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绘本|被玩坏的万圣节,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喷火龙的神秘阁楼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当孩子害怕,我们会怎么办呢,是告诉他别害怕,还是慢慢带他走出恐惧呢,或许问题不是那么简单。恰逢万圣节来临,一起聊聊这个话题吧。
万圣节将临,暗黑的魔法将笼罩人间,可怕的幽灵、吸血鬼、僵尸、女巫、骷髅、食尸鬼、科学怪人、无头骑士、木乃伊、狼人、蝙蝠、美杜莎、石像鬼、大鬼小鬼从四面八方聚拢过来,在南瓜灯的映照下,人们要扮演鬼怪到处显摆自己的服饰和装扮,小孩蹦蹦跳跳各家各户敲门要糖果,不给糖果就捣乱,大家吃啊喝啊玩啊……
有没有发现,明明是个蛮恐怖的节日(就是西方国家的鬼节),怎么就从神圣严肃的宗教仪式活动变成热闹的一个欢乐的海洋,这还真是让人不可思议的,又是巡游、又是送礼品、又是聚餐……喂,还让不让鬼怪们清净一下。
两千多年前的人们,可不是这么玩的,他们认为10月31日是夏天正式结束、寒冷的冬季开始的第一天,故人的亡魂将在这天回到故居地,作为再生的唯一希望,他们在活人身上找寻生灵并借此还魂。而活着的人害怕死人的魂灵来夺生,于是人们熄掉炉火、烛光,让死人的魂灵无法找到活人,又把自己也打扮成妖魔鬼怪混淆,还要扮成更可怕的模样把死人的魂灵吓走。
万圣节在今天看来,已经完全是一种商业化的节日,可怕的事物变成了一种娱乐,就如《娱乐至死》一书中所描述的“现实社会的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变成“一场娱乐至死的舞台”,是不是真的会娱乐至死,谁又会去关心呢?我们在万圣节里,只关心孩子们玩得是否快乐。
还是来看看挑了半天,一个好玩的万圣节主题绘本《万圣节的大南瓜》吧。
话说有个老巫婆,绿色的皮肤,长长的红指甲,她种了一个大南瓜,万圣节到了,要做南瓜派了,可是,这南瓜也太大了,根本摘不下来。“见鬼!”巫婆说。
好吧,果然是万圣节,一个幽灵来帮忙,可是他拉呀,拽呀,扯呀也没摘下来。“见鬼!”幽灵说。
来了一个吸血鬼男爵帮忙,可是他拉呀,拽呀,扯呀也没摘下来。“见鬼!”男爵说。
来了一个木乃伊帮忙,然后他横着拉呀,拽呀,扯呀,“见鬼!”绷带人说。
来了一只吸血蝙蝠,他想了一个好办法,就是大家一起拉,于是——
大南瓜飞了出去,大家大叫着也飞了出去:“见鬼!”(这台词简直是神来之笔啊。)
然后,一帮鬼怪吃了巫婆做的南瓜派,就回去了。
而巫婆,看着他们离开,说:“真见鬼!”而后继续种了一颗南瓜种子。
想到了什么?没错,万圣节版的《拔萝卜》,而且更可笑的是那一句句“见鬼”,唉,神圣的万圣节真的被人们给玩坏了。
记得当第一次拿给孩子看,一看封面,哦,长长红色指甲的绿色老巫婆,小女孩可能马上就不看了,翻两页,像蛇一样的白色幽灵,又一个涂着口红的僵尸男爵,然后是木乃伊与吸血蝙蝠,真的好可怕啊。
但是,看完了故事,孩子还害怕吗,当老巫婆像壁虎一样趴在南瓜的身上,当幽灵使劲的时候卷起了身体,当南瓜飞起来,怪物们跟着翻滚到空中,孩子们哈哈地大起来,哪里有心情去害怕呢,笑得肚子都疼了!
