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注意的品质是一个重点,这一部分内容以单选、多选、判断和简答题的考查为主。在单选中,题干会给出某一品质的概念和例子要求考生进行反选,或是直接列举例子,询问该例子符合哪一品质;对于多选,题干会询问某一品质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或是选项中哪些例子属于题干列举的品质;接下来是判断,会将某一品质与其概念或例子进行混淆,最后是简答,题目会直接询问注意的品质。
因此,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应对每个品质通过举例进行理解,进而完成识记。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探索注意的品质吧。
注意的品质可以理解为衡量注意好坏的标准,包含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以及注意的转移,具体如下:
一、注意的范围
注意的范围也称注意的广度,指在瞬间被人的意识所把握的客体的数目,如一目十行,眼观六路等,注意的范围就较大。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1.注意对象的特点
2.活动的性质和任务
3.个体的知识经验
一般来说,个体的知识经验越丰富,整体知觉能力越强,注意的范围就越大。如成年人相对儿童知识经验丰富,注意的范围更大。
二、注意的稳定性
同注意稳定性相反的状态是注意的分散,又可称“分心”。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如学生本在专心听讲,突然被窗外的鸟叫声所吸引。显然,注意的分散是被动的、无意识的、消极的,不属于注意的品质。
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2.主体的精神状态
除了外部刺激物的特点之外,个体的主观状态也影响注意的稳定性。若睡眠不足,精神状态较差,也难以对事物维持注意。
3.主体的意志力水平
注意的稳定性实际上就是保持良好的有意注意,因此也需要有效地抗拒各种干扰。主体具备坚强的意志力,就可以战胜各种困难,克服自身缺点和不足,始终如一地保证活动的进行和活动过程的高效率。
三、注意的分配
构成注意分配的条件主要包含两个方面:
1.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至少有一种是高度熟练的,不然难以进行注意的分配,如既不会唱歌也不会跳舞,难以边唱边跳。
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必须有内在联系,如司机一边开车一边观察路况,观察路况有利于更好地开车;唱歌的旋律能带动舞蹈的节奏,有利于唱歌与跳舞同时进行。
四、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人有意识地把注意力从一件事物转到另一件事物上去,具有继时性。如学生听完语文课后,认真听数学课。
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
1.对原活动的注意集中程度
个体对原来活动兴趣越浓厚,注意力越集中,注意的转移就越困难。如正在认真打游戏,领导突然要开会,因为对原活动打游戏兴趣浓厚,这时注意不容易转移。
2.新注意对象的吸引力
新注意对象对个体的吸引力越大,注意的转移就越容易。如正在帮妈妈干家务,妈妈说同学找我玩耍并让我下楼不要做家务了,因为新注意对象下楼玩对个体吸引力越大,这时注意更加容易转移。
3.明确的信号提示
在需要注意转移的时候,明确的信号提示可以帮助个体的大脑处于兴奋和唤醒状态,灵活迅速地转换注意对象。如学生在公交车上看小说,这时公交的报站语音很容易被忽视,但如果有人叫该学生的姓名并给他说快到站了,学生更加能够从对小说的沉浸中转移出来,因为该学生的姓名对他就是一个明确的信号。
4.个体的神经类型和自控能力
神经类型灵活性高的人比不灵活的人更容易实现注意的转移,如活泼型比抑郁型更易转移;此外,自控能力强的人比自控能力弱的人更善于主动及时地进行注意的转移。
那么,同学们了解了多少,下面我们通过一道习题检验一下。
【单选题】学生上课的过程中一边听课,一边低头玩手机,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这种现象属于()。
A.注意的范围B.注意的分散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注意的品质。
A选项注意的范围也称注意的广度,指在瞬间被人的意识所把握的客体的数目;
B选项注意的分散,又可称“分心”。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学生上课的过程中一边听课,一边低头玩手机,这种现象属于注意的分散;
D选项注意的转移是人有意识地把注意力从一件事物转到另一件事物上去。
题干中学生被无关的刺激手机吸引了注意力,远离了当前的学习活动,产生了分心。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