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行为学概念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消费者行为学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一、引言

(一)学习的定义

21世纪,人类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我们不得不随时充电学习。“生命不息、学习不止”、“活到老,学到老”,学习已经成为我们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伴随我们生命的全过程。那么如何定义学习呢?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经验,并由经验引起行为较持久的变化过程。这是广义的学习概念,包括了人类和动物的各种学习形式。而狭义的学习是指人类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活动中,以语言为中介,经思维活动而自觉、积极、主动地掌握人类历史的社会知识经验以积累个体经验的过程”。[1]

(二)消费者学习的定义

二、学习的分类及消费者学习理论溯源

在心理学视野中,关于学习一般被分为两大流派:行为学派和认知学派。行为学派学习理论各种学说的核心观点是:学习是个体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系从而获得新的经验的过程,是由此到彼的联结或联系。认知学派则将学习视为个体积极主动地形成新的完形或认知结构的过程,这个过程进行了复杂的内部心理加工。

这是心理学中对于学习理论的分类,而在消费者行为学中,各种学习理论被应用到营销上,影响着人们的销售行为。消费者行为学中对于学习理论的应用,分为高介入状态和低介入状态,高介入状态的学习是消费者有目的地主动地处理和学习信息。低介入状态下的学习,则是指消费者没有动机处理和学习信息[2]。行为学派的学习理论一般包括经典性条件发射、操作性条件反射、图标式机械学习和替代学习或模仿,而分析性推理则属于认知学派的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概述

[2]德尔I.霍金斯,戴维斯L.马瑟斯博,罗杰J.贝斯特.消费者行为学[M].符国群等译(原书第10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286

三、消费者学习理论的研究应用

提取过程能否成功取决于当初的学习质量以及提取环境与当初学习的相似性。

有一部分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应用了心理学学习理论的行为学派中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和认知学派中推理想象理论。

(一)应用了行为学派中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强化―联结理论进行消费者塑性的如下: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消费者行为学实践教学

《消费者行为学》是市场营销专业中融基础理论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一门课程,是一门研究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应用性课程。伴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顾客导向营销观念的发展与重视,消费者行为学这一领域的研究与教学也愈来愈受到重视。对于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边缘性学科,在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真正学有所用已成为此课程教改中一大重点与难点。本文着重论述探究式教学法在消费者行为学教学应用中的经验与体会,以期使之得到更大的发展与完善。

一、探究式教学法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一)探究式教学法的内涵

探究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

与其他的教学方法相比,其突出的特点主要有两个:一是探究式教学法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教科书的示范作用及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机地联系起来;二是将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统一起来。探究式教学法不仅可以较深入地达到对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培养学生团体协作的能力。

(二)探究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理论一: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这一理论所强调的是学生的探究过程,而不是现有知识。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为学生的发现活动创造条件,提供支持。

理论二:杜威的“做中学”理论。杜威认为,“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它使学生将课堂知识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有兴趣的活动中获得知识,从而有助于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这种蕴涵探究思想的教学模式为探究教学法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理论三:施瓦布的“探究式教学法”。施瓦布认为,科学应该被视为概念的结构,这个结构可能因为发现新的证据而被修改,科学教育应该体现这一科学的观念。根据施瓦布的这一观点,教师应该以探究的方式将科学呈现给学生,学生则应通过科学的探究活动学习科学的知识。教师在知识传授之前,可以利用实验引导学生学习。

理论四:“生本教育”理论。生本教育理论提出了“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和“全面依靠学生”的观点。它认为学生的学习不但有其特有的规律,而且具有不可忽视的自学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激发和强化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协作和会话中实现知识的建构,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的组织与引导。

二、探究式教学法在消费者行为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当今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协调发展,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的高等教育,强调学用结合、学做结合、学创结合。这一目标的确立必然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消费者行为学作为市场营销专业中实践性极强的一门课程,其教学目标是为了指导学生在日后的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分析掌握消费者行为,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这就更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这种情况下探究性教学法运用于消费者行为学教学更是显得必要了。

探究性教学法能够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办学宗旨与特色相适应,力争做到使学生在实践中将教学目标要求掌握的内容理解、深化,做到“在做中学”。在小组的活动形式下,使小组中每个同学的优势与能力得以共享与扩展,充分发挥团队精神与协作,从而产生“1+1>2”的群体协同效应,同时也将能力培养与素质训练相结合,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强应用能力,为将来在就业中快速适应工作要求、在工作中有所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探究式教学法在消费者行为学教学中的实施步骤

(一)确定研究的问题

问题是课堂教学中的引导线。教师要根据消费者行为学每一次授课的教学目标来确定所要研究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投入到问题的探索中。教师提出的问题本身要有启发性、趣味性和探索性,要有思考的余地,其难度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而定,不能过难或太容易,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思考,让其通过自己与团队的资料查阅和逐步的思考来分析并解决问题,使学生体验到寻找答案的兴趣和过程,从而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购物环境与消费心理”一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以周边的某一商店为例,探讨购物环境是如何影响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的?其购物环境又可以做出哪些改进?”这一问题。教师可以事先对所授课班级的学生进行分组,以6人为一个小组,集体探讨问题。同时让每组成员推选出项目小组组长,负责小组项目的组织与管理工作。

(二)搜集资料和调查实践

(三)总结成果

(四)成果展示与交流

(五)总结提高

各个小组成果展示与交流完后,并不意味着该堂课的完毕,教师的总结评价既是对学生研究成果的评价,又是对所思考问题的总结。通过教师的点评,使知识点进一步深化,使师生的感情进一步升华,在学生内心产生积极的情绪、愉快的情感和自信心,更进一步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现代,在浩瀚的信息资源中,学生们可以尽情体验着探究的辛劳和乐趣。探究式教学法激发了学生对问题的探究精神和进行社会实践的热情,也锻炼了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分析思考的能力、有效沟通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陈静.浅谈《消费者行为学》研究性课程的总体设计--以“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例[J].企业家天地,2008,(5).

[2]马进军.《消费者行为学》教学改革模式探索--基于研究性教学的思考[J].大学教育,2012,(2).

[3]史秋衡.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本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8,(7).

关键词: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回归分析因素分析

消费是宏观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消费行为又是消费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学者们研究认为消费观念必须要通过一定的消费行为体现出来,不同的消费观念导致不同的消费行为,即消费观念引导消费行为。因此,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即为采用实证分析研究消费观念如何影响消费行为。

文献综述与问题的提出

(一)消费观念研究

1.西方学者对消费观念的研究。西方消费观念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6世纪之前的消费观念,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存在两种消费观念,以“日神精神”为代表的理性消费观念和以“酒神精神”为主题的感性消费观。第二个阶段是欧洲中世纪时期的消费观念,即宗教禁欲主义。第三个阶段是西方现代前期的消费观念,即新教伦理下的理性禁欲。第四个阶段是西方现代时期的消费观念,消费主义的兴起。