从害怕到不害怕,真是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啊。或许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个绘本,会更清楚这个方法,《走开,绿色大怪物》。
一只大怪物,有两只黄色的大眼睛
有蓝绿色的鼻子
有长满白色尖牙的红色大嘴
有两只扭曲的小耳朵
有一头乱蓬蓬的紫色头发
还有一张可怕的绿色大脸
很可怕吧,但是,来,让我们一起大喊——
走开!乱蓬蓬的紫色头发
走开!两只扭曲的小耳朵
走开!蓝绿色的长鼻子
走开,绿色大脸
走开,红色大嘴巴
走开,白色的尖牙
走开,两只黄色的大眼睛
最后——
我们发现了,当绿色大怪物出现的时候,孩子害怕的情绪慢慢形成,而当把它看成一个可笑的怪物,去掉头发,去掉耳朵,去掉鼻子……一路下来,孩子乐不可支,再问:“怪物可怕吗?”
孩子哈哈笑着回答:“再讲一遍,再讲一遍吧。”
再回想一下,当孩子害怕的时候,我们当时是怎样呢?我们会下意识地斥责:“胆小如鼠,将来能做成什么事情,长这么大了还怕?”或许我们也会鼓励孩子:“别怕,要勇敢,要坚强!”如此可以更高层次地输入大无畏的精神营养,但是孩子还是很怕啊:怕黑夜、怕蛇、怕狗、怕登台、怕当众说话……而我们只是一味地在外围敲打孩子,并没有击破那个他害怕的东西。
两本书,还有万圣节给了我们一个启示,面对害怕,我们反而需要大笑,需要欢乐,就像《龙猫》中,当爸爸与两个孩子一起沐浴的时候,外面有恐怖的风声,爸爸突然哈哈大笑,孩子们也跟着一起大笑,可怕瞬间就消失了。
这里又想起《哈利波特》中关于应对恐惧的课程,当纳威打开装着博格特的柜子,他最怕见到斯内普教授,柜子里果然是,于是他想象着斯内普教授穿上了奶奶的衣服,“嘭”地一声,害怕斯内普滑稽的样子和大家一起的大笑消散了。
大笑起来,且不去管那《娱乐至死》的精神舞台将走向何方,人类将怎样降低自己的尊严与文化水准,只看看万圣节的改变,从严肃走向娱乐,人们大笑着将鬼怪变成娱乐,又乐在其中,闹哄哄、乱糟糟地,人类的历史与孩子的成长一样,大约就是这样在抵抗内心的恐惧吧。
对比这个西方的传统节日,中国的鬼节显得有些凝重,冰冷的节日只是一个纪念日,传承中的尊严、权威、戒律更多透露出一种煞有介事,而严肃之中又呈现出一种凄美和伤感。或许我们是认真面对故去的人,某种程度上我们的文化就是在述说着我们要坚强,要勇敢,要无畏。而内心的恐惧到底是什么呢,大约只是过去的印象,是内心的幻境,是无形的力量,是不可言说的感觉。
但在西方传统的万圣节到来时,众多的魂灵并没有飘逸四散,而是聚拢在一起,以具有可怕的实体出现,变成幽灵、吸血鬼、僵尸、女巫、骷髅、食尸鬼、科学怪人、无头骑士、木乃伊、狼人、蝙蝠、美杜莎、石像鬼、大鬼小鬼……或许因为这些实物出现,我们也才觉得自己是真实的人,是真实的爸爸妈妈,我们能够紧握住孩子温暖有汗的小手,一起化妆,一起大笑,一起在紧张刺激中,与孩子一起抵抗黑暗的来临。
不过我们在生活中已经习惯了,习惯用空对空的方式,以无形的体验区分社会的层次,以不可言说的秘密形成尊严的体系,以空洞的激励去对抗缥缈的感受,在大而化之的要求与斥责中,我们显得少了一些人味,却多了一些妖魔的模样,正在成长的孩子,也就只能鼓足那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漏气的勇气,默默承受奇怪而未知的可能性。
当万圣节、圣诞节的热闹如今似乎要与春节旗鼓相当了,全家总动员式的欢乐综合运用起了关于节日的一切元素,可能有人在担心关于文化传承的失败,忧虑娱乐与商业对传统的冲击,但却发现因为热闹,这样的节日却显得更加重要,反而我们传统的节日显得有那么一点呆板,有那么一点冷清,不知道关于文化的侵略,是不是有些英雄气短。
同样,如果我们依然固执地用那缥缈的面纱,保护着自己所谓成人的尊严;用空洞的口号和充满幻想的道德牢笼,要求孩子听话和顺从;用苛刻的约束、极致追逐功利的目的、千篇一律的模式去收割孩子的未来,以为孩子就能够继承自己的一切,那么,就如万圣节一样充满想象力的孩子,终有一天,会在自己有力量的时候,他也大笑着对待那个他害怕的过去,扔掉那曾经套在自己思想上的枷锁。
在这个即将来临的万圣节里,看看纷繁的快乐,看看不怕鬼却怕父母的孩子,看看孩子在我们传统的节日里,包括在六一儿童节里要么无所事事,要么表演给大人看,而在万圣节、圣诞节却收获着快乐与喜悦;在传统文化的篇目中看到板起面孔,冷若冰霜,神圣而威严的历史,我们在努力希望孩子能继承传统文化,而事实上孩子们用嬉笑和涂鸦在对抗着背后的可怕与冷漠……
当万圣节开始,鬼怪们开始降临人间,他们在激发着孩子的想象和斗志,也激发着我们参与其中,那么,来吧,我们也可以穿上山怪的衣服,拖着一条大尾巴,头戴歪帽,手握巨斧,呲牙咧嘴,冲到孩子堆里,大喝一声:“程咬金在此!”
