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邀》有一期请来张亚东,许知远问到他眼里的音乐黄金年代:
张亚东说,那一定是200年前,他作了一个妩媚的比喻:(回看那个年代)好像爱上一个年轻人,随便一个抬手你就被迷倒了,但人家根本不搭理你。
他也谈到华语音乐的黄金期,无可争议一定是90年代,朴树《NEWBOY》里那种假性的欢愉充满了对时光逝去的感伤。
01诺基亚VS摩托罗拉诠释潮流的两套思路
HipPop精神是什么?什么才是摇滚?
在机车皮衣、长发大金链这些刻板印象之外,诺基亚早在十几年前就给出了颠覆性的回答。
土到极致就是潮?导演乌尔善在说一种很新的HipPop:(乌尔善,内地电影导演,作品有《刀见笑》《画皮2》等)
当流行话语权从光鲜亮丽的大都会神坛,来到所谓的下里巴,是否还能支棱得住?
HipPop是不是只能被部分阶层享受?
如果有人对近20年前品牌就敢挑战超前创意感到惊奇,那下面这场病毒营销更能衬出,当年的销量王者诺基亚有多勇。
2008年11月,一支黑白短片刷爆全网。
短片没有一句台词,全程都是一人用双截棍和对面球员对打的高能场面。
左边那位身形酷似李小龙,招势之间也颇有功夫巨星当年的风范。网友大胆猜测:难道真的是李小龙未公开的影视资料?
片尾来了一波反转:诺基亚N96李小龙限定版全新上市。
回看时代背景,北京奥运会举办后国人情绪高度昂扬。诺基亚推出纪念版新品,期待借李小龙的影响力在中国再造销量神话。
另一个手机巨头摩托罗拉,和诺基亚堪称功能机里的双强。
四款前卫大胆的配色,枫叶红、柠檬黄、湖蓝、绅士黑,让StarTAC稳坐技术与时尚的顶端。
《风吹半夏》中,许半夏用的就是StarTAC
图源:网络
摩托罗拉请到红透半边天的王菲(当时她还叫王靖雯)、王家卫、以及日本当红小生浅野忠信。网传代言及拍摄费用达6000万,创下天价。
短片延续了电影《堕落天使》魅惑迷离的气质,也依然是王家卫钟爱的主题——孤独男女之间难解难分的情愫。其中,王菲有一段尤其撩人的演绎:懒懒坐在椅子里,冲着镜头做着翻转的手势——暗指StarTAC手机可翻盖,也代指两人关系由此开始新局面。
同系列海报文案:穿越阻隔与距离领略紧密沟通的滋味
02耐克体育营销思路灵活,摇滚式、心理战
要说耐克早年在中国的创意,很多人都会想到2005年那条短片《AnyTime》。
第二年再现经典,耐克以当年12秒88一飞成名的刘翔为主题,发布一支超燃短片。
适配度不用多说,那年的刘翔,就是体育精神和民族自信的最好代言人。
在这个主线外,还有易建联等体育新星以及不同年龄段运动爱好者,传递出全民justdoit。
BGM是另一大亮点。崔健是当时的摇滚红星,在同时代里属文化颠覆者。他与耐克,也可以说摇滚和运动品牌天然契合。单曲《飞了》配合跑动画面让肾上腺素飙升,同时崔健的个人符号,也能让耐克品牌理念在人们心里再拧紧一圈。
不用英文歌、不高唱“Wearethechampions”,大胆融入神秘东方武学(轻功)的耐克更酷了
运动员获奖,品牌及时递上合同,这样的体育营销就像锦上添花,但12秒88之后呢?
刘翔夺金的第二年,耐克和他站在一起,共情这位创造过奇迹的运动员,在荣誉过后独自承受的心理压力。
耐克「现在再生」2007年
你怎么啦我们得再加把劲你这是干什么要证明我比你强你觉得你比我强吗我知道我行的我能突破我们的记录你忙吧我先走一步行!回家休息吧北京我自己去
右面是去年夺冠的亚洲飞人,左边是备战北京奥运会想拿出更好成绩的刘翔。
他要怎么突破那个跑出12秒88的自己?
没有冲刺时刻、没有掌声奖牌,甚至连高燃的BGM都没响起,一切都静悄悄的回归到运动员视角。
片尾,刘翔终于打赢这一轮心理战,再次站上起跑线。
后来者的我们大概都了解,耐克与刘翔之间可以说是难得一见的有情有义。
2008年刘翔因病退赛后,合作品牌纷纷解约,代言数从之前的14变成4,而耐克就是没放弃刘翔的其中之一,并且合约一直延续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以后。
《商业周刊中文版》有文谈到刘翔、耐克以及另一个陪他走到最后的可口可乐,其中有一句让人感动、也带来反思:
“选择刘翔需要专业,不放弃刘翔则需要勇气,尤其是价值观。”
03可口可乐在日本、中国香港、大陆本土化的三种气质
可口可乐是美国文化的产物,它强调当下的快乐,与东方人的内敛差异鲜明。
进入亚洲后很可能水土不服?但也可能引领一种潮流,尤其当市场被全面唤醒时、消费观念发生改变。
用一句糙话就是说:人们想花钱买快乐了。
太美,美得像一场梦;这种虚妄会让你想到什么?菲茨杰拉德笔下的纸醉金迷,以及最后同样破碎的美国梦。
同样的快乐,在中国会怎么讲?
神似刘德华的男演员在车站前张望,等着某个亲密的人——短片巧用港片桥段浪漫开场。
故事开篇,两个小孩跑进雪地里玩风车,却并不见风来,纸风车只能停在可口可乐吸管上。
远方及时响起擂鼓声,镜头一转——万船待发,桅杆上红旗飘飘,随着节奏推进,无数的纸风车开始转动,连成一片红色汪洋。片子透出一股东风起而万物生的能量感,呼应了国人关于新年新气象的美好期盼。
小结
国际品牌进入他国市场后,长期任务之一就是本土化。我们可以参考两项关键坐标——地域性和时代性,以增加品牌在场的现实感。
90年代,摩托罗拉统治了手机行业的潮流话语权;诺基亚则是后十年的先锋代表,双方都捕捉到了所在时代的典型话题:
摩托罗拉:90年代的港片,名导王家卫,以及作品人气兼备的王菲。
诺基亚:新世界初,HipPop随NBA一同进入中国,那时的它是潮流中的潮流。
相比手机、运动品牌的铮铮态度,可口可乐则显得轻松很多,它就是一瓶简简单单的快乐。但就是这个红色汽水罐,在进入亚洲市场开始本土化过程中,根据地区文化,细分出不同叙事风格,传播有着难得的脉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