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液碱、液态氢氧化钠、液态烧碱
一、液碱综述
受供给侧改革驱动,烧碱生产限制增加。2007年起,国家发布氯碱行业准入条件,生产规模小的企业难以进入市场,新增产能受限。随后,在2016、2019年,烧碱被列入产能过剩行业、限制类产业,产能增长持续受限。2021年,受能耗双控政策影响,部分省份,如甘肃、内蒙等,出台高耗能行业管理办法,对烧碱生产进一步提出限制。
三、液碱行业现状分析
由于全球各地区烧碱供应与需求不平衡以及价差的存在,烧碱国际贸易比较活跃。2022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海运运输受阻有所缓解,区域间烧碱贸易流通节奏加快,全球烧碱贸易量约占产量15%以上,主要为液碱产品,固碱产品由于产量相对较低,流通量相对较少。据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液碱行业市场产需量分别为7223.4、7059.7万吨,分别同比增长11.3%、15.4%。分区域看,全球液碱需求主要集中在亚太、欧盟以及北美。2022年亚太地区液碱需求量占全球总需求的64.08%,其中亚太需求主要集中在中国;欧盟地区液碱需求量占全球比重约14.39%,需求的增长点主要集中在化工、纸浆、皂业等领域;北美地区2022年占比为15.12%,主要集中在美国,主要下游为化工、纸浆、造纸等。
中国烧碱行业最早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末,中国实业家通过开办氯碱化工厂,以期振兴中国化工产业。中国烧碱行业发展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先后经历体质改革、生产技术革新、产业结构调整等事件。自“十二五”以来,中国政府颁布多项环保政策,要求烧碱企业提高自身三废处理能力,同时伴随去产能政策的不断落地,烧碱行业新增企业数量及产能增速放缓。现阶段,液碱行业内污染大、规模小的中小企业被兼并收购或被淘汰,行业整体趋于平稳发展。据统计,2022年中国液碱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104.1亿元,同比增长54.6%。
四、液碱行业竞争格局
因基础化工品的经济附加值不足,运输费用相对较高,在氯碱工业中,生产需要产业链上下配套项目共同进行,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从而提升利润。因此,烧碱生产企业相对集中于原盐资源丰富、产能高的地区,行业呈现出区域性分布。从生产区域分布来看,华东、华北、西北地区为我国烧碱主要生产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