2.国内学者对消费观念的研究。尹世杰认为“消费是一种有目的有意义的行为和过程,直接支配和调节这一行为的观念、意识,就称为消费观念或消费意识”。雷定安在《论三种消费观》一文中将消费观念分为节俭消费观、奢侈消费观和适度消费观三种,并分析了这三种消费观各自的利弊。提出适度消费观是一种全新的价值理念。郑红娥认为消费观念是对不同时代的消费意识形态的反映。并将消费观念概括为六种:节俭消费观、大众化消费观、追求现代物质生活消费观、后代消费观、成就消费观及发展消费观。叶明海则认为消费观念总体上可分为生存消费观念、享受消费观念和发展消费观念三个层面。俞海山提出了二十世纪后半叶以来新的消费观念―循环消费观。

(二)消费行为研究

1.国内外消费行为研究。西方学者对消费行为研究通常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来进行。在宏观层面上,主要是将消费行为与生活方式概念相联系,即通过测量生活方式的四个维度(态度、活动、观点、人口统计特征)来研究消费行为。在微观层面上,消费者行为则通常与消费者购买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相联系。

2.国内外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叶明海认为最直接影响消费行为的因素有:人们的购买力水平、社会的经济政策、人们的心理、企业制定的营销组合策略等四个方面。企业影响消费者行为的立足点是使其产品或服务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能够最大地给消费者带来某种利益。邹时荣认为商业因素对消费行为也具有较大的影响。另外,许永兵等指出制度变迁、社会心理及舆论、社会因素等对消费行为有显著影响。

(三)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的关系研究综述

2.国内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的关系研究。国内学者卢泰宏教授自1999年起,致力于“消费者行为与我国营销”方向的研究,并运用本土化的方法来研究我国的消费者行为,分别就我国青年一代的生活方式、消费者的气质行为模式、我国的女性消费者自我概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研究设计及假设

(一)概念界定

1.消费观念。本文认为消费观念就是指消费的指导思想、价值取向和消费的目标追求,它是消费文化的核心层面。对消费观念的理解可以从三个层面入手,即将消费观念分为消费观、消费态度、消费意向三个层面。消费观是消费观念的核心,是人们对某种消费活动进行选择和评价的观点。消费态度是消费者评价消费对象优劣的心理和行为倾向,导致消费者喜欢或厌恶、接近或远离特定的产品和服务。消费意向是消费态度具有协调一致性表现的感受、情感和意向中的一个方面,属于消费行为的意志取向过程。

2.消费行为。本文认为消费行为就是消费者在满足自己需求的时候所采取的寻找、购买、使用和反馈商品的行动。

(二)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1: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对其消费行为有直接的正向影响。

研究假设2:消费者的消费观对于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有正向影响。

研究假设3:消费者的消费态度对于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有正向影响。

研究假设4:消费者的消费意向对于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有正向影响。

(三)模型构建

本文建立了关于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的关系研究模型(见图1)。此模型主要是通过消费观念的三个维度来研究消费观念对消费行为的影响程度,分析消费观念的三个维度是否对消费行为有正向影响,从而得出哪个维度对消费者消费行为影响最大。

研究方法

(一)问卷设计

(二)研究设计原则及信度效度检验

信度分析是考察问卷测量的可靠性,是指测量所得结果的内部一致性程度。在实证研究中,学术界一致普遍使用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aalpha),检验数据可靠性。本文使用SPSS16.0软件,得出的Cronbachaalpha系数为0.699,说明本研究的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

问卷内容经课题组成员参阅大量文献后并共同讨论、多次修改,问卷设计完成以后,对消费者组织了一次试调查,在总结了他们的意见之后才最终确定问卷,因此本研究的量表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

数据分析

(一)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本研究主要应用SPSS16.0软件,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检验消费观念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将消费观念作为自变量,消费行为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的回归系数,回归方程为:

Y=11.696+0.286X

由回归方程可以看出消费观念对消费行为有直接的正向影响。验证了研究假设1。

(二)单因素方差分析

由于上文得出消费观念对于消费行为有直接的正向影响,因此本文进一步考察消费观念的三个因子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是否有显著影响。本研究选用方差分析来对消费观念的三个因子进行检验,把每一个因子分别作为控制变量,把消费行为作为观察变量来处理,得出各F统计值和相伴概率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对于消费观,在显著性水平0.05下时,相伴概率为0.000,小于0.05,因此拒绝原假设2,也就是说消费者的消费观对于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有显著影响。

同样对于消费态度和消费意向两个因子,在显著性水平0.05下,相伴概率也都小于0.05,因此拒绝原假设3和原假设4,即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态度和消费意向对于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有显著影响。

(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由于消费观念的三个因子都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有显著影响,因此本文继续研究三个因子对消费者消费行为的不同影响程度。为了能看出三个因子对消费行为的不同影响程度,本文将这三个因子作为自变量,将消费行为作为因变量,做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回归方程为:

Y=11.502+0.443X2+0.219X3+0.200X1

由回归方程可以看出,对消费者消费行为影响从大到小的三个因子依次为消费态度(X2)、消费意向(X3)和消费观(X1)。

结论与对策建议

1.杨魁,董雅丽.消费文化:从现代到后现代[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司金銮.消费心理学[M].中国商业出版社,1994

3.尹世杰.当代消费经济词典[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1

4.郑红娥.社会转型与消费革命―中国城市消费观念的变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符国群.消费者行为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6.邹时荣.消费经济学[M].中国商业出版社,1994

7.[美]J.布莱斯.消费者行为学[M].中信出版社,1999

8.德尔.I.霍金斯.消费者行为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本文首先回顾了消费者购买行为及消费者购买决策的研究,其次提出了心理场理论,通过己有的对消费名购买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概括出心理场由产品功分析了心理介质是如何对心理场做出变换的,构建了消费心理模型。最后,论文对研究的成果做出总结,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及研究展望。

关键词:消费者行为;消费者购买决策;心理场;心理模型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在理论意义方面,目前,国内外关于消费心理及购买决策的研究正处于上升阶段。本研究将在该领域内提出自己的观点,以进一步丰富和补充消费者购买决策的理论体系。在现实意义方面,金融危机过后,进一步了解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无论对企业还是消费者都有重要的意义。从企业角度,消费者购买决策的研究对企业研究制定营销策略和保持竞争优势具有重要作用。

3.消费者购买行为研究综述

消费者是指直接消费产品或服务的人。消费者行为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具有普遍性的一种行为活动,指的是消费者为满足自身的某种需要而发生的购买品的所有行为活动,是消费心理的外在表现。西方对消费行为的研究起步较早,发展至今,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理性决策人的消费行为阶段;情感体验人的消费行为阶段;行为主义的消费行为阶段。

4.消费者购买决策综述

下面我们将从消费者购买决策的过程来对消费者进行研究,市场营销中,消费者是购买活动的主体,不论消费者是否做出购买,其内心都会经过一系列的过程和思考,针对不同的消费行为,研究消费者是如何做的购买决策的对我们研究消费者具有重要意义。

1.尼科西亚模型

尼科西亚在1966年的《消费者决策程序》一书中提出了这一决策程序,认为消费者行为源于厂商特性―与消费者特性,并把消费者的购买决策看成是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信息形成态度;第二部分,信息收集与方案评估收集与产;第三部分,实施购买行动;第四部分,信息反馈。

2.霍华德和谢思模型

3.E.K.B.模型

E.K.B.模型是1968年提出。该模型较全面的解释消费者的购物决策过程,具有对不同情境的概括性和适用性,并与消费者具体的决策行为相一致。

4.多属性态度模型

伊利诺斯大学的心理学教授Martin提出了多属性态度模型。该模型认为人们在整合过程中通过结合对产品的显著信念的评价和信念的强度,态度就是这些好坏结果的加权总和。

二、消费者心理的研究

我国人口现在已达13亿,约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我们每一个人为了生存都会购买产品,都可以称为是一个消费者,所以这么庞大的群体蕴含着巨大的消费潜力,这一点已经被国外的许多企业所熟知,所以他们纷纷进军中国市场,吸引中国的消费者,最突出的便是零售业,他们在许多大城市建立了大商场、大超市。甚至有的消费者本来没有购物的打算,只是想去逛逛,结果进去逛完之后总是大包小包的买了不少东西。针对大商场和大超市如此流行,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如此巨大,其原因何在呢下面我们将用场的观念来解释,探究影响消费者的心理场是怎样形成的?