也许我们只需要找个安静的地方,好好反思一下,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是在建立,还是在制约,而更重要的是,我们与我们所谓的教育到底想要什么。
-End-
友情提示:后面还有内容
本文部分图片摘自《万圣节的大南瓜》
[美]埃丽卡·西尔弗曼/文,S.D.辛德勒/图
新星出版社2016年版
部分图片摘自《走开,绿色大怪物》
[美]爱德华恩贝尔利图/文河北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小推荐
除了文中的《万圣节的大南瓜》之外,再推荐几本万圣节主题的绘本——
1.《HappyHalloween,Biscuit》
个人评分:8.4
目前国内还未引进,讲了一个小女孩与一只小狗准备万圣节可笑的故事,画风简约而有趣,小狗的表现很出彩,保证孩子看了会大笑不止。
2.《飘着幽灵的小房子》
个人评分:8.2
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
讲了一个胆子超大的小女巫与小猫住进了一所有很多幽灵的房子,而与幽灵的相处方式让人非常惊讶,比如把幽灵当做房子的窗纱。
3.《女巫扫帚排排坐》
个人评分:8.5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版
来自英国的有趣绘本,有同名动画短片,善良的女巫,好玩且冒险的经历,一直在期待形成系列动画和图书,获多项大奖。
4.《女巫温妮》系列
个人评分:8.3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年版
依然是英国的系列绘本,被誉为史上最可爱的女巫,故事妙趣横生,好玩好笑,画面充满想象。
要么没发现,要么看不上
以后聊到魔法的话题时再推荐吧
眼看着一年一度的
万圣节(西洋鬼节)又要到了,
想必有不少“妖魔鬼怪”
早已准备好装备等着出去high了,
然鹅,
文案狗想的却是怎么样
才能利用好这个鬼节,
做好营销?
万圣节借势元素:变装,鬼怪;糖果,孩子,捣蛋,巫婆,南瓜,堡垒,精灵……
【往年精彩文案】
1.百事可乐VS可口可乐
百事可乐主动出击:WewishyouascaryHalloween!
可口可乐完美反击:Everybodywantstobeahero!
