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行业研究报告(上):2018年市场规模将达274亿美元,传统抗哮喘药依赖进口,国产药份额仅占一成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目前全世界大约有2.35亿人罹患哮喘,在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中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2013年,中国哮喘联盟开展的一项覆盖全国7个大区8个省市、样本量超过16万人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哮喘总患病率为1.24%,北京地区和上海地区较10年前的调查结果分别增高了147.9%和190.2%。中国哮喘患者在2016年已近2500万,预计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4500万,其中包括1200万城市儿童患者。

根据WHO2016年12月发布的最新估计,2015年全世界有38.3万人死于哮喘,其中80%以上发生在低收入和中下收入国家。

图3北京、上海哮喘患者增速

重要观点:

1.哮喘患病人群基数大,患病人口数逐年上升。

3.传统抗哮喘药市场稳定,规模可达274亿人民币。

4.我国哮喘药物主要依赖进口药,由外资药企葛兰素史克、阿斯利康和默沙东主导。

5.生物药研发逐渐收到重视,未来市场增速值得期待。

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在哮喘发作期间,支气管管道内壁膨胀,粘液增多,导致气道狭窄,减少了肺部通气量,造成呼吸时呼气流受阻。一部分呼吸道气流改变在无哮喘人群中也会发生,但在哮喘患者中表现更严重。

即使是正在接受哮喘治疗的患者也可能会突然发生哮喘急性发作。大多数患者可经药物治疗得到控制。但如果哮喘处于未受控制的状态,或患者持续处于高风险的环境中,这种急性发作事件将会出现地更加频繁严重,甚至致命。

2.遗传易感性与环境接触是最大风险因素

哮喘的发病是遗传和环境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某流行病学研究指出,确诊的哮喘息儿中45.2%有家族过敏史。环境接触即吸入诱发哮喘的物质和颗粒,包括:

·室内过敏源,如床上用品、毛绒家具和宠物皮屑中的家庭尘螨及家居装修

·室外过敏源,如花粉和霉菌

·烟草烟雾

·职业场所的化学刺激物

·空气污染

·其它诱因,如冷空气、愤怒或恐惧等极端情绪,以及体育锻炼

·某些药物,如阿斯匹林以及其它非甾体类消炎药和阻滞剂

目前,雾霾已成为导致哮喘病高发的一个重要原因。雾霾中大量的PM2.5颗粒物,携带着硫酸盐、二氧化硫、重金属及各种细菌病毒侵入人体呼吸道,对肺部局部组织造成堵塞,使局部支气管的通气作用下降,细支气管和肺泡的换气功能丧失,吸附着有害气体的颗粒物还可以刺激甚至腐蚀肺泡壁,或通过毛细血管进入整个血液循环系统。

流行病学研究证实,空气污染和哮喘患者症状急性加重、肺功能下降和住院治疗有直接关系。欧洲儿童哮喘研究表明,14%的哮喘发病和15%的哮喘加重和空气污染有关。

《空气污染对哮喘患者健康的负面影响》

3.并发症:COPD、过敏性鼻炎、湿疹等

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很难严格区分,尤其是吸烟者和老年人。部分患者可能哮喘和COPD临床特征并存,称为哮喘-COPD重叠ACO,比单纯哮喘或单纯COPD发作更频繁、肺功能衰退更为迅速、死亡率高,且消耗更多的医疗资源,预后差。根据流行病学研究,ACO的发生率为15%-55%,随性别和年龄而变。

哮喘常伴发并发症,如鼻炎、湿疹、食物过敏等,但患者知晓率较低。

图2哮喘并发症

根据2016年发布的《儿童呼吸健康科普白皮书》,呼吸系统疾病是0-14岁患儿发病率最高的疾病类型,占51.87%。其中,上呼吸道感染39.27%占据首位,其次为急性支气管炎占30.49%,第三位是肺炎,占总体22.20%,支气管哮喘占6.83%。