1、心里场概念

心理场的概念最早是由勒温提出来的,在此将其应用于消费者购买决策的研究中。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是有内部心理因素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产生的,内部心理因素也有好多专家、学者研究过,在这里引入心理场的观点,从系统的角度分析更有合理性。心理场具有物质性,是客观存在的。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可以看成是心理场对消费者的一种场化过程,消费者的许多购买决策都是在心理场的作用下产生的。

2、心理场系统有以下特征:

(1)交互综合性,心理场系统中的三个场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2)开放性,心理场系统不可能是封闭的系统。

(3)动态性,心理场中的各个子场组成要素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中,因此,心理场也是不断的变化的。

三、消费者购买决策心理模型

购买决策心理过程是消费心理学和消费行为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营销研究的核心内容。从消费者的角度说,了解购买决策心理过程,能够克服自身的不理性消费和盲目性消费:从营销实践角度而言,有助于企业进行有效地市场细分、市场地位以及制定明确的营销战略组合。消费者行为模型为研究和分析消费者行为提供了基本框架。本文结合西方学者的“刺激―反应”模型和中国实际,构建购买决策心理模型。

1、消费行为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具普遍性的种行为活动。

比较著名的消费者行为模型有:尼柯西亚模型,恩格尔―科拉特布―布莱克模型(简称E.B.K)、霍华德―谢恩模型,而霍华德―谢恩模型更强调消费者购买的早期情况,认为态度和意向是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通过对以往消费行为模型的学习与比较,结合中国的经济状况,提出了“消费者购买决策心理模型。”

2、购买需要

需要是有机体由于缺乏某些心理和身体素质而产生的与周围环境的某种不平衡状态,是有机体对延续和发展其生命以及实现自我价值所必须的对客观条件的反应。

3、购买动机

一般而言,动机有三种要素组成:需要驱使;刺激强化;目标诱导。由此可见,动机受需要的强度、购买行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4、信息搜集

5、决策

这是整个购买决策模型的核心环节,也是消费者心理冲突与矛后的环节,决策过程包含系列的心理活动同时,决策也受以往知识经验、结合自己的经济状况,对各种品牌进行比较,形成自己的购买标准。

6、购买

消费者在决策以及形成自己购买标准的基础上进行购买行为,购买过程有一定的个体倾向性,个体由于经常或者习惯购买某种商品而拒绝了其他同类物美价廉的商品。

7、购买后评估

在使用了产品和服务后,消费者会将其实际水平与期望水平进行比较,并体会到满意或者不满意,为以后的购买决策服务,改进以后的购买决策行为。

四、研究局限性与研究展望

1、研究的局限性

(1)由于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复杂性,本研究预先设定了研究的情景,即非生活必需品的购买,因此,对于其他情景,本研究没有涉及。

(2)样本的局限性。所选用的样本数量和所调查的消费者难免会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增加研究样本的代表性。

2、研究展望

(1)购买决策过程的神经机制研究

(3)网络时代下,购买决策具有怎样的新特点

由于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网络购物已成为一种时尚,在虚拟的网络中购物,在不确定的情境中,消费者的决策心理具有怎样的新特点,与传统的决策心理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等。

参考文献:

[1]陈晓萍,徐淑英,樊景立.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力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冯建英,穆维松,傅泽田.消费名的购买意愿研究综述[J]现代管理科学,2008.

[3]顾文君.顾客消费心理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4]衡风玲,赵爱琴消费者行为学[M]北京:北京丁业大学出版社,2008.

[5]黄凌.归因风格及情绪对购买决策影响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6]雷霞.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的实证分析[D].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7]李新旺,刘金平.决策心理学[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8]梁汝英.消费者行为学[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绿色消费意识;绿色消费行为;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绿色营销

1引言

2绿色消费意识

3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

其次,对企业的绿色营销信息不信任是制约绿色消费行为的另一大重要因素。绿色产品必须经过我国绿色产品认证的严格审查才能通过,面向市场。有些企业在进行绿色营销及宣传时冒充绿色产品、制造假认证标志、夸大绿色营销等行为使得消费者对企业的绿色信息宣传失去了信任。因而,企业须进行真实绿色信息宣传。近期接连爆出的产品安全问题使得消费者对企业宣传的绿色信息提出了质疑。消费者趋向不再信任企业所宣传的绿色信息。消费者的不信任制约了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行为。因此,企业应坚持诚信原则,客观宣传绿色产品。

最后,国家应加强法律法规监管。国家应加大在绿色消费、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一方面,鼓励企业生产绿色产品进行绿色营销。扶植绿色产业,为绿色产业提供一定的税收减免优惠政策。另一方面,积极监管绿色市场,清洁绿色消费的整个大环境。对于不诚信企业采取严肃处理。用法律法规规范和限制生产非绿色产品。统一绿色产品认证管理,为消费者提供统一的绿色产品的判别标准。明确绿色消费的确切定义。为消费者提供明确的绿色消费指示信息。

[1]迈克尔.R.所罗门.消费者行为学[M].卢泰宏,杨晓燕,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陈晓萍,徐淑英,樊景立.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陈光萍.制约我国展开绿色营销的原因及其对策分析[J].中国商界,2013(1).

[4]宋娟.基于我国企业实施绿色营销所面临问题的研究[J].电子商务,2012(12).

[5]唐锡阳.环球绿色行[M].北京:漓江出版社,1993.

[6]尹世杰.关于绿色消费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J].消费经济,2001(6):3-7.

