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快手崛起之谜新浪财经

短视频总月活跃用户破5亿,三四线城市渗透率更高。截至2018年7月短视频月活跃用户数达5.08亿,占国内网民数46%,在三四线城市渗透率更高;但进入2018年Q2后增速大幅放缓,行业进入平稳期。用户日均使用时长约1小时,时长稳中有升,年轻人引领短视频风潮,寒暑假为使用时长高峰。

风险提示:政策监管风险、内容同质化风险

目录

1短视频爆发式增长,下沉流量加油助推

1.1短视频:时长短、内容多,瞄准下沉人群

1.1.1短视频产品特征:多样场景+低门槛创作

1.1.2爆款短视频:直击要点,引起共鸣

1.1.3两种屏幕浏览方式,多样产品矩阵初成

1.1.4用户画像:年轻人引领时尚,中小城市为主舞台

1.2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下沉流量加油助推

1.2.1短视频发展历程:伴随移动互联网而生,后期乘风而上

1.2.3爆发原因:4G普及铺垫道路,下沉流量提供发展动力

1.3.1短视频产业链图谱

1.3.2各路玩家纷纷入局,巨头展开流量之战

1.3.3普通用户主导内容创作,MCN机构助力分发

2短视频APP对比:差异化产品矩阵初成

2.1.1头条系优势突出,行业长尾效应显现

2.1.2不同人群各有所爱,差异化产品矩阵初步建立

3短视频冲击社交资讯应用,迈向国际小有所成

3.1.2中国企业出海成绩斐然,头条系表现亮眼

4短视频发展困境:内容合规只是第一步

4.1.1思想导向把关成难题,内容同质化程度高

4.1.2短视频不可“娱乐至死”,令人上瘾引发担忧

5短视频发展趋势:跨类别竞争,差异化经营

5.1.1跨界竞争:直播、资讯、音乐都是短视频的对手

5.1.2后来者难正面突围,另辟蹊径或为出路

6短视频案例分析

6.1抖音:最新潮的短视频,年轻人汇聚之地

6.1.1超短型视频,潮流前线代表

6.1.2抖音的成瘾机制:迅速且循环的视听刺激

6.1.3抖音的崛起:先打磨产品,后积极营销

6.1.4品牌曝光:借抖音之声,唤起用户激情

6.1.6抖音的挑战:内容优化,用户激励

6.2快手:注重生活化,记录普通人的生活

6.2.1以搞笑GIF起步,注重生活化

6.2.2快手用户:与抖音有重合,三四线渗透率更高

6.2.3快手的成功:战略转型,用户为本

6.2.4快手的挑战:内容监管,对手竞争

正文

2016年以来,秒拍、快手、美拍等短视频平台加速发展,2018年春节更成为快手、抖音等头部平台收割流量,吸引客户的黄金时期。至今,短视频行业格局初成,短视频产品以势不可挡的姿态闯入消费者的娱乐生活,各平台也在曲折中摸索前行,不断完善内容,构建内容生态。

短视频表达形式与音乐MV类似,内容之丰富却远超音乐MV。音乐MV主要是以歌曲为核心,以人物表演配合,作为歌曲发布的视觉辅助。但时下的短视频,内容多样、功能多样,已经成为了与长视频、文图、音频等内容表达形式并列的新形式。

短视频的产品特征:

1)总体时长短,不同类别短视频长度灵活。短视频长度一般在5分钟以内,但不同内容平台、内容类型视频长度差异较大,竖屏短视频时长多在1分钟以内,横屏短视频长度多在2-10分钟。

3)观看场景多样化。4G时代用户上网速度越来越快而资费却同步下降,地铁、公交、商场都可以成为用户随时打开短视频放松一下的场景。

4)创作门槛低,内容多样化。智能手机时代,短视频的创作门槛进一步降低,任何人有一台智能手机,就可以成为短视频创作者。且短视频消费观赏免费,娱乐性强,内容丰富,是老少咸宜的互联网内容产品。

短视频并非长视频的碎片版,也不是微博的视频版,它是一个全新的产品。因而短视频平台在一些特性上与长视频平台、网络游戏、微博等社交平台都有共通之处,却也有其独特的特点。

短视频的核心不同之处在于:

2)全民创作,内容免费

短视频与网络游戏相比:短视频内容娱乐性强,内容潮流更新换代快,这与网络游戏有相似之处,但短视频是一款纯免费型产品,几乎没有消费门槛。此外,网络游戏是由平台先建立规则和内容,用户再来探索和消费;但短视频则是提供分发和交流平台,由用户来创作,因而短视频用户自主权更高,内容更贴近生活。

短视频内涵丰富,具体内容包罗万象。短视频作为一种内容记录和表达的方式,与140个字的微博相似,其表达内涵无边界,具体内容千变万化,从情感表达来看,既有搞笑型、轻松型,也有严肃型;从视频主体来看,既可以是人物才艺、美式风景,也可是文字记录。

爆款短视频特征:直击要点,引起用户共鸣。短视频时长有限,尤其是抖音、快手型超短视频,1分钟以内创作者表达的内容有限,因此无论视频主题是搞笑故事、美食烹饪、化妆护肤还是才艺展示,短视频创作需重点突出,让用户能迅速明白视频主题。此外,引起用户共鸣是获得用户认可和转发的重要基础,尤其是文字、演讲、诗歌类以涵义取胜型的短视频。