儿童是哮喘的易感人群。对于身体正处于发育阶段的儿童,哮喘患病率有较明显的上升趋势。据3次全国儿童哮喘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990年,中国0-14岁儿童哮喘平均患病率为1.08%;2000年,这个数字增加到1.97%;2010年第三次中国城市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儿童哮喘患病率达3.02%,在2000年的基础上又上升了50%左右。此外,儿童鼻炎的患病率也已达7.5%以上。我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正以每10年翻一番的速度持续上升。

根据2010年发布的《第三次中国城市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估计,我国0-14岁城区儿童哮喘总患病率为3.02%,其中典型哮喘患病率为2.72%,咳嗽变异性哮喘患病率为0.29%;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主要症状是只咳嗽,多在夜间出现阵发性、刺激性干咳,且患者一般在咳嗽前并没有明显的上呼吸道感染和发烧等表现,容易被误诊为支气管炎。

同时,调查发现,哮喘在3-9岁儿童中患病率更高,以学龄前儿童(3-5岁)患病率最高,为4.15%;且男童患哮喘的概率明显高于女童,分别为3.51%和2.29%。

在地域趋势方面,不同地区以华东地区最高(4.23%),东北地区最低(2.00%)。不同城市以上海最高(7.57%),拉萨最低(0.48%);重庆(4.11%)、成都(4.56%)、烟台(7.08%)、苏州(4.97%)、杭州(4.89%)、合肥(5.79%)等地均有较高哮喘发病率指标。

1.哮喘的诊断

需要结合症状和检查结果两个因素来判断。一般来讲,哮喘诊断有两个重要的依据:可变性呼吸道症状史和可变性呼吸气流受限的确定。

《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将诊断标准规定如下:

a.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多与接触过敏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以及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b.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

c.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d.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e.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可根据条件做以下检查,如任一结果阳性,可辅助诊断为支气管哮喘:(1)简易峰流速仪测定最大呼气流量(PEF)(日内变异率≥20%)。(2)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增加≥12%,且FEV1增加绝对值≥200mL]。

符合1~4条或4、5条者,可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为了辅助诊断哮喘,可采取肺功能测定和过敏原皮试的方法。

(1)肺功能测定:

·肺通气功能测定:是确诊哮喘和评估哮喘控制程度的重要依据之一,有条件的单位可进行通气功能检查;

·PEF及变异率:利用简易峰流速仪测定PEF日内变异率,有助于不典型哮喘患者的确诊和病情评估;

·支气管激发试验:可判断是否存在气道高反应性,对于不典型哮喘患者,可转有条件单位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以帮助确诊哮喘

·支气管舒张试验:可判断气流受限的可逆性,有助于哮喘确诊

(2)过敏原皮试:

·通过变应原皮试可证实哮喘患者的变态反应状态,以帮助了解导致个体哮喘发生和加重的危险因素,也可帮助筛选适合特异性免疫治疗方法的患者。

2.哮喘的严重程度分级

表4哮喘急性发作时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级

3.哮喘的控制水平分级

表5哮喘控制水平分级

4.哮喘的控制现状与痛点

目前我国哮喘疾病管控现状呈现三大特点:患病人数增长快、恶化急发率高、病情管控程度低。

中国哮喘联盟调查称,在中国约有66%的患者在过去一年中有过哮喘发作,26.8%的患者因哮喘发作而进行急性治疗,另有16.2%的患者需要住院治疗。根据国际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的标准,只有2%完全控制,51%是部分控制,超过一半的患者并没有控制。然而,GINA认为85%的哮喘患者其实可以控制。

在地域分析方面,南京、广州、北京分列哮喘控制率的城市前三位,但控制率也仅为35%、33%、31%,近七成的哮喘患者并未得到控制。

图6哮喘控制率城市排名

我国儿童哮喘的总体控制率也不理想。2018年5月12日,动脉网称53%的儿童哮喘未控制,44%的儿童哮喘处于部分控制,仅2.5%的哮喘患儿可以达到良好控制。甚至近1/3患儿未得到及时和准确诊断。