[8]亚当·斯密.国富论下册[M].郭大力,王亚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

[9]符国群.消费者行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关键词:消费者怀旧;消费偏好;消费行为

McCann早就指出,怀旧乃人之常情,所有的人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它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怀旧风潮席卷全社会,“怀旧”不单单看成是文化、社会范畴和心理现象,更为重要的是已经渗透到个人消费和企业营销的方方面面。怀旧风格的餐厅酒店、怀旧照片、怀旧服饰、怀旧电影、怀旧专卖店的各种怀旧商品,还有报纸的“老照片”和“老物品”等栏目、网站的怀旧金曲和怀旧剧场网页以及《前世今生》、《上海的风花雪月》等怀旧出版物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甚至成为消费时尚。

一、消费者怀旧研究的理论基础

消费者怀旧是消费者行为学的新兴研究领域,正如消费者行为学交叉融合了多学科知识一样,围绕消费者怀旧进行的研究自出现以来,充分吸收了心理学、社会学等的研究成果。

心理学中的自我概念理论广泛用于解释消费者与产品间的关系,可以用于揭示怀旧消费偏好和行为的形成原因。早在1959年Levy就分析了自我概念与产品间的关系,国内学者也实证消费者自我概念与外显消费和内隐消费的关联性。由于产品功能以及使用场景的差异,外显消费情形下消费者主要借助所消费产品的象征意义来外显自我;而内隐消费着重体现内隐的自我,特别是现实自我。基于怀旧的消费行为具有较强的内隐消费特点,也赋予消费对象显著的象征性和符号特征。根据自我概念理论,消费者对产品赋予了某种情感色彩,它就可能成为自我的组成部分。由于自我的意义是抽象且无形的,消费者须借助于有形的物品和具体的消费行为来定义和表达他们的自我,进而实现自我提升和自我验证。Holak和Havlena认为诱发怀旧的各种物品能展示消费者的真实自我;Hotbrook等分析消费者对大众文化产品和汽车存在怀旧消费偏好,说明消费者的消费决策考虑了自我的内在需求,体现了自我。

二、消费者怀旧的内涵

1怀旧概念的发展演化

2消费者行为领域的怀旧释义

3消费者怀旧的度量

三、消费者怀旧的诱因研究

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气味是一种重要的怀旧诱因。早在1908年Freud便发现了气味和情感之间强烈的联系。由于气味记忆有独立的记忆特征,有抗干扰能力且持久存在,气味能唤起怀旧记忆,而且发现气味在很少的认知卷入情形下也能产生积极或消极记忆,消费者对气味的反应适用于边沿而非中心路径。Hirsch的实验证明,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香味都是引发怀旧的主要因子;特定的气味能够唤起被试儿童时代的记忆以及整个青年时期的幸福情景;而且在年龄带之间引发怀旧的气味还不同,1930年前出生的人群主要是花香和果香等自然气味,引发1930年后出生的人的怀旧感主要来自人造香味如烘烤面包等食品气味。Orth和Bourrain实证了无论人造香味还是自然香味能够唤起欧洲消费者的怀旧记忆,并能诱发消费者探索。

声音尤其音乐也是唤起消费者怀旧的重要诱因。Battmgartner对特定音乐唤起某种记忆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在该研究中,唤起记忆的音乐和被该音乐唤起的记忆让被试叙述后,对他们各自产生的感情计分。结果表明,人们通过活泼和渴望的音乐,想起令人振奋的、愉快的记忆。Holbrook和Schindler证实了特定时期的音乐引发了消费者强烈的怀旧情感。

四、基于怀旧的消费偏好和消费行为研究

1对早期体验的怀旧成为消费者偏好形成的决定因素

2怀旧与消费者行为

【关键词】进口零食;消费动机;问题;消费趋势

随着我国消费者消费观念的升级变化,消费者对食品的安全、健康营养、差异化、个性化、时尚化等需求逐渐强烈。由于中国消费者普遍存在的相信“洋产品”的心理,以及中国近年频繁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使进口食品尤其是进口零食成为热销产品。目前我国消费者购买进口零食的渠道主要有大型超市、商场进口产品专区;社区、商业区进口零食店;网上进口零食店;私人代购等几种形式。有资料显示,近5年来,中国进口食品市场总额年平均增长高达15%,进口食品行业在我国已进入了黄金发展期[1]。

一、进口零食热销的消费动机分析

根据消费动机理论,动机是消费行为的直接原因和推动力。结合我国目前的消费环境和消费趋势,消费者对进口零食的消费热情源于显性动机和隐性动机两类:

隐性动机:除了显性动机,进口零食消费行为背后还存在着一些不易被发现的隐性动机。主要有自我意识比拟动机和面子消费动机。自我意识比拟动机。西方心理学家莱维认为,消费者购买商品,不仅是为了满足特定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同时还出于维护和强化自我概念的意愿,也就是说一个人会倾向于那些可以维护或提升自我形象的行为[2]。个性、时尚、异国风情等食品内涵是进口食品吸引城市消费者的重要原因。消费者通过对进口零食的消费,向周围的群体传达自我的生活情趣、小资情结等自我意识,因此进口零食带来的不仅是口味上的满足,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自我概念的展示。面子消费动机:与西方相比,中国消费者受群体的影响巨大,因此存在恒久和普遍的面子消费行为[3]。据了解,白领群体普遍认为购买进口食品是一种高档次生活方式的象征。他们更多消费的是产品的符号特性而未尽着意商品本身[4]。

二、进口零食热销背后存在的问题

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存在较大隐患。质量、安全隐患主要表现为:私人代购等进货渠道很多是未经检验而走私进入我国,以次充好、假冒洋品牌、私自加贴自制标签的现象也大量存在。2013年宁波市和福州市检验检疫局分别检出了不合格的进口食品。不合格原因主要为品质缺陷、包装不合格、添加剂超标、兽药残留超标、重金属不合格等[5]。此外进口零食的营销中,经销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经销商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价格机制扭曲,价格虚高的现象普遍存在。我国市场上进口零食的价格并不亲民,由于运输费、关税、层层经销商的转手买卖,导致进口零食价格通常比同类国产食品要高。主要是销售者把握了消费者对进口食品的盲目心理,认为进口食品就应该贵,贵就是好。目前进口食品的利润在国内基本在40%-60%不等[6],这种虚高的定价,严重的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三、动机推动下的进口零食市场发展趋势展望

1、安全健康动机推动下的市场需求规模会进一步扩大

2、进口零食的进货渠道和和安全质量监管将进一步规范

随着消费者对进口食品的辨识能力提高和购买知识的逐步增加,消费者对进口零食的质量、安全、健康需求将会更加突出。进口零食市场将会进一步规范,目前缺乏明确有效地市场机制和价格机制的情况将会改变。进货渠道上,走私、代购等不正规的形式将逐渐被正规合法的渠道取代,从源头上规范进口食品市场。尽量缩减中间环节,降低进口零食的价格,让利于消费者,避免走私、假冒等现象。市场监管上,应该加强对普通零售店和网店销售资质、合格证书、中文标识等方面的有效的监管,提高经销者的从业素质。

3、进口零食经销向规模化和品牌化发展,价格回归理性

目前我国进口零食经营者的主要特点是规模较小、散户众多、各自为战、品牌效应不明显。随着进口零食市场规模的扩大,进口食品消费会从贵族消费渐变为常规消费,进口零食的神秘面纱也将逐渐褪去,消费动机会随之发生重大的变化,即从现在的盲目相信和接受任何进口食品,转变为对品牌产品的偏好;从对进口零食畸高价格的忽视,转变为对价格的理性分析甚至敏感。因此未来进口零食的经营应逐渐向规模化和品牌效应发展,迎合消费心理的转变。

[1]马永刚,周瑾.进口零食:休闲食品中的奇葩[N].中国食品报,2011-6-1(第008版).

[2]张中科,杨智,李开.消费者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卢泰宏.消费者行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刘叶琳.重质量讲情调为何是进口食品[N].国际商报,2010-8-4(第009版).

[5]袁远.部分零售店不规范小心“洋食品”陷阱[N].中国贸易报,2013-8-27(第002版).

