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2年,美国本土一家小型玩具公司DieceLisaIndustries便就草莓熊问题起诉迪士尼,声称《玩具总动员3》中的草莓熊(Lots-O'-HugginBear,简称Lotso)侵犯了其名下拥有的可穿戴毛绒“LotsofHugs”玩具熊的商标权。毕竟,迪士尼的草莓熊英文名字全称Lots-O'-HugginBear和原告的商标名LotsofHugs真的太像了,就连形象都是熊(虽然具体形象有区别)。
原告商标logo
而对草莓熊,相信读者并不陌生:外表粉粉嫩嫩,同时身怀草莓体香,看起来一副非常人畜无害的憨厚熊样,但他在《玩具总动员3》中,是牛仔伍迪、巴斯光年和其他玩具伙伴的死对头。他在被自己的小主人抛弃后出现了严重的精神问题,对幼儿园新家的玩具伙伴们百般刁难,实行宛如监狱一般的恐怖“统治”,堪称全片最大反派。
《玩具总动员3》中的草莓熊
草莓熊IP商品在玩具总动员主题酒店商店里(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官网图)
因为《玩具总动员3》中出场的玩具角色非常明显地模仿了现实生活中的玩具,因此,此前地方法院和巡回法院(即美国的上诉法院)均裁定,迪士尼受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保护(注:该修正案涉及言论自由FreedomofSpeech,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裁定任何形式的出版审查行为均违反第一修正案,属于违宪行为),即各种资讯和观点(通常包括模仿和讽刺)有自由出版的权利,并且适用于各种媒体。换言之,迪士尼为草莓熊这样一个心灵扭曲的反派熊起了一个充满温情的名字(英文名全称有很多抱抱的意思),可以被理解为是迪士尼对现实玩具形象表达其恶搞或反讽意见的产物,受到美国言论自由的保护。所以,迪士尼在该案于2021年和2022年的两次审判中,都胜诉了。
草莓熊在电影中展现的凶狠一面
言论自由?商标之争?
看到这里,读者们也许会疑惑,这和我们常见的IP侵权情况不同呀,名字虽然相似,但形象差别太大了。而问题,也恰恰正好出在商标名字上。
2008奥林匹克熊猫玩偶
DieceLisaIndustries表示,在《玩具总动员3》取得了巨大成功后,自己公司因此丧失了不少合作机会,因为合作方都怕自己的产品被消费者误认为是草莓熊,甚至被迪士尼找麻烦,因此,DieceLisaIndustries被迫将他们的熊重新命名为“Hugalots”(即Hugalots,还是没有脱离原来商标名“很多抱抱”的核心意思)以避免和草莓熊混淆。
《大熊贝尔蓝色的家》海报
在此前的诉讼中,DieceLisaIndustries以不正当竞争和侵犯商标权的名义将迪士尼告上法庭,并要求对上述侵权进行赔偿并对草莓熊未来的使用权作出判决。原告在诉讼书中也指出“迪士尼非常积极地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并历数了在过去迪士尼为保护《玩具总动员》第一、二部中人物角色所运用的法律措施。这不仅令人感觉意味深长。
案情大逆转:自由如何界定?
原本该案在去年就已经由美国联邦第九巡回法院结了案,但在今年6月初出了一个新判例,令美国最高法院推翻了巡回法院对草莓熊案件的判决,要求发回重审。
新判例的具体情况是这样的:一家名为VIPProducts的公司推出了一款宠物玩具,玩具名字充满了恶搞意味:SillySqueakersMr.Poops!包含了傻冒(Silly)、粪便(Poops)等词汇。但其产品外形和号称“美国最古老的注册酒厂”JackDaniel的一款产品高度类似。尽管玩具附上了一个“它与JackDaniel酒厂无关”的标签,但也阻止不了酒厂起诉宠物玩具公司,要求对方将玩具召回。
酒厂产品(左)与恶搞宠物玩具(右)令人很容易混淆
因为酒厂认为:VIPProducts违反了美国联邦商标法,该法通常围绕消费者将所谓的侵权行为与商标真正所有者生产的产品混淆的可能性展开。而涉案玩具在外形上与酒厂的产品极其相似,但名字涉及粪便字眼,让消费者很容易误以为该产品属于酒厂生产,有损害酒厂声誉。而美国法院也支持了酒厂的请求。
根据这项裁决,美国最高法院认为,草莓熊一案中的焦点集中在商标名称的高度相似并引起了混淆而影响了商标持有人的利益,因此,并不受第一修正案的保护,而属于商标法的管辖范围。
因此,DieceLisaIndustries上诉表示:巡回法院的裁决“从根本上扩大了适用范围”,超出了美国商标法中言论自由条例保护艺术作品“文化意义”的初衷。
有着“最强法务部”的迪士尼对决美国本土小玩具公司的这场官司最终走向如何,中外玩具网也将继续跟踪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