑色为主的平面设计,能够传递出简洁有力的视觉印象。白色明度则是最高的,在以白色为主体的画面中,白色所占的面积越大,画面效果就越单纯,呈现出明快和简洁,能给人视觉上的舒适感。黑白两色是色彩的两个极端,它有其独特抽象魅力和色彩神秘感,能达到任何色彩所不能达到的深度。灰色不像黑色、白色一样是极端的色彩,它介于两者之间,属于中性,没有刺激性的色彩,是给人安全感和亲切感的色彩。
在杂志内页的排版(图1)中,画面左侧留白的空间,使整个画面显得更透气、灵动。黑白的人物写真使人物显得更加个性、时尚却不张扬,给人以独特的视觉感受。白色的机车又与左侧的白色相呼应,同时缓解了黑色画面给人带来的沉寂感。黑白色的使用在提升画面整体印象的同时,打破了画面的单调感,营造出张弛有度的节奏感。白底黑字使画面干净利落,更准确地传达了信息。黑白色的简约美是永恒的,是不会被淘汰的流行色。
2单一色彩的设计
单一的色彩自身特有某种特性,可创造出别样的氛围或引起一种情绪的反应,在画面的表达上更清晰、准确、集中。一方面,它突出了图形的效果,起到辅助图形的作用,强调了图形创意的完整与力度,另一方面,单一色彩的应用又带有一种近似于黑白摄影的味道,传达了一种厚重、深邃的视觉感受。如果在黑白画面中,将单一的色彩进行有意识的设计,创造出的画面效果会更具有视觉上的冲击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德国户外品牌JackWolfskin的标志设计(图3)中,文字和狼爪的图标是橙黄色的、背景是黑色的,使logo整体简洁明了。
3色相搭配
色相是色彩最大的特征,色相能够比较确切地表示某种颜别的名称。色相的对比会使设计作品效果鲜明,对比强烈和活跃,可以突出主题,留下深刻印象。在标志设计中将会选用鲜明的颜色,颜色识别度高就会让人记忆深刻。如运动休闲品牌adidasNEOLabel(图4),它的品牌理念是提供更贴近生活的各种运动休闲服饰产品,希望洋溢着乐观向上、动感十足、个性亲和、清新盎然,在标志设计上采用了鲜艳的绿底搭配白色的logo和英文字母,在绿色的背景中logo更显得鲜明富有生命了'给人清新自然的感觉。
4明度搭配
明度是视觉感知中的关键因素,明度值越高,色彩越明亮;明度值越低,则色彩越暗。任何色彩的明暗都需要经过精心的安排设计,才能发挥出最佳的效果。在JamesJoyce的平面设计(图5)中,他采用的都是明度较高的红、橘、黄、绿、蓝、紫等色的手臂和黑色底色,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对比,使画面充满了激情,予以观者强烈的视觉震撼。
5冷暖搭配
色彩的冷暖给人不同的感觉,暖色系使人情绪高涨,给人温暖、柔和的感觉,而冷色系使人产生压抑的心理,给人清凉、冷静的感觉。冷暖色系在同一画面中的对比,能产生强烈的张力,在矛盾中催生更具冲击力的视觉效果,往往更具说服力的效果。在以文字为主体的创意海报(图6)中,采用了大面积的蓝色作为底色与红色的英文字母形成对比,画面中倾斜的字母与底色的留白给人一种视错觉,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6补色搭配
补色是在24色相环上,色相之间的间隔角度是180。左右的色相对比,如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等。补色的搭配是最为强烈,画面相较于对比色的搭配更丰富、更具有感官刺激。在《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疯帽子的宣传海报(图7)中就是采用了红色与绿色的互补色为主要搭配色彩,使画面充满了张力,在绿色背景的衬托下红色头发的疯帽子成为这个海报的视觉焦点。
7近似色搭配
近似色的搭配给人以柔和、稳定、统―之感,还能通过明暗层次体现画面的立体感,使其呈现出更加分明的画面效果。在《石墨因缘――北堂藏齐白石篆刻原印集珍》的书籍封面设计(图8)中,画面以棕色为主要色调,同时利用棕色的近似色为辅助颜色进行封面设计,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给人和谐稳重之感。
关键词:平面设计;留白;审美;意境
一、“留白”的东方传统哲学内涵
(一)“留白”的概念
“留白”,简单来说就是在作品中留有一定的空白区域,在这个特定的区域里面没有可以引起欣赏者注意的意象,通过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营造出一种审美层次感,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从而大大地丰富了作品原有的涵义。“留白”是采用虚实互为表里相呼应的一种艺术手法,它采用了传统的东方艺术构图形式,蕴含了东方哲学中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留白”在艺术作品中的运用是艺术家阐述艺术意蕴,表达独特的艺术构思和作品立意的需要。从设计艺术的角度来审视“留白”这一独特的艺术手法,就是通过视觉的感知能力,并通过艺术家“留白”进行合理的布局运用和艺术表达手法,给人带来心理上的特殊的审美体验和信息传达功能[1]。空白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是可以很好的把物态化的审美意象变得具体可感,同时又可以减少繁冗复杂的信息障碍,因此,探究“留白”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是当下艺术发展的主流趋势。
