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老三”启信宝一脚迈进了科创板的大门,作为曾经“早起的鸟”,企查查终于在和天眼查“你捅我一刀、我戳你一剑”的大战之余,想起了上市这回事儿。
哎?老大老二打架,死的不是老三吗?启信宝,你不按套路出牌啊!
架要打,不过不能忘记上市这件事儿。不能让老三渔翁得利!于是企查查最近打算先抢着上个市。
然而,问题来了。
启信宝,天眼查,企查查,放眼望去,好像都差不多吧,好像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你像我,我像他。
同质化,竞争激烈,这样的大环境下,企查查盈利状况乐观吗?
如何不被营销技高一筹的天眼查掀下宝座?
怎样面对层出不穷的诉讼?
这一系列问题……不用猜,上市委员们肯定问得它满头包。
早就“达到主板上市要求”?
公司总部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同时公司在北京、上海建立了研发团队。
企查查的部分产品或服务是以收费方式提供,用户需要购买会员资格或充值、付费后才能使用该项服务。
官网显示,企查查VIP会员一年收费388元,SVIP会员一年收费1800元。启信宝披露的年度VIP会员单年购买366元。
目前,企查查注册资本36225万元,实缴资本5000万元,2020年8月众股东实缴出资,其中陈德强实缴1899.7654万元,2022年年报参保人数551人。
企查查实控人、控股股东为创始人陈德强,现在担任公司董事长,持股35.49%,受益于创立企查查,陈德强曾获“浙商年度创新人物”。
此时正是《征信业管理条例》颁布的第二年,随后商业查询行业厂商大规模涌现。三人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开始进军商查行业。
彼时,这个行业是片蓝海。
陈德强2022年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表示,成立仅一年后,企查查便实现正向现金流。
企查查官网显示,2015年2月,企查查进行了天使轮融资,由险峰长青参投220万元,彼时公司估值2200万元;同年7月,企查查进行了Pre-A轮融资,创东方投资,燧石资本参投1000万元,公司估值1亿元;短短5个月,估值增长3.5倍。
2016年6月,企查查进行了A轮融资,涌金集团、苏高新金控、鼎兴量子、贵州数联铭品科技有限公司、苏大天宫、竑观投资、信缘投资、易合资本参投,融资5000万元。
2017年7月,企查查完成Pre-B轮融资,重庆悉见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苏州善登贸易有限公司参投。
2018年8月,公司完成B轮数千万元融资,北文投、鹏元征信有限公司参投。
2019年,公司迎来融资大爆发,10月完成C轮数亿元融资,万得投资、兴富资本参投;
2022年12月,公司完成D轮融资,国方创新、元禾辰坤、兴富资本参投。
从融资历程来看,企查查截至目前已完成了8轮融资,已披露融资额高达数亿元。
名字差点打没了
2017年,企查查自称实现盈利的一年,也是启信宝诞生的那年,更是行业大洗牌的一年,商查企业打得不可开交。
在这之前,企查查和它的老对手天眼查就已经暗暗交锋,有些暗战似乎企查查并未发觉。
2016年,天眼查申请了7件企查查商标,仅“QICHACHA.COM”商标就申请了8个类别的,而且均注册成功,2016年4月25日,天眼查在7个类别申请了“企查查”商标。
2016年10月9日,企查查想起注册商标时才傻了眼,自己的商标申请均被驳回。眼看着天眼查占着自己的名字还不主动还给自己,只能提出无效宣告,但均未能获得官方的支持。
在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期间,企查查申请注册商标频频受挫,多次申请,但商标局以证据不足为由均宣告无效,进入复审程序后多件商标仍被驳回。
直到2019年,这事已经闹得人尽皆知,媒体报道的标题都透着企查查浓浓地委屈。
怎么半生归来,名字都成别人的了?
企查查控诉,天眼查注册了我的商标,还要告我!企查查太难了!
