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出来做没有平台,没有资源,没有技术,只能谷歌搜索写开发信,
离职前其实自己写了好多开发信,基本都是石沉大海,后来好不容易碰到一个比利时客户对我们的产品感兴趣,从公司出来后自己找了别家工厂,给这客户寄了样测试还OK,客户要下订单,第一个订单利润2万利润左右,这个客户要隔四五个月才有一个订单。
2012年从公司离职,出来后也没有的打算带公司那几个日本客户走(因为是用公司阿里平台开发的客户,所以即使老板做的很不厚道,但本着自己的良心,也不想抢公司客户),所以一直做的很辛苦,后来虽然陆陆续续也通过谷歌写了好多开发信,但是没啥效果,只收获一个斯洛文尼亚小客户,一年带来的利润也就3-4万的样子;加上比利时客户一年也才2-3个单,年利润也就7,8万左右,好在当时租的民房便宜,一室一厅才600块,还能承受的住,后来跟别的日本客户写了开发信,有个日本客户自称量很大,说要过来拜访我们公司,当时一下子就慌了,因为租的民房太不像样了,当时没啥经验,也不敢带他去工厂怕日本客户直接跟工厂合作,所以就搬到龙岗一个100多平的小区,弄了一个简单的办公应付客户检查,结果日本客户没来,也只下了一两个小单子后就没下单了,但是小区房租一个月要2800元,加上日常开支之类的,自己这点点收入,感觉压力山大,基本一年下来卡里余额也就那么几万块,甚至有时候卡里只有几千块了
彷徨和煎熬
在小区办公那几年,一方面有比利时和斯洛文尼亚客户勉强支撑各种费用开支,另一方面只能继续写开发信,但是开发信效果越来越差,有时候发几百封人家才勉强回一下,然后没下文了,从2012~2015年这三四年都没有开发出新客户,基本就在煎熬和彷徨中度过的,比利时客户中间还出过几次质量问题,产品从一个小作坊拿的,那家小厂刚开始品控做的还可以,后面越做越差,后来干脆把品控丢给我这边来弄了,产品都要倒腾好几次才勉强OK,我这边测试不合格,打回工厂,继续测试不合格,,,,,,这样经营特别折腾和辛苦,我都快变成那家工厂QC了,有时候他们还不承认产品质量问题,要你跑过去当面跟他们解释当面指出来才行,这样来来回回折腾实在太累,于是就想出自己弄一个作坊请人加工的念头。
事业开始出现转机
除了开发信之外,我也开始尝试平台和展会,2018年开始每年去香港参展,投了阿里巴巴和环球资源平台,尝试从更多渠道来开发新客户。
甜蜜的烦恼
这两年的客户井喷给自己带来实实在在的利润的同时也给自己增添了一些新的问题,之前公司从上到下所有事务,全都是自己操办的,比如:
1.所有原材料和配件的选购采购;
2.所有客户对接,跟单,报价,提供资料,邮件往来
3.拜访原材料供应商工厂,洽谈生意
4.产品所有的工艺流程都要靠自己去琢磨研究和把控
5.产品PROE设计,CDR文档设计,PS图片设计,产品图片拍摄
6.展会海报设计,样品准备,
7.新产品研发,设计,工艺
8.拉线工人那边,比如人员管理,制度管理,结账发工资,甚至生产进度安排
9.展会客户后续跟踪,外贸平台和网站打理
......
这两年来自己又当爹又当妈的,什么都是自己一个人完成,前几年客户少的时候还没感觉,这两年客户一多起来,根本忙不赢,每天起得比鸟还早睡得比狗还晚,尤其是今年,新增了一个澳大利亚大客户,还有德国客户(也是比较稳定和质量不错的客户)对我们产品质量满意,要扩大合作项目,加上另外一个的德国OEM客户,所以一下工作量翻倍,现在越来越感觉力不从心.
对于公司未来的期待
虽然目前一年200多万利润只是那些大公司的零头,但是现在公司发展很有后劲,一来我们质量把控的比很多同行甚至那些大公司做的更好,所以老客户基本上跟我们合作了,基本一一直做下去不会跑,那个比利时客户合作差不多10来年了,客户的量也越来越大,中间同行报过只有我们一半的价格客户还是愿意跟我们合作,这就是对我们产品质量和专业度的信任。二来研发设计这块我已经着手开始与人合作,一起研发新产品,这样自己有个更多精力拓展市场开发更多新市场和新客户。
最重要的是今年也开始着手打造自己的公司团队了,不再像以前一样事无巨细,孤军奋战,单打独斗了,聪明如诸葛亮也败在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作为一个创业者刚开始没有资金,没有足够人脉,请不起人才来打造不了优质团队的时候,自己如果能全能确实也能打开局面,自己努力一把一年也能赚到几十万甚至两三百万,在往上就太难了,一个人的力量始终做不到大格局,比如想要年利润五百万甚至上千万几乎不可能,所以今年的重点是打造一个汇聚人才的团队,一起努力一起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