关键词:奢侈品动机社会文化因素

中图分类号:F126.1文献标识码:A

奢侈品的出现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审美观发生变化的体现,奢侈品是少数人的消费品,这些价格昂贵的特殊商品在久经考验中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效应,深深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观。奢侈品中所蕴含的文化魅力与附加值以及其特有的珍藏纪念价值吸引上层阶级对其垂诞不已,于是形成了奢侈品消费的群体。奢侈品消费是一种风尚,它是由社会的整个审美情感走向、社会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奢侈品消费是一种高档次消费,这就决定了它不是一种大众的和普遍的消费。不管是从奢侈品自身的角度分析,还是从消费者自身的角度来讲,消费者都是为了满足追求社交得到尊重等方面的需要。从效用理论的角度讲,奢侈品满足消费者追求时尚的心理感觉。了解奢侈品消费者的特点及购买行为特点,对于企业来说,所做的一切努力,最后都会作用到消费者身上,从消费者身上得到反馈。深刻了解消费者已成为制定营销策略的基础。深刻认识消费者市场的特点,充分了解和准确把握消费者购买行为,对企业营销策略的制定至关重要。

一、消费者对奢侈品的认知

奢侈品(Luxury)在国际上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奢侈品在经济学上讲,指的是价值/品质关系比值最高的产品。从另外一个角度上看,奢侈品又是指无形价值/有形价值关系比值最高的产品。

在英文字典里,奢侈是Luxury、Luxus,形象点,就是“雷克萨斯”品牌的英文名。其实,Luxus是一个拉丁词,原意指“极强的繁殖力”,后演变为浪费、无节制。大部分欧洲语言都吸收了这个概念,确切地说,该词用以描述在各种商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超出必要程度的费用支出及生活方式的某些方面。

在中国人的概念里,奢侈品几乎等同于贪欲、挥霍、浪费。其实,从经济意义上看,奢侈品实质是一种高档消费行为,本身并无褒贬之分。从社会意义上看,是一种个人品位和生活品质的提升。

经济学将奢侈品定义为对其需求的增长高于收入增长的物品。它涵盖范围可能很广,从食品、珠宝首饰到汽车,都有可能是奢侈品。不过,通常人们认为奢侈品是那些非常昂贵的物品,即大部分人消费不起的物品。有些奢侈品既不是必需的又没有实际用途的昂贵物品,如名牌箱包、高级成衣和高档汽车。私人飞机和豪华游艇当然也属于奢侈品的范畴。

二、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现状及消费潮流趋势

1.奢侈品消费的市场现状。中国的中等收入阶层家庭到2010年达到1亿个,户均拥有资产达到62万元。中国的消费率(消费额占GDP的比率)不断上升,从2008年的58%上升到2010年的65%。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的世界顶级品牌都在中国设有分店,旗舰店也纷纷涌现。中国消费者的数量已排在全球客户的第三位。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消费市场的持续旺盛,也令世界各大奢侈品品牌信心倍增,纷纷表示将进一步扩展在华业务。在2010年,中国的经济实现高速增长的目标,国民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而在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及江浙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人均GDP超过15000美元。这些地区包括的人口在3亿人以上,一个庞大的消费人口群正在成为潜在的奢侈品消费的基础。

总的来说,中国奢侈品消费大部分还集中在服饰、香水、手表等个人用品上,而在欧美国家,消费者对房屋、汽车等奢侈品的消费更多。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者消费的奢侈品也存在差异。名车、豪宅、游艇、私人飞机等绝对奢侈品是富裕群体奢侈品消费的主要产品。高收入群体消费的产品包括名车、豪宅等绝对奢侈品,也包括手表、服饰等相对奢侈品。高收入群体的奢侈品消费主要是以富裕群体作为标准,通常会跟随富裕群体的消费趋势。由于经济限制,高级白领消费的奢侈品中手表、服饰、香水、皮包、领带等相对奢侈品占绝大多数,他们热衷于购买一些顶级奢侈品品牌的小配件。

中国的奢侈品购买主要还是在中国大陆,随着网络的普及,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居民获取奢侈品的信息的最主要的途径,获取信息的第二大途径为杂志。但是许多奢侈品都有至少30%左右的出自我国香港、澳门,在国外,欧洲也已经成为了第三大的奢侈品购买地。

2.中国奢侈品消费潮流趋势。首先是女性奢侈品市场不断扩张,由于女性社会地位和经济独立性的进一步发展,女性在奢侈品市场的消费比例正在日益增长。据2008年网上调查,中国奢侈品的女性市场就占了45%。其次是海外消费大幅增加,来自中国内地的游客,在澳大利亚人均消费约2200美元,而日本游客仅为712美元。与此同时,欧洲20多个国家也对中国开放旅游市场,欧洲人看重的也是中国人的钱包。据预计,到了2020年,中国境外旅游将达到1亿人次。再次是我国本土奢侈品牌开始发展,在众多顶级奢侈品牌中,出现了中国专属的奢侈品牌的身影,同时中国奢侈品企业开始投资甚至控股国外奢侈品牌。

三、影响中国消费者奢侈品消费行为的动机及社会文化因素分析

(1)炫耀性消费动机。炫耀性消费指的是消费商品的目的是为了炫耀,而不是为了满足正常的消费需求。凡勃伦曾经针对美国提出了炫耀性消费的概念,在西方,炫耀性消费多出现在明星、名人、大富豪阶层,这个概念在发展中国家也适用。尤其是在东方人的心里,炫耀性消费早已是一种消费习惯。总的来说就是人们有钱和一定的社会地位后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希望靠炫耀性消费来赢得尊重。

(2)从众动机。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受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趋向于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现象。某群体的一部分群体成员进行奢侈品消费,会激发其他群体成员产生购买该奢侈品牌的冲动,这种购买动机叫做奢侈品消费的从众动机。中国人传统的“爱面子”和攀比心理比西方人更为严重,从众动机是驱动中国消费者奢侈品消费的主要动机之一。

(3)补偿性消费动机。补偿是指人在某些方面有所亏失,而在另方面有所获得。概括地讲,对X的需求可以通过对X的获取来解决,但是也可通过对Y的获取来解决。如果使用了Y,这个过程就叫作补偿性消费。在中国,人们往往将奢侈消费视为身份、实力、品位的标志。因此,有相当一部分人将消费奢侈品当做对自己事业、财富、社会地位等方面没有获得成功的一种补偿,消费奢侈品的未必是富人或者成功人士,许多奢侈消费是不符合身份场合的。

(4)赠礼动机。在中国,很多奢侈品购买并不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是将奢侈品作为礼物赠送他人,送礼是中国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的主要用途之一。礼物交换是东方人获取奢侈品的重要渠道之一,礼物可以用于向他人表达尊敬和尊重,也可以被用作一种人情资源,分配给别人。礼物作为人情和面子的载体,是建立和保持社会关系的重要纽带。

除了上述社会取向奢侈品消费动机外,由于受西方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与西方消费者相同的是中国消费者也存在个人取向的消费动机:享乐、追求精致和自我赠礼。