目前,我国哮喘死亡率高达10万分之36.7,位居全球第一。

究其原因,主要是患者治疗依从性差。据报道,哮喘患者对吸入激素治疗的依从率尚不足50%。某调查中,160名儿童中83对传统雾化器有抵触情绪。

第二是病情反复造成的经济负担过重。根据沈阳军区总医院在2015年发布的一项研究,住院5~15天哮喘患者中,其中单纯哮喘患者住院人均费用为6459元;但绝大多数患者患有并发症,合并8种以上并发症病人均费用高达37394元。

5.消费特征:治疗与控制

哮喘治疗目标是长期控制症状并预防未来风险的发生。一方面是控制自身病情状态,即控制内因;另一方面是控制环境状态,避免触发哮喘的触发源,即控制外因。

具体操作包括:1.避免接触过敏原;2.对症治疗;3.脱敏治疗;4.患者教育。

图7对症治疗的哮喘管理循环

目前用于治疗哮喘的药物主要有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白三烯受体阻断剂、茶碱类和抗胆碱药五大类。根据哮喘患者病情的紧急轻重程度选用不同的药物,中重度及危重度患者需要联合用药。

表6根据哮喘病情控制分级制定治疗方案

这类数字化管理产品可监测哮喘用药的智能吸入器,提高药物依从性;病情监测与触发源监测帮助人们个性化管理降低发病风险;信息系统、数据价值、人工智能提升哮喘医护管理效率;是未来哮喘行业的发展趋势。

图8创新科技改善哮喘疾病管理的三个切入点

1.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分析

另外,近年来随着医院处方外流的逐渐深入,作为处方药的大多数抗哮喘用药也迎来了零售终端销售增长的新机遇。根据米内网药品零售监测分析系统数据显示,22个重点城市4500多家样本药店抗哮喘用药销售额逐年上升,但增速略有放缓,2013-2015年复合增长率为10.5%。

1.治疗手段:抗哮喘药物分类

哮喘难以根治,常见的抗哮喘药物可以分为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两大类:

(1)控制药物:通过抑制气道炎症,预防哮喘发作,需要长期每天使用。包括: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是控制药物的首选

·缓释茶碱

·白三烯调节剂,代表药物为孟鲁司特片

·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皮质激素类(LABA/ICS),代表药物有:GSK的Advair(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和阿斯利康的信必可都保

(2)缓解药物:能迅速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缓解气喘症状,通常按需使用。包括:

·速效吸入β2受体激动剂(SABA),代表产品有GSK的Ventolin和TEVA的Proai

·全身用糖皮质激素

·吸入性短效抗胆碱药物等

2.抗哮喘药产业市场规模

随着哮喘患者的逐年增加,抗哮喘用药的市场规模也在逐年扩大。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2016哮喘药物的潜在市场超过180亿美元,并以每年2.4%的速度增长,预计在今年达到189亿美元。

动脉网蛋壳研究院调查指出我国抗哮喘类药物市场销售规模从2012年的133亿元到2015年约180亿元人民币的销售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在15%左右,预计今年将达到274亿人民币。

简单来算,目前我国哮喘患者近3000万人。如果10%的患者依从性较好,每月抗哮喘药物花费为300元,年消费将为108亿元人民币;剩下90%患者平均每半年在抗哮喘药物上花费300元,年消费将为162亿元人民币;合计为270亿人民币,本算法支持上文数据。

在哮喘品牌药物方面,根据ClarivateAnalyticsCortellis估算,2015年哮喘/COPD全球品牌药市场244.6亿美金,2020年品牌药整体市场将维持在260.6亿美金左右,市场增速平稳。其中,LABA/ICS类份额将有所下降,但仍占首要地位。生物药、长效M受体激动剂/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MA/LABA)类药物都将快速发展,占比大幅增加。

3.抗哮喘药产业市场格局

(1)进口药与国产药

我国哮喘药物主要依赖进口药。

2016年上半年国内市场抗哮喘药物排名前十的药物分别为舒利迭、顺尔宁、信必可都保、阿斯美、普米克令舒、万托林、白三平、辅舒酮、爱全乐、美普清,共占总市场份额的89%。然而,其中仅有阿斯美、白三平和美普清三种国产药,总份额只占10.3%。

