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23:“新三样”超过“老三样”,欧美下降,“一带一路”上升。中国出口的最大亮点依然是“新三样”出口的持续发力。2023年,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首次突破万亿大关,同比增长29.9%。
汽车及零件出口在过去三年间持续爆发式增长,分别增长104%、82%和76%,连续40个月保持正增长,成为出口重要增量。
2024年,中企出海已然成为大势所趋,从“孤帆远航”到“百舸争流”,中小微企业纷纷实施出海布局。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实施出海布局的中小微企业占比分别达到了39.4%、17.5%和13.6%。这不仅是一个趋势,更是对全球市场无限可能的探索。
然而,海外的风浪也不可忽视。全球经济环境下行、合规监管日益严苛等挑战不断袭来,需要保持沉着冷静,才能在商海中行稳致远、蓬勃发展。
展望2024,中企出海已经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从萌芽期、探索期、爆发期、洗牌期,如今步入了多元化发展阶段。
在全球市场的多样化中,北美、欧洲、拉美、日韩等发达市场的产业已经逐渐成熟。企业出海至这些区域,机遇与风险并存。
以北美为例,其总人口达到了5.79亿,拥有领先的营商环境和市场容量。虽然北美市场绝大部分产业处于成熟状态,但其高竞争、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依然让人着迷。
中东北非(MENA)地区以丰富的资源储量和巨额财富基础著称。该区域人口总量约近5亿,其中“海湾六国”人均GDP及增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具体而言,年轻化是该区域用户群体最显著的标签之一,各种互联网产品在这里都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潜力市场:欧盟、北美、澳大利亚和其他实施严格环保政策的地区。
潜力市场:亚洲、北美、欧洲
市场开发策略:随着全球老龄化、健康意识提高以及中产阶级的扩大,保健品、营养补充品、智能健康设备等需求日益增长。
潜力市场:北美、东亚(尤其韩国和日本)、欧洲
市场开发策略:随着技术创新,如人工智能、物联网、5G通信技术,以及可穿戴设备等的发展,要求供应商持续研发创新产品并快速响应市场。
潜力市场:中东、亚洲、非洲
潜力市场:中东、非洲、亚洲
市场开发策略:教育服务的国际化趋势随着在线平台和远程教学技术的发展而提速。付费在线课程、专业认证、以及远程学位课程可向国际市场开放。
现有企业:
1.1、技术创新:
策略:不断更新手机硬件和软件,保持技术领先。比如开发搭载先进芯片组的新款手机,提供更快的处理速度和更长的电池寿命。
1.2、市场细分:
策略:针对不同市场细分推出专门设计的产品线。可以针对年轻用户推出带有高级相机功能的手机,对于商务用户则提供更安全、高效的商务手机。
1.3、品牌推广:
策略:加强国际市场上的品牌推广和知名度建设。比如在国际电子展览会上展示最新手机,并通过名人代言提升品牌形象。
1.4、供应链优化:
策略: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成本效率。也可以与多个供应商签订长期合同,确保关键零部件的稳定供应。
1.5、本地化服务:
策略:在主要市场提供本地化的售后服务。在主要出口国设立维修点,提供快速维修和本地语言的客户支持,更利于这些有需要售后型的产品。
新入企业:
1.1、成本效益:
策略:通过成本控制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价格。企业可以选择成本效益高的生产地,如东南亚国家人力成本低,以降低制造成本。
1.2、市场研究:
策略:深入研究目标市场,了解当地用户的需求和偏好。可以对目标出口国的消费者进行调研,了解他们对手机功能和价格的偏好。做到产品因国制宜,让产品受众于目标国家,提高销售额。
1.3、合规与认证:
策略:确保产品符合目标市场的法规和标准。比如:获取美国FCC认证和欧盟CE标志,以便进入这些市场。
1.4、差异化产品:
策略:开发具有独特特色的手机产品。推出具有特色的本土化设计手机,如具有民族风格的手机外壳。比如菲律宾:特点是原住民图腾和纹饰,包括太阳图案和自然元素。所以手机外壳可以结合菲律宾的民族图腾,创造具有原住民文化特色的手机壳。
1.5、快速反应市场:
策略: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策略。根据市场反馈,快速调整产品设计或推出新配色。比如圣诞节即将来临,可以结合圣诞元素来调整。
2.1、技术创新与环保:
2.2、品牌定位:
策略:明确品牌定位,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比如我国出口量排前面的汽车品牌奇瑞、长城。可以将品牌定位为高性能、高安全性的汽车制造商。
2.3、市场适应性:
策略:根据不同市场的需求,提供适应当地条件的汽车型号。比如中东地区是比较热的,可以针对中东市场推出高耐热性能的汽车。
2.4、售后服务网络:
策略:建立广泛的售后服务网络。汽车产品是需要售后服务的,因此建议在主要出口国家建立服务站,提供定期维护和紧急维修服务。
2.5、合规性:
策略:确保产品符合不同国家的排放和安全标准。升级汽车排放控制系统,以满足欧洲严格的排放标准。
2.1、市场细分:
策略:专注于特定市场细分,如经济型或特种用途汽车。可以生产适合发展中国家市场的低成本、高耐用性汽车。
2.2、合作与联盟:
策略:与当地企业合作,共享资源和市场知识。新入企业与当地汽车销售商建立合作关系,利用其市场网络和客户基础助于顺利打开市场。
2.3、价格竞争:
策略: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提供有吸引力的价格。可以采用模块化设计减少生产成本,提供价格竞争力强的汽车。
2.4、快速定制服务:
策略:提供快速定制服务以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可以从另外的产品服务角度上进入市场,比如:提供多种车身颜色和内饰选项,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2.5、本地化生产:
策略:在关键市场建立生产基地,降低物流成本。可以在亚洲市场建立组装工厂,减少税收和运输成本。
农产品出口的增长虽然不如机电产品那样惊人,但6.6%的增长率也显示出一个稳健发展的趋势。随着全球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大。
怎么做?