典型短视频产品介绍:

1)快手:竖屏浏览,UGC内容为主,点击播放

快手短视频以用户原创内容(UGC)为主,竖屏浏览,无需旋转手机,通常视频时长在1分钟以内,属于“超短型”短视频。屏幕上通常展示多个短视频,每个视频的封面可为静态图片或动图,无文字解说或标题,点击后可播放。同时平台将根据用户点击、播放、点赞等数据优化展现视频的顺序与类别。

同属“竖屏+点击播放”浏览模式的短视频产品包括美图旗下的美拍,以美妆美颜主题著称;头条旗下的火山小视频;百度旗下全民小视频等。

2)抖音:竖屏浏览,UGC内容为主,自动播放

与抖音短视频内容展现模式相同的平台有腾讯旗下的微视和百度旗下的Nani视频,以UGC为主,平台间内容相似度较高。

3)秒拍:横屏浏览,PGC内容为主,点击播放

秒拍是典型的横屏浏览模式,按不同主题内容板块展现分类短视频。每个主题内容区以“视频流”的方式呈现,视频封面展现标题、点赞和创作团队标识,用户点击后播放。秒拍视频以专业团队创作视频(PGC)为主,且故事型内容占比更高,尤其是由长视频剪辑而成的短视频比例较高。视频时长相对抖音、快手更长,5-10分钟最为常见。

秒拍短视频与抖音、快手相比资讯、信息性更强,娱乐性较弱。而同类横屏短视频产品丰富,腾讯推出了下饭视频、速看视频(影视解读),360推出了快视频,阿里旗下土豆视频也转型为短视频平台。

4)西瓜视频:横屏+竖屏,UGC+PGC视频,包含不同视频分区

西瓜视频结合了两种不同视频浏览类型,适应不同用户需求,内容呈现“UGC+PUGC”结构。首页以“横屏+点击播放”视频流展现,而另设“小视频”板块,板块内视频以“竖屏+点击播放”展示。因此用户可在同一APP内享受两种不同的内容与展现形式。

与西瓜视频同属“横屏+竖屏”平台的有网易旗下的波波视频和百度旗下的好看视频、爱奇艺纳逗等。

年轻人引领短视频风潮。从性别上看,短视频用户与移动全网用户男女比例相近。从用户年龄上看,短视频用户24岁以下年轻人占比高于全网比例,属于最爱短视频的人群;24-30岁与36-40岁两个年龄阶层占比明显低于全网用户比例,相对不偏爱短视频。由此可猜测短视频在大学生群体中较受欢迎,而在处于事业繁忙期的职场人士对短视频消费相对较少。

三四线城市是短视频爆发的前线,中高消费人群对短视频消费较少。从消费水平上看,中等至高等消费水平人群对短视频的消费相对较少;从城市级别上看,一线和超一线城市人群消费较少。由此,所处城市越发达,消费水平越高的人群对短视频的偏好程度较低。

家庭主妇和小镇青年为典型短视频用户。三四线及以下城市正处于移动互联网流量井喷期,不论是“下沉人群”还是“小镇青年、家庭主妇”都代表着正在崛起的互联网消费力量,是此前移动互联网兴起初期未能登上舞台的人群。而从数量比例上来看,这将代表着中国更大多数人口加入移动互联网消费热潮。

2011年快手GIF的诞生是国内短视频最早的雏形。2011年初,快手推出短视频前身——GIF快手,类似于“无声版”短视频,同年11月秒拍发布,而快手不久后也正式转型为短视频社区。2013年,微博引入秒拍、腾讯推出微视,这都是互联网巨头们最初在短视频领域的布局。

2016年,短视频进入井喷时期。抖音、火山小视频、好看视频、梨视频纷纷上线,2017年土豆视频正式入局短视频,今日头条再加码西瓜视频,短视频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而2018年初,短视频格局已经初步形成,抖音、快手领跑在前,美拍、秒拍等跟随在后,但互联网巨头再度重金布局短视频,短视频行业竞争格局或将生变。

月活跃用户数持续增长,近半数网民加入短视频社区。截止2018年6月短视频行业活跃用户数突破5亿,相比2017年同比增长104%。2017年下半年是短视频月活跃用户增长井喷时期,季度复合增长率约为46%,而2018年上半年短视频月活增速明显放缓,季度复合增长率降至10%。截至2018年6月,短视频应用渗透率达46%,即近半数网民成为短视频用户。

用户增长潜力可观,跨类别竞争带来挑战。根据Questmobile《中国移动互联网2018半年大报告》数据,移动视频APP行业月活跃用户规模达10.55亿,占全网用户比例为95.3%;短视频行业APP月活为5.05亿,渗透率45.6%。故短视频行业用户增长仍有一定空间。但在越来越多应用内置短视频应用的趋势下,独立短视频平台用户增长难度将提高。

短视频社区是一个短视频创作与消费相互促进的闭环生态,“玩”短视频既包含“拍”短视频也包含“看”短视频,两类玩法原因既有共通之处,也有差异性。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尤其是4G/WiFi普及和流量资费下降给短视频行业吹来了东风。2014年是中国4G移动网络元年,此时网络覆盖率低,资费昂贵,短视频平台如快手、秒拍、美拍虽已入局,但受技术条件限制,尚未真正普及。2016年以来4G用户迅速增长,流量资费逐步下降,WiFi逐渐普及,银发一族、农村流量的涌入推动了“娱乐全龄化”趋势,短视频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预计2019年国内5G网络全面商用,届时在网速更快、延迟更小、资费更低的背景下,短视频将迎来新的爆发机遇。

