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网店,实体店的遭遇有多惨有网友幽默地回答:看看街头那些悄悄消失的性用品店就知道了。
这本是某商业网站的一个互动调查,回答却如此准确而且富有想象空间。那么,亲,那些情趣用品店去哪儿了
我们不妨回忆一下过去长沙街头那些随处可见的情趣用品店,是不是总会不经意发现店门口徘徊着一个畏手畏脚的男人能大摇大摆走进去的女生就更寥寥无几了。艾玛,你说谁不担心被熟人看到亲,网店解决了你的顾虑。
无论是在淘宝,还是在微店,现在情趣用品的买和卖都变得从从容容,这本应该算是皆大欢喜的事吧可有必要告诉你的是,问题没那么简单:买家的顾虑和女店主的尴尬都消除了,但是,女店主们的“套路”却多起来了,而且,这一个个“套路”就如同一个个温柔陷阱……
淘宝:“橡胶手套”、“植物油”,原来是这些东西
“生活用品”背后暗藏玄机
或许,经常在“淘宝网”购物的“剁手一族”会发现这种情况——在一家信誉等级不高的普通网店里,正售卖着杂七杂八的生活用品,如橡胶手套、植物油,甚至还有安眠药。让人难以理解的是,这些商品的标价大多有数百元,远超商品实际售价,可每天成交的生意少则数十单,多达数百单。而且,不少买家还会给出“东西很好,物美价廉”的好评。
少有人知道的是,在这样普通商品的背后却暗藏“玄机”。
8月27日上午,一位昵称为“情趣生活”的淘宝店主向今日女报/凤网记者透露了他们服务上的“体贴”:“表面上打着卖生活用品的牌子,实际上是在卖情趣用品。像橡胶手套就是指避孕套,植物油是指男用延时神油,安眠药就是壮阳药。”他说,虽然买家下单后显示商品的信息仍然是生活用品,但邮寄到家的包裹里装的却是情趣用品。“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部分买家是多人甚至和家人共用一个淘宝账号,他们又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购买情趣用品。还有人是在单位收到包裹,怕别人看到包装上的信息。针对这些种种需要保密的情况,所以我们才想出这个方法。”
尽管方法很贴心,那么买家又如何知道这些生活用品背后隐藏的真实“身份”呢对此,店主“情趣生活”直言不讳地说:“一般情趣用品店主开有两个网店,一个就是生活用品店,一个就是情趣用品店。买家可以先在情趣用品店选择自己需要的商品,但不需要下单,因为,之后我们会在线下将生活用品店的网络链接发送给买家,并告诉对方所购情趣用品所对应的生活用品”。
买情趣用品成会员,每天有“你懂的”福利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以买家的身份跟“情趣生活”店主多次交流后,店主“情趣生活”最后放了“大招”,连连表示:“现在购买三样情趣用品能成为我们店的普通会员,如果一次性购物总价超过1500元就能成为VIP会员,之后,每天都会有福利。”说完,店主又加了句“你懂的”。
女店主讲荤段子、
说黄色笑话、谈体验感受……
“这款神油真的有效吗”
“请问您是怎么找到我的之前对神油有了解吗”
“通过朋友介绍,不了解。”
“那我给您介绍一下吧,我这边卖得最好的产品是延时喷剂和壮阳精油。精油需要每天坚持涂抹,一天一次,能增加能力,也有延时作用……延时喷剂是一次见效,性前半小时喷上按摩3-5分钟充分吸收即可……我们家产品是从绿色草本植物提取中药成分的,无副作用无危害更没有依赖性……长期使用后,保证对方舍不得离开你。”
当晚,“阿芳”见记者只是一味询问商品信息却没有下单购买的想法,不但没有斥骂,相反,对方还主动跟记者聊起了用户的性事经历以及自己的体验感受。交流期间,“阿芳”还不时讲着荤段子及淫秽笑话。可能是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假冒女性,“阿芳”还会适时用语音留言的方式跟记者对话。
朋友圈里卖情趣用品,月入2万元
交流几天后,“阿芳”见记者有购买的念头,对方也没有了最初谈话的谨慎,在继续推销商品的期间也断断续续地介绍起自己的情趣用品创业史。
据“阿芳”介绍称,她从小出生在湖南一个小农村家庭,由于家里姊妹多,家境贫困,她高中没读完就辍学去广东打工。因为学历不高,工资低,她不得不每天连续工作13小时,以换取维持生活正常开销的待遇。
“阿芳”坦言,随着生意越来越好,自己没之前急功近利了。“既然是通过朋友介绍的,那不管你现在买不买我的产品,大家都是朋友了,需要的时候请随时吩咐。”说完,便发来一张黄色的动态图。“这是给朋友的福利。如果买了我们家的东东后,还有更多的惊喜,现在不能告诉你。”
■延伸阅读
工商部门:语言性骚扰式营销,处罚难
律师:卖情趣用品附送淫秽视频,涉嫌违法
编后
从本质上说,在网上卖情趣用品跟卖牙刷牙膏脸盆热水器没有两样。只要人家的产品是正规渠道,符合国家标准,都不应该被诟病。女性从事情趣用品销售,也不应该引起大家的围观。男人能做这个买卖,女人同样能做。但是,透过我们采访的案例,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某些女店主,利用自己的女性身份,暧昧地打着情色的擦边球,甚至采用赤裸裸的语言挑逗来吸引男顾客的光顾……这样的“套路”,自毁女性形象不说,从道德伦理、法律法规的角度出发,都是难辞其咎的。
情趣用品网店取代实体店,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供需双方的现实尴尬,但与此同时,新的法律问题又因此产生了。尽管对于非常明显的传播淫秽产品等做法,法律有明确的处罚规定,但是更多的情况是,对于暧昧的、以语言性骚扰的形式带动销售的行为却在法律上找不到清晰的处罚依据。暴露了我们对微商等网络销售行为的监管过于粗放。而在网购时代,要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除了消费者本人擦亮眼睛以外,恐怕更多的要靠政府层面出台与形势相适应的管理配套措施,用法律手段来规范市场、规范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