2.影响中国消费者奢侈品消费的社会因素。购买奢侈品历来在中国被当做贬义词,均是与浪费、腐败等含义联系在一起。随着大批高档消费品陆续进入,中国与世界的消费差距正逐渐缩短。中国社会更加注重提倡新的消费观念,而非片面强调“仇富心理”,奢侈品及其消费已经成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之一。中国人特有的聚集的蜂巢式的社会生活方式导致了高档服装、化妆品、香水、手表等奢侈品消费的迅速增长。而近些年来,在后工业和后物质化的西方国家,奢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炫耀财富已不再是奢侈的象征,取而代之的是平时难得收获的生活体验,对合家旅行等奢侈品的消费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的艺术美学。可见,社会因素对奢侈品消费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

(1)遵守组织的制约和规范。依赖性文化中的个人重视组织规范的法制性,倾向于用团体的标准来要求个人,以此判断一个人是否从属于该特定群体。中国人强调团体内部成员行为的一致性,倾向于用团体的标准和规范来判断和要求个人。消费特定的品牌可以作为特定社会群体的标识,拥有特定的品牌可以帮助消费者增强自己在所处群体中的成员识别。在中国这样一个高度重视等级观念的社会里,拥有社会财富的多少,是个人是否属于成功阶层的一个决定性标志。对那些已步入社会上层的中国消费者来说,购买和拥有某种奢侈品是自己所处的群体界定成员资格身份的一个重要标准和要求,这驱使他们去进行奢侈品消费。

(2)崇尚谦虚节俭的价值观。集体主义文化会向处于其中的个人强调谦虚和节俭的观念,以控制他们消费时铺张浪费带来的不良后果。这种保守的崇尚谦虚节俭的价值观,对于现代高档消费在儒家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社会里的发展是较为不利的,导致人们对购买高价的奢侈品存在一种抵触心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消费者购买奢侈品越来越喜欢到国外去购买,这固然是有追求品质和等级观念的影响在内,但消费者之所以趋远避近不喜欢在国内购买,节俭的传统价值观也在其中发挥着相当的作用,表现为消费者喜欢购买“便宜货”。因为中国高昂的关税和消费税的影响,内地奢侈品的价格比欧美市场至少高出20%-30%。

总之,中国消费者在奢侈品的购买动机方面存在着很强的物质主义和地位消费倾向,人们购买奢侈品更多地不是为了自己的个人需要,而是为了向特定群体靠拢,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该群体的标准,满足群体利益的需要。他们有着高度的社会等级观念,将奢侈品更多的看作是一种社会工具,使自己归属于某个社会阶层和等级。直接驱动中国消费者奢侈品消费的最主要内在因素是动机,而中国特有的社会和文化因素对中国消费者奢侈品购买动机的形成起着强大的放大或抑制作用。

对于奢侈品企业而言,应深刻认识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的特点,充分了解和准确把握驱动中国消费者奢侈品消费的动机以及社会文化因素对购买动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措施。

1.符国群.消费者行为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

2.德尔.霍金斯.消费者行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0

3.朱晓辉.中国消费者奢侈品消费动机的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07)

[关键词]低碳消费者行为计划行为理论自我建构程度路径分析

通常情况下,消费者的环境知识与环境意识的构建与其教育程度,年龄及性别所影响(MichaelJayPolonsky等,2011)。然而,根据Fishbein和Ajzen的“计划行为理论(TPB)”,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可能会处于不同的问题或者是以不同的方式评估环境属性以改变自身的消费行为,因此影响个体行为的因素还有“主观范式”及“感知行为控制”这些因素。本文基于TPB理论对低碳消费意识的影响因素作出分析。

二、理论背景与研究假设

1.低碳经济与低碳消费

低碳(low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先是从国外兴起,可以理解为: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而“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最佳模式之一,低碳消费方式是其重要环节。在目前我国社会条件下,广义的低碳消费方式涵义包括五个层次:一是“恒温消费”,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二是“经济消费”,即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小,最经济;三是“安全消费”,即消费结果对消费主体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健康危害最小;四是“可持续消费”,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危害最小;五是“新领域消费”,转向消费新能源,鼓励开发新低碳技术、研发低碳产品,拓展新的消费领域。低碳消费行为(LowCarbonConsumptionBehavior)是指消费者在日常消费过程(包括购买购置、使用管理、处理废弃全过程)中自觉实行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消费行为模式。总之,低碳消费方式已经逐步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社会消费方式。

2.计划行为理论

计划行为理论(TheoryofPlannedBehavior,TPB)是由IcekAjzen(1988,1991)提出的,是理理论(TheoryofReasonedAction,TRA)的继承者.TRA是Fishbein和Ajzen(1975)提出的用于解释和预测个体行为的理论模型,该理论认为,个人和他所处的社会普遍观念是一个人的态度和价值观念的重要决定因素,而个人态度和价值观念又决定了一个人是否会产生采取某种特定行为的动机,动机最终决定了某种行为最终是否被一个人所采纳。然而,Ajzen在后续的研究中发现,人的行为并不是百分百地出于自愿,而是处在控制之下,因此,他将TRA予以扩充,增加了一项对自我“知觉行为控制”(PerceivedBehaviorControl)的新概念该理论模型提出,认为人们的一切行为都是人们在综合了自身的价值判断、估计了别人可能会产生的看法和综合考虑了社会规范后,经过理性思考最终作出的决定。TPB包括五个要素,即态度,主观范式,知觉行为控制,行为意向以及行为(如图1所示)。

图1计划行为理论(TPB)

(1)标准信念(normativebelief,NB),即别人认为一种行为不该发生的强度;

三、低碳消费行为形成路径

1.消费者低碳指数与低碳消费行为

2.人际影响与个体低碳消费行为

3.自我效能感与低碳消费行为

4.自我建构与低碳消费行为

综上所述,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描绘低碳消费行为形成路径如图2所示。

四、结论

[1]Polonsky,M.,R.Garma,andS.L.Grau,WesternConsumers’UnderstandingofCarbonOffsetsanditsRelationshiptoBehavior.AsiaPacificJournalofMarketingandLogistics,2011.23(5):p.3-3

[2]Ajzen,I.andM.Fishbein,Attitude-behaviorrelations:Atheoreticalanalysisandreviewofempiricalresearch.Psychologicalbulletin,1977.84(5):p.888

[3]陈晓春,谭娟.and陈文婕,论低碳消费方式.新华文摘,2009(013):p.25-26

[5]迈克尔,R所罗门,卢泰宏.消费者行为学(中国版),2006

[6]刘宇伟,计划行为理论和中国消费者绿色消费行为.中国流通经济,2008(8):p.66-69

[7]Markus,H.R.andS.Kitayama,Cultureandtheself:Implicationsforcognition,emotion,andmotivation.Psychologicalreview,1991.98(2):p.224

[8]Kalafatis,S.P.,etal.,GreenmarketingandAjzen’stheoryofplannedbehaviour:across-marketexamination.Journalofconsumermarketing,1999.16(5):p.441-460