短视频逆“内容付费”趋势而上,提供免费娱乐方式。在长视频、在线阅读、在线漫画付费普及的大趋势下,短视频作为逆势而上的免费型娱乐产品,适宜所有收入和年龄阶层的人群。

创作环节:有一台智能手机,就能成为短视频创作者。短视频的创作环节主要参与者是创作者,包括专业团队(PGC)、普通用户(UGC)、网红/明星等(PUGC);以及创作设备提供方,主要是智能手机、短视频拍摄工具、短视频编辑、美化软件等提供方。

分发环节:直接上传平台或由MCN机构一键分发。短视频作品按不同的短视频类型(根据视频长度、主题、目标人群等)由创作者或MCN机构分发上传至内容分发平台,如专业的长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和新闻资讯平台等。MCN机构(Multi-channelNetwork),又被称为短视频经纪公司,是联合众多网红、专业团队保持长期稳定且高质量短视频输出的中介机构,后文将对MCN进行更详尽的分析。

腾讯:微视入局早却错失先机,重新发力,打响流量之战。腾讯早在2013年推出微视,但表现欠佳,2017年腾讯曾宣告微视停止服务;2018年3月快手、抖音大热后,腾讯高调宣布“微视复活”,并大举扶持微视短视频创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与头部平台仍有距离。腾讯此后持续推出新短视频产品下饭视频、企鹅看看、速看,而这些产品诞生较晚,尚未跻身头部平台。同时,腾讯战略入股快手、梨视频等,加强在短视频领域布局。

百度:比腾讯更晚一步,正积极完善短视频产品。与头条、腾讯相比,百度在短视频领域的发展相对滞后。百度的第一款知识型短视频产品——秒懂百科APP上线于2017年9月,而另外两款娱乐型短视频产品于2018年初上线,但后续发力不足,暂未赢得领先地位。此外,百度与腾讯共同投资了快手、梨视频。

此外,新浪与秒拍合作,美图推出美拍,网易推出波波视频,各大互联网巨头纷纷推出独立短视频产品,以把握这次流量重构机遇。

主流类型已被流量巨头占领,特色平台纷纷另辟蹊径。其他平台在与流量巨头竞争时,纷纷打起特色牌,形成平台独特风格和优势,抢滩细分市场。百度和腾讯投资的梨视频就是与此前的主流视频类型不同的资讯新闻型短视频。

专业短视频团队是短视频创作“正规军”,团队保障高品质内容持续输出。专业短视频内容团队与团队型公众号有异曲同工之处,其短视频创作始终坚持同一风格或主题。以二更为例,二更是国内知名的原创短视频平台,目前已有超过万名专业创作人,合作媒体超过300家,主打贴近生活、贴近用户,以主流思想价值观为导向的短视频。

快手、头条系统治短视频河山。以2018年6月各平台月度独立设备数来看,头条系(抖音、火山、西瓜)和快手占据七成以上市场份额。快手相对抖音虽仍有一定优势,但2018年上半年以来快手月度独立设备数增长缓慢,而抖音涨势迅猛。头条系中,火山和西瓜视频势均力敌,西瓜作为混合型视频平台,与火山小视频有一定内容和用户上的竞争。

头条系用户粘性高,强者愈强促使行业长尾效应显现。从日均独立设备数看,抖音已超越快手成为行业第一,快手紧随其后,西瓜、火山小视频保持势均力敌。月度独立设备中,日均打开比例越高则用户粘性越高,故从日均与月度独立设备数之比衡量用户粘性,则西瓜视频、抖音、火山小视频为用户粘性前三甲,头条系整体用户粘性表现突出。尾部平台在用户数量落后的同时,用户粘性同样处于低位,行业长尾效应突出。

抖音爆发力突出,短视频行业龙头或将易主。在各短视频平台中,抖音的月度独立设备数走势表现最为亮眼,2018年Q1是抖音增长的爆发期,其月独立设备数月均增长约35%,季度实现翻一番,同期快手月均增长仅4%。2018Q2,短视频行业普遍增速放缓,抖音月均增长4%,快手月均增长率2%,若两个平台保持Q2的月均增速,则2018年Q3抖音有望超越快手成为行业龙头。

从不同用户的分布上来看,短视频行业已出现初步差异化产品矩阵,而用户分布也呈现分流趋势。行业内既有走“接地气”路线的快手、看点、火山小视频等,有走“时尚潮流”路线的抖音、美拍、微视等,有走资讯信息型路线的梨视频、看看新闻,还有走“高端精品”路线的开眼、场库等。不同用户也呈现出不同偏好,小镇青年、家庭主妇等更爱生活化娱乐型短视频,年轻时尚的大学生们更爱新潮有趣的短视频。

女性爱美妆娱乐,男性爱故事资讯,不同短视频平台自成风格。各平台中女性比例最高的平台是美拍和小咖秀,美拍依托美图以美妆主题视频最为突出,小咖秀支持音频字幕,趣味视频为亮点。而男性用户比例最高的是西瓜视频和看点小视频,资讯故事类内容突出。总体而言竖屏娱乐型短视频女性比例更高,而横屏资讯型短视频男性比例更高。

