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在工业革命和运输贸易的刺激下,欧洲出现了有组织的期权交易,标的物以农产品为主。由于制度不健全等因素影响,期权交易的发展一直受到抑制,1733年的巴纳德法宣布期权为非法。但一直到1860年该法被撤消期间,期权交易也从未停止过,只是交易量很小。
18世纪末,美国出现了股票期权。由于当时还不存在期权的中心交易市场,期权都是在场外进行交易,市场依靠那些为买方和卖方寻求配对方的经济商才得以运行。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早期,看跌期权/看涨期权自营商都是些职业期权交易者,他们在交易过程中,并不会连续不断地提出报价,而是仅当价格变化明显有利于他们时,才提出报价。这样的期权交易不具有普遍性,不便于转让,市场的流动性受到了很大限制,这种交易体制也因此受挫。
1973年4月26日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开张,进行统一化和标准化的期权合约买卖,上述问题才得到解决。期权合约的有关条款,包括合约量、到期日、敲定价等都逐渐标准化。起初,只开出16只股票的看涨期权,很快,这个数字就成倍地增加,股票的看跌期权不久也挂牌交易,迄今,全美所有交易所内有2500多只股票和60余种股票指数开设相应的期权交易。之后,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放松了对期权交易的限制,有意识地推出商品期权交易和金融期权交易。
由于期权合约的标准化,期权合约可以方便的在交易所里转让给第三人,并且交易过程也变得非常简单,最后的履约也得到了交易所的担保,这样不但提高了交易效率,也降低了交易成本。
1983年1月,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提出了S&P500股票指数期权,纽约期货交易所也推出了纽约股票交易所股票指数期货期权交易,随着股票指数期货期权交易的成功,各交易所将期权交易迅速扩展至其它金融期货上。目前,期权交易所现在已经遍布全世界,其中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是世界上最大的期权交易所。
6月上旬,管理层内部已经通过了个股期权模拟交易的内部测试,而针对个人投资者开放的模拟交易很快就将启动。尽管距离真正的个股期权交易推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部分券商已经开始为此储备客户。
由于个股期权模拟交易经验将成为参与个股期权交易的必要条件,因此这项工作备受券商重视。“模拟交易至少累计三个月以上才能开户,客户只有早点开始参与,才不至于在期权交易真正开通的时候被挡在门外。”一家大型券商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公司要求全国所有营业部全力参与模拟交易客户的开发工作,指导客户积极参与日常模拟交易,提高客户对个股期权的认知与对各个环节的熟悉程度,熟悉各种交易策略。建议开户对象为资金50万以上、有融资融券资格的客户。
值得注意的是,个股期权交易将引入“投资者晋级计划”,将合格投资者按照资金实力、专业水平、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者成熟度等指标,将投资者分为A、B、C、D四级,A为最高级别。普通个人投资者通过培训和考试后初次开户时,给予最低的D级。
各级别投资者的功能权限也不相同。D级投资者权限包括买入期权和卖出有足额现货保护的看涨期权,C级投资者权限在D级基础上增加简单组合期权的持有和卖出足额现金保护的看跌期权等,B级投资者可在C级基础上增加复杂期权组合的买卖。
1、对于期权交易的卖方来说,虽然他的风险可能随期权价格的不利变动而扩大(因为卖方需要交纳保证金,并且需每日无负债结算),但同样头寸的最大风险仍然小于相应期货风险。原因在于:期权价格变动幅度原则上小于或等于对应期
2、货价格变动幅度;期权卖方所收的权利金中已含有额外的价值,因此增加了其抗风险的能力,只有期货价格超过损益平衡点时才会出现损失;期权卖方还可以根据期货价格的变化和持仓情况,建立相应数量的期货头寸,对持有的卖出期权头寸进行保值,故期权卖方所面临的风险相对小于单纯的买期货或卖期货时所面临的风险。