国产替代药物多使用氟利昂成分,然而,随着2016新政策的施行,中国将不再审批药用氟利昂的使用豁免,并逐步淘汰使用氟利昂成分的药用吸入剂。这进一步给国产药物研发提出了挑战。

(2)化学药、中成药和生物药

抗哮喘类药物可以粗略分为化学药、中成药和生物药,其中化学药占主导地位。

化学药品种多,剂型丰富,按形态可以分为雾剂,包括气雾剂、喷雾剂与粉雾剂、片剂、丸剂、胶囊剂、溶液剂、注射剂、贴膏剂、散剂、颗粒剂等。其中,雾剂稳占半壁江山,系吸入型药物,易直达肺部,药物分布均匀、起效快,能有效避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片剂约占三成市场,有质量稳定、剂量准确、方便服用和携带等优点,备受市场青睐;其次是胶囊剂和溶液剂。

中成药市场份额不足一成,品牌不多,市场集中度较低。在剂型分布中,片剂占据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丸剂、胶囊剂渐次排列。其中丸剂因其溶散、释药缓慢,可延长药效,降低毒性、刺激性,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市场份额在逐年上升,成长性良好。

近年来,生物药研发逐渐收到重视,未来市场增速值得期待。生物药对严重持续性哮喘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代表药物有诺华及罗氏旗下Genetech公司研发的奥马佐单抗注射剂Xolair和GSK研发的美泊利单抗Nucala。

另外,生物药新药,如赛诺菲和Regeneron联合研发的dupilumab(Pre-registration)等目前已经处于研发后期,这些品的上市将为患者提供更多的用药选择的预计用于哮喘的生物药市场。根据CortellisCompetitiveIntelligence预测,2020年用于哮喘和COPD的全球生物药市场将突破44.25亿美金,相应的市场份额达到17%,增长率为14.87%。

4.案例企业及产品分析

葛兰素史克

葛兰素史克GSK是抗哮喘药行业里的巨头,公司的热销抗哮喘药包括LABA/ICS类药物的霸主舒利迭Advair、β2受体激动剂万托林Ventolin、糖皮质激素辅舒酮Flixotide和生物药美泊利单抗Nucala,占三成以上总市场份额。

Advair是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于1999年首次上市,为全球第一款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皮质激素类药物(LABA/ICS)。根据ClarivateAnalytics数据,2015年Advair全球销售额高达56.61亿美金,是全球最畅销的抗哮喘/COPD药物。然而,Advair也面临仿制药的压力。据悉,英国迈兰、上海诺华、恒瑞医药、正大天晴、山东京卫等超过20家企业已经注册申请了Advair的仿制药研发。但目前,仿制药市场渗透率较低,对原研药造成竞争威胁有限。

另外,GSK也推出了新药BreoEllipta(维兰特罗/氟替卡松),是全球首个一天仅需给药一次的LABA/ICS类药物,用于18岁以上哮喘患者的治疗。

GSK的另一热销药Ventolin,系硫酸沙丁胺醇吸入器,于1969年问世,是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类(SABA)药物里的龙头老大。ClarivateAnalytics预测2015年Ventolin全球市场销售额为9.28亿美金,预计2020年达到10.43亿美金。

辅舒酮(Flixotide)是丙酸氟替卡松雾剂,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强效的局部抗炎与抗过敏作用。辅舒酮于2011年专利到期,目前国内尚无丙酸氟替卡松雾剂仿制药获批上市,但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和湖北恒安药业有限公司两家公司的丙酸氟替卡松乳膏剂已上市。

生物药方面,GSK研发出了全球第一款Anti-IL-5类药物美泊利单抗Nucala,为严重哮喘病人带来了新的选择。且数据显示,Nucala在诺华/罗氏哮喘生物药奥马珠单抗Xolair治疗不受控的患者中显著改善哮喘疾病控制。该药2015年12月份获FDA批准;根据葛兰素史克2016年年报,本品2016年全球销售额为1.27亿美金。本品尚未获准进口,但葛兰素史克的进口临床申请已获批准。