秒拍、小咖秀最受年轻人喜爱,快手抖音老少咸宜。从年龄分布来看借力微博的秒拍和小咖秀年轻用户(24岁以下)占比最高。而中老年用户(40岁以上)占比最高的平台分别是西瓜视频、看点视频。抖音、快手等头部平台用户年龄分布趋于均匀,适宜各个年龄阶层用户使用。

高收入用户对资讯知识型短视频更喜爱,娱乐型视频受众更广。用户从收入角度看,快手、看点用户中,中低收入(月薪5000元以下)人群占比较高;而梨视频和开眼是中高收入(月薪万元以上)占比最高的平台。梨视频是新闻资讯型短视频,可以让用户了解最新时事新闻、国家领导人动态等;而开眼是知识、信息型精品短视频平台,用户可以观看高品质风景纪录片,学习生活医学知识等。

除行业总体变化趋势外,各行业头部平台受冲击影响不一。下文将以2018年上半年每月净增活跃用户数分析各类内容头部平台的表现:

1)短视频加速赶超,抖音成就瞩目。快手、抖音都属于迅速积累活跃用户数的平台,但就上半年活跃用户数增幅来看,抖音远超快手,在短短半年内月活用户增长上亿。

3)新闻资讯类损失明显,今日头条未能幸免。今日头条、腾讯新闻、网易新闻的月活在2018上半年经历了阶梯式下滑,除3月受假期结束的集体上扬外,其他月份经历不同程度下跌,腾讯新闻、网易新闻上半年累计月活下跌近2000万。即使今日头条内置西瓜视频和小视频,也经历了累计600万的月活下跌。

4)网络文学、漫画受影响较小,掌阅增长可喜。网络文学类的阅读型平台经历小幅月活下跌,掌阅在积极的书籍内容拓展和阅读营销方面的努力取得可观成果,上半年掌阅累计月活增长约1000万。

中国娱乐型短视频平台出海获得可观成绩。尽管国外如Facebook、Instagram、Twitter等社交平台较早引入短视频功能,但真正娱乐型独立短视频APP也是在最近两年才开始流行。国内今日头条收购Musical.ly、FaceU激萌(旗下拥有Ulike短视频),快手、抖音、火山等纷纷推出海外版,且在过去一年内获得了较好的成绩。

巨头出海收割东南亚、印度等地互联网红利。娱乐型短视频新潮流出现后,以今日头条为首的企业逐步探索将短视频向全球推广,东南亚、印度等地移动互联网发展滞后于国内,则在国内移动互联网人口红利逐步消失时,短视频企业看到了东南亚等地的流量机遇。此外,日韩美俄等国也尚未有成熟的娱乐型独立短视频产品矩阵,抖音、快手等也纷纷涌入这些发达国家抢夺细分市场。

同一平台内容同质化来自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思想导向不越界”仅是第一步,短视频思想导向影响深远。知识付费、直播、短视频等新兴互联网内容在传达创作者才艺的同时,影响着观赏者的思想观念。2017年5月新华社发布的一篇调查报告《95后的谜之就业观》显示95后对主播/网红类职业展现出很高的评价。即使未来的短视频不再踩到监管红线,以抖音为首的娱乐短视频对人们的思想导向的影响不可忽视。

短视频无罪,内容创作有道。短视频作为一款创新型内容表达形式,突破了微博图文版的内容表达范围,降低了大众进行视频创作的门槛。尽管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备受争议,但不可否认新型短视频确实在丰富网民的娱乐生活、提供更多彩的内容选择。精品型短视频平台正在崛起,抖音快手也在优化内容,未来的短视频将更健康更积极向上。

短视频的大热让更多资本流入短视频领域,而短视频迅速在互联网内容产业占据重要地位也揭示了短视频未来可观的前景。各类互联网应用不断丰富内容,纷纷引入短视频板块,独立短视频平台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行业内,BAT纷纷入局,短视频行业龙头初定,行业长尾效应凸显,尾部平台可通过特色内容、差异化经营获得独特市场地位。

跨类别竞争下的跨类别经营是目前互联网内容产业主趋势之一。引入短视频丰富内容表达方式和增强用户粘性,引入微博式信息流构建内部用户交互生态,引入游戏中心以提高用户留存和增加变现渠道等,各平台积极拓展内容板块以适应不同消费者需求,最大程度减少跨类别竞争引起的用户流失。

购物型、知识型短视频市场仍是一片蓝海。海外代购/海淘专属短视频平台、购物试衣/口红试色购物短视频、商业资讯短视频、生活常识短视频、英语学习短视频等细分领域短视频平台都可以是另辟蹊径的发展道路。其用户群体或未能与抖音、快手相比,但也不会与快手、抖音正面竞争,成为“类抖音、类快手”产品。

抖音与快手是当前短视频行业当之无愧的领头短视频平台,也是综合实力最为突出的平台。抖音、快手在打磨产品、积极营销、内容管理等多方面经验,值得后来者借鉴学习。

前文已介绍抖音的基本浏览模式——无边界全屏浏览,又可称之为“懒人模式”(无菜单、无需点击),以竖屏浏览为主,用户可通过向上滑动切换短视频。其基本特点包括:

抖音分发:小范围测试短视频潜力,头部短视频获大规模推广。抖音短视频由平台中心化筛选和分发,长尾效应非常突出。一段内容通过审核的短视频首先通过小范围分发测试其潜力,如分发给同城或附近10万用户,当该短视频的受欢迎程度(以点赞、点评、转发等指标统计)达到一定门槛,短视频被鉴定为通过测试,并大范围分发至全部或同地区抖音用户首页。因此抖音分发机制以视频内容质量为基础,大大提升了优质视频传播效率,弱化了视频创作者身份门槛。

抖音“令人上瘾”之称名副其实。以日均独立设备数与月度活跃用户数之比来衡量应用的粘性,则素有“上瘾”之称的网络游戏的该比例在30%-60%之间。而参考2018年6月数据,则快手、抖音、西瓜、火山等短视频的用户粘性均较高,抖音该比例高达46%。因此抖音“让人刷得停不下来”的说法并非浪得虚名。

强娱乐性带来感官享受,免费内容无消费压力。不论是网络游戏、还是抖音,都带给人们感官上的刺激和享受,大脑能够从视听盛宴中分泌如多巴胺等化学物质使人感到愉悦和兴奋。而抖音更棋高一着之处在于其循环且迅速的即时刺激,这种不断正向反馈的感官刺激让用户感到快乐,从而难以停下刷抖音的步伐。而抖音内容轻松、完全免费,对用户而言无需担心消费负担的问题,更进一步促进用户放松。

抖音的崛起是在2018年初用户井喷中得到体现,但抖音的崛起早在2016年发布之时就埋下伏笔。从抖音的成长来看,可以将抖音的成长划分为“静心沉淀,打磨产品”、“活跃营销,拓展用户”、“用户维护,内容运营”三个方面。

1.静心沉淀打磨产品

抖音自2016年9月发布之后经历了将近一年的打磨产品期,发布一年内更新了25个新版本。在发布半年后,抖音的下载量才开始逐步上升,下载量保持在稳定水平。这一时期的抖音致力于用户体验的提高和打造一款好产品,其打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用户拍摄更美的视频。抖音在拍摄功能上进行了一系列完善,完善滤镜、贴纸、尬舞机玩法、特效、360度全景视频等,为用户拍摄、剪辑、后期制作视频提供了更多样更便捷的选择。

2)拓展视频内容,促进短视频创作。抖音不断拓展音乐库、上线直播、有奖问答等功能,从而丰富抖音短视频的内涵,适应不同用户娱乐需求。

2.活跃营销拓展用户

当产品功能和操作都相对完善后,抖音开始着眼于拓展用户。为了树立鲜明的品牌形象,导入更多流量,抖音积极进行营销,增加曝光。抖音营销攻略主要包括:

3.用户维护内容运营

在吸引用户到抖音平台上以后,抖音一方面继续完善功能,另一方面完善用户维护体系,保证抖音平台上持续的高品质内容输出。抖音针对不同类型和专业程度用户推出差异化用户维护策略,激励用户进行短视频创作。

抖音与多方品牌合作,互利共赢推动短视频创作。抖音作为年轻人最喜爱的时尚潮流之地,不仅为品牌提供流量入口,更能以新内容新创意促进用户创作短视频。抖音合作方既包括生活品牌摩拜、汉堡王、美赞臣,网游品牌《皇室战争》等,也包括全国体育总会、西安、甘肃敦煌等地方旅游部门等。

品牌案例:汉堡王

抖音重推汉堡王新品挑战活动,线上线下联动促销售。2017年9月汉堡王推出新品烤猪肘堡,联合抖音推出#舔到肘,算你赢#活动,线上以挑战赛形式鼓励抖音用户积极参与美食挑战和短视频创作,下线推出线下主题体验店。短短一周内,抖音站内挑战区视频播放量达3015万人次,线下覆盖人流达65万人,更有新浪、搜狐、好奇心日报等媒体追踪报道,促进烤猪肘堡销量提升25%。

抖音量身定制西安旅游计划,五一西安旅游收入创新高。2018年4月19日,西安旅发委与抖音正式签订合作协议,抖音为西安量身定制“四个一计划”:文化城市助推、抖音挑战赛、旅游路线探索、拍摄“抖音版”西安纪录片,挖掘西安独特城市文化,以全方位流量扶持西安特色曝光。而这项计划的成果显著,抖音挑战赛在短短两周内获得6万多人次参与,2亿观看和1400万点赞。西安在五一期间游客达1015万人次,同比增长69%,总旅游收入达45亿元,同比增长139%,创历史新高。

3)品牌挑战赛收入5亿元。2018营销峰会上,抖音提出半年举办品牌挑战赛61场,赛事价格在240-1000万元之间,假设每场赛事均价500万,全年共100场,则抖音全年挑战赛收入可达5亿元。

1)思想导向难把关

视频内容合规不越界,积极倡导主流正能量。抖音作为UGC/PUGC内容为主的社区,依赖于海量用户自发创作短视频,为了创作差异化视频,俊男美女、搞怪、猎奇等视频纷纷上线。前不久的制作奢侈品假货、低俗露骨等被点名批评的视频就在此列。如何做到真正使抖音成为“记录美好生活”的所在地,不仅仅需要优化算法、增加人工审核,还需要有更完善的机制系统性保障视频的高质量。目前在全球占据绝对领先地位的UGC视频内容社区Youtube值得国内一众短视频平台学习。

