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科普:古代领养宠物猫的仪式感

不久前有朋友问我关于古代猫咪领养仪式的问题,这个事情比较复杂,网络上也有些片面的误解,决定详细写出来。毕竟,吸猫可是我国的一项传统活动。其实如果真要说起来,猫咪并不算是我国原生的物种,历史上有唐僧西天取猫和包公西天请猫两个传说版本。依据《猫乘·卷五·玉屑》中记载:中国无猫,种出于西方天竺国,不受中国之气。释氏因鼠侵咬坏佛经,故畜之。唐三藏往西方取经,带归养之,乃遗种也。

虽然猫咪的传入和三藏法师西天取经这两件事结合在一起感觉上似乎是有点玄幻,毕竟猫这种比较大型的动物,并不像那些植物一样容易借由个人旅行者引入。而且更古老的文物已经证明我国有猫的历史比唐僧取经要早,但是作为传说的一部分这已经有了在当时足够可以被采信的理由。因为这里的关键并不在于是谁带进我国,而在于大家相信它是一个外来物种。那么既然是外来物种,按照我国传统,有一些水土不服自然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外来的和尚都好念经,更何况外来的猫呢。

但是吧,在唐宋以前,饲养猫这种动物往往是为了捕捉老鼠,对于宠物的概念其实并不是非常的完备。真正能够发展出宠物文化,主要还是得看像开封这样的大城市,因为只有这种地方才能够产生大量原始的市民阶级,有足够的经济基础和文化娱乐需求。

宋代诗人陆游在《赠猫》一诗中就描述了自己聘猫的场景:“盐裹聘狸奴,常看戏座隅。时时醉薄荷,夜夜占氍毹。鼠穴功方列,鱼餐赏岂无。仍当立名字,唤作小於菟”(勾个知识点,宋代、醉薄荷)。而这里的聘,和有些人写过的纳,其实都是文人对于收养猫咪的雅称。为此,文人们还折腾出不少讲究。网上很多人说古代养猫要用盐或者鱼去下“聘礼”,其实也纯属文人的小折腾。

当然,说养猫要看黄历,古代确实要。但这不算什么特殊或神圣之处,老黄历比现代历法复杂得多,买卖牲畜、建造栏舍都有黄历指导。比如后天就宜嫁娶、搬家、合婚订婚、移徙、开市、订盟、动土、纳畜、挂匾、牧养、修造、造仓、拆卸、放水、起基、出火、雕刻、开池、开光、求嗣、上梁、造船,可以算是个大吉日了。

其实咱们不妨换位思考,比如你是大文豪陆游,知道朋友家的猫诞下了小猫。你想要养,结果直接拿钱去了。这不就是埋汰人嘛,您一个大文豪,文坛顶尖人物,找朋友要只猫,怎么能用这阿堵物,不雅。但是带些盐或者鱼去,就不一样了。盐在过去是金贵的东西,可以视为礼品;而鱼也不是什么便宜货,更兼具送给母猫滋补的意思。

这个其实就和咱们现在的人际交往一样,走亲访友时带礼物比只带钱显得体面。而这种行为在有些地区甚至演变成民间习俗,比如潮汕部分地区至今还保留着以糖聘猫的传统。当地老一辈习惯带着红糖去朋友家聘猫,带多少看诚意。只不过早年间少部分人才买得起的糖,现在大家都买得起了。

至于古代那些不够风雅的普通人,则要相对直接得多。文化人觉得谈钱太俗,但对于普通人而言谈钱是最实在的东西。就像刚才说的那些贩卖飞禽走兽的摊贩,咱们要说不带钱去,就拿些盐或者鱼,估计得被店家打出来。只是这种世俗行为很少被文学家传唱,显得没那么广泛。

而依据元代出版《新刊阴阳宝鉴克择通书》中收录的猫儿契式,也可以一窥门径。所谓契式就是指让人们能够根据这个模版来套用的契约范例。在猫契约的正中央是猫咪的画像,围绕着画像从内而外逆时针方向旋转书写着契约的主要内容。

摘抄过来就是:一只猫儿是黑斑,本在西方诸佛前,三藏带归家长养,护持经卷在民间。行契是某甲,卖与邻居某人看。三面断价钱,随契已交还。卖主愿如石崇富,寿如彭祖福高迁。仓禾自此巡无怠,鼠贼从兹补不闲。不害头牲并六畜,不得偷盗食诸般。日夜在家看守物,莫走东畔与西边。如有故违走外去,堂前引过受笞鞭。某年某月某日,行契人。

这份契约前半部分其实和普通的买卖牛羊甚至买卖奴仆的契约区别并不大,主要是用什么价钱成交了什么,也实证了当年买猫主要还是用钱。后半部分则是针对猫本身做出业务要求,同时列出了相应的惩戒措施。下方还以神明见证为约束,希望猫咪“南不去,北不游”。可能有些人不理解,写这些东西猫能看懂么,这个在过去的人眼里,其实很唯心。早在汉代我国便已经有“买地券”这种东西用以镇造阴宅,死后的世界都可以,猫当然也行。

猫儿契在早年可能更多是基于对猫主子的无奈,因为猫不像狗,不回家的猫很多,撒手没的狗多半是哈士奇。古人也研究了很多找猫和避免猫不回家的方法,比如《医统》中记载:“初乞小猫归,与猪肝一二片,携猫出门外,用细竹枝鞭之,放回家再与肝二片。如此数次用不走”。这个方法从年代上讲确实老套,但感觉很多人家如今也还在用。而且古人对灶王爷的信仰比现在也复杂一些,以前猫进家门要先拜灶王爷,猫丢了可以拜求灶王爷找。