3、利用期权规避现货市场风险更具优势
它可以克服利用期货进行套期保值的弊端。买入期权不用交纳保证金,对于一些非专业投资者而言,通过买入期权合约来规避现货价格的波动风险,不仅能够在防范价格不利变动的风险,还能保留价格有利变动带来的好处,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标的证券的价格:对于认购期权,标的证券价格越高,期权价值越高;对于认沽期权,标的证券价格越低,期权价值越高。
期权的行权价格:对于认购期权,期权的行权价格越低,期权价值越高;对于认沽期权,期权的行权价格越高,期权价值越高。
期权的到期日剩余期限:对于认购期权,到期日剩余期限越长,期权价值越大;对于认沽期权也一样,到期日剩余期限越长,期权价值越大。
标的证券的波动率:对于认购期权,波动越大,期权价值越高;对于认沽期权也一样,波动越大,期权价值越高。
无风险利率:对于认购期权,无风险利率越高,期权的价值越大;对于认沽期权,无风险利率越高,期权的价值越小。
即购买者可以在规定期内按协定价格购买若干单位的股票(芝加哥期权交易所规定一个合同为100股,伦敦证券交易所规定为1000股)。当股票价格上涨时,他可按合约规定的低价买进,再以市场高价卖出,从而获利;反之,若股票价格下跌,低于合约价格,就要承担损失。由于买方盈利大小视涨价程度高低而定,故称看涨期权。
例如,某期权买方与卖方签订一个6个月期的合约,买卖100股某公司股票,股票面值每股10美元,每份合同100股,期权费每股l美元共100美元i协定价格每股11美元。
如果在合约期内股价上涨,为每股13.5美元,这时买方有两种选择:
第一种,执行期权,即按11美元买入100股,支付1100美元,然后再将这100股在交易所以每股13.5美元卖出,收入1350美元,利润为250美元,扣除期权费后,净利达150美元。
第二种,转让期权。如果在股价上涨时,期权费也上升,如本例升为每股3美元,则买方可出让该看涨期权,收入300美元,净赚200美元,收益率高达200%。以较小的代价就能获取极大的利润,正是期权的魅力所在。
如果股市走势与买方预测相反,买方就要承担损失。这时他也可有两种选择:
第一种,不执行期权,亦即使期权自动到期,买方损失100美元期权费;
第二种,削价出售期权,亦即买方在合约有效期内对行情上涨已失去信心,于是就中途削价出售期权,以每股0.5美元出售,损失50美元。
它是指在规定期内按协定价格出售若干单位的股票。当股票价格下跌时,期权买方就按合约规定价格把期权卖给卖方,然后在交易所低价购进从中获利。由于此时买方盈利大小视股价下跌程度而定,故称看跌期权。
例如,期权买方与卖方签订一份6个月期的合约,协定价格每份股票14元,出售股数100股,期权费每股1.5美元共150美元,股票面值每股15美元。买方在这个交易中有两种选择:
第一种,执行期权。如果在规定期内股价果然下降,降为每股12美元,这时买方就执行期权,即按协定价格卖给卖方100股,收进1400美元,然后在交易所按市场价买入100股,支付1200美元,获利200美元,扣除期权费150美元,净利50美元。
第二种,出卖期权。当股价下跌,同时看跌期权费也升高,如涨至每股3,5美元,则买方就出售期权,收进350美元,净利200美元。反之,如果股价走势与预测相反,买方则会遭受损失,损失程度即为其所付的期权费。
它是指期权买方既有权买也有权卖,买卖看价格走势而定。由于这种买卖都会获利,因此期权费会高于看涨或看跌期权。
1.买方要想获得权利必须向卖方支付一定数量的费用(指权利金)。
3.期权买方在未来的买卖标的物是特定的。
4.期权买方在未来买卖标的物的价格是事先规定好的(指履约价格)。
5.期权买方可以买进标的物(指买进看涨期权的履约),也可以卖出标的物(指买进看跌期权的履约)。
6.期权买方取得的是买卖的权利,而不负有必须买进或卖出的义务。买方有执行的权利,也有不执行的权利,完全可以灵活选择。
根据期权交易方式、方向、标的物等方面的不同,可以将期权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1.按期权的权利划分,有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两种类型。