IPO日报通过中国商标网查询,企查查多件商标目前在企查查手中,注册日期为2022年4月28日,至于怎么回归的,或许需要在招股书中好好聊一聊。
来自:中国商标网截图
花钱接着打
2019年,企查查拿到了巨额融资。那一两年,它们打起了营销之战。
企查查显示,启信宝所属的合合信息自2011年至今进行了4轮融资,2017年2月拿到了超亿元的融资。
天眼查显示,天眼查的注册公司北京金堤科技有限公司融资3轮,2017年3月A轮融资高达1.3亿元。
有人说,天眼查重营销,企查查重技术。这话有没有道理IPO日报也不好说,但天眼查的“查公司、查老板、查关系”一度把商查公司的作用放到了公众面前,还在电梯、地铁放大显示给用户看。
520这个数字有些浪漫,但企查查应该没感觉到。
数据的搬运工?
第一第二又打起来了!
第三名启信宝赶快筹备个上市保护自己。合合信息的上市科创板的申报稿于2021年9月被受理,于2023年10月17日注册生效,历时两年。
以合合信息披露的C端APP-启信宝(不包括B端收入)2020年-2022年产生的收入分别为6758.8万元、7315.43万元、7635.28万元。
合合信息招股书(注册稿)显示,根据灼识咨询,2022年中国商业信息查询C端市场中市场占有率前三名分别为企查查、天眼查、启信宝三家,三家合计的市场占有率超过85%。
虽说一般认为企查行业是三足鼎立的状态,分别是企查查、天眼查和启信宝,但从市场份额来看,似乎更像是“两巨一强”格局。
近几年,我国政府愈加重视第三方征信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作用,随着社会整体信用意识的提升,个人用户在商业谈判、产品营销、求职、投资、采购等多种场景均对查询企业商业大数据具有需求,商业信息查询C端企业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带来更丰富、深入的商业信息分析维度,商业信息查询APP的用户群体逐渐扩大,覆盖行业包括金融、律师、媒体、工业、零售等。根据灼识咨询研究,中国商业信息查询C端市场的用户规模正不断扩大,付费率正逐步提升,预估未来长期内的可触达市场(Totaladdressablemarket)接近80亿元。
合合信息认为,在商业大数据业务方面,启信宝所处的C端APP市场存在一定的同质化竞争,启信宝相比主要竞争对手的竞争劣势是:未聘请代言人,上线至今市场营销投入有限,在早期用户积累、后续用户流量获取方面存在劣势,市场占有率与行业前两名存在一定差距,考虑到市场的同质化竞争将短期内持续存在,未来启信宝APP存在品牌知名度下降、用户流失或转移至其他竞品、收入下降、短期内无法盈利的风险。
而企查查、天眼查打得不可开交也和市场同质化竞争有一点关系。
“在征信行业的产业链中,主要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处理、形成产品和产品应用四个环节,因此对企业数据源的争夺是这个行业里最瞩目的焦点。”杨京在2017年接受云聚财经的现场采访时曾表示,相比于行业内的其它产品大量购买第三方数据的现象,企查查在数据获取上的成本会降低。企查查有两大优势,数据积累优势和行业先发优势。
事实上,在信息查询领域中,如果查询数据的基础为公开数据源,获取数据的渠道也趋于一致,平台服务的客户类型也较为相似,那么更会趋于同质化竞争。
而天眼查和企查查两家企业高度重合,多数都是聚焦C端。有业内人士认为,C端客户要求不高,行业壁垒也不高,“查查们”只要踏实地做好数据搬运工,就能靠量来盈利,这就无疑让两家企业为了获得同一个客户而产生矛盾。
在新的竞争格局下,企查查如何脱颖而出,不做信息的搬运工将极大地影响是否有“科创”属性及未来的成长。
再者,“查查”们可能会过于依赖技术,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存在天然缺陷。这种情况还导致了企查查诉讼风险的提高。
2019年5月5日,企查查通过站内消息、“雷达监控”服务的监控日报以及邮件等方式向其订阅用户推送了蚂蚁金服旗下蚂蚁微贷开始清算的消息。随着后续的影响不断扩大,蚂蚁金服因此和企查查对簿公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