(注意:披风上写的是ColaCoca)
2.杜蕾斯
#万圣节#别出来捣乱。
3.江小白
万圣节,
你可以扮演成任何人,
包括最真实的自己。
4.长安铃木
#让心里的古灵精怪出来HIGH!#
骑扫帚,探寻神秘国度;抱南瓜,玩趣味冒险;闯堡垒,召唤神兽精灵。
长安铃木的这组文案几乎包含了万圣节的所有元素,巫婆、南瓜、堡垒、精灵等。可以参考这些方向借势。
5.Jeep
有Jeep的地方就有冒险
这句文案是我加的,他之前的文案是“万圣节当然是和Jeep一起,遇见山川、湖海、丛林、雪域......还有,惊喜!”。我觉得不够贴切,海报已经诠释了这些内容,简短些更显得高大上。
6.可口可乐
一起品尝今天的滋味
7.百事可乐
不好意思,我们没糖
结合万圣节”不给糖就捣乱“来突出产品的卖点”无糖“,而且黑罐真的酷到没话说。
8.怡宝
糖果会融化,童心不长大。
个人认为这句文案和怡宝没有任何关联!!!但是万圣节老说“不给糖就捣蛋”实在是太俗气了,文案结合“童心”也是一个突破点。
9.保利·铃兰公馆
南瓜灯里的秘密,是儿时心底的奇思。
10.富力
解放童心,释放天性。
11.理想湾
童真与理想皆不可辜负。
12.tomsonrivera
一本正经久了,
我们都差点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一只小鬼。
13.玛丽傲(foe旅游品牌)
像女巫骑着扫把,
从夜晚到白天,
享受星辰月亮和阳光。
14.饿了么
无论多晚,都陪你捣蛋。
15.京东手机通讯
“惊”彩万圣之夜,
约你来“鬼”混。
16.酷派
无所畏,放胆玩!
(针对酷派年轻版多色手机。)
17.神州专车
NightChooseRight,
除了安全什么都不会发生。
凌晨2点的加班,
只是生活的“客场”,
肆意尽兴的搞鬼,
才是夜色的“主场”
18.ofo小黄车
鬼使神车。
19.PPmoney
狂欢夜high起来,
让风险都见鬼去吧!
20.喜力啤酒
享受尖叫!
你知道为什么喜力啤酒这么冰凉爽口吗?
因为你本来就是没有温度的灵体啊。。。。
21.乐居
鬼混狂欢,记得早回家。
22.返利App
返利,就不捣蛋。
23.海丽宾雅
鬼才和你玩。
对啊,万圣节就是和鬼一起玩。
24.中国移动
流量不限量,一起鬼混到天亮。
25.神州租车#自驾游无边忌#
别压抑天性,
这一次坦坦荡荡的做个dramaking。
26.成都木莲庄酒店
等你,死鬼。
与其为陌生人制造惊吓,
不如给亲爱的制造惊喜。
27.聚划算
玩物立志,异鬼横行。
28.海亮地产
糖在兜里,房在这里。
29.必胜客#黑比萨,有黑才够WOW#
谁说黑是黯淡,
黑是出彩的底色。
30.玛丽傲(for儿童玩具)
南瓜和鬼怪在一起就是万圣节。
31.陆河映象#黑森林#
当神秘的暗夜降临,
恶魔们在幽黑的森林里窃喜。
这一场节日的盛宴,
在午夜的钟声中悄悄蔓延。
32.陆河映象#红玫瑰#
这晚南瓜与灯火咧齿,
这晚鬼怪与女巫乱舞,
这晚我偏要爱上那玫瑰流失于指缝的红。
33.仟色视觉#万圣节聊英雄#
重新审视你的英雄,
回想你最初和最终的英雄梦。
34.怪蜀黍的糖果
卸妆过万圣节,化妆过情人节。
35.唐炻(for生鲜水果)
怎么说呢,
你好吃到糖都没有味道。
36.林肯(for文具用户)
“魔鬼”隐藏在细节中,
永远不要忽视任何细节。
37.大卫·米切尔《云图》
我喜欢万圣节,
每年一次,
人们都戴上面具,
不只是我,
人们认为假扮魔鬼很有意思,
我却花了一生来假扮我不是魔鬼。
38.弗雷德里克·巴克曼《外婆的道歉信》
在万圣节,
与众不同是件很正常的事。
39.《倾城十世:五夫当道》
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
住古堡的也不见得是吸血鬼。
40.臧克家《村夜》
太阳刚落,
大人用恐怖的故事
把孩子关进了被窝。
41.《空间》
祝全天下的女生
都可以在万圣节
吃到喜欢的人的脱氧核糖。
42.《爱情公寓》
你乔装打扮,
居心叵测,
完全可以定义为“恐怖”分子!
43.《网易云》
你是万圣节最甜的糖...
甜得我怦然心动还有点心酸悲伤...
44.林俊杰《背对背拥抱》网易云热评改编
糖给你,情窦初开给你。
能不能换做你做我的英雄?
