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整个水利工程行业产业链来看,产业链上游主要由建筑材料供应商、水电材料供应商、设备供应商及输水管道供应商构成。中游为水利工程行业,主要包括水利工程设计公司、水利工程施工公司、水利工程养护公司,水利工程设计公司向施工公司提供设计方案,施工公司完成施工后由水利工程养护公司进行维护及运营。下游主要为政府、城投公司及其他投资商。稳增长背景下,水利投资规模迎来快速增长,利好水利投资全产业链。
图1水利工程行业产业链图谱
二、发展现状
01市场规模
政府投资占据主导地位。由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规模大、投资需求高,目前政府投资是水利建设的投资主力,2022年地方政府投资6004亿元,占比55.12%,中央政府投资2218亿元,占比20.36%。近年来,水利领域投资主体多元化程度有所提高,但受水利项目财务收益率低、回报周期长等因素制约,社会资本投资积极性仍不高,投资占比明显低于政府投资,占比不到25%。未来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有望更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和市场融资、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等多方作用,引导各类投资主体特别是民间资本积极参与,以市场化改革加快推动水网工程建设。
超六成投资用于防洪、水资源工程。水利工程主要包括防洪工程、水资源工程、水土保持及生态建设工程、水电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2022年水资源工程投资4474亿元,占比34.66%,防洪工程投资3628亿元,占比28.11%,水土保持及生态工程投资1626亿元,占比12.59%,三者合计投资额占比超75%,水电工程占比不到1%。
02行业竞争情况
(1)竞争梯队
行业界限及特色明显,竞争格局相对稳定。目前水利勘测设计行业企业按照原部属水利水电勘测院、流域及省级和部分副省级水利水电勘测院、其他水利勘测院三类,竞争格局大致呈现金字塔型结构。原部属水利水电勘测院、流域及省级和部分副省级水利水电勘测院,占据行业主要市场。
二是流域、省级和部分副省级水利水电勘测院。水利部六大流域委员会各有1家水利勘测设计院,其中3家持有综合甲级资质,3家持有行业甲级资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深圳、广州等个别强副省级市各有甲级省属勘测设计院,全部具备行业甲级或专业甲级资质。此类设计院历史悠久,在业绩、技术及人才等方面具有较深厚沉淀和积累,凭借自身区位优势,在流域、区域水利水电市场上具有较大优势,主要承担区域水利工程勘测设计工作。
三是地方勘测院等其他水利勘测院。我国多个市(州)级及以下水利局设有下属勘测设计研究院,各地民营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陆续成立,此类单位少数持专业甲级资质,部分为乙级资质,大部分为丙级资质,规模较小、资质有限,主要承担本地区小型水电工程勘测设计业务,或担当大中型勘察设计单位的劳务服务商。
(2)单位资质
行业资质分布呈金字塔结构。工程设计行业特殊性在于资质管理,从“资质”维度即可勾勒出整个行业竞争态势,水利行业的设计资质,包括水利行业资质和8项专业资质。根据住建部数据,截至2024年3月底,拥有“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的水利设计院共10家(长江设计院、黄河设计院、中水北方院以及中电建7大院),拥有“工程设计水利行业甲级资质”的共55家,拥有“工程设计水利行业乙级资质”的共159家,拥有“工程设计水利行业丙级资质”的超过450家,单位资质分布呈“金字塔”结构。
三、发展前景
01.国家水网建设催生产业发展新机遇
02.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释放市场空间
03.智慧水利建设注入行业发展新动能
结语
水利勘测设计行业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承受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作为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支撑,水利勘测设计行业不仅关乎国家水利基础设施完善,更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展望未来,随着国家对水利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投入,水利勘测设计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企业需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以适应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和行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