[9]雷志柱,丁长青.基于理理论的知识共享行为模型研究.统计与决策,2010(15):p.68-70

关键词:网络购物网络消费者体验心流体验

引言

从1975年心流体验概念提出来,许多学者在对心流体验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重要方面,一方面是心流学领域关于心流体验自身属性的研究,另一方面则是心体验在其他各个领域的应用研究。近年来,心流体验已经从心理学领域发展成为用于解释人类计算机媒介中的各项活动,特别是互联网环境中的个体体验。Chen、Wigand&Nilan,Hoffman&Novak以及Choi、Kim&Kim,将互联网环境中个体的心流体验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前因、体验本身以及结果阶段,并构建了概念模型和实证研究模型。Hoffman&Novak认为三阶段的心流体验研究模型对于理解心流体验的营销含义是非常有价值的。但是,学者们在研究中,对心流体验的构成维度和促成心流体验的前置因素的争论一直不断。

网络消费者心流体验的定义和构成维度

随着网络环境下个体心流体验研究的展开,研究者根据各自的研究角度提出了心流体验操作性定义和测量维度。

随着对心流体验概念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在研究中心流体验的定义和测量维度逐步从单维构念发展成为多维构念。Ghanietal研究工作中员工计算机使用时的心流体验包括两个维度:精力集中和快乐。Webster、Trevino&Ryan提出心流体验是一种主观的人机互动体验,具有游戏及探索的特质,在人机互动的期间,个人能主观地感知愉悦和涉入,而较高的游戏特质则可以得到较正面的情绪与满意,并引发个人进一步探索。他们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得出心流体验是由四个维度构成的多维构念,即控制感、专注、新奇感和内在兴趣。

Kourfaris认为心流体验是测量在线消费者体验非常有价值的尺度,在实证研究中从情绪和认知角度定义了在线消费者心流体验,把新奇感和享受合并为购物乐趣维度,并且和另外两个认知因子:控制感和专注共同构成心流体验的三个测量维度。

Jeffrey把心流体验分别作为反映型潜变量和综合型潜变量构建了两个概念模型。实证检验证明,对于预测心流体验对网络消费者行为,反映型构念模型优于综合型构念模型。网络消费者心流体验是一个反映型潜变量,挑战、控制、好奇和专心是它的四个低阶维度。

Zhou,LiandLiu在心流体验对社交网络使用者忠诚度影响的实证研究中,验证了三个一阶因子感知控制、感知享受和集中注意力对二阶因子心流体验有较高的载荷,因此心流体验是三维变量。

网络消费者心流体验的前因

根据心流体验的通道模型(Csikszentmihalyi,1990;Massimin,1988),个体所感知到的自身已有技能与外在活动挑战相符合是引发心流体验的关键点。以后大部分的研究也都证实了技能和挑战是心流体验的主要前因。

在网络环境研究中,因果模型是研究个体心流体验的主要方法。GhaniandDeshpande(1994)认为技能和挑战都能促使工作中计算机使用者产生心流体验,也就是说技能和挑战对心流体验的影响是独立,此外技能够通过影响个体感知控制间接影响心流体验。Webster&Trevino(1993)在研究员工与电子邮件交互中,只探讨了技能对心流体验的影响,而且证实了简单易用是技能和心流体验间调节变量。这两个研究对以后的研究者构建心流体验模型有重要意义。

Novak,Hoffman&Yung(2000)构建的一个结构方程模型,厘清消费者网络浏览时产生心流体验的影响因素:高水平的技能和控制;高水平的挑战和唤醒;集中注意力;远程感知和互动速度。

HsiangChen(2006)使用数字化的ESM和因子分析,提炼出网络使用者产生心流体验的四个条件因素:清晰的目标、潜在的控制感、及时回馈、行动与直觉的融合。这与Csikszentmihalyi(1990)的观点比较一致。胡文渝(2012)构建了与消费者决策过程相结合的心流体验影响购买意愿的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目标清晰度和网站反馈对心流体验有正向影响,其中目标清晰度对精神集中度和感知控制有正向影响,而网站反馈对购物愉悦精神、集中度和感知控制均有正向影响。

李仪凡(2009)把促成网络游戏玩家心流体验的前置因素分为网站的功能性属性和网站的社会性属性两类,通过实验证实了二者共同对参与者心流体验(Flow)产生正向影响。

陈洁等(2009)认为在线消费者心流体验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远程感知,其次还有消费者技能水平、挑战水平和感知控制力。而感知易用性通过远程感知间接影响了心流体验产生,感知实用性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但不影响心流体验。

TaoZhouetal(2012)研究成果表明社交网络的信息质量、系统质量以及个体对社交网络的信任是引发心流体验的重要因素。

Csikszentmihalyi(1988)强调个体获得心流体验还跟他们当下的生活态度以及个性有关。Teng(2012)研究个人气质和性格特征对心流体验影响发现,拥有好奇心、耐力和自我超越特质的人更容易获得心流体验。

由于心流体验构成维度缺乏统一的认知,学者们对促成网络消费者心流体验影响因素还存在的很多争论,例如远程感知在不同的研究中,有的被定义为心流体验的构成维度,有的则作为心流体验的重要前因。

网络消费者心流体验的营销结果

Korzaan(2003)研究证实心流体验不但直接影响消费者在线购买态度,而且通过态度间接地影响个人的购买意图。Mathwich&Ridon(2004)发现心流体验也影响消费者对产品品牌的态度。Senecal,etal认为消费者享乐主义倾向影响其网络购物的态度,心流体验通过影响消费者的享乐感受间接地影响了消费者态度。值得注意的是,Luna,Peracchio&Juan提出了一个相反的结论,认为消费者对购物网站的态度影响了其心流体验,虽然在研究中没有进行实证论证,但也为以后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方向。

心流体验也影响消费者的行为意图和行为,Luna,Peracchio&Juan(2003)认为消费者网络浏览产生心流体验,直接影响消费者从该网站购买产品的意图和再次访问、使用该网站意图。陈洁等(2009)研究表明通过增强消费者的心流体验,从而导致消费者增加无计划购买数量以及增强重复购买的意愿。这个结论与Koufaris(2002)和卢正宗(2007)的一致。

赵彬等(2009)将心流体验与消费者品牌忠诚行为进行匹配,提出了“心流体验-品牌忠诚”模型,认为在线消费者的心流体验将影响其品牌忠诚行为。TaoZhou(2012)等也验证了心流体验使社交网络使用者忠诚。Lee&chen(2010)以心流体验的维度为前因变量,发现专注和远程感知都积极影响了消费对网络购买的态度。

Chang&zhu(2012)认为心流体验是解释在线环境下消费者行为的有用构念,心流体验的感觉能积极影响在线消费者的满意度。

网络消费者心流体验未来研究方向

尽管心流体验理论已被消费者行为和营销学者引入网络购物领域,并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分析,但本文认为有两个方面还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两个方面的研究内容在逻辑上是连贯的,在研究层次上是逐步递进的。

第一,探讨网络消费者心流体验的维度,开发测量量表。基于文献回顾,并结合中国消费者访谈的结果,界定中国背景下网络消费者心流体验概念和构成维度,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网络消费者心流体验测量量表,经过统计分析以及量表的信效度检验,最终得出网络消费者心流体验多维度测量量表。

第二,厘清促进网络消费者心流体验的驱动因素。在界定网络消费者心流体验内在构成维度的基础上,厘清促进心流体验的驱动因素。在研究中,要借鉴影响消费者网络体验的其他影响因素,构建网络消费者心流体验形成机制的理论分析模型,并选择购物网站的消费者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