看涨期权(CallOptions)是指期权的买方向期权的卖方支付一定数额的权利金后,即拥有在期权合约的有效期内,按事先约定的价格向期权卖方买入一定数量的期权合约规定的特定商品的权利,但不负有必须买进的义务。而期权卖方有义务在期权规定的有效期内,应期权买方的要求,以期权合约事先规定的价格卖出期权合约规定的特定商品。
看跌期权(PutOptions)是指期权的买方向期权的卖方支付一定数额的权利金后,即拥有在期权合约的有效期内,按事先约定的价格向期权卖方卖出一定数量的期权合约规定的特定商品的权利,但不负有必须卖出的义务。而期权卖方有义务在期权规定的有效期内,应期权买方的要求,以期权合约事先规定的价格买入期权合约规定的特定商品。
美式期权是指在期权合约规定的有效期内任何时候都可以行使权利。
欧式期权是指在期权合约规定的到期日方可行使权利,期权的买方在合约到期日之前不能行使权利,过了期限,合约则自动作废。
3.按期权合约上的标的划分,有股票期权、股指期权、利率期权、商品期权以及外汇期权等种类。
股票期权一般是指经理股票期权,即企业在与经理人签订合同时,授予经理人未来以签订合同时约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公司普通股的选择权,经理人有权在一定时期后出售这些股票,获得股票市价和行权价之间的差价,但在合同期内,期权不可转让,也不能得到股息。在这种情况下,经理人的个人利益就同公司股价表现紧密地联系起来。股票期权制度是上市公司的股东以股票期权方式来激励公司经理人员实现预定经营目标的一套制度。
利率期权是一项关于利率变化的权利。买方支付一定金额的期权费后,就可以获得这项权利:在到期日按预先约定的利率,按一定的期限借入或贷出一定金额的货币。这样当市场利率向不利方向变化时,买方可固定其利率水平;当市场利率向有利方向变化时,买方可获得利率变化的好处。利率期权的卖方向买方收取期权费,同时承担相应的责任。
商品期权是指标的物为实物的期权,如农产品中的小麦大豆、金属中的铜等。
外汇期权又称货币期权是一种选择契约,其持有人即期权买方享有在契约届期或之前以规定的价格购买或销售一定数额某种外汇资产的权利,而期权卖方收取期权费,则有义务在买方要求执行时卖出(或买进)期权买方买进(或卖出)的该种外汇资产。
4.按期权合约的内在价值划分,可将期权划分为实值期权、虚值期权和平价期权。
实值期权(IntheMoney):指内在价值为正的期权。执行价格小于期货价格。
虚值期权(OutoftheMoney):指内在价值为负的期权。执行价格大于期货价格。
平价期权(AttheMoney):指内在价值为零的期权。执行价格=期货价格。
内在价值:指期权买方行使期权时可以获得的收益现值。
期权合约是一种标准化合约。所谓标准化合约就是说,除了期权的价格是在市场上公开竞价形成的,合约的其他条款都是事先规定好的,具有普遍性和统一性。
期权合约主要有三项要素:权利金、执行价格和合约到期日。
1.权利金
权利金(premium)又称期权费、期权金,是期权的价格。权利金是期权合约中唯一的变量,是由买卖双方在国际期权市场公开竞价形成的,是期权的买方为获取期权合约所赋予的权利而必须支付给卖方的费用。对于期权的买方来说,权利金是其损失的最高限度。对于期权卖方来说,卖出期权即可得到一笔权利金收入,而不用立即交割。
2.执行价格
执行价格是指期权的买方行使权利时事先规定的买卖价格。执行价格确定后,在期权合约规定的期限内,无论价格怎样波动,只要期权的买方要求执行该期权,期权的卖方就必须以此价格履行义务。如:期权买方买入了看涨期权,在期权合约的有效期内,若价格上涨,并且高于执行价格,则期权买方就有权以较低的执行价格买入期权合约规定数量的特定商品。而期权卖方也必须无条件的以较低的执行价格履行卖出义务。
对于外汇期权来说,执行价格就是外汇期权的买方行使权利时事先规定的汇率。
3.合约到期日
1.内涵价值:(IntrinsicValue)
内涵价值指立即履行合约时可获取的总利润。具体来说,可以分为实值期权、虚值期权和两平期权。
(1)实值期权
当看涨期权的执行价格低于当时的实际价格时,或者当看跌期权的执行价格高于当时的实际价格时,该期权为实值期权。
(2)虚值期权
当看涨期权的执行价格高于当时的实际价格时,或者当看跌期权的执行价格低于当时的实际价格时,该期权为虚值期权。当期权为虚值期权时,内涵价值为零。
(3)两平期权