当然,这类猫儿契式也就大概用到晚明,等到清朝其实就很少见了,通常就只收录纳猫吉日和相猫方法,而不再附带猫儿契式。可能那时的人类才终于发现,连神明也管不住猫主子了吧。哼,鱼唇的人类。

THE END
1.古代人称呼狗的雅称1、地厌:古代术数家谓狗为地厌。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一·狗》:“术家以犬为地厌。能禳辟一切邪魅妖术”。2、獚:短腿、有卷毛、体型偏小的狗。也称宫廷犬,传说中的袖犬、珍珠犬、松鼠犬就是此犬,体重不到二斤。3、家兽:狗的异名。清厉荃《事物异名录·兽畜·犬》:http://m.7tqp.com/news_2613340.shtml
2.古代人称呼狗的雅称古代人称呼狗的雅称注定沧桑 精选回答 1、地厌:古代术数家谓狗为地厌。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一·狗》:“术家以犬为地厌。能禳辟一切邪魅妖术”。 2、獚:短腿、有卷毛、体型偏小的狗。也称宫廷犬,传说中的袖犬、珍珠犬、松鼠犬就是此犬,体重不到二斤。 3、家兽:狗的异名。清厉荃《事物异名录·兽...https://edu.iask.sina.com.cn/jy/2C8G3sA5NGZ.html
3.中国古代对猫的雅称两字古代对猫的雅称像乌圆、狸奴、玉面狸等,猫咪在古代的时候就有很多人关注,古代的时候也有人将猫咪当宠物,猫咪被人类驯化的时间是很长的,也很受欢迎。 中国古代对猫的雅称两字 古代猫的别称有很多,有乌圆、狸奴、玉面狸等,这个不同的别称主要是从不同的文章寓意出来的。 https://mip.xiaokeai.com/cat/baike/70210.html
4.古人对动物的雅称古人对动物还有雅称,真的让我长知识了 古人对动物的雅称有多惊艳 古人对动物的雅称有多美? 古人对动物的雅称,你知道多少?看完太长知识了 古人对动物的雅称有多美 图文:古人对动物的雅称,你“当路君”知否更多类似文章 >>生活服务 首页 万象 文化 人生 生活 健康 教育 职场 理财 娱乐 艺术 上网 ...https://www.360doc.cn/article/773384_1139234650.html
5.这些动物在古代的雅称太有诗意了#猫咪#狗狗#大熊猫#鱼#大象宠物...2023-08-05 00:38:01 0:00/0:00 速度 洗脑循环 Error: Hls is not supported. 视频加载失败https://www.163.com/v/video/VIADHAB9O.html
6.古代人参有多种雅称,以下不属于人参雅称的是什么?古代人参有多种雅称,以下不属于人参雅称的是什么? 赤箭https://m.gamedog.cn/wangxian/gl195253.html
1.猫咪花色的古代雅称!和我这个假语文课代表不同,猫咪的古代雅称十分的诗情画意。 (我是看到黑猫叫小黑,看到白猫叫大白,看到花猫叫小花,或者统称为咪咪。) 1. 乌云盖雪 全身黑色,肚子和爪子是白色。 2. 踏雪寻梅 全身黑色,只有爪子是白色。 3. 啸铁/乌云猫 全身乌黑,没有杂色。 https://www.douban.com/note/809340228/
2.莲花的别称有哪些,莲花的别称有哪些莲花的别称有哪些,古代对花的雅称单字? 腊梅花 春花的别名 —— 僭客 丁香的别名 —— 百结花、素客 丁香的别名 —— 情客 牡丹的别名 —— 木芍药、百两金、伊洛传芳、花后、贵客、洛阳花、鹿韭、雄红、赏客、鼠姑、醒酒花 千叶牡丹的别名 —— 京花 ...https://www.369pet.com/p/3c5d98931bd93
3.古代对猫的雅称?喵百科古时对猫的雅称像乌圆、狸奴、玉面狸等,猫咪在古代的时候就有很多人关注,古代的时候也有人将猫咪当...https://moecats.com/question/79094.html
4.我国古代很多事物都有雅称,润笔指什么题目:我国古代很多事物都有雅称,润笔指什么? 答案:稿费、书画酬金 “润笔”在古代有很多的文学记载,《隋书 - 郑译传》有一则故事:郑译为皇上拟诏书,有人戏称他“笔干了”,郑答:“不得一钱,何以润笔?”从那以后,大家开始把稿费、书画酬金称为“润笔”。 https://app.3dmgame.com/gl/285704.html
5.中华田园猫毛色在古代名称宠物猫京韵国际名犬中心中华田园猫毛色在古代名称 宠物王国6的宠物图鉴 拖枪挂印猫是猫中极品吗 "纯白而尾独纯黑,额上一团黑色,此名挂印拖枪,又名印星猫,人家得此主贵,故云:白额遇腰通到尾,正中一点是圆星—《相猫经》。 全身是白色,只有尾巴是黑色,并且额头上面有一团黑色,这样的猫就叫做挂印拖枪,又叫做印星猫——雪里拖枪+...https://www.jydogs.com/post/294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