45.《万圣与糖》
今夜的鬼火,
将南瓜灯点燃,
指引黑暗中的幽灵,
从迷途折返。
骷髅游荡,
僵尸在狂欢,
敲开了人们的家门,
唱着不给糖就捣蛋,
古灵精怪!
街角不见血腥,
只是快乐传染,
唯此一晚。
46.陈词懒调《回到过去变成猫》
饿了吃饭,困了睡觉。
在家撒欢,在外捣蛋。
47.玛丽傲(foriPhone前置)
万圣节其实没什么好怕的,
只要点开前置摄像头,
天天都是鬼节。
48.玛丽傲(for婚恋or珠宝)
想和你一起过万圣节,
做你心里最甜的捣蛋鬼。
49.玛丽傲(for避孕套)
多一层,可以壮胆。
50.玛丽傲(for美食App)
一碗直击灵魂的南瓜饭,
是我每次过万圣节的理由。
51.玛丽傲(for社交App)
凑在一起,
夜梦满城过鬼节,
才有趣。
【写给你的万圣节文案】
1.旅行
#万圣节·糖果#
小孩子才想要糖果,大人们都想要诗和远方。
2.教育
#万圣节·捣蛋#
——何为教育?
让孩子有教养
——何为教养?
不给糖,孩子也不会捣蛋。
读过书,才知道这世上没有鬼。
3.奶茶店
——不给糖就捣蛋!
——你想要什么糖?我们有全糖,半糖和无糖。
4.整容
#万圣节·变装#
今天是一个以貌取人的日子。
只要漂亮,就算是鬼也会被人多看几眼。
5.口红
#万圣节#
今日不审美,只审丑。(完美唇妆VS血盆大口)
6.情趣用品
今夜做的你小色鬼可好?
7.健身房
用肌肉武装自己,
今晚没人敢吓唬你!
人生最好的变装,
是由胖变瘦。
别忘了,
你曾经也被人叫做“小鬼”。
唯独你不能去要糖,
因为你的腹肌不需要。
8.运动鞋
别停下探索的脚步,所有惊奇都在路上!
9.手机
今晚别低头看我,除非你打算用发量吓人。
10.餐饮美食
来店里,你肯定会变成馋鬼。
11.外卖
骑手今天变骑士,但速度与风度始终不变。
12.房地产
#万圣节·孩子·捣蛋#
如果城市没有邻居,孩子去哪里要糖?
房子都没有,鬼才和你过日子。
13.金融理财
小孩子才想着吃糖,
大人都想着成长。
小孩子才要糖,
大人都想着发财。
14.服装饰品
今天你可以穿得“人魔鬼样”。
15.户外旅游
出行装备得备齐,糖果零食不能忘。
16.照明灯具
不管多晚,我都陪你捣蛋。
17.酒水饮料
多一杯,可以壮胆。
18.商业保险
只要保险买的好,
吓破胆都有的保。
19.摄影摄像
记住这一刻,
你小时候捣蛋的样子也很可爱。
20.医院门诊
根治一切“鬼毛病”。
21.卫浴产品
闹腾high了一晚上,
你更需要冲凉泡澡。
22.物业行业
保家护院,
拒绝“捣蛋分子”。
23.钟表行业
24.零售行业
包括糖果,
你想要的这里都有。
如果你是恐怖片爱好者,那你多半被这部影片震撼过;
所有以「影迷」自居的人,对下面这个画面应该不陌生;
还有一部影片,已经「霸占」豆瓣电影评分榜TOP1数年之久了。
这些经典影片的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斯蒂芬·金(StephenKing)。
欧美小说界的传奇、有「恐怖大师」之称的斯蒂芬·金就是一个「行走的万圣节」。
在万圣节前夜,让我们一起回顾金老爷子半个世纪以来的传奇作品。你若对文中提到的片子感兴趣,不妨趁今晚找出来看看,相当应景!
