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注册要按照《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来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类别。在注册商标的时候,申请人根据自己的主营业务,来判断应该选择哪些类别进行注册,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它关乎到企业未来的发展。
(一)确定商品或者服务分类
1、一般情况下,申请人根据自己的主营产品在《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上来选定大的类别。如申请人的主营产品是大衣、鞋、钱包。那么根据分类表的目录,我们很快可以判断大衣、鞋属于25类。钱包属于18类。
(1)原料、未加工的产品或半成品原则上按其组成的原材料进行分类。
(2)成品或者半成品按其组成的原材料分类时,如果是由几种不同原材料制成,原则上按其主要原材料进行分类。
(3)制成品原则上按其功能、用途进行分类,也可以根据这些制成品的材料或者其操作方式进行分类。
(4)多功能的组合制品可以根据产品中各组成部分的功能或者用途,把该产品的各个部分分在与这些功能和用途相应的不同分类里。
(5)商品构成其他商品的某一部分,原则上与其他商品分在同一类里。但是这种同类商品在正常情况下不能用于其他用途。
商品和服务分类选择的原则是我们在《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里找不到适合自己的产品项目或者服务时所应用的。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分类。
(3)38类。3802群组,通讯服务。
(4)39类。运输、物流服务。
电子商务行业必须在这四个类别进行注册,缺一不可,这才能进行全面的保护。像这样跨类别商标注册的情况很多,再例如:家电行业。都是需要通过多类别注册,才能维护自己的商标权益的。像电子商务行业、家电行业这样的情况,需要特别注意,如果在类别上选择不当,就会对商标的保护力度不够,从而无法全面的保护自己的商标权。
企业成立初期,注册商标以预算、成本为前提,首先是把与自己经营的主营产品先保护起来,这是开拓市场的一步。甚至有的市场,必须以申请商标为前提,必须注册商标,如果没有申请商标,就不让经营者进入这个市场。比如说:淘宝商城。
商标专用权的保护仅仅体现在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产品上。根据商标申请指南,商标注册是按照每标每类收取费用的,一个大类算一个申请。每个大类可以选择10个以下(包括10个)的商品或者服务项目,如果超出10个,增加一个多收取一个产品的商标申请费。一般情况下,企业都是根据自己的主营业务,去选择商品分类。以节约成本。
根据我国现行《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的特点,也是真正为了给商标申请人节约一些商标注册成本和让注册商标获得全面的保护。我给大家来介绍一下对这些小的商品和服务项目的选择的技巧:
(1)选择范围比较大的商品项目名称。比如说26类里面的2601群组里面的“发夹”,在这个群组里面还有其他关于发夹的商品项目名称:头发夹(发夹)、卷发夹、条状发夹(发夹),这些都是统称为发夹,所以,我们首要选择的就是发夹,将范围比较大的商品项目选择后,再根据主要经营商品对范围比较小的商品项目进行选择,从而实现用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的保护效果。
(2)如果《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中没有确切的小的商品项目名称,我们可以选择与所经营产品功能相近似的商品项目,或者选择与所经营的产品项目的主要组成部分,从而达到保护产品的商标权。
2、展望未来,对未来商标市场进行规划。
企业在自己的主营产品上注册商标后,这才完成了商标保护的第一步,这是最初级的。
为了更加全面的保护自己的商标权益,更应该考虑一下,在与企业主营产品相近的类别或者同行业的不同类别注册商标。
(2)在同行业的不同类别注册商标。例如说:家电行业。家电行业,是我国比较大的行业之一。根据不同的家电产品的种类,在《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里,就被分到了不同的类别。如:电热水器、冰柜等在第11类、洗衣机在第7类、CD播放机、电视摄像机在第9类。在同行业的不同类别注册商标,这是商标全面保护的一个手段。
(三)商标全类注册的意义
全类注册是一种针对优秀商标而设计的重要防御战略。这一战略的方法就是同一商标运用于完全不同种类的产品或不同行业,防止他人在不同产品或产业上使用贵公司的商标。因为同一商标使用的商品或服务类别有一定限制,产品或服务跨行业、跨种类时,就必须分别注册,以达保护的目的。
选择商标注册类别,首先要明确自己的企业类型,然后根据企业的商品和服务属于《商标法》规定的哪个大类别,如果分别属于不同的类别,这几个类别的商标都要进行申请。
一、亲自到商标注册大厅查询
1、查询人可到中国商标大楼,在商标注册大厅查询窗口出示《受理通知书》或所缴纳商标规费收据复印件及商标图样进行查询。对变更、续展、转让、补证等申请办理情况进行查询的,还应提供商标的注册号或申请号。
二、发函查询
2、商标局查出结果后,及时函告查询人。
注意事项
查询人办理查询业务时,应提交商标局发出的《受理通知书》或复印件。若《受理通知书》丢失,则须提交缴纳商标规费收据复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