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信心·调研行|外贸企业频频出国找商机物流大货车再次忙起来
来自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编者按:
随着新冠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中国经济复苏正在加速。开春以来,网上流传着全国一些港口空置集装箱堆积如山,出口企业因订单减少陷入萧条,经济状况不容乐观的信息。河北企业现在的经营状况到底如何?出口订单有没有减少?汽车、旅游等市场是否已经复苏,百姓消费意愿如何?请看纵览新闻记者的深入调查,为您揭开谜底,增强发展的信心。
燕赵都市报纵览新闻记者李春炜
3月29日早晨5点多,天刚蒙蒙亮,河北拓航国际货物代理有限公司的何师傅拉着满满一集装箱货物到达天津港。此时的天津港已经开始忙碌起来,多艘万吨货轮正靠泊进行装卸作业。各作业码头前已有不少运输车辆穿梭如织,在排队等待卸集装箱的空隙,何师傅熟练地拿出小毯子准备小寐一会儿。
这也是他近期的常态,3月以来,随着外贸订单的不断回暖,做为专营港口运输的货运公司接单量也逐步提升。像何师傅这样的货运司机每天都要往返外贸企业和港口,不断装货、运输、卸集装箱……
繁忙的运输,一头连着港口,一头连着企业,一条条频繁往复的行车路线图,跑出外贸回暖的积极迹象。
何师傅的集装箱货物到达天津港
回暖:订单增加货运繁忙
这些集装箱中,包含了河北衡水大韩纺织品有限公司货物。4月2日下午,在衡水大韩纺织品有限公司的库房外,工人们正不断将一箱箱打包好的货物搬进集装箱车。“傍晚差不多就能装好,晚上出发,第二天早晨就能到达天津港,然后从那走海运到欧洲的港口。”衡水大韩纺织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志业说。
做为一家2009年成立的主营毛巾、清洁巾等纺织日用品外贸出口加工厂的负责人,赵志业对外贸市场的变化颇有感触。“相比前两年一周也不一定发一次货的情况,现在出货频率明显提高了,最近每天都有一车订单发货。”赵志业说,他们的客户主要来自美国、欧洲等地,目前外贸出货量相比前两年同期增长了40%左右,预计下半年的出口量还会翻倍。
衡水大韩纺织品有限公司的库房外,工人们正将货物搬进集装箱车
底气:修炼内功并积极走出去
经历过艰难,赵志业更懂得“修炼内功,任何时候都不为过。”如今,他们不但增加了运动毛巾、瑜伽垫等多个品类的生产,还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用高性价比、高质量、创新的产品和优良的服务重塑客户黏性。“这样,我们走出去,也更有底气。”他说。
对此,石家庄奥非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负责人李肖静也深有同感。“要想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一席之地,就需要不断深耕、加大研发力度。”李肖静说,他们公司成立于2010年,主要是做运动护具,医疗护具,运动户外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主要出口是欧美市场。
“公司成立最初几年,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我们的产品销量每年上涨明显,2019年,整体销量增长了70%。”她说,后由于“见面难”,他们一方面通过线上和代参展等方式寻找客户,一方面通过加大研发力度增加竞争力。
今年外贸市场的复苏让李肖静看到希望,也让她充满斗志。“今年我们的团队将会不断走出国门,参加一些大型国外展会,实现线上线下销售双赢的局面。”李肖静说,能当面沟通肯定是最好的,走出去,才能近距离了解客户的需求,才能生产出客户更加满意的产品。
千封邮件不如一次见面,“走出去”成为李肖静们抢占机遇的第一步。从去年底,优化防控“新十条”措施发布后,我省外贸企业不断“出海抢单”:2022年12月,河北40多家外贸企业“抢跑”,参加迪拜五大行业展览会;2023年1月,河北企业“再战”德国汉诺威铺地材料展;2023年3月,河北百人参展企业代表团飞向德国法兰克福,参加3月21至23日在斯图加特举办的国际紧固件展览会……
并存:难得的机遇和各种挑战
“外贸形势严峻,但机遇并不少。”对此,国际贸易企业发展与管理咨询师崔翔勇分析,受欧美外需收缩等因素的影响,今年前两个月,我国外贸出口增速有所放缓。不过,3月以来,我国外贸呈现出回暖的积极迹象。“运输难题大大缓解,海运价格大大下跌,民航正在恢复,客商往来也更加便利,这些都表明,贸易环境在优化。”同时,他举例说,近期,物流协会公布的我国物流指数已经连续2个月上升,最新达到了55.5%。“这说明物流在动,国内外经济在复苏,这对我国产品出口提供了推动力。”
同时,在崔翔勇看来,出海的企业带回来的不仅仅是企业订单,还将带动上下游生意,提振整体经济。“第一季度拿回来的订单,按照三个月左右的周期,预计在第二、第三季度将会集中发送,届时,将拉动物流指数快速上升。”他说,随着更多企业加入出海“抢订单”行列,我国外贸活力也将持续释放。
同时,崔翔勇对我省外贸企业所具备的竞争力、韧性和优势也充满信心。“许多外贸企业都在进行产品优化、供应链体系升级、物流降本增效,通过多管齐下拓展市场。”他认为,面对欧美市场外需收缩、国际竞争加剧等挑战,许多外贸企业也在苦练内功,主动思变,着力打造自有品牌,提升品牌附加值,以变应变。
采访中,不少外贸企业都在计划着接下来要参加的各种展会,而这其中,也有一些外贸企业表示,他们“走出去”的需求十分强烈,但出国参展还是缺乏有效渠道和引导,还存在参展难、参展贵的问题。对此,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河北省委员会会长刘劲松认为,支持外贸企业依托境内外展会开拓市场是“稳外贸”的关键突破口,他建议,以会展为纽带赋能外贸高质量发展。
“首先,要提升国内展会办展质量。”刘劲松建议,深化与国际知名展览机构合作机制,支持地方结合产业优势打造“一省一品”会展活动。同时,推动出国展览体制创新,加强对办展机构的全流程、精准化监管,鼓励办展机构和企业加入国际展览组织。充分发挥贸促会的境外资源优势,为出展企业提供商事法律全链条服务。
河北日报客户端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冀网文【2021】1825-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