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26日讯近日,各大二手回收平台开始严打”奢侈品空瓶“销售,大量出现在二手平台的品牌空盒、空瓶,很容易形成生产、销售、回收等一条龙的非法产业链,不法分子可从中牟取暴利,消费者则很容易上当受骗。记者从律师那里了解到,化妆品空瓶买卖会扰乱市场秩序,本身是一种非法经营的行为,轻则违法,重则实现犯罪。
”我“在闲鱼卖空瓶一个能赚一百多
闪电新闻记者在闲鱼发现,目前卖空瓶的人依然不少,方式也更加隐晦。
第一次,记者输入了“护肤品空瓶”,显示的搜索结果为花瓶摆件,第二次,记者又将关键词换成了“大牌空瓶”,得到的结果依然是装饰性的摆件,第三次,记者使用“化妆品空瓶”进行搜索,结果依然“答非所问”。直到第四次,记者搜索“大牌瓶子”,这些护肤品的空瓶才初露端倪,第五次,记者将关键字“瓶”换为拼音“ping”,这才看到了许多护肤品化妆品的空瓶销售。
记者发现,根据商品的价位不同,空瓶的价位也不一样。
品牌售价
(元)
SK2小灯泡/1540
娇兰蜂资水/640
娇兰双管精华/1380
法尔曼面膜/1339
迪奥、香奈儿
空瓶价格
130
20
50(带盒)
40(无盒)
20-50
像sk2,cpb,lamer等售价超过千元一瓶的护肤品,它们的空瓶售价最贵,从七八十元到一百四五十元不等;欧美大牌,像雅诗兰黛小棕瓶、科颜氏、兰蔻小黑瓶、娇兰蜂皇、迪奥修颜乳、纪梵希,护肤品售价在几百元到千元之间的,空瓶价格也能卖到几十元。此外,韩妆的空瓶也很吃香,像雪花秀这种高端系列的空瓶也有很多。
记者发现,几乎每天都有人在更新售卖空瓶,数量不少。数量庞大的空瓶,源头又在哪里呢?
记者通过与卖家沟通发现,这些空瓶多为卖家自用,品牌种类很多,但每个牌子只有几款,销售速度较快,当记者询问时,一位卖家展示的十几个空瓶,仅剩了两个。
各大品牌的专柜,常年提供免费的正品试用装,这些试用装的空瓶会不会也流入了闲鱼呢?
据柜姐小张统计,她们的品牌专柜每个月将产生15-20个试用品空瓶,销售旺季会更多。据此,记者粗略推算,仅一个品牌的一个专柜一年就可以产生180-300个空瓶。依据中国百货商业协会提供的化妆品市场占有率调查报告,仅被调查的13个品牌在大陆市场共有近2000个专柜,平均每个品牌有150个专柜。粗略统计,这2000个专柜每年产生的试用品空瓶至少将在360000-600000个。
这些用掉的空瓶,是如何进行处理的呢?
小张解释说,针对这些试用品的空瓶,她们的公司管理很严格:先核查数目,然后进行集中销毁,用小刀瓶身的品牌标识刻坏,再统一处理。小张表示,济南的香奈儿,兰蔻等品牌的管理也很严格,但是其他地区的情况尚不清楚。
空瓶“无家可归”闲鱼“专业收留”
除了个人闲置转让,零零散散自己抛售的,也有专门在咸鱼上开个账号,批量回收空瓶的卖家,但这些回收者更为隐蔽,也更难查找,它们披上了“同音字”、“拼音”多种外衣,需要不断尝试才能找到。
记者发现,搜索出的用户集中在浙江,上海,四川等地,挂出的链接一般都价格高昂,背景图多为排列整齐的大量护肤品瓶子,并打满“全部品牌高价回收”的水印。
闪电新闻记者假借出售“sk2小灯泡空瓶”之名,了解情况。通过与多位回收者沟通,记者发现,他们对空瓶的要求很高:
1.需要提供空瓶的正面、背面的高清照片,以确定没有瑕疵
2.提供空瓶的底部照片,以确定生产日期。日期越新越好,偏向于收2020年和2021年的空瓶,2018年2019年的价格很低
3.最好带外包装盒
4.对种类有严格要求,有些品牌只回收其中一种护肤品的空瓶。
最终,官网售价1540元的sk2小灯泡,回收者给出了130元的价格回收它的空瓶。
由于前后账号名称不一致,记者向回收者询问,回收者表示,这两个账号都是同一个人,让记者放心发货。
千元护肤品只卖450:专柜识破直接退货
阵地转移,但记者和回收者的对线还在继续。记者表示想要购买官网售价1540元的sk2小灯泡乳液,回收者摇身变成了卖家,很快给出了550元的价格,称这是高品质的顶级版本,“绝对牛”!产品外盒包装都有,但是无法提供袋子和小票。除了记者询问的这款sk2小灯泡,卖家还推荐了官方售价2680的海蓝之谜面霜,全套带塑封的面霜只要600元,也是顶级品质。
“什么是顶级品质啊?”面对好奇的记者,卖家表示瓶子是新的,里面的东西也是顶级的。
“里面的东西是灌进去的正品,还是自己调的啊?”卖家没有直面回答记者的问题,只是强调去专柜检验不会被识破,“(专柜)看出假直接退货”,并承诺使用也不会出现问题。
见记者沉默,卖家表示自己没赚一分钱,已经是拿货价卖给记者。不一会儿,卖家又把价格压到了450元,承诺顺丰包邮,面对这样的“诱惑”,记者下单了。卖家在闲鱼上挂出了一个包包的链接,标价为450元,让记者拍下。
为了让记者放心,卖家还放出了她和朋友的“成本截图”。截图中,一句“我怼完真的,差不多也就400成本”,暴露了这低价背后的门道:回购空瓶,掺入真品和其他材料,然后低价销售。
