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是不是小米公司的专门称谓?湖南怀化市鹤城区两家姓米的商人对此并不认可。不过,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8月14日,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小米公司”)从北京发去了侵权通知函,告知两位米姓商人,其企业名称中带有“小米”字样的行为,已侵犯到小米公司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且构成对小米公司的不正当竞争。
为此,小米公司要求两名商家在收到通知函后的10日内,停止在企业名称中使用“小米”字号,否则将依法通过行政投诉或诉讼途径处理。
对于通知函,涉事商家均表示“无法理解”,他们说,自己只是以自家姓氏注册了企业名称,并且自己的经营范围跟小米公司完全不同,“哪里侵犯到小米公司的权益”?
两位“小米”商家同日收到侵权通知函
米女士的店门口挂着“泡沫洗车”的招牌。(受访者供图)
怀化市鹤城区市民米女士介绍说,2011年,她利用自家门面开了一个汽车美容店,并在店门口挂上了“泡沫洗车”的招牌。2015年,当地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市民创业,于是,米女士便去工商部门注册了营业执照,为了方便好记,米女士用自己的姓氏作为企业名称,取名为“小米汽车美容用品店”。
令米女士没想到的是,叫了七八年的店名,却给自己惹来了麻烦。
米女士收到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寄来的通知函。(受访者供图)
2023年8月14日,米女士突然收到了小米公司从北京寄来的一张侵权通知函。通知函称,米女士在企业名称中使用“小米”字号,存在商标侵权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通知函显示的落款为“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务部”。
对于上述通知函,米女士感到“莫名其妙”。她说自己只是为了店名好听好记,才用自己的姓氏进行工商注册,且挂在店里的招牌一直都是“泡沫洗车”,跟小米公司的电子产品业务并不冲突。
米先生收到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寄来的通知函。(受访者供图)
同样收到小米公司发来的侵权通知函的,还有鹤城区的另一位米姓商家。今年40多岁的米先生,经营着一家汽车维修店已近20年。2016年,因为家里小孩入学的需要,米先生便到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同样用自己的姓氏,注册了企业名称:“小米汽车维修厂”。
对于小米公司发来的通知函,米先生态度强硬地回应:“我本来就叫小米,都叫了几十年了,让他们告去吧,不管怎么告我都叫小米。”
米姓在中国人的姓氏中并不鲜见,是不是这些商家都不能以“小米”作招牌?除了上述的湖南两位商家外,还有其他商家也会接到相同的“侵权通知函”吗?
天眼查App显示,含有“小米”字样且为公众最熟知的“小米企业”有三家,分别为“小米集团”“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小米汽车有限公司”,后两家均为“小米集团”成员单位。其中,小米科技成立于2010年,小米汽车成立于2021年。
律师看法:两商家是否侵权存疑
湖南两位“小米”企业能否持续保有自己的名字,“小米”是否就归小米公司独有?封面新闻向多位法律界人士进行了问询。
四川鼎尺律师事务所胡磊律师介绍说,商标侵权行为是指未经商标权利人许可,在相同或类似的商品上,使用与其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根据《商标法》第五十九条第三款规定,‘商标注册人申请商标注册前,他人已经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先于商标注册人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无权禁止该使用人在原使用范围内继续使用该商标’。”
重庆雷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刘小灿律师亦认为,小米汽车维修厂和小米汽车美容店是否对小米公司造成了侵权,具体要看小米公司在注册商标时,注册了哪些经营范围和领域。
“目前看,北京的小米公司进行工商登记的经营范围和‘小米汽车维修厂’‘小米汽车美容店’对照,看不出来有重叠的地方,存在侵权之处还有待小米公司进一步举证。”刘小灿律师说。
两位律师还不约而同地表示,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提升,开店做生意,不管生意大小,一定要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和品牌建设,如果想避免“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的情况,经营主体在申请注册与使用店名或者商标时,应当主动避让与他人相同或近似的标志,避免对他人的在先权利造成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