当看涨期权的执行价格等于当时的实际价格时,或者当看跌期权的执行价格等于当时的实际价格时,该期权为两平期权。当期权为两平期权时,内涵价值为零。
实值期权、虚值期权以及两平期权的价格差别
虚值期权和两平期权的内涵价值为零。
2.期权的有效期
对于美式期权,由于期限较长的期权包含了期限较短的期权的所有执行机会,因此有效期越长,期权价格越高。
对欧式期权,上述结论不一定成立。
3.标的资产价格的波动率
由于期权多头的最大亏损额仅限于期权价格,而最大盈利额则取决于执行期权时标的资产市场价格与协议价格的差额,因此波动率越大,对期权多头越有利,期权价格也应越高。
4.无风险利率
利率上升时,由于高利率水平降低了执行价格的现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看涨期权价值增加,看跌期权价值下降。
5.红利支付
由于标的资产分红付息等将减少标的资产的价格,而协议价格并未进行相应调整,因此在期权有效期内标的资产产生收益将使看涨期权价格下降,使看跌期权价格上升。
1.期权合约
是指由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买方有权在合约规定的有效期限内以事先规定的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某种金融资产权利的合约。
2.交易机制
期权交易所的交易机制主要有两种:
公开喊价机制(OpenOutcry):在有形的交易大厅内使用喊价和手势等方式进行报价和交易。
电子交易系统(ElectronicTradingSystem)。
3.期权交易指令
头寸限额(PositionLimit)和执行限额(ExerciseLimit):交易所为每种期权都规定了期权交易的头寸限额,即每个投资者在市场的一方中所能持有的期权头寸的最大限额。
一般来说,在连续五个交易日内的执行限额大小往往等于头寸限额。
4.期权买卖指令
(1)买入建仓(OpenaPositionwithaPurchase):即买入一个期权(可能是看涨或看跌期权),建立一个新头寸;
a.买进看涨期权
b.买进看跌期权
(2)卖出建仓(OpenaPositionwithaSale):即卖出一个期权(可能是看涨或看跌期权),建立一个新头寸;
a.卖出看涨期权
b.卖出看跌期权
(3)买入平仓(CloseaPositionwithaPurchase):即买入一个期权(可能是看涨或看跌期权),对冲原有的空头头寸;
(4)卖出平仓(CloseaPositionwithaSale):即卖出一个期权(可能是看涨或看跌期权),对冲原有的多头头寸;
1.标的物不同
期货交易的标的物是商品或期货合约,而期权交易的标的物则是一种商品或期货合约选择权的买卖权利。
2.投资者权利与义务的对称性不同
期权是单向合约,期权的买方在支付保险(放心保)金后即取得履行或不履行买卖期权合约的权利,而不必承担义务;期货合同则是双向合约,交易双方都要承担期货合约到期交割的义务,如果不愿实际交割,则必须在有效期内对冲。
3.履约保证不同
期货合约的买卖双方都要交纳一定数额的履约保证金;而在期权交易中,买方不需交纳履约保证金,只要求卖方交纳履约保证金,以表明他具有相应的履行期权合约的财力。
4.现金流转不同
在期权交易中,买方要向卖方支付保险费,这是期权的价格,大约为交易商品或期货合约价格的5%—10%;期权合约可以流通,其保险费则要根据交易商品或期货合约市场价格的变化而变化。在期货交易中,买卖双方都要交纳期货合约面值5%—10%的初始保证金,在交易期间还要根据价格变动对亏损方收取追加保证金;盈利方则可提取多余保证金。
5.盈亏的特点不同
期权买方的收益随市场价格的变化而波动,是不固定的,其亏损则只限于购买期权的保险费;卖方的收益只是出售期权的保险费,其亏损则是不固定的。期货的交易双方则都面临着无限的盈利和无止境的亏损。
6.套期保值的作用与效果不同
期货的套期保值不是对期货而是对期货合约的标的金融工具的实物(现货)进行保值,由于期货和现货价格的运动方向会最终趋同,故套期保值能收到保护现货价格和边际利润的效果。期权也能套期保值,对买方来说,即使放弃履约,也只损失保险费,对其购买资金保了值;对卖方来说,要么按原价出售商品,要么得到保险费也同样保了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