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拥有众多著名的5A级旅游景区,其语言文字规范化程度是当地精神文明建设和对外开放水平的直接体现。为更好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促进全省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充分展示江苏文化和旅游强省的良好国际形象,江苏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于2019年6月13日下发通知(苏语[2019]3号),委托南京大学外语规范与应用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全省23家5A级旅游景区就外文译写规范化工作开展调研。
此次调研的工作目标是:认真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以外文使用准确、规范为目标,重点加强景区内导览系统外文译写的专业指导和监督管理,努力营造规范化、国际化的景区用语用字环境,为推动文化和旅游高水平融合、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此次调研发现江苏省5A级旅游景区的英文译写工作总体上是好的,但在信息传递、语言表达、体例规范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
一、各景区内仍有部分公共标识的英文译写未采用国家标准《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译法,出现错译、英文译写不规范现象;
二、不少景区内存在景点名称译写不一致的现象,不同的译法容易造成误解,给游客带来困惑和不便,影响其对景区管理水平的整体观感;
三、各景区内不少导览图、公共标识等英文翻译质量较差,有些翻译错误还相当严重;
四、各景区内不少导览牌、公共标识的英文表达不地道,有语法错误,在拼写、大小写、标点符号、空格等方面存在不规范现象。
中心对以上问题认真进行整理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建议:景区指派专人负责英文译写的各项工作;参照国家标准《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对景区内现有公共标识英译进行排查、核对,对未采用标准译法的标识进行改正,规范译写;加强对外文译写全过程管理,包括翻译、校对、制作标识牌以及后期的维护和改进工作,提升整体语言质量。
旅游景区导览牌、公共标识的英文译写是外国游客获取旅游信息、了解景区以及所在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译写规范化工作反映了景区软件设施建设的水平。此次调研将促进各景区认真梳理问题,采取措施,及时整改,提升形象,真正让江苏省5A级旅游景区成为中国精品旅游产品的标杆,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场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展示“美丽中国”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