2)内容多样化依赖用户

3)视频内容实用价值低

快速浏览模式不适宜知识型短视频,摆脱“无收获感”成难题。抖音的“娱乐属性太强,让人上瘾”“刷完后无实际收获”成为部分用户对抖音的诟病点。尽管抖音已出现常识型、小知识型短视频,但这类短视频占比较低,且在抖音“10分钟看30个短视频”的快速浏览机制下,夹杂在搞怪、萌宠、俊男美女短视频中的小知识视频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抖音可行的改进措施可能是1)增加知识/资讯类板块,2)独立开设一个新的知识型APP,3)优化主页展示,允许自定义标签。但这几种方法有各自的利弊,且抖音的娱乐属性并不会从根本上改变。

趣味视频成亮点,面向大众走“接地气”路线。快手作为最早的短视频产品之一,前身是快手GIF,因而快手最早的形式更类似于有声版GIF,搞怪、搞笑主题视频占比较高。与抖音“记录美好生活”和时尚潮流的定位不同,快手宣扬“每个人都值得被记录”、“生活,没什么高低”,面向全体大众用户,鼓励各类原创生活段视频。

快手与抖音的相同之处:

1)超短型视频,竖屏浏览。快手视频时长并非抖音的15秒,而是7秒/17秒/57秒三种长度,竖屏浏览也是快手与抖音的相似之处。

2)可配音乐,UGC内容为主。许多短视频在抖音、快手上同步上传,这些超短型视频均可配乐,由普通用户主导创作。

快手与抖音的不同之处:

1)快手非“全面屏自动播放”型,快手一页展示4个视频,即视频封面,只有用户点击进入后视频才开始播放,而抖音则是自动播放,用户“无需”点击选择,相比而言快手型更容易让用户找到自己喜欢的视频主题。

2)内容生活化。快手由GIF演变而来,生活型(美食、美妆、萌宠)等类别视频占比较高,且用户在三四线城市集中,走“农村包围城市”路线。且快手并未大规模邀请明星入驻,在品牌运营商不向名人、大V倾斜,鼓励普通用户原创视频。

快手用户与抖音有所重叠。抖音与快手用户画像上的共同之处:年轻用户比例较高、女性比例高。而用户组成上,抖音、快手的用户也有重合,且重合比例不断上升,截至2018年2月达15%。

快手在三四线城市渗透率更高。从城市角度来观察抖音、快手的用户,则抖音在一二线城市渗透率较高,而快手在三四线城市渗透率较高。从收入和学历来看:快手用户相对抖音学历水平较低、收入水平较低。

快手前期积累用户成既定优势,但后来而上的抖音注定与快手共享龙头宝座。抖音与快手之争似乎并不如京东与天猫之争那么分明,抖音与快手树立的品牌形象使得两个平台的核心用户是有所区分的。快手有先发优势占据三四线城市用户群体优势,而抖音品牌建设更胜一筹,从2018年Q2两个平台表现来看,快手月活跃用户增长几近停滞,而同期的抖音却增长将近50%,故虽然快手仍坐“第一”的宝座,但其后续发力不足,用户增长天花板隐现,而抖音仍有一定成长空间。总体而言,即便抖音继续成长,快手已经打下的江山不会丢失,快速强调“记录普通大众生活的”快手与“捕捉美好生活片段”的抖音注定共享短视频红利。

快手于2012年转型短视频,稳步增长积累用户。相比2016年才成立的抖音,快手“年长”不少,发展历程相比抖音也更坎坷。抖音在前期打磨产品期后开始了风风火火营销之旅,其增长呈现“阶梯式上行”,而快手则是点点滴滴积累的逐步增长中壮大。快手在头部短视频平台中一直保持相当高的热度,直至2018年3月抖音作为后来者超越快手。

1.以GIF发家,战略转型

无声GIF表达内涵受限,转型短视频更好记录生活。快手的前身为快手GIF,发布于2011年3月,主要内容仍是GIF。但GIF的应用场景有限、难以吸引大量用户,故快手2012年11月开始转型短视频社区,历时一年转型为短视频社区,并确立面向普通大众的市场定位。

1)不断完善功能和界面,优化用户体验。抖音曾发布近50个版本的APP,则快手与抖音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快手发布的版本有上百,持续的修复错误和优化用户体验,到后期应用上大刀阔斧的改进逐步减少转为细枝末节的调整。这一时期的快手并未以大量的营销、明星代言吸引用户,而是通过完善产品、开发直播、传播有趣内容以吸引用户,尽管这一时期的快手并未经历爆发性增长,但长久的持续积累让快手获得了超过3亿的总用户。

3.加速曝光,对外扩张

2)线下互动,走亲民路线。快手曾发起多次“转发即赠电影票”活动,参与了《爱乐之城》、《解忧杂货店》、《心理罪之城市之光》等多部电影的赠票活动。此外,快手进行了两次大规模活动的线下宣传,《快手的500个家乡》、《快手带你看世界》,获得了良好的用户反响。

