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ule6Animalsindanger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英语默写本教学设计(外研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Module6Animalsindanger,该模块主要介绍了地球上濒临灭绝的动物,以及人们为保护这些动物所做的努力。教学内容包括词汇的学习,如tiger,panda,giraffe等动物的名称,以及短语如“indangerof”,“protect…from…”等的运用。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动物名称和简单的一般现在时态,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基础。同时,本节课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2.文化意识:通过了解濒临灭绝的动物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学生能够增强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提高环保意识。
3.思维品质:通过分析动物灭绝的原因和保护措施,学生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4.学习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学生能够培养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2)语法知识:学生需要掌握一般现在时态的运用,如Thetigerisindanger.,Weshouldprotectpandasfromextinction.等。
2.教学难点:
(1)词汇掌握:对于一些较为生僻的动物名称和保护环境的短语,学生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需要教师通过图片、例句等方式进行讲解和巩固。
(2)语法应用:学生在一般现在时态的运用上可能存在困难,特别是时态的转换和动词的搭配,需要教师通过实例和练习进行讲解和指导。
(3)文化背景:学生可能对濒临灭绝的动物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需要教师通过引入现实案例和环保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4)思维品质:学生可能在对动物灭绝原因和保护措施的分析上存在思维上的局限性,需要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与策略
1.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濒临灭绝的动物的图片和视频,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2)任务型教学法:通过设计保护动物的任务和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交互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教学活动设计:
(1)动物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不同动物,介绍自己的特点和生活环境,引发学生对动物保护的思考。
(2)保护动物宣传册制作:学生分组制作保护动物的宣传册,包括动物介绍、灭绝原因、保护措施等,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3)保护动物辩论赛:学生分为两组,正反方就保护动物的问题进行辩论,培养学生的辩论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教学媒体和资源使用:
(1)PPT:使用PPT展示濒临灭绝的动物的图片和视频,直观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在线工具:利用在线工具进行动物保护主题的游戏和互动,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濒临灭绝的动物的基本概念。濒临灭绝的动物是指那些在自然界中数量极少,面临极高灭绝风险的动物。保护这些动物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人们为保护濒临灭绝的动物所采取的措施,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保护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