图10部分葛兰素史克抗哮喘药物一览

阿斯利康

阿斯利泰拥有畅销产品信必可都保SymbicortTurbuhaler、普米克令舒Pulmicort。

此外,患者用药15分钟之后肺功能即可增强。2013年和2014年,信必可的全球年销售额同比增长分别为12.9%、15.4%。据HDM系统数据,预测2017年国内重点城市公立医院信必可用药金额为2.86亿元人民币,同比上一年增长了15.03%。

Pulmicort属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主要成分是布地奈德,是目前哮喘长期治疗的首选药物。作为一款维持性药物,Pulmicort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的支气管哮喘、非糖皮质激素依赖性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疗中发挥积极作用,可用于控制和预防12个月至8岁儿童的哮喘症状。根据ClarivateAnalytics数据,2015年,Pulmicort全球销售额达10.14亿美金,预计2020年,该数字将达到12亿美金。据HDM系统数据,预测2017年国内重点城市公立医院布地奈德用药金额达6.39亿元人民币,同比上一年增长了13.99%。

生物药方面,阿斯利康的抗白介素-13(IL-13)单克隆抗体tralokinumab已进入临床III期,但去年底Tralokinumab用于严重不可控哮喘患者治疗的STRATOS2及TROPOS两项3期试验均未达到主要终点,宣告了Tralokinumab的失败。阿斯利康正开展另一项II期研究,调查Tralokinumab用于轻度至中度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治疗。

图11部分阿斯利泰抗哮喘药物一览

默沙东

默沙东拥有王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药物——顺尔宁孟鲁司特钠(Singulair),是一种一天给药一次的口服抗哮喘药。

孟鲁司特与人体气道中的受体具有高度选择性的结合,能特异性抑制气道中的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1)受体,从而改善气道炎症,有效控制哮喘症状,可作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哮喘患者的长期用药;联合用药可以减少中重度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的剂量,并提高吸入糖皮质激素的临床疗效;广泛用于成人和儿童哮喘的预防和长期治疗,包括预防白天和夜间的哮喘症状,某种程度上能“从根本上治疗哮喘“。

顺尔宁1998年首次上市,2011年达到销售峰值,狂甩其他抗哮喘药物,全球销售额达到59.24亿美金。但近年来由于专利期满,仿制药兴起,销售额逐年下滑。据ClarivateAnalytics数据,顺尔宁2015年全球市场销售额仅为12.97亿美金,2017年仅为7.32亿美金,预计2020年将跌至5.38亿美金。

目前,美国FDA批准了10多家制药商的顺尔宁仿制药上市申请;国内获批上市的有孟鲁司特钠片(10mg)和孟鲁司特钠咀嚼片(5mg),已获批临床的有43个(以受理号计),市场竞争激烈。

IMS数据显示,2017年1-3季度,国内重点城市公立医院孟鲁司特市场上,默沙东的口服片剂、颗粒剂和咀嚼片“顺尔宁”占75.31%,大冢的咀嚼片“白三平”占13.29%,鲁南贝特的咀嚼片“平奇”占11.4%。

图12顺尔宁与其仿制药

梯瓦制药

以色列的制药巨头梯瓦公司Teva拥有抗哮喘药包括生物药瑞利珠单抗(Reslizumab,Cinqair)和硫酸沙丁胺醇ProAirRespiClick吸入型粉剂。

ProAirRespiClick是FDA批准用于治疗急性哮喘症状的首个由呼吸驱动的干粉吸入器,对于治疗急性哮喘发作效果极好。ProAir内置了短效β受体激动剂(SABA)硫酸沙丁胺醇粉剂,用于12岁及以上哮喘患者,治疗和预防伴有可逆性阻塞性气道疾病的支气管痉挛,及预防运动支气管痉挛。跟据ClarivateAnalytics数据,2015年ProAir的市场容量为5.49亿美金,但由于仿制药的冲击,预计2020年降低到3.50亿美金。

