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跨境电商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出口电商交易额不断增长,2015年达4.5万亿元,近三年CAGR达34.25%,相对我国贸易出口总额渗透率不断提升,2015年达到了31.83%,近三年提升17.46PCT。以B2B为主,B2C快速发展。从贸易方式来看,目前跨境电商交易仍以B2B方式为主。2014年跨境电商B2B交易占比90%,B2C交易占比为10%。经过几年的发展以及行业积累,我国跨境出口电商开始向2C市场拓展。兰亭集势、DX等一些跨境出口B2C电商平台获得长足发展。B2C持续高速增长,近三年CAGR为21%。
2015年,中国出口跨境电商中B2B市场交易规模为3.78万亿元,同比增长25%。
出口跨境电商市场格局
出口电商格局稳定:阿里巴巴一家独大,其余市场份额散小。2C领域,根据阿里公告估计速卖通2015年交易额约为480亿元,占出口电商B2C市场份额10%。自营型出口电商中规模较大的兰亭集势/环球易购2014年收入分别为24/14亿元人民币,市占率仅分别0.7%/0.4%。2B领域阿里巴巴国际站交易额约1.5万亿(其中约1000亿为在线交易)占出口B2B市场(31500亿)47.6%份额,敦煌网交易额约300亿元在交易型B2B市场份额领先。
出口跨境电商发展前景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跨境电商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的资源进入出口电商,价格战不可避免地兴起,由于成熟市场例如美国、英国等具有较高的互联网普及率、人均消费水平较高,跨境电商首先开拓的市场正是这些成熟市场,因而最先从成熟市场展开了竞争。
竞争的升级要求跨境电商打造好品牌,产生用户粘性,才能将利润维持在合理水平。简单粗暴的价格竞争无法持续帮助企业确立领先地位,形成良好的竞争力壁垒。
出口电商行业已经进入品牌竞争时代。新一轮的品牌竞争主要依靠平台与大品牌商合作能力、市场信息反哺供给端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大品牌商合作能力:传统外贸衰落寻求触网,和出口电商合作实现双赢。
传统外贸增速自2012年持续放缓,目前一些传统外贸公司开始寻求触网,希望通过开发或是与出口电商合作,盘活原有的线下产品、物流等优势资源。市场信息反哺供给端能力。出口电商利用大量平台交易数据,掌握对国外终端市场需求动向,反哺供给端,提高销售产品质量。只有打造产品品牌才能够最终实现电商品牌的打造,实现平台的持续盈利。供应链管理能力。海外仓、国外实体店的开设逐渐成为了趋势。提高物流响应速度或是通过国外实体店的产品展示促进平台推广,帮助平台供应商赢得市场先机和消费者信任,实现更好的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