快手与抖音面临相同的内容监管与优化的问题。快手在视频内容领域与抖音面临着相同的问题,且由于用户群体的问题,快手面临低俗内容的威胁甚于抖音。快手同样依赖用户自主创新内容、缺乏平台方的内容培养,知识型内容少、收获感弱。且快手核心人群的受教育程度、消费水平逊于抖音,内容监管难上加难。

抖音后来者突围,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抖音在2018年的迅速崛起,在同一赛道上奔跑的快手面临的是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

1)用户增长停滞的快手V.S.增长迅猛的抖音。尽管从用户的数量上来看,自三四线城市发展起来的快手所积累的大量用户是抖音尚无法匹敌的。但2018年以来,抖音“快、准、狠”的营销和产品运营,让抖音用户高速增长,据艾瑞咨询,抖音进入2018年以来月度独立设备数增长2倍以上,即便下半年增速放缓,抖音也有机会超越快手成为行业龙头。

THE END
1.抖音产品分析抖音是一款由字节跳动开发的音乐创意短视频社交软件,是一个面向全年龄段的短视频社区平台。用户可以通过这款软件选择歌曲,拍摄短视频,形成自己的作品,并支持一键发布到社区,获得他人的点赞、评论和分享。 主要功能: 短视频拍摄与编辑:提供丰富的拍摄特效、滤镜、音乐等,让用户轻松创作个性化短视频。 直播功能:用户可以...https://www.imspm.com/chanpinjingli/755517.html
2.答题金句01「短视频」的新类型新特点及未来发展前景2.抖音、快手竞争格局已定,短视频延续“两超多强”态势 3.内容由野蛮生长向良性增长过渡,用户消费升级 4.行业痛点迎来困局之变,规范出台倒逼优质内容生产 二、短视频行业发展热点聚焦 1.短视频“带货”作为变现亮点,带动平台升级 2.“短视频+X”到“X+短视频”,短视频成互联网标配功能 ...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809278333780097
3.抖音电商官网抖音小店入驻抖音电商致力于成为用户发现并获得优价好物的首选平台。同时,抖音电商积极引入优质合作伙伴,为商家变现提供多元的选择。短视频、商家自播、主播带货,满足商家达人多形式变现需求。https://www.douyinec.com/
4.抖音电商开启“抖音55潮购季”,上百场特色直播力推品质好物活动期间,该平台将持续助力非遗匠人,达成推广文化与流量变现的平衡,用实打实的收益激励更多非遗匠人线上带货,向大众推广非遗文化。 据了解,本次活动抖音电商投入亿级流量资源和平台补贴,辐射抖音6亿日活用户,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品质生活新选择,为上海品牌及商家提供市场新增量,努力引导潮流生活新消费。http://news.hnr.cn/djn/article/1/1388108196262055936
5.揭秘抖音测评账号5种类型,4个要点我看过一个专门做女装服饰测评的男性博主,以严谨且极端的方式测评,获得了许多女粉关注。 其实说实话,美食探店、酒店探店,本质上也属于测评的一种类型。 以上就是五种最常见的测评类型,每一种都能吸引用户的关注且产生带货效果。 06 做测评账号的四个要点 ...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546862-1.html
1.抖音属于什么电商平台运营抖音通过用户生成内容的方式,推广各种品牌和商品,实现营销和销售。在抖音上,商家可以开设店铺,展示...http://www.gzxzcny.com/ask/465422.html
2.抖音发展历程及商业化进展如何?问答集锦2016 年 9 月,抖音正式上线,初期定位于年轻用户群体、主打音乐风格,用户可 以轻松制作和分享带有音乐...https://www.vzkoo.com/question/1731396316892766
3.抖音时代风采,创意潮流与时代风貌展现的视频风采3、社交平台:抖音短视频强化了个体间的社交互动,人们可以通过点赞、评论、分享等方式进行交流,增进友谊。 4、创意表达:抖音短视频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华和创意的平台,鼓励用户通过视频表达自我。 最新抖音视频以其特点、影响力和价值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娱乐内容,还成为了信...http://m.chggood.com/post/1357.html
4.抖音直播带货重塑电商销售模式,新势力崛起的力量之源抖音,作为一款领先的短视频社交平台,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和极高的活跃度,近年来,抖音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成功将社交与电商紧密结合,创造了一种全新的销售模式,直播带货,即以直播的形式,通过网红、明星或专业主播的引导,实时展示和推销商品,实现电商销售。 http://jiaju369.net/post/4411.html
5.抖音号营销:商家追捧的短视频平台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数字时代,商家们纷纷寻找新的营销突破口,而抖音号营销无疑是当下最炙手可热的选择。作为一名深耕市场多年的营销实践者,我亲眼见证了抖音从一个单纯的娱乐平台,逐步演变成各大品牌竞相角逐的营销阵地。抖音号不仅汇聚了海量用户,更以其独特的算法和内容形式,让商家的每一分投入都能获得意想不到...https://www.batmanit.cn/blog/k/51040.html
6.抖音平台有哪些特点和优势?1、用户群体庞大:抖音平台拥有大量用户,并且用户边界不断扩大。 用户更加丰富、更加多元化。 用户活跃度高,使用平台频繁,使得用户对抖音平台有很强的粘着力。 2、内容丰富多样:抖音平台拥有各类短视频内容,包括娱乐、喜剧、教学、美食、旅游等,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同时,用户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上传各种类型的...https://m.bjhwtx.com/h-nd-59702.html