-HappyHalloween-
都说苦难造就作家——从少年到青年,斯蒂芬·金的人生一直坎坷不平。
1947年9月21日,斯蒂芬金出生在美国缅因州的波特兰,父亲在他两岁时不辞而别,母亲独自照料他和哥哥戴维长大。
由于生活拮据,母亲到处投亲靠友,金的童年几乎都在各种搬家中度过。
儿时的金日子过得多灾多难:在姨妈家里捅了马蜂窝被蜇伤;耳朵发病被医生治的「死去活来」;在家捣鼓电磁铁炸了整栋楼的变压器……
最恐怖的一件事,是金曾亲眼目睹小伙伴被火车碾压致死。
据家人回忆,小斯蒂芬那天回家时整个人一言不发,一副被惊吓过度的样子;但老爷子表示自己「完全没有印象」。
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他作品中常出现自己亲身经历的影子,包括众多日后畅销全球的名作。
对恐怖题材的热爱,从他很小的时候就萌生了。
八九岁时,金曾和哥哥在箱子里翻出一本书:
十二三岁的时候,金常常跑到镇上的电影院看各种恐怖片:
1966年,金进入缅因大学英文系,他对文学的热爱越来越浓厚;也正是因为这个爱好,他遇到了自己的妻子。
1970年,金从大学毕业后,找到一份教师的工作。
1974年,金写出了恐怖小说处女作——《魔女嘉莉》。
来自单亲家庭的女孩嘉莉,在家中经常遭受沉迷宗教的母亲虐待,在学校也因性格内向而饱受同学欺凌。
16岁那年,嘉莉第一次生理期,当鲜血顺着她的腿流下时,同学边丢卫生棉边嘲笑她;回到家后,母亲也责骂她。
最终,在毕业舞会上,头戴王冠的嘉莉在众目睽睽下被人恶作剧全身淋满猪血......她的愤怒激活了体内的女巫血统,魔力爆发出来,整个舞会陷入一片火海,曾欺辱过她的学生全部葬身于这座人间地狱。
这部小说包含了金本人的很多真实经历:
比如他自己的单亲家庭背景、他在担任教师期间的所见所闻,以及他对童年时期两个遭遇校园霸凌女同学的记忆。
《魔女嘉莉》为金赢得了高达20万美元的版税。从这部作品开始,金走上了职业小说家的道路。
1976年上映的电影《魔女嘉莉》是金首部被改编成电影的作品。
在小说发表的1974年,金的母亲因癌症去世;他本人也染上了非常严重的酗酒及药物滥用问题......而恐怖小说《闪灵》,就诞生在这样的背景下。
《闪灵》的主角是一个颓废潦倒的作家,因为酗酒丢掉了教师的工作。
为了重新开始生活,他带着家人,在冬天来到一所位于科罗拉多州的酒店做守卫工作,顺便想静一静思考下一部作品。
酗酒,教师,作家……金几乎是比着自己的形象创造的主角杰克·托兰斯(JackTorrance)。
他在之后的自传《写作这件事》里这样回忆《闪灵》:
这部半自传性质的书,成了金氏恐怖小说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1980年,在大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手中,《闪灵》被改编成同名电影,为殿堂级恐怖片再添一员。
片中对于恐怖气氛的渲染,对于主角逐渐崩坏的刻画,都堪称影视教科书级表现。
有趣的是,尽管电影版《闪灵》时至今日依然被无数影迷追捧,但金本人多次表示,自己完全不喜欢库布里克的改编。因为「他没拍出来杰克走向疯狂的过程,以及最后的自我救赎。」
《闪灵》之后,金保持了昂扬激情的高产——他以每年一到两部的速度写书,几乎「本本精品」,因此吸引到一大群想要买剧本改编权的影视制片人。
1982年,金出版了自己的首部中篇小说合集《四季奇谭》,用四季为主题分别写了四个故事。
其中的三个故事在日后被搬上了银幕——即《肖申克的救赎》《伴我同行》和《纳粹追凶》。
《肖申克的救赎》我就不多介绍了,它早就已经是家喻户晓的经典。
而《伴我同行》,则是老爷子亲口「册封」的「最合我本意的改编电影」,它讲述了一群少年的成长故事。
四个孩子,戈迪,克里斯,泰迪和维恩,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家庭问题和心事。
有天,他们相约当一回「英雄」:去河对岸寻回一具12岁男孩的尸体,好「在电视上出名」。
在这过程中,少年心中的软弱随着躲火车,翻铁门,越森林等一系列行动而被放大。与此同时,他们的梦想也开始萌芽……
