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这么大的字,会浪费纸,老板这么爱保护环境,印完会骂他。所以,环境的英文是什么?印完骂他(environment)。”
“每天学5句:I’msorry(爱母扫瑞);I’mback(爱母拜客);I’mtired(爱母胎儿的);I’mready(爱母瑞迪);I’mfull(爱母弗哦)。你学会了吗?”
……
“大开眼界!”平日里不常上短视频平台的杭州姑娘凌子,前两天搜关键词“英语”,刷了几个系统推荐的短视频后,蹦出了这四个字。
她在最近开播的网综《奇葩说》第七季中认识了“东北英语姐”,并受到启发:是不是可以刷刷短视频,在娱乐中“抢救”一下英语技能?毕业五六年,本就不太好的口语好像也废得差不多了。
然而,短视频平台上时不时冒出来的各种中文谐音记单词、“散装英语”,伴随着或搞笑或另类的讲课风格,让她困惑了:这也能学好英语?
“四包油”“应拉直”“摊铺肉”……
“但没想到,平台上有那么多中文谐音记英语单词和句子的,放在念书时,英语老师还不得气死。”凌子有点啼笑皆非,“如果孩子们刷到这些视频,是不是会被误导?我记得,英语里一些发音,中文里是没有的。”
奶奶:宝贝孙子,奶奶知道你喜欢面里多放油。
爸爸:妈,一包方便面,你给孩子放四包油,太溺爱他了。
奶奶怎么溺爱孙子了?放四包油,所以,溺爱的英文就是:四包油(spoil)。
类似的动画短视频,该帐号已上传超1000个,像是enlarge(扩大),谐音成“应拉直”,temporary(短暂的),谐音成“摊铺肉”,punish(处罚),谐音成“趴泥石”等。
另一种更省时省力的呈现方式,在这些短视频平台上出现得更多:一个老师、一块黑板(或者一张A4纸),上面写着一排英文单词和它们的中文谐音备注。
卖课
这样能不能学好英语,我不知道(大概率是不能的),但这些短视频背后的主播、培训机构的主要目的很明确:为自己的付费英语课程引流。
直播间里正在卖课
为了和其他类型的短视频争夺流量,英语教学主播们使出了浑身解数:脱口秀、情景剧、精分表演……而那些中文谐音记单词的短视频,在这种时候也更像是博眼球的一种方式。
在这位老师提出“学生还是家长”“哪门课程比较薄弱”“想提升什么能力”等问题后,我直接丢过去一个问题:“所以,这里其实还是卖课程的,对吧?”
对方先是发来“哈哈”两个字,紧接着表示:“可以这么理解。但是直接让咱们花钱报名您心里也没谱,所以就先报个体验课试一试。秋季班单科900元,两科1400元。”
此外,网上也有人在买课前,对这些英语教学主播的教学资质产生怀疑。××大学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八级、国家认证翻译、新托福考试阅读满分……平台上的主播们往往贴着各种标签,“但对我们来说,其实很难辨别。”有网友坦言。
各大平台发力的重点领域
事实上,不光是英语,其他学科以及知识类内容,也在拥抱短视频后,改变了传播的方式和模样。
也有人认为,学习就该是学习的样子,沉下心、踏踏实实,“每天学会5句英语”“7天背一本英语单词”等,这样的短视频容易让人产生急躁、速成的心理,还有可能引人入歧途。
不管你会不会在短视频平台上学习,知识教育类内容其实早从2019年开始,已成为各大平台发力的重点领域。
而据快手最新发布的数据,2020年1月-11月,快手教育短视频播放量增长202.5%,教育内容人均播放时长增长47.3%,完播率增长59.5%。
去年2月,B站数据显示,2019年,泛知识学习类内容的观看用户数突破5000万,学习类UP主数量同比增长151%,学习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274%。
在这些数据支撑下,B站开启知识付费体系。抖音、快手、知乎等也都已发布相应的创作者扶持计划,开启平台的知识付费体系建设。就在1月12日,抖音发布“萌知计划”,为面向青少年生产知识内容的创作者提供百亿流量的扶持。
知识内容创作者的春天已经在路上,但千万别让知识+短视频成为一些逐利者收割“韭菜”的生意,用错误的方法误导爱学习、想学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