一瓶sk2小灯泡精华容量为50ml,按官网1540元价格计算,每毫升价格为30.8元。依据卖家提供的数据,闪电新闻记者粗略计算,不计算邮费,“顶级”产品总成本为400元,其中回收空瓶的成本为130元,那么内容物的总成本为270元。假设这270元全部用于灌装正品,那么正品的含量也仅有约8.8ml,剩下的41.2ml如何填满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依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化妆品行业产业运营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显示,中国美妆个护市场内护肤品占比持续超过50%,预计也将继续保持下去。
而相比于平价化妆品,消费者更倾向于使用高端护肤品。依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0年中国本土及国际美妆护肤品牌及营销现状研究报告》,高端化妆品市场的增长率连年攀升,从2016年的10%,增长到了2019年的31%,预计在2023年,高端产品市场增长率将增加到35%。
众多高端护肤产品在2020年的消费总额呈现同比双位数增长,甚至其中更知名的品牌销售额取得同比多倍的增长。
其中,90后、00后遵循着“用最贵的眼霜熬最晚的夜”原则,更偏向于购买“贵妇级”的护肤品。截止2019年3月的一年内,天猫有超5000万的95后购买化妆品,雅诗兰黛、YSL、纪梵希、海蓝之谜等奢侈美妆成为90后、00后最爱购买的高端品牌。
大牌护肤品市场正在一片沃土里“野蛮生长”,然而就像同麦苗共生的杂草,这片沃土里也孕育着“邪恶种子”——披着真大牌的外衣,却装着黑心的生意。此外,高端护肤品的消费群体趋向年轻化,而“真瓶假里子”的护肤品,它们的价格只有真大牌的三分之一,一些本不富裕的年轻人更容易被“价格”蒙蔽双眼,最终知道真相时,只有眼泪掉下来。
买“假”容易鉴“真”难:官方不应机构不接
两天后,记者拿到了这瓶售价450元的SK2小灯泡。记者仔细观察发现,这瓶SK2小灯泡的瓶身和纸质外壳分别有二维码和条形码。记者扫码查询后,发现跳出来两串数字,但这两串数字并不一致,“驴唇不对马嘴”。
难道这“外壳”和“瓶子”,也是组装的?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带它来到了位于济南的SK2专柜,想请专柜的工作人员,鉴一鉴真假。专柜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纸外壳和瓶身的生产厂家不同,所以两串数字并不一样,这并不会影响它的真假。而对于瓶子里装的什么,专柜工作人员表示,柜台并不提供鉴定真假的服务,记者可以通过专柜提供的试用装自行比对,或者是送到广州的SK2鉴定中心,进行鉴定。但工作人员劝记者不要自行鉴定,由于不是在专柜购买,鉴定的费用需要记者“自掏腰包”,而且鉴定费用远高于这瓶小灯泡的售价。
记者首先打开了专柜的试用装,仔细观察发现,内容物为白色乳液,很容易推开,推开的乳液带有细细的闪光颗粒,还有淡淡的香味。随后,记者打开了自带的“小灯泡”,通过对比发现,里面的乳液从颜色到气味和专柜的试用装几乎没有区别,推开后,乳液内也带有这种闪光颗粒,但密度并没有专柜试用装那么高。此时记者终于明白那位卖家的自信从何而来,这肉眼难以分辨的高相似度,让记者领会了卖家口中的“绝对牛”。
既然SK2官方的路走不成,那第三方鉴定机构能否提供帮助呢?记者联系多家知名第三方鉴定机构,但是机构都以“目前没有开展个人检测业务”为由,拒绝了记者的委托。记者了解到,目前,大部分第三方鉴定机构对于化妆品检测的业务范围仅限于企业或公司批量检测样品的委托,个人想要进行检测,大多都会吃到“闭门羹”。
此外,记者也委托了济南市质检所、济南市食药监、青岛市检疫局三家机构,虽然这三家机构能够检测化妆品的成分、重金属和微生物,但是由于记者并没有该产品的生产标准、成分含量表等信息进行比对,所以无法依据检测结果来判定产品的真伪。三家机构的工作人员解释道,记者购买的商品为真品和其他乳液的勾兑物,如果勾兑物中不含有重金属和微生物,那么检测结果未必会出现问题。
此前,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也对包括闲鱼在内的12家网络二手交易平台进行调查,调查发现,不少大牌护肤品的空盒、空瓶都在二手平台上大行其道,而在2月28日,12家网络平台都已提交了书面回复函,包括整改优化方案,从信息发布、资质审核、交易安全三方面强化监督管理责任。
”售假“行为难以遏制,”鉴假“过程道路阻且崎:产品的官方检测机构“不给力”,第三方检测机构“不接受”,质检所的结果“不管用”,看起来,记者似乎已经走入围城,墙内是看不透的“假”,墙外却是摸不到的“真”。记者不禁猜想,换作是一位普通消费者,这条求真之路,他(她)又能走到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