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试运行与投入商用的无人便利店,关键技术主要有以下四种形态。第一种是传统超市普遍使用的二维码扫码技术,这种技术相对简单,但消费者扫码与支付体验不够智能化。
第二种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这是一种电子标签,利用射频通信实现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无须直接接触、激光扫描、人工干预即可完成信息输入和处理。目前运行的无人便利店使用这种技术的较多,例如缤果盒子等。
第三种是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视觉识别技术,通过深度学习教会计算机认识商品,消费者自助购买时,计算机通过店内摄像头识别商品的类别价格,消费可以实现自动扣款,无需消费者人为结账。
第四种是在视觉识别的基础上添加视频识别与传感器混合技术,加入了更多的算法及人脸识别技术,正在测试阶段的AmazonGo采用了这种技术,其缺点是成本过高。
直击传统零售成本“痛点”
“整体运营成本不到传统便利店的15%。”这是缤果盒子官网的加盟宣传语。
店面小、易铺设、人力成本低、可快速复制,是无人便利店最显著的优势。传统便利店最主要的运营成本包括租金、人工成本等。相比之下,两三平方米的小角落、消费者自助购物的模式,至少“击中”了传统便利店的两大痛点。
事实上,近年来,线下零售普遍面临租金成本高企、人力成本上升、排队现象严重、服务质量下降等问题,消费者体验降低,2016年以来,实体零售关店消息频传,这恰恰是无人便利店应运而生的背景。一方面,无人便利店面积小、选址灵活、租金成本低;另一方面,在我国劳力成本上涨的情况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将导致机器人的性价比越来越高。多重因素驱动下,无人便利店似乎将成为未来零售业的主力军。
无人便利店概念不仅激发了消费者的好奇心,也吸引商家蜂拥而入,背后更有资本机构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除淘咖啡、缤果盒子外,F5未来商店、神奇屋智能便利店、怪兽家、小E微店、甘来智能微超、EATBOX等也在尝试,传统零售巨头娃哈哈也有意试水。
艾媒咨询发布的《2017中国无人零售商店专题研究报告》预计,2017年中国无人零售商店交易额将达389.4亿元,未来五年无人零售店将迎来发展红利期,至2022年市场交易额将超1.8万亿元。预计到2022年,中国无人零售店用户规模将从2017年的600万人增至2.45亿人。
真正使命是推动消费升级
其次,在经营方面,无人便利店的客单价较传统便利店略低,因而需吸引更多消费者到店购买。此外,无人便利店的商业模式也处于探索阶段。
第三,在管理方面,无人便利店的店面虽无人售货收银,但在后端供应链的管理、维护和运营上,仍十分考验企业线上线下的整体能力。
作为消费升级时代的新生事物,无人便利店更多的是对传统零售业的补充、升级,并不能取代后者,其真正的意义并不在于颠覆传统零售业,而是优化行业,推动商业模式不断进化。
百花齐放是未来零售业的合理生态布局,无人便利店的追求不应仅停留在更加高效率、低成本和智能化的店面,其能够带来的革新,远不止购物体验。消费者从进门到出门,全部举动都应该能被捕捉、记录下来,并进行数字化分析,完成清晰的消费者画像,通过算法提供庞大的富有价值的信息。未来,无人便利店甚至能够服务于城市社区信息的连接,使之更加智能化、智慧化,这是传统便利店无法完成的使命,将有力地推动消费升级,创造出全新的业态。
《意见》显示,北京将落实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创新和优化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服务。在交通方面,北京将加大轨道交通建设力度,优化公交运行线路,支持机动车分时租赁、共享自行车发展,提高居民绿色出行消费比例。
伊利帕瑞缇助力2017夏季达沃斯论坛,引领消费新升级,6月27至29日,以“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实现包容性增长”为主题的2017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大连召开。在消费市场转型和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消费者对高品质健康食品的需求日益凸显,商品性消费向高端化迈进。凭借伊利母品牌的雄厚实力,帕瑞缇必将继续引领本次中国消费升级浪潮。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网购汽车的时代已经到来。记者28日从互联网汽车消费服务平台“花生好车”获悉,所谓新零售,是消费驱动变革下电商和实体店商关系的重新洗牌。“汽车新零售将从单向被动销售转向双向获客,从纯线下发展为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以汽车电商、汽车消费、汽车金融、汽车服务为四大基本核心要素,”“花生好车”创始人陈鹏云表示。
更重要的是,无人便利店的使命不应在于取代传统零售业,而是将新科技充分融会贯通,优化产业形态,推动消费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