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百花争艳。蚕宝宝又上市了!
五十多只蚕宝宝在一只盒子里安居乐业,构成了一个*的大家族。最大的两只应该是它们的老祖宗吧;稍大的几只也好是它们的爷爷奶奶吧;中等的几只应该是它们的父母吧,还有很小的几只应该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
有时候,小蚕宝宝在吃桑叶的时候,大蚕宝宝会以大欺小,阻断小蚕宝宝吃桑叶,把它推开,然后自己津津有味地享受着美餐;有时候,当小蚕宝宝爬到大蚕宝宝身旁吃桑叶的时候;大蚕宝宝会谦让给小蚕宝宝,自己爬到另外去吃桑叶。有时,一家子还会发生一些打架的事。也不知怎的,我经常能看到一些打架的事:“两人”一起打转。可能是因为对方吃到了嫩桑叶,很不服气;可能是小蚕宝宝以为自己长大了,想和大蚕宝宝去拼一拼;也可能是大蚕宝宝看着小蚕宝宝太瘦弱了,想去折腾一下……它有时候,我会去“劝架”。
这是多么有趣的一个大家族啊!里面包含着我的悲欢离合!
天气热了,同学们也买*激凌了,还有一位在夏天最受欢迎的动物——蚕儿,也来到我们学校门口。
放了学,我们学校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来到了这位卖蚕老奶奶的旁边。我问奶奶说:“奶奶,请问一只蚕卖多少钱呢?”奶奶回答给我说:“普通蚕是五只小的卖五角,大的三只卖五角,虎蚕小的三个卖五角,大的一个五角。”我给奶奶说:“那我买十只小蚕儿和两只大虎蚕。”奶奶给我了一个自己折好的小盒子,里面放一些桑叶和那十二指蚕。奶奶还给我说:“普通蚕和虎蚕不能放在一起,要不然它们会自相残杀的。算了,奶奶多给你送一个小的盒子,里面再给你放一点桑叶。”我给奶奶说:“谢谢了!”很快,我就带着蚕儿开开心心的回家吃晚饭去了。
回到家里,我给爸爸说:“看,我的小宠物——蚕。”爸爸也惊喜的给我说:“你要养蚕的话,必须要摘桑叶,要不然的话,你的蚕不出三日就会全死的。”我急忙给爸爸说:“那……那咱吃完饭就去摘。”爸爸说好的。
吃完饭后,我和爸爸来到了我家后面的足足有一公顷的树林里去摘桑叶,爸爸对我说:“我们小的时候经常在这里摘桑叶,一天一筐,一天一筐,把蚕儿吃得饱饱的,才过了几个星期,就和一只铅笔一样粗了。”说着说着,我们便来到了桑林区,让我投入眼前的是一个不高的树,但它很“胖”,好像是让我们可以轻松地摘到它一样,树和爸爸的个子一样高,说罢,我们一个一棵树地采摘起来,足足用了十几分钟,我和爸爸拿的大袋子都装的鼓鼓的了,我对爸爸说:“这下蚕儿可有吃的了,让它赶快长大,生出来很多的蚕宝宝!”
夏天快要过去了,秋天又来了,蚕儿们也长的很大很大,自己把自己包在茧里面,有些成为了蛹,有些成了很多的小黑点儿,为下一代做出了奉献。
通过这次养蚕的经历,我收获了许多的乐趣,还有一些有关蚕的知识。
养蚕的乐趣
【每日写作指导:什么样的作文难得高分——写作必读】
相比语文作文,很多考生容易忽视英语作文,觉得只要平铺直叙,避免语法错误,就能得高分。中考在即,世界外国语中学英语特级教师、教研组长朱萍提醒考生,近两年,英语作文要求和语文作文要求愈加接近,更注重人文内涵。行文流畅、言之有物也是英语作文的要求。
朱老师多年参与阅卷工作,她透露,老师最不喜欢看到“脚踩西瓜皮”的作文——行文欠缺逻辑,写了几句后发现没话说再生拉硬拼凑字数。朱老师提醒,落笔之前,一定先列一个提纲,整理一下思路。
老师在阅卷时,首先会通读全文,给作文分档。有些考生为了追求语法准确,满足于报流水账,肯定无法获得佳绩。(next88)朱萍建议,考生与其忙着背诵范文,希望上考场套用,不如多准备一些“散装”的作文素材。例如,可以收集一些自己有把握的好词好句,按照写人、写事、写景、写情等不同方面分类,也可以准备一些“我喜欢的书”“我的好朋友”“我的难忘经历”等常见话题。