7.抖音,B站,小红书三大平台品牌投放特征与建议目前,小红书,抖音,B站作为品牌投放的主要平台,应该如何选择? 一.抖音 平台特征 用户类型:抖音用户男女均衡,以19-30岁年龄阶段用户为主,一二线城市用户偏多、南方用户偏多。 内容形式:表演剧情、vlog、颜值出境等丰富多样的短视频展示形式,内容质量持续增高并逐步向营销发展。随着抖音运营越来越精细化,具有差异化的...https://blog.csdn.net/weixin_59890645/article/details/119316539
8.产品与算法:抖音快手的生态成因除了时长(90min/d)&用户规模(dau3~6亿),抖快的价值独特性更体现在两大超级产品参与内容创作者群体众多(快手内容创作用户达3亿,抖音过去一年创作者新增1.3亿),真正尽量让每个人做到看见世界&记录世界。抖、快的最大共性,在于技术进步下媒介的便捷性(生产和理解门槛都很低的短视频)和算法的先进性(依靠推荐算法...https://www.zhitongcaijing.com/content/detail/348912.html
9.电子商务—资讯摘要(2024年8月12日)从“进淄赶考”爆火,到哈尔滨中央大街的新式营销,再到天水麻辣烫带动甘肃旅游,抖音通过短视频和直播等形式,成功地将各地的文旅特色推向了全国。和传统的OTA平台相比,抖音最大的优势依然是自己的内容和流量。 快手在文旅市场早有布局,呈现出清晰且逐步深化的趋势,核心仍然是靠内容驱动。2021年和2023...https://www.mengcheng.gov.cn/XxgkContent/show/2662296.html
10.狂奔在启蒙教育的路上,斑马AI课如何利用国庆假期增长获客斑马AI课的主要私域流量承接平台为APP、公众号、抖音,以大众常用的社交平台为主,聚集粉丝数量较多,而微博,小红书,B站作为时尚潮流平台较少管理运营且内容与抖音相似,导致用户关注度不高。 总体各个平台的账号比较精细,能够很好的去统一承接流量,收集用户关注度。 https://www.lanhaiqingbao.com/suibi/15406.html
11.“广播扩散”传播模型门头战略流行“周期步骤因素...广播模型,刻画了思想、谣言、信息或技术,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进行的传播。大多数时事新闻都是通过广播形式传播的。 这个模型的目标是描述一个信息源传播信息的过程,可以是政府、企业或报纸,它也适用于通过供水系统传播污染的情况。 但是,这个模型不适用于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思想或传染病。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details/id-482788/
12.抖音平台特点,适合什么类型的行业带货主播?综合教程教程本篇教程讲抖音平台特点,适合什么类型和行业带货主播,喜欢的一起来学习吧! 学完本课内容后,同学们可以根据下图作业布置,在视频下方提交作业,老师会一一进行解答。 那就开始今天的课程吧。 1.从抖音Slogan分析平台特点,内容风格偏潮、酷、美好。从用户结构看,女性用户偏多,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城市,文化水平普遍较高,...http://www.huke88.com/course/57024.html
13.聚焦数字经济降发展,10起长三角典型案例发布行为人侵害他人人格权,应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的,对应责任应当与行为的具体方式和造成的影响范围相当。本案中,抖音平台用户基数大、信息发布分散快、涉及面广,视频会根据平台算法针对不特定人群进行随机或定向推送,人民法院结合平台特点和实际情况明确了被告通过省级媒体或《人民法院报》刊登道歉...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1092163
14.抖音带货视频有哪些类型?抖音带货佣金比例家常菜或小吃教程类视频对于有非常丰富厨艺经验的宝妈来说,短视频或许就是一个展现自己的平台。 在抖音平台上,有很多种方法都可以赚到钱,比如说有一些用户当博主接广告,还有一些用户通过带货拿佣金。那么,抖音中有哪些带货商品的类型?抖音平台带货的佣金比例是这样的? https://www.maijia.com/article/526312
15.短视频的内容类型有哪几种?它的内容应该符合哪些要求?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短视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搞笑、美食、旅行还是教育,短视频涵盖了各种内容类型,满足了用户的不同需求。本文将围绕“短视频的内容类型有哪几种”这一主题,为您详细介绍短视频的各种内容类型以及制作要求。 https://xueyuan.yixiaoer.cn/article/25442
16.抖音快手是电商平台?直播带货新规征求意见结束南方plus现实中,第一类平台更多是指传统电商平台,比如淘宝、京东,其开设了直播功能;第二类平台更多是指新兴直播平台,比如抖音、快手,主播直播带货时,接入第三方电商平台的商品链接。引起争议的主要是第二类平台。 “典型的电商平台特征是一边是用户,一边是商家,平台在中间撮合。但直播平台一边是用户,一边是渠道,我们是做流量生...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09/02/c3983680.html
17.抖音的平台现状以及内容营销分析–诺思造成这个区别的,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用户画像类别的不同,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平台的刻意引导,这点我们可以很明晰的感觉出来,抖音相对于快手,无论是内容还是用户质量,都是更强一筹的。加上抖音运营的强干预,导致现在平台特征的标签明晰化,虽然抖音上的用户已经在向三四线城市下沉,但是整体水平还是远远高于同类型的短视...http://www.esihui.com/45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