图13部分梯瓦制药抗哮喘药物一览

生物药Cinqair与Nucala同靶点,于2016年3月获FDA批准批上市,是一种靶向IL-5的全人源单抗,能够降低严重嗜酸粒细胞性哮喘患者的恶化程度,同时提高患者肺功能和降低哮喘程度,可用于治疗嗜酸性粒细胞哮喘。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血液肌酸磷酸激酶增加、肌痛及过敏反应。本品尚未获准进口,也暂无国产与进口申报记录。

诺华及罗氏

诺华及罗氏旗下Genetech公司研发的生物药奥马佐单抗注射剂Xolair(Omalizumab)于2003年上市,为FDA批准的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用于持续性过敏性哮喘的抗-IgE类药物。Omalizumab是人源化抗IgE抗体,降低血浆游离IgE水平,阻断IgE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上IgE受体结合获得治疗效果,可用于治疗哮喘、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和湿疹等过敏性疾病,有良好安全性和耐受性。

ClarivateAnalytics数据和诺华公司2016年年报显示,2015年Xolair全球市场销售额达20.82亿美金,2016年达23.78亿美金,预计2020年将突破27.97亿美金。

2017年8月24日,我国CFDA批准了诺华的奥马珠单抗注射剂,商品名为茁乐(Xolair),用于治疗经ICS/LABA治疗后仍不能有效控制症状的中至重度持续性过敏性哮喘的成人和12岁及以上青少年患者,从而在抗过敏、哮喘靶向治疗领域提供了最新治疗方案。

哮喘患病人群基数大,患病人口数逐年上升

目前,中国哮喘患者已近3000万,预计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4500万。但由于哮喘作为慢性病,只能控制,不能根治;且随着空气污染的加重,患病人口数逐年上升。

儿童是哮喘易感人群,我国0-14岁城区儿童哮喘总患病率为3.02%;预计2015年,我国将有1200万城市儿童哮喘患者。儿童哮喘患者呼吸道更敏感,药物依从性更差,更需要个性化引导治疗。

传统抗哮喘药市场稳定,规模可达274亿人民币

目前我国哮喘患者近3000万人。如果10%的患者依从性较好,每月抗哮喘药物花费为300元,年消费将为108亿元人民币;剩下90%患者平均每半年在抗哮喘药物上花费300元,年消费将为162亿元人民币;合计为270亿人民币。这一数字可支撑动脉网蛋壳研究院调查所得的274亿人民币。同时,年复合增长率在15%左右。

我国哮喘药物主要依赖进口药,由外资药企葛兰素史克、阿斯利康和默沙东主导

目前国内市场抗哮喘药物主要依赖进口,排名前十的药物仅有阿斯美、白三平和美普清三种国产药,总份额只占一成。葛兰素史克、阿斯利康和默沙东分别占市场份额25%左右。

生物药研发逐渐收到重视,未来市场增速值得期待

生物药对严重持续性哮喘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目前,包括葛兰素史克、罗氏、赛诺菲在内的外资大药企都进行了生物药抗哮喘的探索。2020年用于哮喘和COPD的全球生物药市场将突破44.25亿美金,相应的市场份额达到17%。2017年8月24日,我国CFDA批准了诺华的奥马珠单抗注射剂,商品名为茁乐。