《伴我同行》获得了1987年金球奖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提名,以及1987年奥斯卡奖最佳编剧提名。
《纳粹追凶》的主题,则是对历史背后人性的探索。
一个美国高中生无意中发现,自己小镇上躲藏着一名纳粹战犯,为满足自己的猎奇心,高中生以举报相威胁,让战犯告诉自己当年集中营中的种种故事。
而随着了解的深入,两人心中的恶魔都开始露出爪牙……
一会儿是挣脱樊笼的人性、一会儿是少年成长,一会儿又是黑暗的纳粹大屠杀……金的作品跨度之大,常常令人讶异,而他本人也乐见于此。
创作于1996年、并于1999年搬上大银幕的《绿里奇迹》,是个跟《肖申克的救赎》类似的人性故事。
杀人犯约翰考夫利因谋杀两名幼女被判死刑来到著名的冷山监狱,监狱里有一片称为“绿里”的绿地,绿地那头就是刑场。
约翰出奇的温厚、机智,他的到来也给狱中所有人带来神奇的变化......当狱监保罗发现约翰的秘密时,他开始怀疑人生了。
进入21世纪后,斯蒂芬·金的小说依然不断被改编成影视作品,他之前的老故事也经常性被翻出来翻拍。
1985年,金的一部短篇小说集《斯蒂芬·金的故事贩卖机》(以下简称《贩卖机》)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小镇忽然被一场大雾笼罩,雾中不时传来声声惨叫——未知的怪物隐藏在雾中,试图离开建筑的人们被逐一杀害,剩下的人躲在一间超市中,心态逐渐开始崩溃……
这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电影《迷雾》的原著小说。
《迷雾》的剧情,是较为典型的「克苏鲁系」架构:最大的恐惧并非来自怪物,而是来自「不可名状的未知」;在探索真相的过程中,人类的心智逐渐崩溃,直到彻底发疯——俗称「掉SAN值」。
2007年改编的这部《迷雾》,完美还原了小说中「不可说」的恐惧氛围,并细致刻画了封闭空间中的人类社群是如何在恐惧之下走向极端和宗教化。
同时,导演还设计了一个颇具争议的结尾,将故事中对人性的思考推向极致。
1986年,斯蒂芬·金又完成了一部和少年成长有关的长篇。
这一次故事不再励志,相反却是慑人心魄般的恐怖,甚至连老爷子本人都表示:「绝不创作第二部类似作品」。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牠》(IT)。
本作在1990年曾被改编为电视剧,限于当时的化妆和拍摄条件,表现力并不充足。
在2017年,华纳将其重拍为《小丑回魂》,将小丑这一斯蒂芬·金作品中的经典颤栗形象,重新带回观众视野。
和《伴我同行》类似,《小丑回魂》的几个少年主人公也各有各的悲剧往事和心结;而这些恰恰成了片中大反派「小丑怪物」的「精神食粮」。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冒险和挫折后,主角们克服了自己的内心恐惧,联手将小丑打回地下,拯救了小镇。
本作以3500万美元的成本,在北美狂揽3.27亿票房,是斯蒂芬·金改编电影中票房最高的一部。
今年9月上映的续集《小丑回魂:第二章》,首映三天拿下9100万美元,全球票房4.5亿美元——只是,口碑好像没第一部那么好了……
斯蒂芬金今年已经72岁高龄,他却丝毫没有要停笔的迹象。
去年五月,他又完成了一部名为《局外人》的犯罪惊悚题材小说。讲述了发生在弗林市的诡异谋杀案,以及背后的神秘「局外人」传说。
嗅觉灵敏的制片人早已在老爷子门外恭候多时——在《局外人》出版后刚一个月,HBO就敲定将本作改编为10集美剧。前不久也更新了预告,定于2020年1月播出。
下月8号,《闪灵》续作《睡梦医生》也即将在美国公映。媒体评分今天刚刚解禁,烂番茄78%新鲜度,IGN也给出了8.5的评分。相信届时又会掀起一阵「斯蒂芬·金热潮」。
不妨趁这个万圣节,补两部金老爷子作品改编的影片,重新沉浸在他那让人肾上腺素爆炸的幻想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