一些考生觉得,准备两个生僻词,会让自己的作文脱颖而出,事实并非如此。朱老师建议考生不妨重读教材,熟记一些固定词组和句式。“很多考生喜欢一写作文就套用重大时事,事实上,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有感而发的作文更能得高分。”
老师在阅卷时,首先会通读全文,给作文分档。有些考生为了追求语法准确,满足于报流水账,肯定无法获得佳绩。朱萍建议,考生与其忙着背诵范文,希望上考场套用,不如多准备一些“散装”的作文素材。例如,可以收集一些自己有把握的好词好句,按照写人、写事、写景、写情等不同方面分类,也可以准备一些“我喜欢的书”“我的好朋友”“我的难忘经历”等常见话题。
在我三年级,曾经养过蚕。因为它们的样子乖巧,所以我们都昵称它“蚕宝宝”。
一天下午,我得到了六条较小的蚕,便急匆匆的赶回家,好像要去完成一个重要任务。回到家,妈妈便带着疑惑的空气问:“夏腾波,你为什么要养蚕?”我半天不说话,心里想:为什么蚕子在吃桑叶时是从上往下很有规律地吃,而不是这儿吃一下,那儿吃一下呢?……终于,我回过神来,一字一顿的告诉妈妈:“科学老师建议我们买几只蚕养,仔细的观查,认真的记录。”最后,妈妈同意了,告诉我要好好照料好这六条蚕。
日复一日,我摸到了养好蚕的门道:用一个较大的盒子来装它们,以便于它们生长。再喂它们桑叶前把桑叶弄干净,再把桑叶撕几个小口,有利于它们更方便地吃……
宝是个爱生气、能吃的小东西。记得有一次我们全家出门去玩耍,回家一看,六个小脑袋不时地向上望,好向在说:“主人,快给我吃的,不然我们就饿晕了!”我立刻把它们排泄的小杂物倒了,急急忙忙的从口袋里取出六片新鲜的桑叶,将桑叶撕成了小口,放在了盒子里。这下,这几个吃“长饭”的小家伙像饿狼似的啃着桑叶。没过多久,六桑叶就成了六片烂叶子。吃饱喝足的蚕显得十分悠闲自得,有的在一旁休息,有的在拉屎,还有的在睡觉。我心想:“用桑叶轻轻弄一下他们会怎样?
于是,我用桑叶轻轻碰了一下其中一只蚕,他便发怒了,立即向另一个“无人区”“走”去,一路上很不高兴的样子,小腿一前一后的跟着,身子还一拱一拱的,连眼睛都一突一突的。
最后,这六只蚕宝宝都吐丝结了茧,变成的飞蛾,产了卵可惜我们家没有条件把卵孵成小蚕,只有送人了。
通过养蚕的事,让我更加了解动物的生命,动物的生理状况,这就是养蚕的乐趣。
说起养蚕,也许是再也普通不过的事儿了。可是我却从唯一的一次“养蚕”经历中收获了许多。这“收获”当然不是“昨日入城市,归来‘金满筐’”,而是在我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记得三年级的时候,科学老师董老师发给了我们一些黑乎乎的小圆球,比芝麻还小。我问老师这是什么东西,老师回答道:“蚕卵呀!”哦!原来蚕卵是这个模样呀!可是,这么不起眼的“小芝麻”怎么可以养出肥肥、胖胖的蚕宝宝呢?我又问了老师,可是老师却说,养了之后就会知道的。
回到家,我立刻按老师的要求,准备了一个鞋盒,在里面铺了几层纸巾,并在盒子上戳了几个小洞,就把“小芝麻”——蚕卵放了进去。第二天,我揭开盒盖,啊!我发现蚕卵已经成了空壳,旁边有几条黑黑的小虫子——蚁蚕在蠕动!我开心极了,赶紧拿出几片最嫩的桑叶给它们吃,这些小家伙不停地吃着,噢,真馋,怪不得叫“馋宝宝”呢!爸爸告诉我,它们不停地吃桑叶,是为了把自己养得壮壮的,好吐丝结茧。
蚕宝宝们一天天地长大了,饭量也越来越大,从以前的二、三片桑叶到现在的一天十几片、几十片。听,蚕宝宝在吃桑叶呢!“沙沙沙……”就像我们在教室里翻书、写字的声音一样,真好听!它们的身子越长越胖,越长越白。如果你用铅笔逗它,它还会翘起头,抬起身子,你可以趁机数一数它有几只脚,真好玩儿!