农产品的研发方向通常旨在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以及确保产品的可持续性。以下是一些具体的研发方向:
3.1、品种改良与遗传优化:
目标:培育高产、优质、病虫害抵抗力强的农作物品种。可以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研发出可以在干旱或盐碱土壤中生长的作物品种,或者开发出不易受到病虫害影响的果蔬品种。
3.2、农业生物技术:
目标:利用生物技术提升作物的营养价值,或者生产功能性食品。开发富含特定维生素或矿物质的转基因作物,如富含β-胡萝卜素的“黄金大米”以预防维生素A缺乏。
3.3、农产品加工技术:
目标:通过加工技术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吸引力。开发低温冷藏技术以延长果蔬的保鲜期,或者开发新型的食品保鲜剂,提升出口产品的保质期。
3.4、智能农业技术:
目标: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研发智能灌溉系统,能够根据作物需水量和天气预报自动调节水分供应,或者使用无人机进行作物监测和病虫害防治。
3.5、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
目标:开发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采用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或者研究土壤健康管理技术,保持土壤肥力。
3.6、农产品的市场定位与包装:
目标:通过创新的包装和定位满足特定市场需求。为健康意识强的消费者开发低糖、无添加的农产品包装,或者针对快节奏生活的城市消费者推出即食农产品。
3.7、供应链管理:
目标:优化供应链,减少损耗,提高效率。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冷链物流系统,确保产品新鲜度。
截至2023年,外贸行业已经经历了一连串的挑战,如全球贸易争端、新冠疫情的影响、供应链的中断、以及全球政治经济环境的不稳定。
展望2024年,仍需要面对一系列机遇和挑战。以下是从专业角度对2024年外贸前景的一些预测和分析。
在数字化的大潮下,无论是贸易流程、营销手段还是物流管理,都在经历一场深度的变革。传统的外贸方式正在被数字化、网络化所取代,这不仅可以提高贸易的效率,还能大大降低成本。
企业可以更加精准地捕捉市场动态,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而随着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外贸行业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也将得到显著提升。这些技术的发展将为外贸企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随着全球趋向区域化,如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AFCFTA)、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新的贸易协定的实施,可能带动区域内成员国之间更为畅通的贸易流动。
在选品方面,绿色、低碳、环保的产品和服务将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随着全球消费者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对可持续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企业应抓住这一趋势,加大在绿色技术和产品研发上的投入,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在市场选择上,亚洲、非洲和拉美等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将为外贸企业提供广阔的空间。
这些市场虽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但其增长潜力和市场容量不容忽视。通过深入了解这些市场的需求和文化,企业可以找到新的增长点。
1、汇率下行价格便宜,中国制造商具有继续争夺海外消费者的价格优势
2、科技周期可能会触底反弹,电子产品的出口也会触底上行。这对电子消费品制造和出口大国而言非常重要
3、跨国公司的1+N生产链转移,虽然减少了我们成品出口订单,但随同生产链转移的中资企业,仍然会从国内采购原材料或配件,这也为我们的原材料和配件的出口创造了机会。
4、AI数字技术的推动,外贸将会经历转型。
5、全球对可持续和环保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
1、美国选举年,可能给中美贸易关系带来新的冲击,美国的持续脱钩趋势可能会进一步拖累我们的商品出口。
2、美国国会正在讨论制定的禁止“最低限度”贸易规则,将对我国的电子商务企业,对国内的服装、日常用品、礼品等生产企业,产生数百亿美元的负面影响。
3、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
4、汇率波动可能影响产品出口的价格竞争。
5、国际贸易摩擦可能增加市场出口难度。
6、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升级,很多诈骗风险意识防范要增强,我们做外贸更应该警惕外贸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