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P全名叫聚乙烯吡咯烷酮,最早由巴斯夫在1938年发明,因其生理学上类似人体血浆蛋白的高分子聚合物,二战时期曾一度被用作血浆的替代物。PVP行业产能集中。目前PVP全球产能约10.71万吨/年,其中国外产能约5.01万吨/年,占比46.8%;国内产能约5.7万吨/年,占比53.2%。
国外主要PVP企业产能情况
2.国内PVP市占率有望提升
随着我国PVP生产商扩产,国内PVP市占率有望提升。如新开源2万吨/年NVP及PVP新增产能在建,预计2023年一期1万吨/年产能投产。
国内主要PVP企业产能情况
3.PVP产能扩张有限
PVP产能扩张主要受行业壁垒限制。未来几年世界范围上仅有新开源2万吨NVP项目正在建设,预计2023年二季度投产,其PVP产能将达到3.3万吨/年,此后全球暂无PVP新增产能,PVP产能扩张有限。
二、需求端
PVP具有优异的溶解性、化学稳定性、低毒性、成膜性等优点,作为助剂、添加剂、辅料应用需求较高,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精细化工产品,在医药、纺织、化工、饮料、日化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2021年全球PVP需求量达10.2万吨。具体来看,工业级与化妆品级PVP产品的下游市场主要包括颜料及涂料工业、纺织印染工业、造纸工业、日用化工工业;食品级PVP产品的下游市场主要为酿酒及饮料工业;医药级PVP产品的下游市场主要是制药行业。PVP产品下游市场中日用化工占比最大,占比为38.24%,其次是医药领域,占比为36.46%,食品饮料领域占比为7.45%,粘合剂等其他领域占比较少。
1.传统应用领域
(1)日用化工
PVP的C-N-C-O基团结构和蛋白质相似,因而与皮肤和发须有很好的亲和性,能形成透明的薄膜,光亮,而且容易用水洗脱,无刺激、不过敏,对头发和皮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我国已开发出含PVP的发胶、洗发乳和美容胶等产品。PVP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剂性能,可作为膏霜和乳液的乳化稳定剂,并能有效维持香波和沐浴产品的泡沫稳定性。交联PVP具有消炎、去毒、镇痛作用,将它用于护肤制品中,能镇痛并减少刺激,对皮肤发红、红斑、痔疮有治疗作用。随着全球化妆品行业增长,日用化工领域将继续带动主要的PVP消费需求。
(2)医药领域
PVP可作为药用辅料。药物辅料在医药生产中至关重要,2021年-2027年全球药用辅料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为5.57%,预计2027年将达到1289亿美元。PVP作为药用辅料在医药中可起到片剂粘合剂、增溶作用、包衣片、共沉淀及研碎、缓释剂、崩解剂等作用,市场空间巨大。
PVP作为药用辅料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据数据,药用淀粉、糊精、蔗糖年平均增幅7%,约为我国药用辅料行业同期平均增幅的1/3,而以微晶纤维素、羟丙纤维素、羧甲淀粉钠、羟丙甲纤维素和交联聚维酮(PVPP)等为代表的新型常用药用辅料的年销售增幅都在20%~30%以上。PVP等新型药用辅料替代传统药用辅料趋势明显,在医药领域的应用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PVP可作为化学原料药。PVP-I是综合性能最佳的医用消毒剂,碘酒、碘酊作为皮肤消毒剂时容易挥发和对皮肤产生较大的刺激,而PVP-I可以克服这些缺点,是一种良好的杀菌消毒剂,是唯一通过美国FDA,被发达国家公认并广泛采用的唯一碘伏,也是唯一被中国卫生部列为国家基本消毒药物的碘伏。
主要消毒剂对比
2.新兴应用领域
在锂电池行业,PVP可用作锂电池电极的分散剂和导电材料加工助剂;在光伏行业,PVP作为分散剂可用于生产高质量的正极银浆用球形银粉、负极银浆用片状银粉以及纳米银颗粒;在环保水处理行业,纳滤或超滤用PVDF膜的致孔剂PVPK30的需求量达到3000吨/年,未来预计可达10000吨/年。此外,PVP还可用于生产肾透析膜专用高分子PVP材料、天然气水合物抑制剂等。
三、总结
随着PVP系列产品在传统领域中需求不断增长以及在新兴领域中的应用逐渐开发,全球PVP总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但全球PVP产能增长有限,预计PVP将存在结构性供需缺口。
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聚偏氟乙烯(PVDF)行业产能达到12.35万吨,同比增长6.93%。同时,PVDF产能向头部企业集中,2023年PVDF产能CR4达到60.62%,浙江孚诺林、东岳集团、内蒙三爱富、阿科玛氟化工产能分别达到2.8万吨、2.5万吨、2万吨、1.45万吨。
我国碳酸乙烯酯下游消费以锂离子电池为主,应用终端主要涉及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等行业。近年来,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快速发展,我国碳酸乙烯酯消费需求不断增长,产能产量也大幅上升,已成为全球最大碳酸乙烯酯消费国和生产国。此外,我国碳酸乙烯酯产能分布较为集中,2022年CR6接近80%,其中浙江石化以26.06%的占比位居国
近年来随着下游市场不断发展,我国聚酰亚胺薄膜市场不断扩容,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16-2022年我国聚酰亚胺薄膜市场规模从25亿元增长到72.4亿元。估计2023年我国聚酰亚胺薄膜市场规模在80亿元左右。
近年来,为了满足下游市场发展需要,我国聚丙烯生产企业积极扩产,使得行业处在持续的扩能当中,产能不断扩张,由2018年的2317万吨上升至2023年的3976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1.4%。
截至2023年底,我国仅有6家丁腈橡胶生产企业,产能格局集中。其中,兰州石化的丁腈橡胶产能居国内市场首位,达到10万吨,占比30.49%;其次为宁波顺泽和镇江南帝,分别达到6.5万吨和6万吨,占比分别为19.82%和18.29%。
近年我国聚酰亚胺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17-2022年我国聚酰亚胺市场规模由90.3亿元增长至148.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0.9%。这一增长率表明,当前国内聚酰亚胺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但进入2023年,随着市场需求回升,产量得有增长,累计约为5577.5万吨,同比增长0.7%。2024年以来各月增幅虽有一定起伏,但行业整体呈现向好势头。2024年1-9月,我国塑料制品产量累计约为5577.5万吨,同比增长0.7%。其中9月塑料制品产量达749.3万吨,同比增长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