(二)中国传统美学中的"留白"
二、传统文化中的“留白”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
(一)海报设计中的“留白”
(二)包装设计中的"留白"
三、从平面设计中的“留白”看现代社会审美趋向
当今社会是一个高度现代化和信息化的时代,新的艺术语言和新的科学技术的不断涌现,随之而来的新的社会思潮、新的艺术观念,同时他们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在当下的社会浪潮中也就要求设计师具备运用不同文化艺术语言的能力来阐述和表达自己与众不同想法和不同形式的艺术手法。春秋战国时期老庄哲学主张“以少胜多”和“无画处皆成妙境”,强调朴素的色彩美,在空间形式上推崇简约之美[6]。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庄子也说“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因此可见在道家学派的眼中艺术要要讲究含蓄、深邃的意境而绝不是一览无余。这种崇尚简约之美的艺术追求,不仅融汇贯穿中国水墨画发展的始终,也深深地影响了当代主流审美,对现代设计师设计观念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设计中的“留白”作为一种独特的设计语言,它不单单只是留有空白区域,而是去除不必要以及不重要的元素,而不是为了“留白”而留白,注意元素之间的联系性和一致性。
四、结语
毋庸置疑,中国传统美学对现代设计来说不仅仅是启迪和手法的借鉴,同时它又使现代平面设计极具时代感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如果说哲学是人类理性认识的最高层次,那么艺术便是人类感性认识的最高层次,横亘于这两座高峰之间的桥梁便是美学。当代设计师们要有中国本土化的设计风格,就必须需深深根植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之中,结合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直觉思维,借鉴民族传统艺术语言和艺术元素,丰富自己的美学思想的同时,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反思,融合现代社会的文化环境,创作出属于本民族的时代经典。
作者:杨鑫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曹垒垒.以招贴为例浅议“空白”在平面中的意象期刊[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6).
[2]马公伟.浅析五代、两宋山水画的空间布局特征[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8).
[3]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
[4]褚玥莹.以中国传统审美观念与西方极简主义思想探究现代视觉设计[J].现代装饰(理论),2015(3).
【关键词】
一、中华传统文化是日本现代视觉艺术的源流
以传统图形唐草纹为例,从名字中看出是一种由中国唐朝传入的花纹,日本学者关卫在《西方美术东渐史》中提到忍冬唐草纹,即“忍冬纹”,书中深入研究了唐草纹的流传史,认为葡萄是从大宛传来的,因此,葡萄唐草纹也传入了中国。唐草纹也深受日本人的喜爱,唐草纹为日本人包袱布上的主要花纹,在当代日本海报中也反映了这一传统纹样,体现了最初流行样式和现代审美习惯。但根据设计师个人艺术修养及品味的不同可呈现出不同的艺术形态。也从侧面看出对纹样历史研究的深入。
在运用传统图形方面,影响较大的平面设计师当推秋月繁。他在一次为台历设计找选题的过程中,偶然被民间工艺品店里摆放的各地乡土玩具吸引,“从那以后我怀着满腔的热情到全国各地去收集玩具”。他这样写道“目不转睛地看着这些面具时,就产生了好像听到遥远的祖先的声音似的那种怀旧情绪。有时面对各种表情的面具,就好像看到自己朋友知己中的谁似的,不禁大笑起来。我怀着从这些面具中看到日本人表情原型的这种心情,以写实手法把每个面具都排列下来。”
【参考文献】
[3]崔莉萍.视觉文化下设计思维的嬗变[J].包装工程,2010.31.
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秦汉史研究室;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级别:部级期刊
影响因子:--
主管:农耕文明与陇东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研究中心甘肃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