1.卢泰宏等.消费者行为学-中国消费者透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贺和平,刘雁妮,周志民.体验营销研究前沿评介[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0(8)

3.陈秀娟译.生命的心流.中信出版社,2009

4.Steuer,J.,1992.Definingvirtualreality:dimensionsdeterminingtelepresence.JournalofCommunication42(4)

5.Draper,J.V.,Kaber,D.B.,Usher,H.M.,1998.Telepresence.HumanFactors40(3)

6.Pace,Steven(2004),"AGroundedTheoryoftheFlowExperiencesofWebUsers,"InternationalJournalofHuman-ComputerStudies,60

7.李仪凡.互联网用户体验结构模型—以Flow理论挖掘网站功能!社会属性作用机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9

9.Ching-ITeng(2011),whoarelikelytoexperienceflow?Impactoftemperamentandcharacteronflow,PersonalityandIndividualDifference,50,863-868

10.Senecal,Sylvain,Jamel-EdineGharbi,andJacquesNantel(2002),"TheInfluenceofFlowonHedonicandUtilitarianShoppingValues,"AdvancesinConsumerBehavior,29,483-4.

11.魏婷.教育游戏参与者行为意向影响因素模型与实证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1

12.Koufaris,Marios,“ApplyingtheTechnologyAcceptanceModelandFlowTheorytoOnlineConsumerBehavior,”InformationSystemsResearch,2002,13(June)

13.TaoZhou,HongxiuLiandYongLiuTheeffectofflowexperienceonmobileSNSusers’loyaltyIndustrialManagement&DataSystems.2010.6,930-946

14.HsiangChen(2006)Flowonthenet–detectingWebusers_positiveaffectsandtheirflowstatesComputersinHumanBehavior22221-233

THE END
1.优品零食店加盟费多少?加盟电话号码多少?可靠吗?优品零食店,凭借其丰富的产品线、优质的选材和贴心的服务,已然在市场中崭露头角,成为消费者心中的理想之选。 优品零食店以“品质、健康、时尚”为品牌理念,汇聚全球各地的特色美食,精选上千种优质零食,满足不同年龄层次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我们严格把控进货渠道,确保每一份零食的安全、健康、美味,以此奠定品牌在...https://www.jiamengfei.com/xm/109444
2.马来西亚原装进口食品/零食/饮料运德荔枝味含气饮料380g北京华诚益美投资顾问有限公司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公 司主营业务是进口食品。在进货渠道的建设上,我们立足于全球采购,已经建立起了超大规模的进口食品物流集散中心。现在,产 品涵盖了100多个,产品种类达到8大系列(糖果、饼干、巧克力、饮料、酒水、休闲食品、调料、冲饮),单品品种超过 2000余种,产品国别涵盖韩国、日本、...https://product.11467.com/info/549605.htm
1.进口食品都是从哪里进货的进口食品进货渠道有哪些→买购网进口食品的进货渠道主要包括进口商/代理商、贸易公司、直接采购、贸易展会和电子商务平台。这些渠道为进口商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有助于建立商业关系和洽谈合作。买购网小编提醒,无论通过哪种渠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质量检验和清关手续是确保进口食品安全和合规性的必要步骤。 https://m.maigoo.com/zhaoshang/10613.html
2.日本进口零食品龙角散润喉糖40g10粒(香草牛奶口味)润肺止咳日本进口零食 bourbon布尔本天然酵母苏打饼干 48枚(6枚*8袋) 日本进口日清麦脆批(牛奶巧克力味)饼90g 进口零食 休闲食品 日本进口零食批发森永海洋动物图案章鱼烧小饼干宝宝52g9130 日本进口零食明治Meiji五宝巧克力豆5小盒迷你装 63g*10/盒*12/箱 日本进口零食 asahi 三味 抹茶樱花红豆牛奶和风糖(袋装)84G ...http://china.makepolo.com/product-detail/100805061247.html
3.零食创业计划书(精选10篇)加盟较为划算:据介绍,进口零食店的零食多从国外进口,要经层层审批、重重检验,然后才能摆上国内货架。目前代理外国食品的国内公司还比较少,一般只有大型食品公司才能供应货源。所以刚起步的店,最好选择加盟店的方式,这样可减少在进货渠道、经营模式等方面的顾虑,少走很多弯路。 https://mip.ruiwen.com/chuangyejihuashu/4137099.html
4.日本零食采购商请进进口交流进口交流[加工贸易] 日本零食采购商请进544 次阅读 / 1 次回复 海鸥商事 中级会员 8 大家好!我司海鸥商事,专业从事日本食品、饮料的批发,种类齐全,支持香港发货、一般贸易及跨境电商!做一般贸易的产品可提供相关手续,欢迎实力买家咨询,欢迎询价!QQ693500312,微信haioubusiness,好友注明来自福步,非诚勿扰! https://bbs.fobshanghai.com/mobile/tid-6771783-page-1.html
5.大连日本进口破,大连进口清酒,,大连进口海胆,大连日式调料...大连天茂伟业主营寿司酱油,日式调味品、日本芝士蛋糕、日本进口三文鱼、日本进口鱼、进口零食、进口食品批发商进货渠道、酱油厂家、日本进口食品批发代理,。http://www.tianmaoweiye.com/
6.进口零食店创业计划书(精选5篇)加盟较为划算:据介绍,进口零食店的零食多从国外进口,要经层层审批、重重检验,然后才能摆上国内货架。目前代理外国食品的国内公司还比较少,一般只有大型食品公司才能供应货源。所以刚起步的店,最好选择加盟店的方式,这样可减少在进货渠道、经营模式等方面的顾虑,少走很多弯路。 https://www.fwsir.com/fanwen/html/fanwen_20220607081232_1828810.html
7.零食店市场研究报告8篇(全文)进货渠道并不难找, 网上的广告很多。正规的进口零食通常授权一家中国代理商, 下面是区域代理商, 众多商贸公司从多个区域代理商手中进货, 再配货给进口零食店。由于不允许越级进货, 店主只能在商贸公司进货。选择哪一家的原则也是看谁的产品新奇、新鲜, 可以与多家供货商合作, 更利于及时更新产品。不建议通过代购从...https://www.99xueshu.com/w/filel4i7ub0q.html
8.港货批发,进口日化批发,进口商品批发,港货店进货渠道,跨境商品...“美盈港货批发网”是港货贸易批发商十大品牌之首。为全国几千家港货店,进口实体店,商超、连锁店、美容养生馆等提供港货进口货源!业务含港货店加盟,港货洗发水批发,进口护肤品批发,香港母婴用品批发,港澳保健药油供应等。欢迎来电咨询、采购,热线电话:13751316624(黄http://www.myganghuo.com/
9.休闲零食的软文范文(篇一).docx关于零食食品的营销策划书关于零食食品的营销策划书石家庄90共创百货有限公司目录前言.2(二)市场概述..32、市场细分.51、公司使命,企业形象策划.8营销组合..91、产品概述..10(三)渠道..103、公关策略10财务分析.10(一)收支平衡分析..12结束语...12前言为了完成本公司的营销目标,满足消费者对零食的需求,扩大市场...https://m.renrendoc.com/paper/329224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