THE END
1.20242024-2030年中国宠物用品行业现状研究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宠物用品市场随着养宠人数的增加而迅速增长。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宠物健康的重视和宠物人性化趋势的加强,宠物用品市场呈现出多样化和高端化的趋势。宠物用品不仅包括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如食品、窝垫等,还包https://www.cir.cn/1/50/ChongWuYongPinHangYeQianJingFenX.html
2.2020上半年四川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13、下列关于洗涤用品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加酶洗衣粉,水温越高效果越好B.使用酸性的洗发液可以有效去除头发上的油脂C.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是为了减少对皮肤和衣物的伤害D.洗洁精借助表面活性剂,以水为介质对污物进行溶解14、下列与汽车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http://www.chinagwy.org/html/stzx/sichuan/202007/122_366642.html
3.2023年宠物用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欧洲宠物用品市场同比增长7.6%...在欧洲市场,随着宠物地位提升及宠物消费拟人化情绪日益增强,宠物用品行业逐渐宠物主们对宠物医疗、装饰等方面需求,市场也相对呈现高增长。根据2023-2028年中国宠物用品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欧洲宠物用品及服务行业规模约为212亿欧元,同比增长7.6%。https://www.chinabgao.com/freereport/88319.html
1.2024年宠物用品市场现状与竞争格局调研报告宠物用品包括各类宠物附属品,以及宠物及其主人的礼品、纪念品。 针对宠物用品市场容量数据统计显示,2023年全球宠物用品市场规模达到 亿元(人民币),中国宠物用品市场规模达到 亿元。依据市场历史趋势并结合市场发展趋势,预测到2029年全球宠物用品市场规模将达到 亿元,在预测期间市场规模将以 %的年复合增长率变化。 http://113880104.b2b.11467.com/news/9172075.asp
2.宠物饲料:2023年,中国宠物饲料行业市场规模达到约1562亿元,把握...近年来,中国宠物饲料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据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城镇宠物犬猫数量为12155万只,养犬猫人数为7510万人,宠物数量的快速增长直接带动了宠物饲料需求的增加。2023年,中国宠物饲料行业市场规模达到约1562亿元,2019-2023年复合增长率为17.28%,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反映了宠物经济的崛起和消...https://www.qyresearch.com.cn/news/18430/pet-food
3.宠物行业深度报告系列二:剖析宠物细分行业智能用品潜力大2018 年至2023 年市场规模由215 亿元增至407 亿元,复合增长率13.6%。宠物家电和智能用品渗透率较低,智能饮水机、摄像头、喂食器和猫砂盆等需求快速增长,且宠物主对该类产品持积极态度。当宠物成为家庭的成员后,其居住和活动空间的重叠也吸引了家电企业纷纷入局智能宠物用品赛道,凭借供应链和技术优势实现破圈,完善...https://stock.hexun.com/2024-11-15/215583533.html
4.艾媒咨询2024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宠物用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已达到407.0亿元,同比增长10.3%。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在宠物经济的推动下,宠物用品各细分领域兴起。随着宠物企业的研发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各类宠物特色产品将成为带动宠物用品市场发展的增量,2025年中国宠物用品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84.0亿元。 https://www.iimedia.cn/c400/101557.html
5.2022宠物店syb创业计划书(通用9篇)而在花鸟市场,经营较成气候,货源流通量很大,而且成本很低,但产品售价相对较低,竞争激烈,大学校花校草,也适合以产品销售为主,不宜做宠物美容和寄养。如果选择开在中高档的居民小区里,那么能够考虑用品销售、美容和寄养等全项目经营。 此外,鉴于宠物店的消费群体比较特殊,宠物店的选址要留意几个细节地方的问题。首先...https://www.oh100.com/kaidian/4351570.html
6.包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包头市宠物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一)国际宠物产业现状 宠物产业在发达国家有100多年的历史,主要由宠物活体交易、宠物商品(食品+用品)以及宠物服务等三大类构成,据艾媒咨询宠物经济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宠物市场行业规模约1382亿美元,同比增长4.4%。养宠人群渗透率方面,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日本、中国,分别为68%、57%、36%、28%、6%。宠物市场...https://www.kdl.gov.cn/detail/cid/1884/aid/110368
