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热闹了近1个月的“双11”电商购物节落下帷幕,几家大型互联网平台也在日前陆续公布了“战绩”。在这个“双11”,旅游企业的销售情况如何?市场出现了哪些新的趋势?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全渠道参与
记者观察发现,这个“双11”,旅游企业参与热情不减,并且呈现出了多平台参与、线上线下协同营销的态势。
记者从众信旅游获悉,他们不仅采取了全渠道销售模式,还针对线上线下不同人群的消费习惯,确定了不同的营销策略和产品,更加精准地满足客群需求。
春秋旅游也开展了线上、线下协同营销。“线上主要是在春秋旅游官网和短视频平台直播间开展营销活动。线下则是在我们的总部大楼举办了为期6天的‘嘉年华’活动。”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说。春秋旅游数据统计,2024年“双11”总体预售人次超过去年同期,主要消费群体为20至49岁的中青年人群,占比近60%。其中,预订出境产品的人次同比增长超50%,集中在日本、泰国等短线出境目的地。
记者梳理发现,传统旅行社参与“双11”活动,较以往更加理性。在选择参与平台时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不只看流量,更看重用户精准度和消费需求是否与自己的产品匹配,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实现了目标人群的全面覆盖。
那么,今年“双11”,在线旅游企业产品的丰富度如何?
携程举行了“好价节”活动,联合近百家旅游商家推出补贴,开展了50余场单场活动,涵盖度假旅游、酒店、机票、租车、邮轮等产品,以满足银发人群、亲子家庭、上班族、学生等各类消费群体的出游需求。自10月14日开始起,截至11月11日当天,活动带动携程平台机票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2倍,酒店及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3倍。与去年同期相比,度假旅游订单增长5倍,用户最爱跟团去的出境目的地有法国、意大利、瑞士等。
11月12日零时,2024年飞猪“双11”全球旅行节落下帷幕。数据显示,飞猪“双11”活动商品成交额同比呈双位数增长,交易用户数同比增长40%。“双11”期间,飞猪共计有22个品牌的活动,商品成交额分别突破1亿元。
美团酒店的“双11”大促是从10月19日开始的,主要是为即将到来的滑雪季、温泉季,以及寒假出行游客提供更优惠的价格、更丰富的选择。美团数据显示,“双11”前后,北京、上海、西安、成都、广州、深圳、武汉、重庆、杭州、天津等一二线城市游客喜欢搜索新疆旅游。美团酒店在“双11”期间推出多款新疆酒店优惠套餐,将酒店住宿与民族歌舞表演、咖啡等游客喜爱的本地体验一站式打包。
囤旅游吸睛
来自北京的孟女士今年“双11”期间“囤”的主要是主题乐园门票、酒店套餐等。“价格对比平时还是有优势的,尤其是酒店有效期一直可以持续到明年3月,而且不约可退,这一点解决了我们消费者的后顾之忧。”
上海的王女士根据自己的明年出游计划“囤”了多地的酒店套餐。与孟女士一样,不约可退和比平时优惠的价格是吸引王女士下单的重要原因。
“今年‘双11’营销,各平台启动较早,营销形式多样,推动市场热度持续。”采访中,有业者介绍,“旅游企业也趁着大促热度推出优惠活动,尤其是囤旅游很受消费者欢迎。”
“今年‘双11’的优惠形式主要是立减优惠。比如,10月18日至10月20日,春秋旅游就已经在官网等线上平台开启了预热活动。游客可以在线领券,提前锁定优惠。然后从10月21日10时开始,游客可提前抢购更多优惠产品,包括滑雪追光、海岛温泉、冷门小众、文化古迹、反向旅游等。”周卫红介绍,“线下活动在充分考虑游客出游需求的基础上,推出了300余款特惠产品,包括60余条爆款线路,涵盖上海本地游、周边游、国内长线游、出境游及签证等。”
2019年兴起的囤旅游概念,成为今年“双11”的主要消费模式。“先囤货、后消费”,方便消费者灵活安排出游计划。
今年“双11”,携程同步上线了“先囤后付”功能,该功能支持“0元下单”,用户可预订酒店预售套餐,无须立即付款,在预约入住后再计入账单,于次月开始付款。据介绍,携程上线的“先囤后付”产品覆盖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日均覆盖300个酒店集团的9万个酒店套餐产品。产品兑换期最长可至明年五一假期且价格优惠。
携程大促负责人介绍,“双11”“先囤后付”的消费习惯更为普遍。消费者囤旅游产品成了一种新趋势,用户逐渐养成了大促期间囤一份超长有效期、不约可退的预售套餐产品的习惯。目前,已有超数十万人使用了“先囤后付”。“双11”订单中预售订单占比超八成。
飞猪方面介绍,囤旅游成为主流消费形式且平台销售业绩不错的背后,是客群的持续扩大。今年“双11”,飞猪消费者数量同比增长了40%,其中约1/3是新用户。同时,囤旅游的范围越来越大。如“双11”累计售出近100万张“随心飞”及机票次卡、近300万件酒店套餐、超110万件乐园门票及玩乐套餐,全部刷新历史纪录。从房车游次卡到包车游通兑券,从北极邮轮游产品到跨越多国的32个城市酒店通兑券,新的旅游内容和商品形态不断出现。从新疆喀纳斯到西藏波密,从挪威斯瓦尔巴群岛到新西兰皇后镇,产品覆盖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
高福花告诉记者,他们根据产品品类的不同,推出了不同的营销活动。“比如说打包产品,考虑到成本变动问题,我们主要是预售2025年元旦前的产品,优惠活动主要是满减。酒店+景区等单项组合套餐参加了囤旅游活动,游客可以先购买,后预约。”
核销在提前
分析今年“双11”的市场特点,有业者表示,购买与预约、核销同步的越来越多,错峰出游成为大多数消费者的选择。
“从目前的数据情况来看,元旦之前的产品,游客已经开始陆续核销,从10月中旬至今,我们接待的客流较为平均。从预售情况来看,12月份也值得期待。”高福花告诉记者。
“今年双11活动商品的预约使用情况远超我们预期。”悦榕集团中国区数字营销和电子商务资深总监刘文博介绍,“双11”悦榕集团的销售业绩强劲爆发,活动商品成交额突破1亿元仅用36个小时,“今年我们不仅将目光放在吸引消费者下单上,更将核销率视为关键指标。”
“今年成交额7000多万元,‘双11’这才刚结束,预约率已经到20%了。”沙漠星星酒店市场销售部负责人吴占军认为,“对处于宁夏中卫的远程旅游目的地来说,这样的预约率已经非常高了。”
对旅游商家来说,“双11”促销已成为淡季获客增收不可或缺的工具,也是均衡全年库存水平和收益管理的有效手段。一笔笔订单是消费者中远期出游需求的体现,商家借此来调整库存及运营策略。
朱展召观察到,通过直播购买旅游产品的游客数量不断增加,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倍。主播在直播间讲解、与用户“面对面”互动,对促进预约、核销更加直接和高效。(记者张宇)