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处理高职教学计划中的知识内容时,有一对矛盾是必须认真探讨的,那就是针对性与适应性的矛盾。作为职业教育,必须要针对一定的职业范围,学生不能培养成通才;作为高等教育,它又必定要与职业培训区别开来,学生除能上岗工作外,尚须有较强的适应性,具有本专业的可持续学习的基础。要满足针对性和适应性两方面的要求,高职人才必须有合理的知识结构。高职课程的知识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基础理论的内涵是普遍的客观规律,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专业理论是基础理论在一定专业范围内,沿着实际应用方向的综合和发展。专业技术知识是与高职人才的具体工作直接有关并频繁应用的知识。从三类知识的性质可知,专业技术知识是直接反映当前职业岗位的工作需求,体现了高职教学的针对性。专业理论是专业技术的基础,它常常是相近专业的
共同基础。基础理论表达的是自然与社会的普遍规律,它是专业理论的基础,覆盖面更广。因而,这两类知识支持着高职人才的适应能力。
四、能力模块划分和课程设置
3.文字造型与运用能力。要求掌握中英文的标准字、变体字,以及按设计属性进行不同风格的字体造型,能进行各种文字的组合与单项创意设计,并按工艺要求进行制作。对应课程有文字造型。
5.影像技术造型能力。要求了解摄影、摄像的各种技巧,能独立完成作品创意及拍摄,并具有一定的后期加工制作能力。
7.电脑制作能力。要求熟练地操作电脑,进行排版、文字编辑、图形创意等制作程序,熟悉平面设计所需的各种软件操作。对应课程是电脑设计。
9.策划与设计能力。掌握策划与设计原理和方法,采用中外优秀设计方案有辨析能力,能独立完成各种基础设计、应用设计及对企业策划执行计划的监督与指导。对应课程是策划。
10.外语能力。要求能阅查、收集有关专业资料和信息。对应课程是专业英语。
参考文献:
[1]张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李文利.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比较研究[M].长沙:长沙人民出版社,1992
(一)学生创作作品时过分依赖素材
(一)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基本,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实施多种方案草图教学策略
(三)应用项目式教学策略
三、结束语
一、明确教学目的,优化课程结构
1、优化知识结构
2、加强软件学习
二、搭建教学平台,理论实际结合
1、建立专业工作室
工作室制的学习方式已逐步发展成为高校应用型专业的主要课堂实训模式,专业的工作室能提供教学所需展示和运用的工具、机器、材料、配件、展品等,让学生不仅直观接受理论知识,同时也能通过实际操作达到理论水平的融会贯通。教师在课堂内能够充分展示本类学科的创意阶段、研究阶段、实操阶段、成型阶段,学生通过步骤完整的实际演练能够在将来与社会接轨的实际设计项目中不出现“纸上谈兵”的现象。
2、引入项目训练模式
3、寻求校企合作模式
三、革新教学方法,与发展相接轨
1、因材施教
2、新时代技术的教学
3、互动教学模式
通过实训课程让学生不仅正确认识自己的作品同时共同讨论同专业同学的设计作品,通过提出问题和改正问题,不断完善作品的质量和艺术品质。比如在理论和实训课程结束时,让学生提交作品,设办相应的展览或者多媒体展示。让学生对各自的作品进行相互评价,让学生清楚的了解彼此之间的差异,起到互相激励扬长避短的作用[5]。在学生讲述自己作品和互相评价之后,教师应该及时的对学生作品进行正确总结和对学生作品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建议,让学生的互评之后能够有所思考,对于本课程的学习有实际收获。
4、网络资源教学
四、教学模式创新,加强师资建设
1、模块化教学
2、由静态教学向动态教学的转变
3、增加“双师型”教师加强教学水平的专业化
五、总结
作者:杨宇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论文关键词:平面设计软件;实训课程;项目设计;实训项目;成果评价;职业能力
实训项目设计分析
实训课的教学不同于理论课。由于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该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基础,实训课要在理论课的基础上重点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所以,项目的设计要求更能体现实际工作环境的特点,学生通过项目能更好地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锻炼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
实训项目设计方案
项目背景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利用网络查找各种所需要的信息已经是人们习以为常的手段。在这种形势下,很多企业、个人都需要拥有自己的网站和网页。某房地产企业为了更好地宣传企业形象和推介企业产品,需要制作一个引人注目的精美网站展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