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外卖市场一片红火,不仅订单量暴增,还呈现“万物皆可外卖”新动向。分析人士认为,生活服务行业的“外卖化”将进一步变革零售行业,是未来消费领域的一大增长点。
旅行也要点外卖
特点二,外卖品类多元化。从矿泉水、啤酒到感冒灵、水果、充电宝,用户通过外卖“买一切”。假期期间,美团闪购订单同比增长了60%。增幅最快的品类是药品,同比涨幅达到249%。此外生鲜品类也有大幅增长,同比涨幅为135%。农夫山泉饮用水、百威啤酒、999感冒灵、可口可乐位居销量排名前列。
特点三,外卖高价订单频出。京东数据显示,今年国庆期间售价不菲的大闸蟹销量一路飙高,国庆假期1日至4日平台销量为去年同期的两倍,环比更是增长4.5倍。美团数据显示,深圳一个用户购买了粤菜以及小龙虾,总金额高达17309元。
链接服务业与零售业
在业内,外卖服务属于生活到家服务的中流砥柱,也被简称为“到家服务”。这一市场火爆的背后,是零售业与服务业进一步打通的新趋势。
美团点评高级副总裁王莆中表示,外卖是服务业和零售业的交叉口。餐饮和零售的共同点,都是要交付服务,且都能通过快递员来实现,因此两者有很强的共性。
易观国际发布的《2018中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年度盘点》显示,数字化已经成为到家服务平台竞争的焦点。
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不断推动服务业与零售业的融合。从消费者的需求角度看,二者融合将带来更大便利。比如,外卖送药模式的出现,解决了夜间用药的刚需。叮当快药高级副总裁王广磊告诉记者,夜间10点到次日早上6点的下单量占公司平台全天下单量的35%以上。
用户数据为市场指路
除了送餐、送药、送生鲜商品等普通到家服务,上门洗衣、服装租用等其他品类的到家服务也发展迅速,成为新亮点。
如上门洗衣的“e袋洗”APP,用户在线下单后,有专人到家取衣,洗好后再由专人送到家里。这背后是高效的数字系统作为支撑。e袋洗和百度AI部门合作重塑升级智能洗护供应链体系,通过采用图像视觉识别技术实现洗护工厂的智能分拣,实现衣物品牌、型号等信息的快速识别。通过一系列智能化改善,实现了洗护成本较传统洗衣行业下降。
再如在线租衣APP“衣二三”,用户缴纳一定的月费之后,可以无限次租用衣服,商家负责衣物洗护与送达,这背后也是庞大的外卖系统作为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到家服务作为供应链的末端,能够有效影响产业的前端,最大限度地降低库存,起到“逆向调节”的作用。
创立“e袋洗”APP的张荣耀告诉记者,通过对用户数据、订单数据、衣物数据等多维度大数据的挖掘分析,精准营销、个性化推荐等数据服务得以实现,即所谓“千人千面”。
(新华社)
【故事】
广东有几十万骑手,他们努力打拼送外卖也能赚第一桶金
金羊网记者吕楠芳
近年来,中国的外卖市场增长迅速,外卖小哥的群体也日益庞大,仅服务于美团外卖的骑手就达到270多万人,其中广东是骑手大省,超过30万人。他们不仅送餐、送饮料,鲜花绿植、生鲜果蔬等也都一网打尽。他们的工作看似简单,却支撑着中国高达4700亿元的外卖市场。
“不愁没钱赚”
一年多前,曾智威从湖南邵东县火厂坪镇的一个村庄来广州送外卖。“那是我第一次来广州,我们站点负责天河商圈到珠江新城这一片的外卖配送,‘师傅’告诉我这边的订单多得不行,不愁没钱赚。”21岁的曾智威很坦率地说,一开始吸引他入行的,就是高薪诱惑。
他的另一个“徒弟”杨波,习惯像以前在机械厂打工时一样,把大部分收入存下来寄回家。“扣除每个月3000多元的花销,剩下四五千元可以存起来,一年也有近6万元。父母对我这份工作还是很满意的。”杨波说,在老家湖南邵东县,有很多年轻人靠送外卖赚到第一桶金,后来都出来创业做了老板,他也想和他们一样,趁年轻努力打拼。不过,杨波也“抱怨”,现在外卖平台之间竞争激烈,骑手越来越不好做了,即便是在公司内部,他们也经常处在和同区域其他站点“PK”的压力下。
美团研究院2019年调查数据显示,仅三成骑手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其中25%的骑手收入位于5000元-8000元区间,3%的骑手收入在8000元-10000元区间,而传说中月入过万的只占1%。
“压力挺大的”
天河商圈是广州最繁华地段之一,外卖订单量最高峰时一天达3200多单,全靠104个骑手“陀螺”般地连轴运送。
他们的站长张顺圳是整个骑士站最老的员工,今年27岁。他以前有很多“光辉事迹”:
“最多的一天跑了76单,至今还没人破这个纪录。”
“你是没见过他送奶茶的壮观场面,两条胳膊上都挂满奶茶,一次可以送60多杯!”
面对同事的打趣,张顺圳只是羞涩地笑笑。“这几年明显感觉外卖行业越来越规范了,加上公司管理要求特别严,骑手其实压力挺大的。”张顺圳说,面向骑手的招聘并没有设太高的门槛,但很多人干不了几天就离职了。
在张顺圳看来,现在的90后不像他们的父辈,在工厂、工地赚钱。他们更希望有一份体面而稳定的工作,有五险一金,有企业关怀,有“钱途”更有前途。
从骑手晋升到管理人员,张顺圳显然比一般的外卖小哥更“懂行”。和记者聊天的过程中,他不时把“5G”“大数据”“智能化”“物联网”“云时代”等名词挂在嘴边。他说,为了给顾客提供更高效的配送服务,系统从接单、派单到跟单,一环扣一环,都在不断地进行技术的更迭换代,而这些他以前从来不曾接触的知识,深深地吸引着他在这行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