等到有一天,蚕宝宝不吃又不动了,它就要吐丝作茧了。我给它们做了支架,好让它们爬上去结茧。过了一天,支架上便出现了一些杂乱无章的蚕丝,蚕宝宝被紧紧地裹在里头。再过几天,蚕丝居然渐渐有序起来,慢慢围成了一个个椭圆形的球——茧!茧壁越来越厚,蚕宝宝完全被包在里面。尽管我看不到蚕宝宝了,但是我知道它一定还在里面吐丝!因为“春蚕到死丝方尽”嘛!
看着一个个洁白的蚕茧,我不禁想起了老师说的“养了之后你就会知道”,现在我的确知道了。大自然居然如此神奇!
谁又知道,身上五彩缤纷的衣服,t台上光彩夺目的时装,几天前仅仅是一个个谁都不在意的“小芝麻”。我不禁又想起安徒生笔下那可怜又幸运的丑小鸭:谁又知道美丽高贵的白天鹅曾经是受人欺负的丑小鸭呢?我们人难道不是这样吗?谁知道我们明天有多灿烂,谁又知道辉煌的现在,过去是怎样的平庸呢?我相信,只要努力地成长,就会成功!一定是这样的!
真好,科学课上老师给我们每个同学分发了一条又黑又小的蚕。我给它准备了一个小小的精致的盒子,里面铺满了桑叶,这就成了它温暖的家。
每天给蚕儿喂鲜美的桑叶,每天陪蚕儿聊天说话,每天逗蚕儿玩成了我的习惯。
有一次,我去上兴趣课,临走忘了给蚕儿喂桑叶。我边儿做着手中的太阳能汽车,边儿惦记着正挨饿的蚕儿。课终于结束了,回到家,我顾不上脱鞋就来到蚕儿的跟前,挑选了起一片超级绿超级嫩的桑叶犒劳它。
我把桑叶高高举着,它似乎闻到了桑叶的阵阵香味。只见它高昂起头,还不停地摇晃着,像拨浪鼓似的真欢!它似乎在说:“小主人呀!我饿,我饿,我想吃-吃-吃!”看着它可怜兮兮的可爱样,我轻轻地把桑叶放在它面前,一边儿说:“快吃吧,小宝贝。”蚕儿可机灵了,它慢慢儿顺着淡淡的清香味爬呀爬。只听“咔嚓”一声,桑叶上留下了一个小小的牙印花纹,一大口桑叶自然就到了蚕儿的肚中。尝到了美味,它可带劲了,蒙着头使劲吃,不一会儿工夫,一片桑叶就被它消灭了一大半。看着它的贪吃样儿,我更喜欢它了。这时,蚕儿突然又高昂着头,似乎在对我说:“真,真,真好吃!”
一天放学回到家,来到蚕儿的身边。“咦?一向活跃的蚕儿怎么不动了?难道我精心喂养的蚕儿要命归黄泉了吗?”我急得吓出了一身冷汗。外公看出了我的心思,走过来抚摸着我的头说:“呵呵呵,它没有死,它在眠。”我疑惑着,眠?没有听外公的继续讲解,就自己翻开了百科全书,原来蚕变成蚕茧要经过四次眠呢!真是虚惊一场!我应该我了解养蚕的知识,做一个真正的养蚕专家呀!
后来,我的蚕儿一天天儿长,一天天儿变,真的变成了白白胖胖的蚕茧。
养蚕真是其乐无穷!
辛勤的五月来临了,它给我们家送来了一群新朋友——蚕宝宝。我们全家的生活被它们给彻底打乱了。
不过还好,在五月前夕,我们便做好了准备,迎接这群新朋友。爸爸和奶奶早就把它们的新居给“造”好了,真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现在“东风”终于吹来了。奶奶把蚕卵安顿好了,并把养蚕的“独门秘笈”传授给了我。没过几天,蚕宝宝露出了它们的“庐山真面目”。我看见这如蚂蚁般小的蚕宝宝,一下子乱了阵脚,连忙找来“养蚕大将”——奶奶。只见奶奶十分熟练地把桑叶切成长长的、细细的条,并把这些细条有顺序地撒在匾上。如果我是这些蚕宝宝,我一定会想:“真是太好了,天上‘下’了一场‘食物雨’!”奶奶还告诉我:“一天要喂两次,早一次,晚一次,连吃三天算一岁,一岁到了,蚕宝宝就要进入梦乡——眠了,睡醒后就会换一件新衣裳,然后再吃桑叶,过四岁,成为大宝宝——考娘的时候,就要吐丝结茧了……”
这小小的蚕宝宝不但给我家带来了财富,而且给我带来了无穷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