7.宠物店创新创业项目计划书(通用7篇)据相关数据统计,近年来宠物行业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且未来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2、目标客户 主要包括宠物爱好者、年轻白领、家庭宠物饲养者等。 他们注重宠物的生活品质,愿意为宠物的健康、美容和娱乐等方面进行消费。 3、市场竞争 分析周边已有的宠物店、宠物医院以及线上宠物商店的竞争优势和不足。 https://www.ruiwen.com/chuangyejihuashu/4839518.html
8.广交会深观察:爱猫爱狗也有骨灰盒?宠物经济冲刺万亿新蓝海不过,有一个行业却依然在高歌猛进,那就是宠物经济,随着城市化水平提升、年轻族群更重视自我价值,中国的宠物经济正在向万亿规模跃进,出口市场空间也不断扩大,在4月23日到27日举行的第133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第二期线下展上,诸多参展宠物用品厂商,可谓挖空心思、寻找商机。https://m.gdtv.cn/article/1ab60b27c960f360cc1e72f932f947ff
9.解读《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2022年中国宠物消费报告》:挺过疫情...2022年,城镇宠物(犬猫)消费市场规模为2706亿元,较2021年增长8.7%,增幅较2021年的21.2%出现了大幅下降。其中,犬消费市场规模较2021年增长有所减缓,增长3.1%,猫市场规模持续稳定增长,较2021年增长16.1%。 疫情下迸发的“猫”经济的给了宠物行业稳步增长的的发展动力,而疫情开放的2023年,当“外出”经济再次回归常态,...https://m.36kr.com/p/dp2155618644196871
10.产品研究68款宠物APP产品分析:宠物行业的巨浪淘沙图1?4 2020年全国宠物市场规模及增长率预测 1.4 小结 2020年我国宠物猫狗数量将超过1亿只; 每年宠物市场消费规模稳步增长,平均以5的态势扩展; 市场规模的扩大促使宠物类型平台的崛起,线上购买宠物刚需用品已成必然态势,另外也促使了宠物医疗、宠物美容、宠物寄养、宠物训练、宠物摄影、宠物保险、宠物殡葬等新型产业...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368921073&efid=jmMz1_nUCqB92B3wjI5FXg
11.宠物经济报告:2023年市场规模将接近6000亿,宠物主题馆单次价格在...除了为游戏充钱外,宠物也成了许多年轻人重点的消费对象。此外,由于独居、空巢群体逐渐扩展,宠物逐渐成为情感寄托,养宠观念明显改变。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37.1%的受访者将宠物看成自己的朋友,超过4成把宠物当亲人,由此推动了宠物经济的发展,预计到2023年中国宠物经济市场规模将接近6000亿元。https://dongke.hebau.edu.cn/info/1033/1614.htm
12.1.2亿只,近3000亿元市场规模!宠物消费市场调查→除了主粮、零食、营养品这样的刚需产品,各类生活用品也在宠物消费市场中占据重要位置。艾媒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宠物用品市场规模预计为443.4亿元,到2025年将达到484亿元。 北京旺时代宠物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阎金胜告诉记者,以养猫为例,宠物用品按功能用途大致可分为洗护、窝包服装、牵引绳、笼具、猫砂、食盆食碗...https://www.xhby.net/content/s65f94327e4b09dde337fcfea.html
13.一年卖出22亿片尿垫尿裤!这公司吃定猫猫狗狗,即将夺得本行业A股...就公司市场占有率而言,2017年、2018年、2019年以及2020年1-6月,依依股份以宠物垫、宠物尿裤为主的宠物一次性卫生护理用品出口额占国内海关同类产品出口额的近1/3,在市场中拥有较大的经营规模。 依依股份在招股说明书中指出,宠物垫和宠物尿裤是宠物护理用品中的主要产品种类,受益于宠物数量的不断增长以及宠物用品...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104/27/c5179877.html
14.今日数据精选:北京离婚购房不再受年限限制;俄音乐厅恐袭受伤人数...近年来,我国宠物数量持续增长,宠物市场发展迅猛,萌宠经济不断升温。轻巧的一体吹水机,十分钟之内便可以吹干一只小型犬的毛;智能化的一键烘干机,15分钟就可以吹干一只大金毛。有企业负责人表示,这种服务宠物的美容电器非常受欢迎。数据显示,2024年宠物用品市场规模预计为443.4亿元,到2025年将达到484亿元。 (央视财经) ...https://m.jfdaily.com/wx/detail.do?id=731550
15.毛利率低于同行,源飞宠物用“牵引用具”真能撑起一个IPO?目前,随着国内宠物饲养观念的逐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饲养宠物,预计未来宠物用品市场规模会继续扩张,对宠物牵引用具等宠物用品的需求也持续增加,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进入宠物用品市场。因此,目前国内存在较多宠物用品制造商,相对的宠物用品的市场集中度较低。 https://blog.csdn.net/m0_58418766/article/details/119798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